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个电灯泡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4
在对两个电灯泡的研究中训练学生思维
湖北省嘉鱼县牌洲湾蓝天抗洪英雄中学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是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有学生对的解题思路提出异议,对解题材方法表示怀疑或提出其解法,或由此题想到另外一题,那是我最为欣喜的时候,因为这体现了学生在主动思维,也在发掘学生素质和能力提高的成长。
为了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引发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创设问题,善于引导和启发。
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下面通过一节具体案例设计来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L “220V 40W ”,2L “220V 100W ”灯泡各一个,带插头的两个灯头串联电路一个,带
插头的两个灯头并联电路一个。
研究问题一:求这两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学生的探究过程
深 化 提 问
设计问题的意图
问题
学生的探究过程 大部份学生做法:
Ω
======212218.0220,
18.022*******A
V
I U R A V W U P I 则 Ω
======
47846.0220,46.022********A V
I U R A V W U P I 则 另有学生的解题过程是:
Ω===
===121011
2220112220401
11
1A V I U R A V W U P I 同理可得:Ω=4842R
1、解题过程一样,为什么会有两种结果?哪种方法更合理?
2、还有没有什么方法?
前面做法中算出的电流是约为0.18A ,所以最终结果不精确。
当然是第二种做法更合理。
根据R
U P 2
=可得
Ω
==
=121040)220(2121W V P U R 同理可得:
Ω
==
=484100)220(2
222W V P U R
1、在计算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计算过程有时是需要讲究方法的,方法得当,既可以算得更快,答案也更精确。
2、在不同解法训练学生思维。
这两种解法都要求学生掌握,各有好外处。
第一种解法虽然分步,但对学生公式的的运用进行了有效训练。
第二种方法显然更快更准更简单。
研究问题二:利用问题一中结果,分别求出两个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所消耗的实际功率,并求出此时总功率。
(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学生的探究过程
深 化 提 问
设计问题的意图 问题
学生的探究过程
先求电路中电流,再分别求出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和总功率。
两个灯泡串联后的总功率与它们的额定功率相比,有什么规律?
串联后的总功率比它们的额定功率小的一个还小
1、在训练计算能力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2、在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
如果不要求计算,如何通过公式来说明
1L 和2L 串联
后的实际功率是谁大?
方法一: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等,1L 的电阻大,故其两端的电压大,根据P=UI 可知L1的实际功率大. 方法二: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等,根据公式R I p 2
=可知,1L 的电阻大,其实际功率大 方法三;根据串联电路中
2
121
R R P P =可知,1L 的电阻大,其实际功率大.
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在不同途径中训练学生思维,在不同解决方法中训练学生思维,在运用知识点解题中训练学生思维。
1、用计算和公式分析两种途径,使学生对结果有更深入的理解。
2、培养学生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公式和串联电路中规律。
如果不要求计算,如何通过公式来说明
1L 和2L 串联
后的总功率比它们的额定功率中小的一个还小?
电压一定,串联后的总电阻比1L 、
2L 中电阻大的一个还大,根据公式
R
U P 2=可知,串联后的总功率比
它们的额定功率中小的一个还小。
实验:将两个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检验1L 是否比2L 亮。
)
(6.282.84.202.8:4.2012108471108471104841210220222121求得也可用同理可得总总总
R I P W
W W P W P W
A )(R I P A V R U I ==+===Ω⨯===Ω+Ω=
=
研究问题三:分别求这两个灯泡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所消耗的实际功率和总功率。
学生的探究过程
深 化 提 问
设计问题的意图
问题
学生的探究过程
方法一:它们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故其实际功率分别为40W 和100W 。
总功率为140W
方法二:利用公
式R
U P 2
=求
得。
两个灯泡并联后的总功率与它们的额定功率相比,有什么规律?
并联后的总功率比它们的额定功率大的一个还大
1、在训练计算能力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2、在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 如果不要求计算,如何通过公式来说明1L 和
2L 并联在某电
路中后的实际功率谁大?
方法一: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电压相等,1L 的电阻大,故其通过的电流小,根据P=UI 可知1L 的实际功率大小
方法二: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相
等,根据公式R
U P 2
=可知,1L 的电阻大,其
实际功率小
方法三;根据并联电路中
2
121
R R P P =可知,1L 的电阻大,其实际功率小.
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在不同途径中训练学生思维,在不同解决方法中训练学生思维,在运用知识点解题中训练学生思维。
1、用计算和公式分析两种途径,使学生对结果有更深入的理解。
2、培养学生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公式和并联电路中规律。
如果不要求计算,如何通过公式来说明1L 和
2L 并联后的总
功率比它们的额定功率中大的一个还大?
电压一定,并联后的总电阻比1L 、2L 中
电阻小的一个还小,根据公式R
U P 2
=可
知,串联后的总功率比它们的额定功率中小的一个还大。
1、在训练计算能力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2、在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
. 实验:将两个灯泡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检验2L 是否比1L 亮。
知识应用检测:两个家庭用灯泡,上面的铭牌不清,只知一个是40W 的,一个是100W 的,请你用三种方法分辨它们。
方法一是利用研究问题一知识解答:看灯泡灯丝粗细。
100W 的灯泡电阻小,故其灯丝粗而短;方法二是利用研究问题二知识解答:将两个灯泡串联在家庭电路中,亮的一个是40W 的;方法三是利用研究问题三知识解答:将两个灯泡并联在家庭电路中,亮的一个是100W 的。
研究问题四:将1L 接在110V 的电路中,求它的实际功率。
(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教学要点;每个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以及互相补充中获得结论,取得成果。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反映。
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只有在教学设计中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生的探究过程
深 化 提 问
设计问题的意
图 问题
学生的探究过程 方法一:先求出在110V 电路中的
电流,再用公式R I P 2
=求解。
W
A V I U P A
V R U I 1011
1
11011
1
1210110=⨯===Ω==实实实实
实则 方法二:直接用公式R
U P 2
= 求
解。
W V )
(R U P 1012101102
2
=Ω
==
实实 方法三:因电阻一定,故
额
实额
实额
额实
实
得到P P )U U (
,P U
P U R =
==
2
2
2
代
入数据可得:W P 10
=实 有一学生这样解答,请指出其错误之处:
W A V I U P A V W U P I 2011/211011
211040======
实
实
所求出的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而此时在110V 的电压下,不是正常工作。
在比较正误中训练学生思维。
1、理清思路,不要误判
2、若不能正常工作,且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在计算中可起到求电阻的作用。
分析题中的特殊情况,有什么规律/如果理解?
1、规律:实际电压是额
定电压的1/2,则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1/4。
2、理解:可以利用方法三中所得公式理解。
3、更需要用下面一种方法理解: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则实际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电流的1/2,根据P=UI 或
R I P 2=均可知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1/4
在寻找规律,多种方法理解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