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自考365——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15
一起学网校自考企业管理咨询(00154)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二[大全]第一篇:一起学网校自考企业管理咨询(00154)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二[大全]企业管理咨询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企业管理咨询首先产生的国家是(D)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2.企业管理咨询的产生,起源于(B)A.咨询客体的需要B.咨询主体的需要C.咨询手段的完善D.咨询理论的发展3.管理咨询工作的起点是(A)A.调查研究阶段B.接洽咨询阶段C.分析问题阶段D.正式观望阶段4.在实施方案阶段,咨询工作的主要目标是(C)A.加强主客沟通B.实施改善方案C.明确咨询目标D.说明咨询意图5.当经营单位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处于寿命周期的投入期,这时企业应采取的投资战略方案是(B)A.全力的B.积极的C.平衡的D.负投资的6.企业所处的中观环境,也是企业所处的(C)A.微观环境B.直接环境C.间接环境D.预期环境7.某咨询公司对实行跨行业多种经营的大型集团公司进行组织咨询,咨询人员建议其组织结构模式适宜采用(A)A.集权的职能制结构B.分权的事业部制结构C.模拟分权制结构D.子公司制分权型结构8.在企业管理组织咨询的基本原则中,总的指导原则是(A)A.任务目标原则B.分工协作原则C.统一指挥原则D.执行与监督分设原则9.发展型创新性科技管理咨询的重点咨询内容是(B)A.科技管理调查B.科技管理决策C.科技战略决策D.科技运用决策10.企业技术开发管理咨询采用的方法是(B)A.科技发展趋势预测法B.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C.工艺方案评价法D.因素分析法11.某汽车制造公司几个主要的生产部门分别为:电器零件部、机械零件部、轿车及货车部、车身装配部。
由此可以判断,该汽车制造公司划分部门的方法是(D)A.按职能划分部门B.按产品划分部门C.按零件划分部门D.按程序划分部门12.关于劳动过程组织的咨询,一般可采用(A)A.定性分析法B.定量分析法C.定性分析法或定量分析法D.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13.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人(A)A.朱兰B.休哈特C.菲根鲍姆D.大明14.进行企业质量战略咨询,采用的主要方法是(A)A.因素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统计分析法15.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组织、劳动定额、劳动定员等工作的咨询,被称为(B)A.人才战略咨询B.劳动管理咨询C.工资分配咨询D.人力资源咨询16.企业各级管理层次所需的管理人才结构应合理化的战略,被称为企业人才的(A)A.层次结构优化战B.学科结构优化战略C.智能结构优化战略D.能级结构优化战略17.对企业物力资源战略的选择进行咨询的方法是(A)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法C.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D.因素分析法18.订购费用与保管费用之和为最小时的物资订购数量为(A)A.经济订购批量B.最佳批量C.生产批量D.订货批量19.中小企业较多采用的设备维修的组织形式是(C)A.集中维修B.分区维修C.部门维修D.混合维修20.设备改造战略决策的方法是(D)A.树形决策法B.净现值法C.投资回收期法D.保本点法21.根据营销组合手段的不同进行划分的营销战略不包括(A)A.无差异性市场战略B.差异性市场战略C.密集性市场战略D.分散性市场战略22.根据消费者购买习惯,将多种相关商品配套包装在同一包装物内。
自考05619 心理咨询与辅导1-10章全面考纲知识点第一章导论S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概念1、什么是心理咨询【识记】★心理咨询是一项涉及人性、人的发展问题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专业性强,内涵丰富。
★什么是咨询关系:心理咨询关系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专业关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获得心理帮助,促进自我成长(第四章)。
一些学者的看法:①C.H.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或条件,使对象发生变化,做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体,从而成为更好的社会成员”“辅导是一个帮助人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不但是必需的条件,而且那种关系是令人改变和成长的。
”②林孟平认为“辅导是一种帮助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者致力于与来访者建立一种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协助对方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和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2、★心理咨询使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具有以下的特点:【领会】(一)心理咨询提供的是一种心理帮助1、咨询关注的是来访者心理和行为上的难题或困扰。
2、咨询处理的是来访者内在的心理内容。
(二)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需要帮助的正常人1、任何人遭遇心理和行为难题或困扰都是正常的。
2、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无病假设”,咨询对象中没有病人。
(三)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关系发展的过程(心理咨询的过程是在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四)心理咨询是一个独特的专业领域首先,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不仅仅限于心理学,至少还包括精神医学;其次,心理咨询在专业人员培训的方式、方法上和通常的心理学专业学习不一样,其中含有大量的自我体验、接受咨询、实务训练、实践督导等内容。
再者,心理咨询对从业人员个人有独特的要求;最后,心理咨询有自身非常严格的道德要求和专业规范或准则。
教育心理学串讲资料课程代码:02111第一章绪论一、研究对象、范围、意义: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理解四个要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
(2)研究的是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而非所有的学与教)(3)研究内容: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伴随的能力发展,品德形成、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4)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非教与学。
2.研究范围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简答题):(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1903年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标志着这门独立学科的形成。
2.发展阶段(初创期→过渡期→发展期)3.发展时期,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掌握学习;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加涅: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同时代苏联的加里培林、赞可夫)现代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三、研究方法:(简答或名词解释)1.观察法:在学校教育过程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了解被观察者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方便易行,符合实际;缺: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2.调查法:通过相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
(优:利于从不同的场合多方面发现心理学问题,以验证研究的结果;缺:不易排除外来因素)3.教育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来自实践中的教育经验,并从中提炼心理学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常能保证它本身的实践效用,是此法高于其他方法之处;缺:记录不够全面,过程控制不够严密)4.※自然实验法: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优: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是学校教育心理学最常用和最适用的一种方法)5.实验室实验法:在心理学实验室内按照研究目的,严格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5.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可以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它可以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又可以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还可以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的两个方面)首先,公共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都处在特定的公众环境之中。
这个公众环境由各种各样与组织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所构成。
(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其次,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个组织总是在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去开始自己的公共关系活动的,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公众背景,必须以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考试分析题型题型115230分)25315分)32510分)44520分)511212分)611313分)课程重难点:应试技巧及注意事项:123谢谢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二)创立形成阶段(三)多元化发展阶段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1.(1(2•《学记》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论。
(3••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1.(4•“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1•产婆术,也称为精神助产术。
••这种方法也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2•昆体良,古罗马著名教育家,著有《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这是西方最早的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创立与形成阶段。
1.•培根:首先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康德:在德国的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1)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一书•“泛智”教育思想•班级授课制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3•心理学和哲学应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教学是赫尔巴特全部教育理论的中心问题,他主张“教育性教学”。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1.••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2.•狄尔泰、斯普朗格•3.•杜威、克伯屈•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1(2(3(4(5(6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4.• F. A.M.• F. A.考点1 教育学的学科发展阶段5.••代表人物:加里宁、马卡连柯、凯洛夫。
自考教育学(0429)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一)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人们有关“教”特别是“学”的论述上。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不同于今天的与“教授”相对的“学习”,它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1.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明了生活的意义,提高生活的境界;2.学的方法是内发的而不是外烁的,强调个体主观的态度和修养;3.学的内容主要局限于历史与道德知识,很少涉及科学技术方面;4.学的主体不仅包括儿童而且包括成人,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无止境的。
这些大体上反映了古代教育的意蕴。
(三)、1906年,晚清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
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语言学标志。
二、“教育”的定义(一)“教育”的定义即“教育”的内涵或意义。
给“教育”下定义是对教育现象理性认识的开始,也是教育认识活动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西方“教育”概念真正的诞生是现代的事,是现代公共教育事业发展及语言上的要求。
2.在教育学界,一般人们从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给“教育”下定义。
前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者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者一般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
(二)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地对受教于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自考00395科学技术社会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知识复习资料(73个考点)科学、技术与社会复习资料知识桥良心出品有标红地方的考点为高频考点,易考点。
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标红的地方就是考试的题眼,需要我们背诵和理解的。
有些考点,反复考,从不同题型、不同角度考察,在此会尽力全部提供。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科学、技术、社会的含义一、单选题1【单选】“科学”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学问、知识”。
2【单选】在东方的国家里,较早使用“科学”这个名词的国家是日本。
3【单选】“科学”在我国现今的含义最早由“格物致知”来指称,指的是知识。
4【单选】1893年康有为在翻译介绍日本书目时,首用“科学”一词。
5【单选】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实验和思维。
6【单选】科学家通过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获取各种信息,并在这些获得的信息基础上运用思维进行加工处理,产生新的知识,创造人类的精神财富,这是科学的根本特征。
7【单选】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l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8【单选】[英]弗兰西斯?培根是试图描述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结构的第一人。
9【单选】[法]圣西门认识到科学是对客观对象的描述,把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分为: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理现象。
10【单选】生产性技术:包括土木建筑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等。
11【单选】非生产性技术:包括日常生活技术、医疗技术、军事技术等。
12【单选】在《孝经?纬》中,“社”是指用来祭神的地方。
13【单选】顾炎武《日知录》中,“社”是古代的一种乡村基层组织。
14【单选】“会”是指集会、聚会,如庙会,有时也指民间团体。
15【单选】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中有记载,意思为村民集会。
16【单选】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单纯的名称,真实存在的是个人。
(单选)17【单选】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吉丁斯、韦伯等。
18【单选】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独立于个人之外,而且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
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
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
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练习(含答案)注。
转子自考365网校一、单项选择题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正确答案:c预科365网校名师权威解析:通过本题必须掌控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就是通向实际生活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带出的结论。
特别强调了三者关系。
绪论p162.自学马克思主义的显然方法就是()a.四书马列原著b.记诵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恰当答案:c自考365网校名师权威解析:通过本题要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靠精读、熟记,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只注重调查研究而忽视理论指导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根本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绪论p27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正确答案:d预科365网校名师权威解析:通过本题必须掌控人类所存活的世界就是与人的课堂教学二者联系的物质世界,课堂教学就是人类产生、存有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课堂教学就是缔造人的同意环节;物质生产实践并使人类存有;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一章p48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化和具体内容的关系恰当答案:c自考365网校名师权威解析:通过本题要把握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他们的共同错误是把二者割裂开了。
第一章p415.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答案:a预科365网校名师权威解析:解析:通过本题必须把握住时间和空间就是运动着物质的存有方式。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三、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五、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六、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七、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八、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九、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十、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十一、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二、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十三、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月自考串讲讲义汇总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 一种人不能形成领导。
2.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毕。
3.领导活动手段是领导者勉励和调动下属方式。
4.领导活动目的是领导活动归宿。
二、领导作用: 指挥作用、勉励作用、协调作用三、领导者影响力: 是指领导者在与她人交往中, 影响和变化她人心理和行为能力。
依照影响力性质不同, 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非强制性影响力。
领导者职位权力种类: 法定权、奖赏权、惩罚权强制性影响力产生因素有: 老式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因素有: 品格因素、才干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二、领导者群体构造(群体中每个领导者个体素质、群体构造素质)1.领导者个体素质: (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 专业知识深度。
社会知识广度。
管理知识娴熟度。
业务素质: 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群体构造素质、丰富全面知识构造 ??、较高专业知识构造3.较强能力构造4、合理年龄构造5、良好气质构造第二节领导理论一、关于人特性方面理论1.X理论—Y理论(美国麦格雷戈)2.不成熟—成熟理论(美国阿吉里斯)3.关于人性四种假设(美国沙因)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二、领导特质理论(素质理论)是指从领导者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品质或应有品质理论。
1.初期特质理论(生理特质、个性特质、智力特质、工作特质、社会特质)美国学者吉赛利五种勉励特性: 对工作稳定性需要;对金钱奖励需要;对指挥权力需要;对自我实现需要;对职业成就需要。
八种品质特性: 创造与开拓;指挥能力大小;自信心强弱;与否受下级爱戴和亲近;决断能力强弱;成熟限度高低;才干大小;男性或女性。
2.物质理论新发展美国德克兰优良品质(个性、想像力、行为、信心、)三、领导行为理论1.领导作风理论(勒温)类型: 1、专制式领导作风2、民主式领导作风 3.放任自流领导作风2.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类型: 1、专制——权威式2、开明——权威式3、协商式 4.群体参加式3.领导四分图理论(斯托格弟和沙特尔)领导方式: A、低组织低关怀(效果最差)B、低组织高关怀(是以人为中心)C.高组织低关怀(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D.高组织高关怀人(一种抱负领导方式)4.管理方格理论(美国布莱克和穆顿)领导方式类型: 贫乏型领导(1, 1)任务型领导(9, 1)中间型领导(5, 5)俱乐部型领导(1, 9)战斗集体型领导(9, 9)5.领导行为持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四、领导权变理论1.领导权变模型理论(菲德勒)是指领导者在不同条件下, 如何选取领导方式, 以期达到抱负领导效果理论。
自考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从内涵上说,“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名称;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指一种教材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二有所不同。
2.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一从对象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学家们的特殊关注;二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三从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第一章1.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就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二章——学校1.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习精神。
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4.学校管理的几本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5.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第三章——学生1.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2.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考“管理学概论”串讲资料1、2、3、4、5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办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2、办理学是为办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3、一般说来领导者都是办理者,但办理者却不必然都是领导者。
4、人、财、物是办理对象的物质要素,是从静态角度来不雅察办理对象;产、供、销是办理对象这一物质要素的运动过程,是从动态的角度来不雅察办理对象。
5、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办理对象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办理学家把时间和信息也列为办理对象。
二、名词解释1、办理是让其他人同本身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三、简答1、简述什么是现代办理。
答:1)是让其他人同本身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办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办理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本能机能的过程,来协调所有的人力和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2、如何理解办理是科学还是艺术强调办理是科学是因为办理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办理程序,它是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去研究办理,把办理看成是规律性起作用的领域;把办理看成一门艺术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去研究办理,把办理看成是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领域;办理是科学,强调的是其原则性,强调办理学是向办理者提供在办理活动中必需遵循的概念、理论、原则、方法;办理是艺术,研究的是其灵活性,强调对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办理中从来没有一套通用的模式,因为每个企业都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
办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是一门艺术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个办理者应当像一个艺术家,把本身的心血同本身的事业融合在一起。
3、简述办理的“两难处境” 。
办理工作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办理工作中所固有的“两难处境”。
办理者常常面临以下这样一些局面:1)要把组织内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使之在组织内做合乎目标的运动。
第一绪论:走向专业化的教师职业什么是专业性职业?需要经过专门教育或培训,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专业标准从事工作,从而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基本特征:•1、从业前经过较长时间、比较严格的、相对成本较高的专业教育;•2、具有较高的从业标准,入业须经专门的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专业资格证书•3、在本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发言权和行动权;•4、成立了专业性的学会、协会等自治性组织;•5、具有较高的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一、教师是专业人员•从教师的从业组织来看,既包括学校机构,也包括校外教育机构;•就从业内容来看,教师是指直接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就从业性质来看,教师是指以教育教学作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专业化•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教师尚未成为专业性职业的原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便与其他职业严格区别;•教师的工作绩效具有模糊性,比较难以进行准确的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年限较其他专业性职业要短;•教师资格的获得比医师、律师、注册会计师等相对容易得多;三、教师的职业特点•职业形象的准公众性•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工作绩效的模糊性•职业待遇的福利性•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教师的职业倦怠1、生理耗竭2、心智枯竭3、情绪衰竭4、行为症状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社会变迁和革新使一部分教师适应不良;社会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使教师产生内在迷惘;多重角色冲突使教师无所适从等等四、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1、职业道德•2、专业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专业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相应的专业能力•必要的专业智慧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的工作任务。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三章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六章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第七章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第八章教育投资来源及分配第九章教育投资比例第十章义务教育投资第十一章教育成本第十二章教育经济效率第十三章教育规模经济第十四章教育经济效益第十五章教师的劳动及其报酬1.1.我国研究教育经济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1.2.日本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从➜投资角度1.3.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1.4最早用统计方法研究教育的经济意义的论文是➜《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1.5.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是➜《人力资本观》1.6.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教育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7.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是➜教育经济效益1.8.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教育投资1.9.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是➜教育经济效率1.10.马克思认为不属于生产劳动范畴的是➜自我服务的劳动1.11标志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论文是过物的作用,对人的投资超过对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力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
④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的观点是合理的。
(5)局限性:①人力资本理论把一次都资本化了,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
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程度对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这是不切实际的。
③人力资本理论把数量分析完全脱离开生产关系的制约,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是不可取的。
1)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学校网点布局向着合理方向发展。
(2)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高等学校正向着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3)为了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具活力,合理的专业学科体系正在建立。
本科自考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政治学1. 政治学基本概念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国家与政府、政治制度、政党与政治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2. 国家与政府国家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从无政府状态逐步发展出来的政治组织形式,它包括人民、领土、主权和政权等要素。
政府则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它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等职能,是国家的执行机构。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权力组织形式和权力运行方式,它包括政体、政权、政治机构、政治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政治制度会对国家的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政治制度是政治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4. 政党与政治组织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它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
政治组织则是政治力量的组织形式,它包括政治团体、政治联盟、政治组织等。
第二部分:经济学1. 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2.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它包括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市场需求等要素。
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3.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一种基于国家计划和指导的经济制度,它包括国家垄断、国家调控、国家计划等要素。
计划经济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4.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国家经济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它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不同的经济制度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经济制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第三部分:法学1. 法学基本概念法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法学的基本概念、法律原理、法治理论、法治国家等方面的知识。
2. 法律原理法律原理是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包括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责任等法律要素。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安全与品控(081314)专业(独立本科段)食品微生物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251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四月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和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安全与品控专业独立本科的考试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是为满足食品安全领域对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应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所了解,全面了解与掌握食品安全与品控领域所需要的微生物学技术,为以后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1.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3.掌握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培养基特性与制备4.掌握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5.掌握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6.掌握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7.掌握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8.掌握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及其检测(三)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生物化学,以便对食品微生物学代谢、发酵及遗传等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本门课程是从事食品安全行业必备的一门专业课,应用非常广泛。
它的后继课程是食品安全检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了解微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二、课程内容(一)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四)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五)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微生物的概念、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领会:微生物的特点、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第一章细菌和放线菌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掌握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胞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以及培养特性。
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以及代表属。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一)细菌菌体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异常形态(二)细菌细胞构造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特殊结构(三)细菌的繁殖特征(四)细菌的群体特征(五)食品工业中常见的细菌第二节放线菌(一)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放线菌的个体形态、放线菌的菌落形态(二)放线菌繁殖特征凝聚孢子、横隔孢子、孢囊孢子、菌丝片段(三)放线菌群体特征(四)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放线菌龟裂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灰色链霉菌、红霉素链霉菌、小单孢菌属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细菌识记:(1)细菌的个体形态(2)细菌的大小表示方式(3)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4)细菌的繁殖领会:(1)细菌的异常形态(2)细菌的培养特性应用:(3)特殊结构的实践意义(二)放线菌识记:(1)放线菌的个体形态(2)放线菌的繁殖方式领会:(1)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第二章酵母菌和霉菌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重点掌握酵母的形态、细胞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以及菌落特征。
了解丝状真菌的概念、结构、菌丝体及功能、繁殖方式以及菌落形态。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酵母菌(一)酵母菌的形态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二)酵母菌繁殖特征出芽生殖、裂殖、孢子繁殖(三)酵母菌群体特征(四)食品工业中常见酵母菌第二节霉菌(一)霉菌形态构造(二)霉菌繁殖特征(三)霉菌群体特征(四)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霉菌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酵母菌识记:(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领会:(1)酵母菌的菌落形态(二)霉菌识记:(1)霉菌概念(2)霉菌结构领会:(1)菌丝体及功能(2)霉菌的繁殖及群体特征第三章病毒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重点掌握噬菌体的形态、细胞结构与功能、噬菌体的复制、噬菌体与发酵工业以及噬菌体的污染与防治。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病毒(一)病毒的基本特征(二)病毒的形态(三)病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四)病毒的一般特性(五)病毒的群体特征第二节噬菌体(一)噬菌体的形态与构造(二)噬菌体的增殖(三)噬菌体的危害与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病毒识记:(1)病毒的形态(2)病毒的结构(二)噬菌体识记:(1)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的概念领会:(1)烈性噬菌体的复制(2)温和噬菌体与溶原性(3)噬菌体污染原因(4)噬菌体的防治措施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掌握微生物的生长的概念,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关系,掌握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以及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了解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物和营养类型(一)微生物的营养物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以能源分、以碳源分、以氮源分第二节微生物营养物质的转运(一)不耗能转运(二)耗能转运第三节微生物培养基(一)培养基的定义及种类(二)选择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第四节微生物的培养(一)微生物的生长(二)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三)微生物生长规律(四)微生物培养方法(五)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微生物的营养识记:(1)微生物的六大营养素(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培养基的种类领会:(1)营养物的运转方式(2)培养基配制的原则与方法应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变化特点及调整(二)微生物的培养识记:(1)生长、繁殖的概念(2)防腐、消毒、灭菌的概念领会:(1)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的关系(2)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3)有害微生物的控制(4)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应用: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及其实践意义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及其能量代谢,掌握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一)生物氧化作用(二)生物氧化类型第二节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一)淀粉的降解(二)蛋白质的降解(三)脂肪的降解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化能异养菌的生物氧化和产能识记: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领会:大分子物质的降解(二)微生物的分解代谢领会:多糖、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过程第六章微生物生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设法解决与食品环境有关的微生物问题。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水体中的微生物(三)空气中的微生物(四)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五)动植物微生物区系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一)互生(二)共生(三)寄生(四)拮抗(五)捕食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识记:各种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特点领会:正常菌群与人体关系(二)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领会:五种相互关系及应用第七章微生物遗传与育种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遗传信息的储存与传递。
掌握基因突变的实质、类型、特点和突变机制。
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掌握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遗传物质DNA(二)三个经典实验经典转化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第二节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一)基因突变(二)诱变育种第三节基因重组与杂交育种(一)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与育种(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与育种第四节原生质体融合(一)原生质体融合原理(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五节基因工程(一)基因工程原理(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第六节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一)菌种的衰退、复壮(二)菌种的保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识记:遗传物质DNA的组成领会:三个经典实验(二)基因突变与遗传育种识记:(1)基因突变的类型(2)基因突变的机制(3)诱变育种概念领会:微生物的基因重组应用: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三)基因重组与杂交育种领会:(1)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与育种(2)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与育种(四)原生质体融合领会:(1)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2)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五)基因工程领会:基因工程原理与操作(六)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识记:(1)菌种的衰退、复壮的概念(2)菌种保藏的目的领会:(1)菌种的保藏原理第八章微生物分类与鉴定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单位、鉴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分类与命名(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二)微生物的命名原则双名法第二节微生物的鉴定(一)菌种鉴定的条件(二)菌种鉴定的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识记:微生物的分类单位、菌种鉴定的条件与方法领会:微生物的命名方法第九章微生物与食品制造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发酵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掌握各种酿造食品或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及其要点。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与酿酒(一)微生物与酿酒中的生化反应(二)各类酒的制曲与酿造第二节微生物与酿造调味品(一)酱油酿造及其微生物学原理原料、菌种、发酵机理、工艺流程(二)食醋酿造及其微生物学原理原料、菌种、发酵机理、工艺流程第三节微生物与氨基酸(一)谷氨酸(二)赖氨酸第四节微生物与其他食品(一)发酵乳制品(二)发酵豆制品(三)发酵果蔬制品(四)发酵肉制品(五)单细胞蛋白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领会:各种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学原理及工艺流程第十章微生物与食品变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表现及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同时掌握不同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学过程及预防措施,了解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的原因及预防。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一)食品内环境因素食品的营养成分、pH、渗透压、水分活性(二)食品外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体第二节微生物引起的各类食品变质(一)乳及乳制品的变质(二)肉类的变质(三)鱼类的变质(四)鲜蛋的变质(五)罐藏食品的变质(六)粮食的变质第三节食品变质带来的危害(一)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二)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三)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四)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食品的环境因素与变质的关系领会:(1)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2)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鉴定(二)食品腐败变质与食品类型的相关性领会:各类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学原理(三)食品变质带来的危害领会: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第十一章食品安全性的微生物指标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及其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