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完整版)小说阅读中结尾的分析本文讨论小说结尾的分析,从情节、主题、读者和情感四个角度进行探讨。
在情节角度上,人们对于出人意料的结局印象深刻,因为它能够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时,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和《父爱无价》。
此外,这种结局能够更好地深化主题,如《界河》通过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在主题角度上,悲剧性结局能够更好地深化主题,如《界河》中主人公意外被打死的悲剧性结局凸显出战争对美好人性的摧残,有力地控诉了战争的罪恶,深化了人类呼唤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
同时,这种结局也能够通过表现人物性格来塑造人物形象,如《药》中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在读者角度上,喜剧性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同时,大团圆结局也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因为人们阅读小说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快乐。
如《柳毅传》中的大团圆结局。
在情感角度上,悲剧性结局能够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XXX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而喜剧性结尾则能够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总之,小说结尾的分析可以从情节、主题、读者和情感四个角度进行探讨,不同的结局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读者也会对不同的结局有不同的感受。
①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②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③这种结局给人以满足感,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也能留下美好的印象。
2、解题方法:1)常见设问模式:①简洁地概括故事情节或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②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③理解情节的或结尾的作用。
④分析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作用。
小小说的结尾艺术小小说的结尾好坏,能影响小说的成败。
选择得好,就能化平淡为神奇,使前面看似平常的情节顿时出彩,小说也步入了高潮。
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全篇!小小说的结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自然结尾。
又可以分为揭示事件结局,抒情结尾,哲理结尾等。
第二种,陡转。
或俗称的: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我们着重分析这第二种。
我们通常称它为“欧。
亨利”式的结尾,来源于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著名的世界级的小小说大师(日本)星新一,把这种写作方式推向了巅峰。
陡转可以有多种的类别:1颠覆。
即结尾揭示的结果,与人们的想象,或与前面情节发展应有的结果完全是相反的。
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1)违反生活常识,或约定俗成的逻辑。
如星新一的《走钢丝》。
写一个年轻的男子假装与一个富婆缠绵,正和她谈得起劲,乘机要掐死她时,警察来敲门了。
青年男子觉得阴谋败露,仓皇从二楼跳了下去,结果摔伤了腿,拐着脚拼命地跑,警察在后面就追!按照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是警察抓住男子,送到了警察局,很久没破的案子终于告破了。
星新一却和我们的想的不同: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警察告诉那男子:我们要抓的是富婆,她常用和男人缠绵的方法,把男人勒死,获得钱财。
你的命运还不错,只摔伤了腿!这篇仅有几百字的小说的结尾,完全超出了读者知识的范围和想象范围,因此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再如汪曾祺的名篇《陈小手》,匪团长竟开枪打死了救他小老婆性命的医生,完全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
但这篇小说出彩之处就在这个超常、超人伦的地方。
使用颠覆一定不能四平八稳,就是要尖锐,要特别,要出格,要打破平庸,才能使人为之一振!(2)违反情节发展的必然,推翻了情节发展的自然结果。
如宽城的《丰碑》写一个40岁的男人叫卜寿德。
他对日本鬼子的工程尽心尽责,因为他有一个80岁的老母和8个孩子要靠他挣的这份工资养活。
中国的劳工对这个汉奸恨之入骨,几次要除掉他,却没能下手。
最后一次,日本的场房轰然倒塌,把日本头子也砸死在吊车下。
□ 理 论 探 讨论微型小说结尾的意义未定性与整体内部构造吕植家 许多微型小说的意蕴几乎是在结尾处才体现出来,因而有人把微型小说称为“结尾的艺术”,或称它的结尾是“临门一脚的艺术”。
这些说法,虽然不够全面,但把结尾看成是微型小说结构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部分,是言之有理的。
微型小说比起其它小说形式来,篇幅极为有限,因其体裁本身的审美特征所决定,更须讲究结尾艺术,而结尾的意义未定性,正是一种在有限的文字内,使之“以少胜多”的有效手段。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原则,可以把一篇微型小说看作一个整体,它不是由若干元素胶合而成的东西,而是一种先于各个部分而存在并具有制约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因此,微型小说的结尾,并不是作为某种元素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的整体而存在。
就一篇具体微型小说结尾的意义未定性来说,它与整篇作品的立意、人物、事件叙述、情节设置、结构安排及整个构思有着紧密的关系。
结尾的意义未定性,只有作为受全篇小说完整“图形”制约的有机组成部分,才具有好的艺术效果。
它若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元素,就不具备这种效果。
微型小说结尾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越多,审美价值越高,也就越能激发读者的理解和想象,调动起由审美积淀而形成的经验去参与创造,扩大和丰富文本的内涵。
微型小说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结尾意义未定性的重要作用,加大文本结尾的意义未定性与空白度,才能使小说文本更具艺术魅力。
微型小说结尾的意义未定性,大体上有下面三种情形:一、含蓄隽永 言外有意含蓄,指藏而不露,含有深意;隽永,指文辞意味深长。
含蓄隽永,就是创作者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隐含在话语中,没有直接说出来,或不全说出来,具有话外之音,味外之旨,委婉曲折,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微型小说含蓄隽永的话语,往往具有语表与语里两层关系。
语表是宣示义,话里蕴含着丰富的启示义。
换句话说,它的丰富信息不是直接呈现于话语的表面,而是含藏在话语的深层结构之中。
创作者一般都通过语表意思来伪装和逃避自己的真实意图,意在言外,言语近切而意旨绵远,文辞浅显而蕴意深长。
临门一脚掘地涌泉——如何续写微型小说的结尾微型小说就是一种篇幅短小、选材精巧而结局却出人意料的短篇小说体裁。
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立意新奇;二、结构严密;三、结尾惊奇。
微型小说的结局又被人们称为“临门一脚的艺术”,如何续写好微型小说的结尾呢?第一,要弄懂原文的思路与特点。
示例1: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只要一半》,根据原文脉络、思想、语言风格,为小说续写恰当的结尾。
“这么小的房子只给我两间?”女军医杨静忿忿地说。
她想,要就是爸爸(确切地说就是公公)还就是这儿的政委,或者她在“老头子”离休前就调到这儿来,她们怎么敢给这样两间破房子?营房助理员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李静想,这种人好对付,来点硬的就吓住了。
“我的要求也不过分,”她傲慢地仰起那张很漂亮的面孔,“把我爸爸过去的房子分给我一半就行啦。
”年轻的营房助理员抠抠头皮说:“”答案:您要哪一间呢?老政委过去住的就就是这两间。
第二,善于捕捉暗示性信息,联系实际,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示例2: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鞋》,为小说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瞧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但就是,她没有瞧到。
又就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一个多月前,就是不就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沉想,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她,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她……上前线去了。
”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快喊道,“鞋子,鞋!”答案: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她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她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您,谢谢您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第三,突出微型小说“意外结局”与产生强烈表达效果的特点。
示例3:《药方》她走到穿衣镜前,眉头不禁又皱了起来:镜子里的腰身似乎又粗了些……这不就是好征兆:发胖会增加心脏负担;会引起动脉硬化;严重些会得心肌梗塞……况且,她还不到四十岁哩!自从当了县长,她时时刻刻都在提防发胖。
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结尾是整个故事的画龙点睛之处。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和有力。
小说结尾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能够体现出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以及其给读者带来的影响。
首先,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往往能够对整个故事进行总结和概括。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读者通过对主角与事件的经历和变化的观察,形成了一种对故事情节的期待和预期。
而结尾部分,作家往往通过对主角的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总结,来满足读者的期待。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就以主角奥利弗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结尾,从而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其次,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还可以通过反转或转折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读者可能已经形成了对故事走向的一定预期。
而作家通过在结尾部分进行反转或转折,可以在触动读者情感的同时,给故事增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以主角道林·格雷的自我牺牲来为故事划下了一个意外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震撼人心的印象。
此外,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还可以通过开放性和含糊性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一些作家在结尾部分故意留下一些未解之谜或者悬念,让读者自行推测故事的后续发展。
这种开放性和含糊性的结尾,不仅增加了读者与作品的互动性,还能够激发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以主角温斯顿在被审判前对大哥哥的热爱来结尾,留下了一个让人猜测温斯顿最后是否背叛自己内心信仰的问题,引发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
最后,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还可以通过情感的饱满和宣泄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一些作家通过在结尾部分展示主角的内心独白或情感释放,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例如,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以女主角回忆与情人相处的一段美好时光和对失去的痛苦宣泄为结尾,通过情感的饱满和宣泄,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诗意般的美感和心灵的触动。
10种小说结尾技巧小说的结尾是整个故事走势的收尾,它可以决定读者对于作品的最终印象。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并让读者感到满意。
下面介绍10种小说结尾技巧,帮助作家创造令人难忘的结尾。
1. 回到起点:结尾回归到故事的起点,将故事的循环性展现出来。
这样的结尾可以使整个故事更有一种内在的合理性。
2. 引发思考:留下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故事的后续发展。
这样的结尾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其对故事有更多的思考。
3. 出其不意:在读者意料之外的方式结束故事,给他们一个惊喜。
这样的结尾有助于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 笑中带泪:通过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创造一个既搞笑又感人的结尾。
这样的结尾能够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冲击,并使他们深情怀念故事。
5. 迭起:以一连串的事件作为结尾,让读者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
这样的结尾能够使读者感到兴奋和满足。
6. 展望未来:透过描写主角的未来,展示故事的长远影响。
这样的结尾能够使读者对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的理解。
7. 解开谜团:揭示故事中存在的谜团和悬念,给出答案。
这样的结尾能够给读者一种解脱感和满足感。
8. 反转情节:在故事的最后关键时刻出现意外的情节反转,给读者带来震撼和惊讶。
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对整个故事有一个不同的认知。
9. 意境交融:通过描写景色和情感,创造出一个既美丽又让人心生向往的结尾。
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沉浸在情感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气氛。
10. 打动人心:使读者对故事的结局产生共鸣,引起情感共鸣。
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感到故事的意义和价值,并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小说的结尾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
作家们可以运用这些技巧,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结尾,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文学作品阅读辅导6小说结尾的特点及艺术效果姓名:学号:一、题型举例: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二、小说结尾的特点1、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笔法”)。
2、景物描写式结尾。
3、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
4、含义隽永深远的结尾。
三、艺术效果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如出人意料的结尾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表达效果)上看,如出人意料的结尾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项链》:主人公为还那条项链一辈子节衣缩食,最后却得知项链是假的,而她为此却付出了一生的艰辛和幸福,让人喟叹和深思。
④从人物形象刻画来看,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解题思路总结:“小说的结尾的特点与作用”的问题,可以从1、内容角度(包括:人物刻画、情节设置、情感体验、主题表达等);2、手法角度(从写作手法或表达效果等角度去分析结尾的特点与作用。
如:“欧亨利笔法”、景物描写式、对比手法等)。
3、结构角度(如伏笔照应等)等角度去分析作答。
一、一碗米粉徐全庆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⑵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临门一脚掘地涌泉——如何续写微型小说的结尾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选材精巧而结局却出人意料的短篇小说体裁。
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立意新奇;二、结构严密;三、结尾惊奇。
微型小说的结局又被人们称为“临门一脚的艺术”,如何续写好微型小说的结尾呢?第一,要弄懂原文的思路和特点。
示例1: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只要一半》,根据原文脉络、思想、语言风格,为小说续写恰当的结尾。
“这么小的房子只给我两间?”女军医杨静忿忿地说。
她想,要是爸爸(确切地说是公公)还是这儿的政委,或者她在“老头子”离休前就调到这儿来,他们怎么敢给这样两间破房子?营房助理员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李静想,这种人好对付,来点硬的就吓住了。
“我的要求也不过分,”她傲慢地仰起那张很漂亮的面孔,“把我爸爸过去的房子分给我一半就行啦。
”年轻的营房助理员抠抠头皮说:“”答案:您要哪一间呢?老政委过去住的就是这两间。
第二,善于捕捉暗示性信息,联系实际,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示例2: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鞋》,为小说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尾。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小鞋匠略沉想,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他……上前线去了。
”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快喊道,“鞋子,鞋!”答案: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第三,突出微型小说“意外结局”和产生强烈表达效果的特点。
示例3:《药方》他走到穿衣镜前,眉头不禁又皱了起来:镜子里的腰身似乎又粗了些……这不是好征兆:发胖会增加心脏负担;会引起动脉硬化;严重些会得心肌梗塞……况且,他还不到四十岁哩!自从当了县长,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防发胖。
怎样设计小小说的结尾怎样设计小小说的结尾“反转”指的是小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并不按人们通常的思维形式发展, 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另外一种结局。
比如上面提到的《最贵的捐赠》里,人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捐物, 但小女孩却要捐“妈妈”(人) , 这一反转, 便给人创造了一种巨大的惊奇效果,因而使作品瞬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白小易的小小说《意外》, 写一个农村青年因为某件非常特殊的事, 拿刀要去找君明算帐。
当他赶到堤坡, 正好碰上君明推车失误,掉进湍急的河水中。
他蹬掉布鞋, 连衣服都没脱就跳进河中把君明救了起来。
由拿刀算账(可以理解为准备杀人) 到结果是救人, 这种人物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恰好相反, 便是小小说创作中典型的“反转式”结尾。
2003 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 柳靓,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单身母亲。
就因为是教授, 就因为是单身母亲, 柳靓才请了个小学毕业的乡下妹子当保姆, 一个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当家教。
这故事啊, 也就从这里开始??你看那乡下妹子, 圆圆的脸蛋, 小巧的嘴, 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清纯着呢,住了那么个把月, 可把柳靓家里弄得井井有条, 喜人呐!柳靓心里自然欢喜, 大大方方地将所有生活费给了小保姆, 更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
你再瞧那家教, 马尾高竖, 精神抖擞的, 和柳靓家女儿聊得可火热呢! 她工作做得不够好, 那小女孩除了会吐一两句洋文,考试总在七八十分徘徊。
柳靓正思索着要不要换个家教。
唉, 也怪教授她自己心理作用, 用什么“分而使力, 用心专矣”, 心理不平衡了吧?!星期二, 正赶上柳靓的新学年报告会, 这可是全校性的活动, 仪表上不得马虎。
想起假期新买的长裙, 柳靓不禁笑了,连那个当家教的二十出头的姑娘都说穿不出自己那样的洋气, 自己都三十四了。
就这么想着, 柳靓喜滋滋地从衣柜里取出长裙, 比划着?“哎哟!”毫无预警的, 裙子的下摆破了个大洞, 柳靓大惊失色, 这到底会是谁干的, 好好的一个心情全给破坏了。
浅谈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摘要】微型小说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结尾是微型小说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结尾艺术,包括意想不到的结局、回归主题的结尾、情感共鸣的结尾、留白式结尾和反转结尾。
结尾的巧妙设计能够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同类型的微型小说也适合不同类型的结尾艺术。
结尾是微型小说的精髓所在,它承载着整个故事的情感和主题,是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
通过对结尾艺术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领会微型小说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关键词:微型小说、结尾艺术、意想不到、回归主题、情感共鸣、留白、反转、精髓、深刻印象、巧妙、读者、不同类型。
1. 引言1.1 微型小说的定义微型小说是一种短篇小说形式,通常在1000字以内,极短至几百字甚至几十字。
它具有简短、紧凑的特点,能在极少的篇幅内展现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场景。
微型小说要求作者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表达精确、独特的意境,引发读者共鸣。
微型小说又称微型散文、微型故事,它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冗长复杂,更注重精炼简练,善于在短小的篇幅内展现故事的精髓。
微型小说的写作可以灵活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写作技巧,让读者在短短几分钟内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微型小说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它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出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引发人们对生活、情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微型小说的写作是一种艺术,需要作者独特的创意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有限的文字篇幅内展现出精彩的故事。
1.2 结尾的重要性结尾在微型小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故事的收尾之处,能够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出色的结尾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回味无穷。
在微型小说中,结尾往往是作者展示自己才华和想象力的地方,是整个故事的点睛之笔。
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让读者在故事结束后仍然被感动、被震撼,让他们深深地记住这个故事,并产生共鸣。
结尾不仅是故事的结束,更是作者对读者的一次思想交流。
通过结尾,作者可以传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让读者得到启发和思考。
小说结尾的效果小说的结尾是整个故事的收尾之处,它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共鸣,甚至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将讨论几种小说结尾的效果。
1. 令人满足的结尾:这是最常见的结尾类型之一,特点是将故事中的问题或冲突圆满解决,给读者带来一种满足感。
这种结尾通常让读者感到故事有个完整的结局,不会留下太多的悬念。
读者会感到故事告一段落,心满意足。
2. 令人震撼的结尾:有时候,作者会选择给读者一个令人震惊的结局。
这种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能够让读者刹那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
它可能是以一个重大的转折、揭示一个秘密或带来一个意外事件来结束故事。
这样的结尾会让读者深思,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开放式的结尾:开放式结尾意味着故事的结局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留下了一些悬念或问题没有明确解答。
这种结尾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他们对故事的发展进行自己的推测和解读。
读者会被引导去思考故事的可能性,让他们产生更深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结尾的效果取决于作者的意图和故事的情节发展。
作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尾来达到不同的效果,但无论如何,一个成功的结尾都应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它应该是故事的和点睛之笔,给予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
好的结尾也能够为整个故事增添一些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深刻的体验,让他们对于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精心设计的结尾可以让读者在故事结束后仍然回味无穷,思考问题,甚至产生行动上的改变。
总之,小说结尾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成功与否。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赋予故事更深刻的含义,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微型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摘自《青年文艺》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
……但是,超短篇小说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
"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是创始人。
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
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
可以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
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
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
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
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
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
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
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
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
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
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小小说的结尾关于小小说的结尾,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围绕“欧.亨利式结尾”的种种争论了。
有人把欧.亨利先生的结尾模式奉为金科玉律,认为这是小小说的艺术归属。
对此,我是持反对意见的。
鲍鱼的营养成分很高,可我们不能把鲍鱼当饭吃,你说是不是?在《欧.亨利的局限》一文中,我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欧.亨利太执着于精巧了。
他对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并力争把每一篇作品都续上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正是由于对偶然性的刻意追求,使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失去了更为广泛的存在理由作支撑。
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平淡比巧合要多得多,普遍得多。
这算得上是一个常识。
这个常识却令人遗憾地被欧?亨利忽略了。
他走向了一个极端。
这种走向造就了他的精巧,同时也宣告了他的局限,精巧的局限。
”与欧.亨利相似,有少数作家认为作品的结尾高于一切,以至于整个作品的构思都是围绕结尾而展开的,就像恋爱中的男女,一门心思盼着进洞房,却忽视了恋爱的过程和心灵的交流,这是不对的。
还有些作家根本不把结尾当回事,如马尔克斯和海明威。
海明威把小说结尾看成是“死去了的雄狮”,作为佐证,他的小小说《等待的一天》、《桥边的老人》、《雨里的猫》等作品的结尾都平淡无奇。
对这样的观点,我也是不赞成的。
在我看来,小小说的结尾应该是千变万化的,同时也应该是顺其自然的,更是耐人寻味的。
不要露出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才是真正的理想境界。
对某一篇具体作品而言,什么样的结尾是最可取的,那要看这个结尾是否能增强这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能够增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其中似乎没有更多的道理可讲。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苏叔阳的小小说《凝固的微笑》。
作品中,那个没有名字的“他”,是一个着名的电影演员,已经病魔缠身,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可是为了一个生命垂危的小女孩,他还是强打精神来到她的病床前。
他的到来,让小女孩的生命在最后的时刻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小女孩面带笑容离开了人世,“两串滚烫的泪从他眼角流下。
星新一的差异小说结尾艺术特点
结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谓之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星新一小说的题材往往是非现实性的,艾诺满心欢喜发明了大头机器人,却因为自己醉醺醺的意外导致机器人掌握了他的所有秘密。
借助于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艾诺这类型任务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为读者打开一个奇特的观察口,把现实社会形形色色的内伤剖现在您的眼前。
文学与写作知识:如何写出独具特色的小说结尾小说的结尾是整个故事最后的一抹点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对整个故事的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是一种良好的回味和体验。
如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小说结尾呢?下面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角色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根据故事情节创作结尾小说的结尾应该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有时需要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
但是,结局的意外性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需要在整个故事的情节之中,更加准确地展现故事发展的最终结果。
所以,在写作结尾的时候,应该回顾整个故事的情节,将它们串起来,展现出故事的总体线条,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惊艳而进行结尾。
二,结尾和主题的关系一个好的结尾应该能够和整个故事的主题一一呼应。
主题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是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灵魂所在,那么结尾也应该力求突出整个主题。
整个小说的结尾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故事主题而存在的,具有强烈的沟通感和调理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压力和情感冲击。
因此,在构思结尾时,应该深刻理解故事主题的意义,让结尾尽可能地呈现整个故事的内核。
三,利用人物角色的创造性创作结尾在小说中,人物角色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一些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性格、行为和故事结局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关系。
因此,利用人物角色的特点来构造结尾是一种很好的创作手法。
例如,你可以选择在故事结尾处,加入一个小而重要的人物,或者以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主题的核心。
这样的手法能够让读者深入地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含义,让结尾看起来更加有说服力。
总之,一个好的小说结尾是小说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整个故事的压轴之作,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确的构思和高水平的创作能力是写好小说结尾的不二法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回顾过去,走过了漫漫长路,历尽沧桑,生活经验,创作能力逐步增长,文学水平不断提高。
而提高文学水平的过程中,能够写出好的结尾就显得格外重要。
写好的结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留下丰富的联想和感受,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环节。
小说写作的结尾技巧在小说写作中,结尾是整个故事的收束之处,它对于读者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好的结尾不仅能够给予读者满意的收官,还能够对整个故事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说写作中的结尾技巧,以帮助作家们创作出令人难忘的结局。
一、回顾主题与情节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回顾主题与情节是一种常见的技巧。
通过回顾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意义。
同时,这样的回顾也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中,结尾可以选择呈现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成长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主题的饱满和完整性。
二、留下悬念或开放式结局留下悬念或采用开放式结局是一种引发读者思考的技巧。
这种结尾会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保留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或情节线索,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推断故事的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犯罪小说,结尾可能留下一些未解决的谜团,让读者猜测罪犯是谁,或者未来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结尾能够激发读者们的参与感和好奇心,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给予读者情感共鸣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给予读者情感共鸣是十分关键的。
一个感人或者震撼人心的结尾往往能够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通过刻画人物的情感变化、展示主题的感悟或者烘托气氛,都是实现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一部爱情小说中,结尾可以描绘主人公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终于走到一起,让读者感到喜悦和满足。
四、反转和意外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反转和意外是一种使故事更加有趣和出人意料的技巧。
通过在结尾处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可以给予读者一个惊喜,让他们对故事在最后的时刻产生强烈的兴趣。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惊悚小说,结尾可以通过揭示真相或改变读者的观点,让故事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样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长久地记忆和反思。
五、展示主题的深远影响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展示主题的深远影响是一种表达故事主题的有效方式。
通过在结尾中展现主题对人物或世界的改变,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考和观点。
浅谈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微型小说便开始以一个独特的小说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速率刺激越来越受欢迎,之后便迅速成长并很快受到青年一代的深爱。
微型小说的成功发展自然离不开新颖的立意、凝练的行文和严密的结构,但更多优秀作品让人拍案叫绝的往往是结尾。
与很多文学样式相同,微型小说的结尾是全文感情的凝结点、主题的升华。
【关键字】:微型小说结尾模式鉴赏意义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
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
微型小说凭借其短小的篇幅,一出现便在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文坛掀起巨大的波澜。
构思奇特、行文凝练、与小中见大世界,这些都无一不与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及群众文学心理契合。
于是,微型小说迅速成长,深受中国青年一代的热宠。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①。
纵观微型小说,就会发现微型小说结构上有“前轻后重”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的审美刺激往往是偏重于后的,作品前面都是想方设法地积累审美力量,到了最后一段或一两句话才轻轻地捅破,从而使前面所积累的审美力量一下子得到释放。
可以说,一篇好的作品,没有阅读到最后,是猜不出其结局的。
当然,就微型小说的节后看,结局是安排在结尾的,但是结尾并不等于结局。
微型小说大都篇幅不长,但要求结构完整,有一气呵成之感,这自然需要有一个精彩绝妙的结尾在小说的最后对全文做以总结,对主题做以诠释。
对于一部微型小说来说,结尾的完美才是一部成功作品的完成的标志。
一部作品开头和中段尽管精彩,结尾贫弱,就成了狗尾续貂,令人扼腕。
②根据近年来微型小说的发展,以及微型小说理论的逐渐成熟,微型小说的结尾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戛然而止、发人深思;意料之外、扣人心弦;自然结尾、含蓄隽永。
一、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的结尾模式。
画龙点睛、首尾呼应主要是指小说的结尾顺理成章,没有过多的起伏,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流畅,作者主要通过对结尾气氛的渲染、使文章上下文的情节呼应让读者眼前一亮,从而达到小说结构上更完整,主题进一步升华的艺术效果。
张林创作的微型小说《大钱饺子》是这类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母亲包饺子时,往其中的一个里面放了大钱并故意坐上了记号,说是吃到大钱饺子的人最有福气。
吃饭的时候,母亲故意把做过记号的大钱饺子盛到了“我”的碗里。
“我”早把一切看在眼里,于是偷偷把饺子给了妻子,而最终妻子又悄悄地把大钱饺子给了母亲。
母亲心疼整日在外操劳奔波的儿子,而“我”则认为妻子每天照顾孩子和年迈的母亲很不易,妻子更是理解母亲辛苦养育儿子的艰难……当母亲最后吃到大钱的时候,“我”和妻儿拍手欢呼,此时的母亲早已老泪纵横,”我”和妻子又何尝不是感动!故事没有太多的波澜之处,选材也很生活化,但当大家看到文章的结尾时便不自觉地被感动。
虽然是生活中小情节,结尾的完美修饰让人们看到一家人在艰苦岁月中相互关爱的浓浓真情,主题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与《大钱饺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孙道荣的《你有多重要》。
小说的开头描写主人公因失恋、失业等一系列的不如意心情极糟,准备“了却一生”的他在回家的客车上无心顾及,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客车后排的空座位上睡觉。
不料,途中突遇车祸,他无心挑选的位置在此时却成了牵制整个车厢平衡的关键地。
很快,他理智的指挥大家一个个的从他身边跳出车窗脱险。
故事的发展亦是一气呵成,虽有曲折,但情节畅通,最后一句更是主题的凝结:“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③车祸的发生,改变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态度,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与开头的“他”决定回家了断完美的呼应,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小说通过情节带给我们的思想震撼。
这两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顺理成章的展开各自的情节,整个文章的描写虽有波澜,但结尾没有过多的让人大跌眼镜,而是自如流畅的完结。
但这样的安排也让小说的主题在结尾得到完美的升华,整篇微型小说在结尾处达到画龙点睛的美妙。
二、戛然而止、发人深思的结尾模式发人深思,也即是留有悬念。
此类小说在结尾时可以写的比较含蓄,似乎完结又似乎欲言又止,留给读者足够的现象空间,让读者有余地思考,回味。
这样便激发读者兴趣,充分调动其想象力,从而拓宽了小说的思想境界,达到“残缺”而美好的意图。
《书法家》通篇二百余字,言简意赅,是这类微型小说的代表作。
局长平时工作涉及到的最多的字便是“同意”二字,身边的部分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为了拉近与局长之间的关系,以从局长那里得到或多或少的好处,无视一切,整日为追求功利而“操劳”。
书法博览会上,局长应邀参加,在大家的吹捧之下,局长也献上自己的墨宝,写下“同意”二字。
当问及理由时,局长坦言自己写得最好的便是这“同意”二字。
这样的结尾不禁让我们感到滑稽,但滑稽之余,相信很多人都会再次的回味这简单的一句话的结尾。
作者没有过多的言说局长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现状,但却聪明的用这么“同意”二个字,让我们看尽生活中部分人阿谀奉承的嘴脸和官场的黑暗腐化。
如此结尾,含蓄而有力,只字不提,却又情绪尽显。
让读者在无尽的空间中回味理解,讽刺主题不言而喻,微型小说也在这看似不华美的瞬间达到精彩。
微型小说在结尾时戛然而止,不仅适用于批判现实的讽刺型小说,同样适用于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文章的结尾。
鲁迅的小说《故乡》最后一句:“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④让人回味无穷,作者同样没有刻意点明自己的哲理,但这个结尾留给大家的是无尽的深思,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而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思想觉悟。
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一种文学带给读者的人生启迪和思想力量。
三、意料之外、扣人心弦的结尾模式“欧·亨利”式的结尾便是意料之外、扣人心弦的代名词。
欧·亨利的小说结尾总能给人们一种思想上的冲击,一反读者的正常的思维模式,在结尾处一鸣惊人。
微型小说的通篇只为结尾的出人意料的绝妙突转,小说前部分的描写或许没有太多的价值可言,但结尾总是截然不同于常理,颇类似于兵法中的“声东击西”。
这样的结尾打破读者对文章的传统理解思路,在最后一瞬间让读者瞠目结舌,充满不可预测性,引人注意而又完美新奇。
《麦琪的礼物》便为读者上演了这一幕。
以男女主人公为向对方赠送节日礼物为线索展开。
女主人公剪掉心爱的头发为深爱的丈夫买了根与他的金表相匹配的金表链,全文都在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述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
当大家都对男主人公得到金表链是的那种满心欣喜充满期待时,小说的结尾却让人大跌眼镜。
男主人公竟为了给妻子买镜子和梳子而卖掉了金表。
或许这样的结局让许多的人觉得不够完美,但是,遗憾之余我们又不禁被他们的那种深深的爱所感动。
这样意料之外的结尾一下子把小说的爱情主题呈现出来,也更能打动读者,让我们深深记住这对可爱的夫妻,这份暖暖的爱。
通常微型小说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有“欧·亨利”式的结尾,倘若抛却结尾,小说全文的叙述没有太多出彩之处,不少读者甚至会认为说是平淡无奇,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有时候就是在于通过一个点的总突破、总爆发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把整个微型小说的情节推向最高潮。
诸如此类的小说还有莫泊桑的《项链》、邵宝剑的《永远的门》等优秀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时候,有种震撼于心之感,在为小说中主人公人生和命运感同身受的同时,更为作者的巧妙构思拍手称妙。
有的微型小说是通过设置情节的反转和曲转来制造意外结局的。
譬如,许行的《掌刀》(见《小说报》1989年第14期)。
写一个老护士在长期的实践中学到了真本领,当"陈一刀"在手术中突然发病,她能接过手术刀顺利地把手术做下去;她还能接替儿子做了复杂的皮下脂肪瘤切除术;作品连续用了三个细节单元一次次强化描写了金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真本领。
在作品的结尾,院领导却以金护士没有文凭,让她下了手术台,提前退休了。
人物的命运结局与作品前半部分一步步渲染的真才实学构成了一个有落差的陡转。
抓住人物或事件的一个元素,向上做一种延伸发展和不断的渲染,最后突然来一个陡转,形成作品情节开头与结尾的巨大反差,由此实现了作品的意外结局。
有的微型小说是通过机智、巧妙地运用误会和巧合的手法来制造作品的意外结局。
譬如敖夜的作品《窗》(见《小说选刊》1988年第11期),设置了一个这样的情节:"我"把临街的窗户擦亮后,发现一个漂亮的姑娘从窗前走过,并对"我"很了惬意地看了一眼,而且从此以后几乎每天都要重演这一幕。
"我"以为这是爱神降临了,于是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对那个漂亮女郎主动出击,谁知那个漂亮女郎对"我"的大胆招呼莫名其妙,"我"问:"那你常对窗里看什么?"漂亮女郎说:"看自己"!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主人公"我"以为漂亮女郎在窗外的神态是对他有意,殊不知漂亮女郎实际上是把窗玻璃当作镜子来照自己的倩影。
当男女主人公发生误会,故事情节出现了一个撩拨人心的悬念,而一旦消释这个悬念,读者才惊奇地发现悬念和谜底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许多的微型小说的构思就是通过这种出乎意料的误会或巧合来创造一个有意外结局的精致情节。
无论是反转还是曲转,也无论是误会还是巧合,它们的目的都是一个,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来设置、提炼一个精彩的微型小说情节,实现微型小说的意外结局。
四、自然结尾、含蓄隽永的结尾模式自然结尾法在微型小说中比较多见。
它是根据作品的情节发展,到情节结束时就自然结尾了。
这种方法有时也能收到含蓄隽永,使人会心一笑的效果。
比如林佩芬的《白头吟》,作品写一对老年夫妇给孙子讲他们年青时殉情的事。
他们认识到“连死都不怕,还怕活吗?”最后乘渡船到对岸去生活了。
小说的结尾是:“所以啊,我和你爷爷,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呢!”她笑吟吟地接口说。
这种结尾模式虽然会让一些人觉得平淡无奇,但是它顺其自然,在平淡中显得含蓄隽永,既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使读者回味无穷。
微型小说不同于别的文体,亦不同于中长篇小说,自然,结尾的着力也有轻重之别。
纵向来看,微型小说的结尾散文的结尾会侧重于感情的升华,把读者内心对作者表达的感情产生的共鸣作为结尾的成功关键点。
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故事则会注重描写情节,下笔墨刻画故事中人物的特色和性格,不会把整篇故事的重点压在结尾上。
横向来看。
微型小说的写作特色尤其是结尾又不同于中长篇小说,中长篇小说大都有其字数上的优势,所以,大都数的中长篇小说都会注重情节的波澜起伏,注重人物性格的同时会在主人公身上发生一系列的波折和不平凡,但结尾来看,中长篇小说的结尾大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形成,没有太多的悬念或是突转,这是与微型小说结尾较为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