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第5册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1.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华东师大版第五分册康乾盛世的隐忧1、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其他国家正常的经济交流,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②也限制了自己的眼界,对世界各国情况茫然无知;③中断了中西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造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西学东渐之风消失,乾嘉考据学兴起);④导致中国落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2、禁锢思想的文字狱:①严重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②在欧洲启蒙思想家十分活跃的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却不得不埋头故纸堆中,进行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与考订,毫无思想创新;③造成了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的局面;④在文网严密的背景下,中国兴起了乾嘉考据学之风,对保存与整理古代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四库全书》)3、统治者的腐败:康乾盛世的社会经济繁荣,也滋长了官吏的怠政和贪污腐败各级官员贪污成风,武备也日益废弛。
4、尖锐的社会矛盾:乾隆时期人口的急剧增长,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地主土地兼并也日益加剧。
无地与少地的农民往往铤而走险,或沦为盗匪,或武装反抗。
1796年,川、楚、陕等省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持续达10年之久,成为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5、鸦片的大量输入:从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鼓动英国商人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
鸦片走私规模的扩大,导致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国家财政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农民起义风暴在酝酿之中。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一、战争背景:1、中国自身的衰落:“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
∥统治者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闭关锁国。
2、欧美国家的发展:同一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却异常迅速:A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B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它在远东地区主要侵略目标。
第1课鸦片战争目标感知1.知识目标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感知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学图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朝闭关锁国的改策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通过一场战争,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师: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人鸦片?英国于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芽动,工业发展水平较高,为了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材料,英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英国将绒、布匹等工业品销往中国,但销路并不好。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师:社会背景: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样地。
继17世纪40年代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8世纪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又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虽说已走到了封建末世,新的社会因素逐渐进行了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但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统治黑暗,国防力量薄弱,财政拮据,国势日衰,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现江河日下之势。
2.林则徐禁烟(1)鸦片输入带来的危害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制明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在广东查禁烟片。
(2)林则徐的烟措施派人明察暗访,拿烟贩。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茶叶、生丝呢绒、布匹(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插图,阅读资料,自由阅读卡,培养学生的认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教学过程[导入]《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炮子谣》这首诗,明白这首诗的内容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鸦片比武器炮和火箭更害人。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一课鸦片战争一、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1原因:[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完后回答下列问题:1.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白鸦片战争的背景;明白虎门销烟及战争的爆发和结局;明白《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要紧内容和阻碍;明白鸦片战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各自阅读课文,比较战前中英两国状况;通过师生对话,启发学生分析说明战争爆发的背景、直截了当缘故及全然缘故。
◆通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了解《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和启发,师生共同概括阐释条约内容对华造成的危害。
◆在概括阐释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阻碍。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中,使学生体验中华民族爱护民族威严不畏强暴的抵抗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入侵的史实,使学生明白得“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树立御侮图强的个人责任意识和价值信念,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一辈子观。
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缘故;《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阻碍。
教学难点:如何明白得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如何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教师能够进行复习提问: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时,英国把入侵矛头指向中国,其目的是什么?开创中国市场,推销英国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一、英国发动入侵战争。
以这场战争什么缘故叫“鸦片战争”?展开讨论,最后指出当时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入侵者也会查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1.英国挑起战争(1840.6)提示学生注意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以入侵军封锁珠江口挑战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英军侵占香港岛和虎门之战。
二、中国人民奋起抗英。
1.三元里人民抗英,能够请一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读课文中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小字内容,然后请学生看“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旗帜武器”图。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能力培养(1)归纳分析: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陈述表达: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及关天培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落伍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难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这一问题既涉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也涉及如何正确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对《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工具:课件《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导入:设问: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鸦片战争”,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导入。
一、虎门销烟1、假设:没有发生虎门销烟事件,鸦片战争是否会爆发?(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4分钟。
启发学生从鸦片战争前夕的国际(英国)国内形势、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目的、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三方面来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爆发的必然性。
)答案:会19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积极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急需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的局面,扣开中国的大门。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掌握战前中英基本国情,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等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系统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认识英国革命独特性的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生认识到(1)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值得后人尊崇。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如何认识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要点】一、战前中英国情分析◆二、鸦片走私的危害★三、虎门硝烟★探究: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的爆发,你认同此观点吗?为什么?四、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经过和结果(省略)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六、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学后反思】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总第2课时)1.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华师大版第5册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年)1.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与世界<B>——鸦片战争的背景:(1):“康乾盛世”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英国: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作为侵略目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扭转贸易逆差(把中英正常贸易中的入超地位变为出超地位)鸦片走私对的危害:摧残身心健康;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地点:广东虎门海滩领导人:林则徐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年6月鸦片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订立。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这对后来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
(3)《南京条约》和鸦片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六大变化)<C>:①(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人民带来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的恶例。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近代史开端。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帝反封建从此成为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革命阶段的变化)开始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社会经济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目标:通过对本课内容的教学,学生了解并把握战前中英大体国情,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暴发和结局,《南京条约》战后中国社会的转变等等。
二、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系统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培育学生多角度的熟悉英国革命专门性的能力。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生熟悉到(1)林那么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保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入侵的招架精神,值得后人尊崇。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虚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入侵的史实,明白得“掉队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进而确信踊跃进取、自强不息的使命感、人一辈子观。
【学习重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阻碍。
难点:如何熟悉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要点】一、战前中英国情分析◆二、鸦片走私的危害★三、虎门硝烟★探讨:有人说若是没有林那么徐虎门销烟就可不能有鸦片战争的暴发,你认同此观点吗?什么缘故?四、鸦片战争◆一、全然缘故:二、直接缘故:3、通过和结果(省略)五、《南京条约》的要紧内容★六、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转变【学后反思】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总第2课时)1.鸦片战争前夕,林那么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邪路,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说明林那么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取得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查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3.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战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取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战前中英基本国情、虎门销烟、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的《海国图志》及“师夷制夷”主张的提出。
理解《南京条约》的对华危害及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技能:从图表等材料中汲取有效信息.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战前中英国情,尤其是贸易状况的分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探究历史背景的意识。
利用有关材料,通过对《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华危害的分析,尤其是五口通商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养成释读史料,“论从史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维护民族尊严、积极抵抗外侮的正义壮举,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通过对战争及其影响的反思,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同时,对林则徐、魏源等积极开眼看世界的主张产生认同,感悟当下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五口通商对战后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魏源“师夷制夷”主张对近代中国思想变革所起的作用。
说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
中国社会从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中国的主权被蹂躏了,中国封建经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和控制,中国社会开始转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了原有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又加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最主要的矛盾。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也肩负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双重任务。
中国人民革命和一切反抗斗争都开始带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故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给战后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为重点。
五口通商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入以及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进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一课: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微型课教案讲课人:杨云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教学法分析《南京条约》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难点:认识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三、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2.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等专业词语不易理解,教师讲述过多,可能会感到乏味。
四、教学具准备:地图册、历史史料、教材、教案。
五、导入新课:为了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虽然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抗英英雄,例如:关天培、陈化成等,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等种种原因,这场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今天我们将进入本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南京条约》。
六、新课讲授: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⑴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受到破坏)⑵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财政负担)⑶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有利于打开中国市场)⑷英商税款须中英商定(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财政收入减少)3.《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社会———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⑵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七、练习巩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B)A、中国一半领土成为列强的殖民地,一半领土还保持着封建王朝的统治B、一方面中国丧失了部分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另一方面保存了封建制度,但受到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C、中国在政治上仍是封建统治,而在经济上则受到资本主义的控制D、中国完全被英国打败,受其统治了八、本课小结:1.认识了解《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2.熟知《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3.理解《南京条约》的签订对我国深远的历史影响。
华师大版第5册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教案1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鸦片走私的危害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战后社会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分析说明:战前中英国情的基本态势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概括阐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的影响。
归纳评判:鸦片战争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林则徐等爱国将士的正义壮举,维护了民族尊严,反映了人民不畏侵略的反抗精神,值得后人尊崇。
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容易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
增强历史责任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使命感、人生观。
二.教学要点: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对战后社会的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学期要求:①端正思想:重视会考;②具体要求:预习:练习:笔记:参与;学习导论:第一单元:天朝危机的主要内容(组图):解说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地:改革派)发起“自强”运动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学习导论:介绍鸦片(观图片)解说:鸦片,俗称大烟、烟土,来自罂粟。
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它的花非常漂亮,用它的汁液提炼出来的东西就是鸦片。
还有海落英、吗啡等等。
鸦片在医学上是麻醉性的镇痛药。
在《圣经》和《荷马史诗》里,鸦片被描述成为“忘忧药”,上帝也使用它。
公元前两世纪的古希腊名医加仑(Galen),就记录了鸦片可以治疗的疾病:头痛、目眩、耳聋、癫痫等疾病。
鸦片会使吸食者在心理、生理上对鸦片产生很强的依赖性。
长期吸食会使体质,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失眠,对什么都无所谓。
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民谣说:“大烟是杆枪,不打自受伤。
几多英雄汉,困死在烟床”。
有人把女人比作花。
女人是花,女人中的女人,叫做罂粟。
遭遇了罂粟,情愿中毒。
面对诱惑,你如何抵挡?身陷其中,你能否自拔?审视美丽,请带好理智!在近代史上,发生过两次因为鸦片而引起的战争: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学法指导:1.三个时间:展示:①1839年6月: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导火线(组图)设问:虎门销烟:为什么用“销”不用“烧”?(组图)②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地图)强调:鸦片战争影响:是近代史的开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开端。
③1842年8月:《南京条约》-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资料:《南京条约》签定的地点:停泊在南京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
(观图)英国人的狂喜之情,难于言表,目睹这一场面的一位英国军官回忆这一过程时,用大写字母写了一句得意的话:CHINE HAS BEEN CONQUERED BY A WOMAN一.学法指导:2.五个人物:展示:①道光帝(肖像)特点:昏庸。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 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展示:②林则徐(肖像)特点:聪明、有见识、睁眼第一人、民族英雄。
(观图)资料:9岁元宵节:林则徐-老师: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师)打一声鼓替天地行威(徐)老师的实践教学:海到无边天作岸,(师)山登绝顶我为峰。
(徐)林:科举之路:1797年12岁:秀才;1804年19岁:举人;1811年26岁:进士资料:林则徐: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解释:湖广总督-湖南和湖北)主持编写《四洲志》,介绍西方的历地,被称为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多次击退英军侵略-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观图)展示:③邓廷桢-两广总督(肖像)④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近代史上第一位牺牲的民族英雄。
(肖像)展示:⑤魏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另外还有定海三总兵)二.重点探究:1.战前中英两国状况①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矛盾激化,危机四伏。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处在上升,社会稳定②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英国: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③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知危险将至。
英国:对外侵略扩张,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
(根本原因)④军事::武器装备落后。
英国:船坚炮利占优势读图学史:左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仔细观察,并结合教材,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观图)结论: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抗衡。
认识: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二.重点探究:2.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把侵略指向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企图使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②直接原因: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出超(贸易顺差),英国入超(贸易逆差),扭转贸易逆差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③导火线(借口):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输入鸦片,导致白银外流,由出超转为入超。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开展了禁烟运动,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
拓展思维: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市场,使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
直接原因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仅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练习与测评: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危机加剧”是因为人民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答:不是的。
马士的观点违背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原理。
从表面上看,禁烟运动使双方“危机加剧”,但禁烟运动的发生,是英国向走私鸦片,给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清政府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危机加剧”的罪责不在。
英国发动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迟早的事情。
禁烟运动只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英国对于打开国门蓄谋已久,根本目的是用武力打开市场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2分)答:马士认为中英战争的目的是维持中英双方长期的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维持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
答:其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使成为英国的原料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
拓展思维: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组图)答:经济方面:鸦片的大量输入使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影响了清朝的财政收入。
政治方面:鸦片走私导致吏治更加腐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军事方面:使军队丧失战斗力。
社会生活:鸦片的吸食严重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
总之:鸦片肆虐危及了清朝统治,道光皇帝在禁烟的强烈呼声中,下决心禁烟。
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二.重点探究:3.《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①割香港岛—破坏领土完整。
②赔款洋银2100万元—增加人民负担。
③五口通商-便利外资入侵。
④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史料拓展:①香港的组成:香港岛、九龙司、新界及地理位置(观地图)②南京静海寺青铜警世钟及说明:体高1.997米,肩高 1.842 米,钟顶一高7.1 厘米“火球”。
钟体正面是“警世钟”钟名;背面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
钟身铭文生动记叙了中华民族由国力衰弱、香港被割到奋起抗争、国力增强,直至香港终于回归这155年来的沧桑历史。
(观图)理解练习:1.《南京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B.领事裁判权C.开埠通商D.赔款2100万银元2.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广东福建沿海地区D.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3.《南京条约》中对后来民族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内容是()A.割香港岛B.五口通商C.赔款2100万银元D.协定关税二.重点探究:4.《南京条约》的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不仅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的先例。
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三大变化: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
③社会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经济:两大变化:①通商口岸的设立:外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农产品,造成经济落后。
②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思想:一大变化:①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了近代学习西方的新思潮,也为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结论: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
练习与测评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提示:①社会性质的变化:②社会矛盾的变化:③革命任务的变化:④经济结构的变化:⑤社会思潮的变化:⑥历史分期的变化:拓展练习: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观图)探索与争鸣:对于鸦片战争的影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大门,从此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百年史。
”也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向全世界开放的目的。
”你对上述两种观点做何评价?答:第一种观点:鸦片战争之后的百年间,在列强多次侵略和威逼下,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权独立、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里苦苦挣扎。
答:第二种观点: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门户,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拓展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输入的鸦片(图略)材料二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