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今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 父母见其最后 一面
- 格式:doc
- 大小:943.50 KB
- 文档页数:4
我们中国人怎么了佛山小悦悦事件感想10月13日,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
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小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小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
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18个路人竟无一人相助,小悦悦所遭遇的同类冷漠与怜悯缺失,的确让所有的有血有肉的人感到汗颜。
当我们身处生命险境时,当我们需要同类伸手相扶时,由于这种冷漠情绪的负面传导,我们都可能成为抖颤着无助双手的孤魂。
随着两岁小女孩被两车碾轧遭遇路人冷漠,广佛五金城被推上了舆论评点的风口浪尖。
一时间,“佛山”成了“冰山”,佛山人成了冷漠的代名词。
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真的只是佛山的问题吗?我想不是的。
小悦悦事件只是碰巧发生在佛山,这不是佛山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冷漠的缩影。
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道德却在滑波,于是就有了这18个路人的行为,这18个人不得不为整个论落的社会道德背书。
一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球员的责任,可是十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教练的责任;同样,一件或几件不德的事情发生时可能是个体的责任,但成千上万件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时则可能是社会的责任。
助人为乐本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助人为乐却要付出成本,甚至是高昂的成本或代价,那么人们为何要去助人为乐?一个捡垃圾阿姨的援手是这件事最好的注解,捡垃圾阿姨的人性光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可是我想每个人都有这人性的一面,只是这18个人或更多的人顾忌自己的拥有,而在这个道德滑坡的社会,这种顾忌阻挡了人性的光辉,而这位捡垃圾的阿姨已经一无所有,如果这第19个路人不是类似捡垃圾的阿姨的一无所有者,那么无动于衷路人也许会大于18个。
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这18个的道德伦理观,而是我们自身,以及整个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风气面貌,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可以不痛不痒的经历一次悲剧,甚至战胜自身的灵魂,不顾良知,事不关己?或许,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让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年级读后感作文观看《小悦悦的悲剧》有感400字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事故发生的时间是下午。
小悦悦在路边玩耍,一辆飞驰而来的面包车撞倒了小悦悦,后来又有一辆绿色的小货车在小悦悦身上碾过,扫地的陈阿姨吧小悦悦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送往医院。
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凌晨,小悦悦永远离开了我们。
看完这则视频,我心里想:为什么那十八个路人不把小悦悦救回来,如果他们伸出手,我相信小悦悦绝不会离开这个世界。
那十八个人的良心在哪?我们要向陈阿姨学习,见义勇为,见到有需要的人要去帮助他们。
我要呼吁:请大家帮助有需要的人们。
四年级状物作文溜溜球400字我有一个溜溜球,它既美丽又好玩。
溜溜球外形圆圆的,像两个小小的“轮子”粘在一起,里面有像齿轮一样的东西,有弹簧、弹珠和螺丝,摸起来硬邦邦的,像塑料球一样。
它外面一圈是桔黄色的,还带着白色花纹和字,里面是灰色的。
溜溜很好玩。
我看见别人玩的时候,它像一个非常乖的皮球,在线上跳上落下,溜来溜去。
我也买了一个玩玩。
可是溜溜球在我的手里像一个不听话的士兵,落到一半开始转圈了,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
我发现线卡在两个“轮子”中间了,只好把线全部拉出来,重新开始。
此后,我就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琢磨怎么玩。
今天,溜溜球在我的手里真像一个听话的孩子,我放线它下去,我拉线它上来,惹我喜欢。
从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玩任何游戏或玩具都不那么简单,要认真学。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1. 背景介绍2018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悲剧性事件,一名2岁的女童名叫悦悦遭到撞击并被一辆货车碾压。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仅是因为事件的残忍程度,更重要的是救助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会问题。
2. 事件经过悦悦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当天下午3点左右,她的父母忙于家务事,没有注意到她的行踪。
悦悦逃离了家中,来到了佛山市禅城区杏坛镇的一条人行道上。
当时,一辆货车没有及时看到悦悦,撞到了她,并将她压在车轮下。
3. 救助过程当时现场有很多围观者,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没有人敢挪开货车,因为担心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直到警察和消防员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使用起重机将货车抬起。
经过漫长的救援,最终悦悦被成功救出。
4. 悦悦的伤势悦悦在被救出时已经没有呼吸和心跳,她被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医生们全力进行了复苏工作,但由于伤势过重,最后悦悦还是宣布不治身亡。
5. 社会反思悦悦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思。
首先,人们对现场围观者的冷漠态度表示不解和愤慨。
在现场围观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去救助悦悦?这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责任的反思。
其次,悦悦事件暴露出城市道路的安全隐患。
杏坛镇的人行道狭窄,道路两边缺少护栏或者其他保护措施,这导致了悦悦的不幸。
6. 事件的影响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社交媒体上讨论这一事件的话题也非常火热。
通过这一事件,人们开始更加重视道德教育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提醒,需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管理和改善。
7. 改善措施悦悦事件发生后,佛山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道路和人行道的安全性。
他们投资修建了更宽敞的人行道,并在道路两边设置了护栏和警示标识。
此外,他们还加大了对道路安全的检查力度,并出台了新的交通安全法规。
8. 结论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于道德、安全和城市管理的反思。
作文素材: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作文素材: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真相还原】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零时32分离世。
【深刻反思】汪洋:呼吁深刻反思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报讯最近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也牵动着省领导的心。
在10月20日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省委书记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汪洋说,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绝大多数,但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
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最近,有一篇新闻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则新闻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仅两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压,生命岌岌可危,可先后路过的18个人对近在咫尺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最后居然是一位拾荒阿婆救下了小悦悦并我到了她的妈妈。
后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
啊,这是多么残忍!中国人是多么无情!多么冷漠啊!他们见死不救,对近在咫尺的受害者视而不见。
当时,他们只要伸出一只援助之手,就可能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小悦悦转危为安,可他们为何又不这样做呢?是怕众人把他当成肇事者吗?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难道他们是受这一俗语的影响吗?有着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中国人就这么自私吗?捡垃圾的阿婆虽然天天跟垃圾打交道,一粥一饭离不开垃圾,她却救下了小悦悦,这与那之前的18个人“明哲保身”的做法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涌现出一幕幕画面:乘公共汽车时,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的东西,却没有一个人敢报警,更不敢声张阻止小偷行窍了;放学的路上,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其他的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惟恐连累了自己;在僻静的路上,强盗正对着一个大人或小孩实施抢劫,路过的人
避而远之,根本就不敢声张,惟恐自己受到伤害。
我掩卷深思:一个堂堂的的中国人就这样自私吗?社会就这样黑暗吗?为此,我郑重地向大家呼吁:我们要乐于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肋”,这样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妈妈,随后小悦悦被送往佛山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并于14日下午转入广州军区广州总院。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事件经过: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
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
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有一位女子扶起了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陈贤妹。
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良心还没有完全磨灭。
评价: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在20日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上世纪初鲁迅作品曾多次批判的“围观杀人”,“蘸XX党人血馒头”,“冷漠的看客”等,而“小悦悦事件”再次引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一些有识之士对一个世纪来无法屏蔽的国民性格之劣根性更是痛心疾首。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引言小悦悦事件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
这个事件发生在2011年10月,当时一名两岁的女孩被一辆货车碾压了两次,并且事故现场多人目睹,但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没有人救助悦悦?在此文档中,我将简要介绍小悦悦事件的背景,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小悦悦事件的背景小悦悦是一个两岁的女孩,当时她正在与家人购物。
突然,一辆货车撞上了她,并且碾压了她的身体。
货车司机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行驶,导致小悦悦被碾压了第二次。
事故发生后,邻近的行人和车辆都看到了这一情景,但没有人上前帮助小悦悦。
最终,一名执勤交警将小悦悦送往医院,但她的伤势过重,最终不幸去世。
事件的反思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许多人质疑为什么在现场的人们没有伸出援手,为什么没有人及时报警、救助小悦悦。
这不仅是对人性的考验,更是对社会的道德和责任感的质疑。
首先,这个事件暴露了中国社会的冷漠现象。
在这个事件中,许多人见死不救,观看并置之不理。
这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深思。
许多人认为,尽管他们看到了事故发生,但他们害怕承担起来帮助别人的责任。
这种冷漠和缺乏互助精神的现象在中国社会中并不鲜见,但小悦悦事件无疑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警觉。
其次,这个事件也引发了对中国法律和社会制度的质疑。
许多人认为,如果中国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更加健全,事故发生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及时报警和救助小悦悦。
例如,如果有更多的监控设施和警察巡逻,这个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
因此,这个事件也要求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此外,媒体在这个事件中的角色也备受争议。
在事件发生后,这个事件被广泛报道,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谴责。
然而,有些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中不够客观和负责任,夸大了事件的影响力,甚至加剧了社会的恐慌和焦虑。
因此,媒体也需要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报道方式,更加负责任和平衡地引导社会舆论。
小悦悦事件【背景链接】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命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
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有人提出应当将“见死不救”入罪,通过刑事制裁来改变社会上蔓延的“见死不救”风气。
(《南方都市报》)对此,有些人则持谨慎态度,认为立法惩治难于实施,且有侵犯个人自由之嫌,贻害甚多。
【标准表述】支持修补社会信任道德拷问无力最该反省的其实不是道德,而是社会契约理性。
契约理性的成长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仅无法支撑社会信任纽带的维系,还反过来助推了道德的放量下跌。
倘若社会信任纽带还处在断裂的状态,得不到有效的修补,“见死不救”的冷漠传染病注定只是信任危机语境中的一种表现姿态。
对此,道德根本无能为力。
惩治集体性冷漠不妨让法律兜底道德谴责无法建构起约束和激励的长效机制。
或许有人还以为,动辄使用法律来解决现实问题违背法律本质,有推行“法律万能论”的嫌疑。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尊重公众生命权无疑算是最低的道德,完全有理由上升到法律层面,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惩治集体性冷漠,还人性与生命之美,否则,法律在争议中难产,道德必然在谴责中沉沦。
反对道德问题刑法化,贻害无穷不能在个别恶性的个案影响之下,在舆论的鼓噪之中,就贸然地将道德问题法律化,特别是道德问题刑法化,那将造成无穷的祸害。
就小悦悦案而言,18名路人固然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出现这一问题仅仅就怪罪于他们吗?再说,就是将“见死不救”入罪,也未必能解决“见死不救”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一,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件发生的前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
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米外的小悦悦熟视无睹;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并且不断回望小悦悦,并停车询问附近店主,但TVS剪切了这一段,网友质疑TVS违背新闻人客观公正的原则,违反新闻总署若干规定,属于报道虚假新闻范畴。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却没有停步;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立刻展开了热烈讨论,,媒体舆论强烈谴责了事件凶手和路人的冷漠行为,人民大众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而国家从法律上严惩凶犯,从道德上嘉奖捡垃圾的阿姨,更颁布通知要求媒体和电视开展道德教育宣传。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冷漠呢?为什么最终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救起小悦悦?一般来说,危难场合下通常存在三种心态的人:一是危难发生时想挺身而出但又不敢做的人;二是无私无畏、义无反顾、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三是有责任承担义务却又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的人,而“小悦悦事件”中的旁观者,应当以第一、第三种心态为主[1]。
时事评论【新闻背景】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零时32分离世。
【评论】小悦悦事件被揭露到大家的眼前,深深刺痛了每一个有良知有情感的中国人的心。
面对司机害怕承担责任而狠心碾二岁孩童两次和十八位路人的麻木不仁,我们对这种行为该给予什么样的评价,我相信公众的心中会有一个正确的评判。
小悦悦事件究竟说明了什么?除了反映相当部分公民的残忍冷漠麻木,还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的路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认为,利益是最直接原因。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
像小悦悦父母为生活即利益而无闲心看管自己的孩子,以至……像司机为了让自己免受伤人责任和金钱的利害关系,竟然毅然两次碾过小悦悦;像十八个路人怕麻烦怕被人陷害等,这些都与利益一一相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管作出哪样的行动,首先要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于是悲剧上演。
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社会现象我们是坚决打击的或者是不可纵容的。
所以,必然地他们都要受到社会的舆论谴责、甚至相关的法律责任。
小悦悦事件还是社会公民道德缺失的典型示范。
这几十年来,社会整体上处于高度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变了,更物化。
人处于竞争中,而大多情况下又以外在质衡量一个人。
因此,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焦虑中,不论贫穷或富有。
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夸大一些因素对他的不利。
如此前南京彭宇案的影响,会认为救人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不好的结果。
加上社会媒体对此事的讨论,放大了做好事反而带来不好的效应。
关于小悦悦的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那个压在车底下瘦弱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无数的路人经过,熟视无睹,有的匆匆路过,有的摇了摇头,更有的若无其事。
有的时候,世界热情不够,天使也会,在云端难受,人生的长路,没人教你走,惊慌的孩子,找不到出口。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
看到这一连串令你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有什么想法?可是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凌晨离世。
听到这个消息,想必全国人民的心都颤抖了,一个年仅2岁的小女童,孤身一人,多么坚强!虽然最后给大家留下了遗憾,但我永远不会忘了她。
紧握拳头,你害怕了多久,哭红眼睛,纯净了宇宙,人生的长路,让我带你走,回家的灯火,伴飞鸟温柔。
如今,小悦悦已经离开了我们,才知道后悔,那颗纯净透明的心,弱小无力的心,已经停止了跳动,而那18颗冷漠的心才知后悔。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患难见真情,当别人处在危险的时候,我们不是应该伸出援手吗?人情冷暖,何至于此?
该如何遇见你,在你责备的眼里,你还有没有力气,穿过孤单的四季,一起等雪后天晴;如果能遇见你,在我哭过的心里,你还会不会同意,原谅曾失明的心,一起去寻找,相信。
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谁之过——简析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原因09广电09523191 王歆妍10月13日下午5时许,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被两辆过路车辆碾压,7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采取了冷漠态度,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于零时32分离世。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遭碾离世后的第4天,10月24日下午,在广东增城一个同样名叫“悦悦”的女孩被车撞倒,头脸遭碾。
此外,10月21日四川再次发生5岁幼童被碾压事件。
对此,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深究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件事的发生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这与广东的发展模式有着重要原因。
就地理位置而言,广东不比内地,它属于沿海地区,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对于商品进出口贸易有着优越的条件,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使得该地的发展模式呈现出把经济发展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的特点,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以及GDP的增长,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一味的追求物质而忽视精神的补给,从而导致信仰缺失,造成时代的精神贫血。
广东过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不断流动和迁移速率快,使人们和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打交道,也融进一个充满陌生人的社会,很多人对他们来说都也许只是一面之缘,这就为冷漠提供了其生存的土壤,人们处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身份,这与传播学中集合行为中的群体模仿与“匿名性”一致。
个人处在这样一种匿名状态中,其传播就可能出现非理性的特点,很多人认为即使自己不去做,也有其他人会做;不少人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自己犯错,由于自己的渺小也不会被人发觉,再加上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媒体的肆意炒作,使得民众的信仰出现动摇,人们分不清该不该这样做,只能在模糊不清中选择设法自保。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媒体肆意渲染导致的时代信仰缺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就不是偶然了。
事发过后,悦悦父母面对救人者陈姨的跪行谢恩,表现出哪怕只是一点微弱的如同滴水般的关怀也会在这悲凉的人世间显得那么的恩重如山。
相信这段时间,家长们也关注到了小悦悦被撞的事件,言谈间我已能感觉到妈妈们对她同情和对其遭遇的不解。
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回顾一下小悦悦的不幸,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遑论你这孩子,便是我们成人都不能辨析清楚。
于是一时之间从网络到传媒,大家都在分析,都在探究。
有许多人愤怒的谴责,也有许多人沉重的惋惜,还有更多的人在反思。
不去提别人的想法,我只想告诉大家,自己在听闻之后的思考。
为何没有第一时间与你讨论?舆论常常过快过密做出推导及判断并引领风向,而我们需要冷静、独立思考后才能得到结论。
起初我也怨怪社会,这样的人心冷漠一定是法制、道德的缺失,这不是一日之寒。
在社会发展的隆隆快进中,有些传统有些伦理被丢弃在后面追赶不得,但全然都是社会的错?不知妈妈们可听说这样的讲法,人是社会的人。
自然,社会就是人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如果它有错,一定意味着组成它的我们出了错。
如果我们每一点水滴都做到晶莹剔透,那么它一定是澄明如镜清澈见底。
而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搁下牢骚与愤怒,谈一谈想一想,作为人应该如何正视自己同他人的生命。
结论并不难,我想即使是孩子也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只因其脆弱而坚强。
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的生命往往渺小而不堪一击,但是求生意志的顽强又常常创造奇迹。
只有活着,才能体味欢乐或痛苦,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所以,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没有人的生命应该被放弃。
珍爱生命,因为它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财富。
珍爱生命,就要学会保护自己。
因此虽然悦悦的父母非常痛苦内疚,还是应该说在这件事上他们是首要负责人。
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承担对孩子生命最基础的保护责任。
同时为人父母,更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不立危墙之下。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脱离父母、师长视线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那些交通法规、人际规则等等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耳提面命,务必令孩子们深刻领悟。
小悦悦之死——被碾掉的良知小悦悦事件最近闹得风风火火,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她的祝福和议论,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两岁女孩连被两车碾过,十八路人漠视之,最后竟是一位拾荒老太伸出援手。
到了昨天凌晨她终于还是没能挺过来。
当时的视频真是看得我怵目惊心,人们的讨论并没有因小悦悦的夭折而结束,“拒绝冷漠”的大讨论史无前例地占满了各大媒体网络的头版头条,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接受着空前的挑战——我们怎么了?现在看来最让人心痛的是,悲剧变成了闹剧。
与事件相关的人都在关键时刻变成了瞎子,拾荒老太的街坊关心的不是小悦悦的伤势而是老太拿了多少奖金,更有自称是肇事者的男子为求出名在他们一家人伤口上撒盐,可谓天良丧尽、无法无天。
几千年“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今天看来仿佛是个笑话。
这与前段时间有人扶起摔到老人反被讹的问题密切相关,人们发问或者被问“遇到摔倒在地的老人,你扶吗?”这一道小学生的思想品德题,我们竟然犹豫半天才给出零零散散的不同答案,甚至最近又闹出了“北大撑腰体”这样啼笑皆非的复制热潮。
我认为,老人会出现这样的反应一面是道德问题,另一面是心中的不安全感在作怪,他们害怕他们的权利无法受到保障:医药费怎么办,儿子那么忙,没人照顾我。
这才是暗藏在他们心底的声音。
于是像彭宇、许云鹤这样的好心人就无奈地变成了倒霉鬼。
对此,政府应该大力坚强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急难救助机制,让老人在受伤后有病可医、有福可享;另一方面,我们反而要立法保护和鼓励路人伸出援手、见义勇为,而不是网上流行的对见死不救的情形立法惩办,这非但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大,而且至今的确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立法规定见死就一定得救。
所以,在这个缺乏撑腰的时代,我们还是要用制度化的办法,让社会本身的制度来实现。
前不久是鲁迅逝世75周年的纪念日,曾经我读不懂鲁迅,但在这件事情中我找到了比文字更生动的教材,中国人不应该再是看人杀头而雀跃的观众。
还有,救救孩子。
小悦悦今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父母见其最后一面
小悦悦在医院接受抢救时的照片
小悦悦的母亲在病房外日夜守护女儿(资料图)
小悦悦生前与母亲的合影(资料图)
小悦悦(右)生前与父亲和哥哥的合影(资料图)
曾经幸福的小悦悦(左上)与妈妈、哥哥合影(资料图)据多家媒体官方微博透露:佛山被撞女童小悦悦已于今日凌晨离世。
2011年10月21日0时32分。
医院传来消息,佛山被碾压女童小悦悦还是走了。
发布会将于10月21日8:30在医院举行。
南方日报官方微博:【小悦悦今晨去世】凌晨三点钟,小悦悦的父母去到ICU 病房见小悦悦最后一面悦悦妈妈悲恸欲绝,只有爸爸王持昌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处理小悦悦的遗体。
我们祝福小悦悦在去往天过的路上一路走好。
也许天使就应该生活在天堂,也许在那个没有冷漠的世界,她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快乐吧。
她来过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她叫王悦。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