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病理生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2
名解、填空、考点、
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亚健康: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表现为“三多三少”:主诉症状多、自我感觉不适多、疲劳多;活力低、反应能力低、适应能力低,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又称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遗传易感性:指由某些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患病风险,即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如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肾病因人而异。(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体易于罹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
条件: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其中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恶性循环:在一些疾病或病理过程因果交替的链式发展中,某几种变化互为因果,形成环式运动,而每一次循环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称为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判定标准:
1、自主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
2、不可逆性深昏迷;
3、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均消失;
4、瞳孔散大或固定;
5、脑电波消失;
6、脑血流循环完全停止。
意义:有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减少人力及经济消耗;为器官移植创造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据。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概念】:低渗性脱水特点是①失Na+多于失水;②血清Na+浓度<130mmol/L;③血浆渗透压<280mmol/L;④伴有细胞外液的减少。
问答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容易发生休克的原因?
1、通过肾丢失以及肾外丢失的三条途径导致细胞外液丢失
2、细胞外液丢失导致细胞内为高渗透状态,水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转移,细胞外液减少。
3、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故机体虽然缺水,但不能很快的通过喝水补充体液。
4、早期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极速分泌少,早期多尿,更加重了集体的缺水。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概念】:特点:
(1)失水多于失钠
(2)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
(3)血浆渗透压>310mmol/L
(4)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脱水热: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小儿,因于皮肤蒸发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的体温上升。
等渗性脱水(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特点:(1)水钠成比例丢失
(2)血容量减少
(3)血清钠离子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内
高渗性低钠血症(水中毒)【概念】
特点:(1)水潴留是体液量明显增多,
(2)血钠下降
(3)血清钠离子浓度<130mmol/L
(4)血浆渗透压<280mmol/L
(5)体钠总量增多或正常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聚集称为水肿。积水:过多的体液在体腔内积聚称为积水。
大题
水肿的发病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①有效流体静压;②有效胶体渗透压;③淋巴回流)失调: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①广泛肾小球病变;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
(2)近曲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多:
1)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
2)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滤/肾血浆流量)增加;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1)醛固酮含量增高;①分泌增多;②灭活减少;
2)抗利尿分泌增加;
大题
造成组织液回流大于生成的几个原因: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淋巴回流受阻。
球管平衡
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为显性水肿。
隐形水肿:全身性水肿患者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称为隐形水肿。(液体虽在皮下组织间隙中进行性增多,但无明显凹陷性体征的全身性水肿。)
肺水肿特点是泡沫痰;脑水肿特点是颅内压升高综合征
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肾性水肿首先表现为眼睑或面部水肿;肝性水肿以腹水为多见。
大题
如何理解低钾血症与缺钾的关系:
(1)同时存在:因消化道梗阻、昏迷、神经性厌食及手术后较长时间进食的患者,静脉补液又未同时补钾或补钾不足时,体内总钾量减少,患者缺钾,同时也会发生低钾血症;或因肾内肾外途径及皮肤丢失钾过多引起的低钾血症;
(2)缺钾但不是低钾血症:营养不良:体内摄入钾不足,机体总钾量减少,但血清钾浓度仍在3.5~5.5mmol/L的正常范围内,此时机体仅缺钾,而不出现低钾血症;
(3)出现低钾血症但不缺钾: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但机体总钾量不减少。如碱中毒、过量使用胰岛素、β-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某些毒物中毒以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因素。
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在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同时,也使尿液中H+排出增加,尿呈酸性,与一般碱中毒时尿液偏碱性不同,称为反常性酸性尿。
反常性碱性尿:高钾血症在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也使尿液中H+排出减少,尿呈碱性,与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偏酸性不同,称为反常性碱性尿。
大题
低钾血症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及反常性酸性尿的机制:
①细胞外液K+浓度减少,此时细胞内液K+外出,而细胞外液H+内移,引起细胞外液碱中毒;
②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降低,H+浓度增高,造成肾小管K+-Na+交换减弱而H+-Na+交换加强,尿排K+减少,排H+增多,加重代谢性碱中毒,且尿液呈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