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26
公开课之文言文断句
余闻文言,乃古文之正脉。
其言简意赅,含蓄典雅,读之如品佳茗,心旷神怡。
断句之艺,犹武中之舞剑,音乐中之击鼓,需心细如发,眼锐如鹰。
今余欲与诸君共探其中奥妙,期诸君有所得。
一、断句之义
文者,物之华也;言者,文之表也。
断句者,乃为文划界,明其义,定其位。
犹医者诊断病情,需辨症施治。
断句之道,亦需观文察义,依理而行。
二、断句之法
1.观词义:文辞之中,意义明晰,如“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须依词义,明其句读。
2.辨句式:文言之中,句式独特,如“壮志骄阳”乃谓
“壮志/骄阳”,非“壮志骄/阳”。
3.察语气:句末之叹号、问号,如“善哉乎/鼓琴”,语气
转折处,当断无疑。
4.考逻辑:文理有序,逻辑分明。
如“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三、断句之用
断句之道,非徒学之而已。
习得其法,能助诸君更深入地理解古文之意,体会古人之心。
此外,考试之中,断句题常出,得此艺者,自能游刃有余。
四、断句之例
昔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盖言读之熟,则义自明。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不明其义,则句读或乱。
然习得其法,则自然明矣。
总之,文言文断句之道,需细心体味,用心研习。
方能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能循其纹理。
吾望诸君习得此艺,共享古文之美!。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如:1、予/ 尝求/ 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率/ 妻子/ 邑人/ 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连词“以、于、为”同样如此)如1、《鱼我所欲也》中“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但也有句子,如“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话应是“然则/何时/而乐耶”因为“则”的前面没有另一层实在的内容,属于一种单句,它的划分就只能是“则后”了。
由此看来,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
四、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划分有些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窃、惟、凡;或表敬副词,如“请、敬”,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1、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捕蛇者说》);2、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划分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
如:1、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2、而/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3、然则/ 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4、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5、是故/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六、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者”后来划分如:1、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文言文节奏划分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例(1)中的“而”是转折连词,例(2)~(4)中的“若夫”“盖”“且”为语气助词。
句中有转折连词“而”,在“而”前停顿。
如:(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核舟记》)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1)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例(1)中的“生日”是“生活一天天”的意思,与今义“生日”不同;例(2)中的“中间”是“中间夹杂”的意思,与今义“中间”不一样。
朗读时,它们都必须断开。
此外,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是”,“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均属此类。
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之后一般要停顿。
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出师表》)例(1)是主谓之间的停顿,例(2)(3)是谓语之间的停顿。
例(4)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之后的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1)中“先”后停顿,是为了强调忧在别人忧之前的主旨;例(2)中“出”紧密关联着整个句子,应停顿,以突出整个句子的意思。
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体现出宾语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