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化学性质”创新性教学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70 KB
- 文档页数:7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理念
引言。
碳是化学元素中的重要成员,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包括石墨、金刚石、纳米碳管等。碳的化学性质非常丰富,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对于理解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碳的基本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碳的多种存在形式,以及不同形式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
3. 理解碳的重要性,包括其在生物、能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碳的基本性质,介绍碳的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碳的存在形式,介绍石墨、金刚石、纳米碳管等不同形式的碳,以及它们的
化学性质。
3. 碳的应用,介绍碳在生物、能源、材料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以及与其化学性
质相关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碳的基本性质和存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对碳的整体认识。
2. 实验教学,设计一些简单的碳化学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总结。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碳的存在形式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手段。
1. 教学实验器材,准备一些与碳化学性质相关的实验器材,如石墨、金刚石、
纳米碳管等。
2.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与碳化学性质相关
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资料,准备与碳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自评,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自行评价自己对碳化学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参考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能力目标
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
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中山市翔鸿学校2016年春季学期化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第四节
授课地点:九(3)班教室
授课教师:伍燕珠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题一:碳金刚石和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的第二课时,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金刚石、石墨及碳60的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第二单元学生通过学习氧
气的化学性质,已经知道碳可以和氧气反应,本课题将要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
原性进行更具体的学习,本单元的课题三还要学习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所以学好这一课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本节课也是本
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教材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学习起
来相对简单易于接受。并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设
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
方程式;能运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
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
任感。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多媒体播放:欣赏用墨写的古字画。
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性质认识其不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事实明白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讨探究,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反映性质的学科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采用旧知导入法,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总结出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
理性质,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新的课题:碳的化学性质。
2.新课讲授
(1)出示古代的字画,墨迹历经千年也不变色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从而得出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
(2)播放碳燃烧的视频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煤气中毒的现象,学生讨论总结碳的可燃性,以及在氧气充足与不充足的情况下产物分别是什么。
(3)演示碳与氧化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通过实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总结出碳的第三个化学性质还原性。
3.小结作业
请学生的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看
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市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四、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可燃性
3.还原性
五、教学反思
化学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目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碳的基本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和稳定性。
2. 使学生掌握碳单质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章:碳的基本化学性质
1.1 碳的可燃性
1.2 碳的还原性
1.3 碳的稳定性
第二章:碳单质之间的转化
2.1 碳的氧化反应
2.2 碳的还原反应
2.3 碳的置换反应
第三章: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1 碳酸盐的与分解
3.2 碳酸的与分解
3.3 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第四章:碳的氧化物
4.1 一氧化碳的与性质
4.2 二氧化碳的与性质
4.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第五章:碳的卤化物
5.1 碳卤化物的制备与性质
5.2 碳卤化物的结构与命名
5.3 碳卤化物的反应特点
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碳的化学性质。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展示碳的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估: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碳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碳的化学性质的知识点。
教学资源:
1. 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碳的化学性质实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碳的化学反应过程。
3.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碳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章:碳的基本化学性质
1.1 碳的可燃性
1. 介绍碳的可燃性概念。
2. 进行碳的可燃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一、设计思路
1、关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教学。
[引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多媒体播放(字画的奥妙):用墨写的字画。
[提出问题]: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
么?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2、关于碳的可燃性教学。
通过播放影音文件,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
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
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
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3、有关碳的还原性的教学(重点探究)
[提出问题]: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说课稿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及说课稿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
的稳定性
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实验探究→总结提高。
明光市教学开放日公开教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
?附:板书计划?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c+o2点燃
2c+o2点燃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co2↑+2cu(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黑色粉末)(红色粉末)
高温 c+2cu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后的粉末中有红色物质
3c+2fe2o3高温
3co2↑+4fe
(红色粉末)(黑色粉末)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后的粉末中有黑色物质 c+co2
2co(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第六单元:“碳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
说课人:安徽明光三中丁锦文
本单元(或课题)的特点是实验较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无论是讲
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应尽可能地从演示实验引出;对一些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接受起来比较自然,这样便于学生
从它们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进入课堂
实物展示:展示两幅古字画提出问题: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老师展示的这两幅字画,都是古代的书法家、画家用墨完成的,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虽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呢?
二、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分析讲解:这次字画的墨迹之所以能够历经千百年而保持清晰不变,这就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实际应用:木制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其表面烧焦的目的是什么?
讲解归纳:这是为了使木材的表面形成焦炭,其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电线杆即使埋在地下的部分也不易腐烂,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回顾旧知:我们在学习氧气时,曾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这是碳充分燃烧的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分析:点燃
播放视频:用煤炉烧煤取暖时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分析讲解:若碳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得多,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而中毒,甚至导致人死亡。
四、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分组实验:碳还原氧化铜,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并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并分积极思考
听课
分析问题
交流讨论
讨论
讨论评价
积极思考
书
写化学方程式
回答问题
交流讨论
汇报现象:黑
色粉末逐渐变成
红色,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制取二氧化碳
气体
积极思考
思考并回答问
题
通过生活中常
见现象引入课
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知道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是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理解的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学会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罩、带导管的塞子、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的石灰水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几种碳的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碳的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设问]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古画或古人真迹。这些字画都已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纸或布都已破损,但黑色〔墨中含有碳〕仍然不变,这说明了什么问
题?
②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古建筑被埋入地下且被火将外表烧成黑色的柱子。如果将这种木头柱子直接埋入地下,你们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分析]上述两个现象都与碳的化学性质有关,说明了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
[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呢?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总结]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它要成为稳定结构,得4个电子或失4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2〕可燃性
[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反响?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说出反响的现象。
碳的化学性质与应用教案
【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掌握碳在有机化合物中的特征和作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碳化学性质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引入
1. 通过引发学生观察碳的性质,引发对碳化学性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碳的特征和普遍性。
探究
1. 展示碳的各种存在形式,包括石墨、金刚石等,引导学生思考碳的特征与性质;
2. 探讨碳的纯度和鉴别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碳的化学结构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研究碳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作用和功能,如碳的四价性和构成有机分子骨架的特征。
拓展
1.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碳的重要应用领域,如能源产业、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验证碳化学性质的特征。
总结
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碳化学性质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促进对碳化学性质的进一步探究。
三、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石墨、金刚石等碳材料;
2. 实验化学品:苯酚、氯仿等有机溶剂;
3. 课件:展示碳的不同形态及应用领域。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观察记录等;
2. 学生实验成果:实验报告、数据分析等;
3. 学生综合能力:课后作业、小结等。
【教案结束】
(文章字数:302字)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通用6篇〕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通用6篇〕
碳的化学性质之一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金刚石、石墨及无定形碳由于组成元素一样,具有一样的化学性质。
2.从碳原子的构造认识并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3.理解热化学概念。
教学用品
木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铁架台、试管、导管〔带胶塞〕、酒精灯
[引言]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构造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构造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板书] 一、碳的可燃性
[讲解] 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正是碳在氧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热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讨论] 煤的燃烧过程是怎样的?火焰旺时是什么颜色?添加新煤后,又变成什么颜色?炉温有什么变化?
[投影] 煤炉中的化学反响
[讲解] 在鼓风处碳和氧气充分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在中间层里,二氧化碳和炽热的碳反响生成一氧化碳,产生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火焰旺时火焰呈红色,碳和氧气反响后直接生成二氧化碳。加新煤后,炉温降低,火焰呈蓝色,碳和氧气反响生成一氧化碳。也就是说,碳和氧气反响有两种情况。
[讲解]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因为碳和氧气反响时碳的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致,故在烧煤时一定要注意通风。
碳在高温时可夺取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氧元素,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即碳具有复原性。
[板书] 二、碳的复原性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课题:《碳的化学性质》
执教教师:蓝田县厚镇初级中学贾萍梅
1.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点播)
2.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