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在: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2.试述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1.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类特质: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倾向。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它主要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2.阿尔波特又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人格的影响和意义的不同,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枢纽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枢纽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影响个体一切行为的性质,几乎渗透到个人全部生活的所有方面。使所有的行为都反映出它的影响。
②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它决定一类行为,但不是所有行为。
③次要特质,它不是人格的主要成分,也不太受人注目,对于描述一个人来说显得并不十分重要,在人的行为中渗透得极少,只在特殊场合下才出现的行为倾向,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或者说是一个人的独特的偏好。
五、论述题:17%(两题任选一题)
1、试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联系具体学习材料,谈谈怎样根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二)名词解释
1、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脑功能定位说:强调各种脑的功能是由大脑一些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部位来负责的。
3、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或事件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4、视觉后像: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是立即消失,而是短暂的保留一定时间。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
6、自动化的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一种认知加工。
7、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8、注意的衰减理论:由特瑞斯曼提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现代心理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取向。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影响记忆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感觉剥夺现象,说明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复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5、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意义。
1、(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
(3)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1)识记后的时间。
(2)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记形象的材料比记抽象材料忘的慢;记有意义的材料比记无意义的材料忘的慢;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学习材料越多,忘的越快。
(3)学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