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运河航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
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
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
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江苏省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省份,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在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问题。
本文将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经济总量不平衡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如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
而北部地区如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的经济总量较低。
南北发展不平衡导致南部地区较为富裕,北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2.产业结构不平衡江苏省的南部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金融业等,而北部地区以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为主。
南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先进,能够创造更高的利润,而北部地区的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3.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南部地区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成熟,而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南部地区基础设施优势使得南部地区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增加了北部地区的发展难度。
1.历史遗留问题江苏省南北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与历史传统有关。
南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集聚、经济繁荣的地区,具有较高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而北部地区受到历史发展限制,基础条件相对较弱。
2.政府政策导致政府对南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和投资,导致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而对北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政府的政策偏向南部地区使得南北之间的发展差异不断加大。
3.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部地区的市场较为成熟,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更容易流动,而北部地区市场的不完善使得要素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1.优化投资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提升北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政府要加强对北部地区的支持,引导合适的产业向北部地区转移,塑造北部地区的竞争优势。
加大对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北部地区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以提高北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苏北运河对沿线经济的贡献分析摘要:根据2007年江苏省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苏北运河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了苏北运河对沿线经济的贡献,结果显示2011年苏北运河对沿线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1966.5639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8.3033%。
关键词:水运交通;区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法中图分类号:u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苏北运河北起徐州蔺家坝,南至扬州六圩口,途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四市十四县区,全长404公里,是我国华东地区水运大动脉。
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代,苏北运河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产业关联性原理,本文依据2007年及2011年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苏北运河对沿线经济的贡献。
一、苏北运河对沿线经济贡献的分析基础苏北运河对沿线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直接效果和波及效果。
可以通过苏北运河相关产业单位产值所创造的gdp来衡量直接效果,根据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有[1]: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净税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通过苏北运河相关产业对gdp的后向波及效果、前向波及效果以及消费波及效果衡量波及效果,用ep 表示[2]:式中:eb ——内河航运后向波及作用;ef ——内河航运前向波及作用;ec——消费乘数作用。
在计算直接和波及效果时,需要用到gdp增值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gdp增值系数z=(z1,z2,…,zn),是指苏北运河相关产业部门引起部门i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与部门i自身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直接消耗系数,用第j产品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产品部门生产经营中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用公式表示为[3]:根据我国最近编制的2007年投入产出流量表,根据分析需要将原来42个部门合并成6个,计算出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表1。
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基础上,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联系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c。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但是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和学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
一、宏观层面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其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首先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在江苏省,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农村地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其次是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
受益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沿海城市如南京、苏州、南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内陆城市如淮安、宿迁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
这些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江苏省的整体经济发展。
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不均衡。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其经济发展迅速;而内陆地区则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毫无疑问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是政府政策的不平衡。
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发展优先区域的政策导致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三是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先进,更加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内陆地区的产业结构则相对滞后,依旧停留在传统产业时代。
解决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内陆地区倾斜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推动其经济发展。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平衡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内陆地区的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政府可以增加对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苏北经济发展现状
苏北地区是中国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其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下面将介绍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工业发展
近年来,苏北地区在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该地区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如南通、徐州和盐城,这些城市的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南通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成为苏北地区吸引外资和促进国内贸易的重要窗口。
二、农业发展
苏北地区以其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该地区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引进了一些高科技农业技术和设备。
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促进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苏北地区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加快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速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北地区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项目,将进一步加快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四、创新型经济发展
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苏北地区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
政府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并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一些创新
型企业在该地区崭露头角,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综上所述,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工业、农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和发展。
创新型经济的引领作用也渐渐显现,为苏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探析一、本文概述苏北、苏中、苏南作为中国江苏省内部的三个地理区域,各自在经济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这三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过程及其成因,以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在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内部,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历史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起步较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苏中地区,处于江苏省的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介于苏北和苏南之间,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正在逐步优化而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等城市,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先进。
本文首先回顾了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历史,分析了各自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
接着,文章通过对比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指标,如GDP增长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等,揭示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本文还深入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成因,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导向、人才集聚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苏北、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的探析,本文旨在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文章最后强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特色和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苏北、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历史回顾追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江苏省内部的苏北、苏中、苏南三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展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和变迁轨迹。
苏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紧邻上海,率先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依托原有的乡镇企业基础和临近长三角核心地带的有利条件,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浅析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作者:陆勤惠朱祝雨来源:《武汉科技报·科教论坛》2013年第10期【摘要】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
目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偏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要振兴苏北经济,使苏北地区尽快赶上苏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一、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苏北地区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按照现在江苏省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省辖市。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对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在这当中,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并向全面富裕迈进;贫困县从整体上实现了脱贫,向小康过渡。
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近些年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从统计数据看,反映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县域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北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
一批有竞争力的县市脱颖而出。
有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盐城的东台市、大丰市和徐州的铜山县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行列。
经济强县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增长质量高、发展后劲足,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对江苏运河航运和沿线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邵彬;邵芸【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3页(P29-31)【作者】邵彬;邵芸【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地方海事局;江苏省淮安市地方海事局【正文语种】中文京杭运河连接中国南北,江苏段运河全长683km,沿线共有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城市,占全省地级市数量的2/3。
它是历史上著名的“南粮北运”通道,也是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担负着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及北煤南运等战略任务,在长三角地区以及整个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内河水运“十二五”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与规划,内河水运发展已经进入历史黄金机遇期。
江苏是内河航运大省,京杭运河江苏段是运河全线通航等级最高的航段,江苏内河航运物流业的定位与发展,关系到近7 900万江苏人民的福祉。
因此,科学分析京杭运河江苏段水运发展状况,对准确把握沿线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沿线的8个城市政府部门也都相应制定系列发展规划,并把发展水运和沿运河生态、风光带建设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京杭运河江苏段水域概况京杭运河北起苏鲁两省交界处的徐州二级坝,南至苏浙两省交界的苏州鸭子坝,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北运河和苏南运河,其中苏北运河475km(徐扬段404km、湖西航道57.5km、中运河13.5km)、苏南运河208km。
目前,京杭运河江苏段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也是江苏“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航段,由北向南连接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及太湖等,贯穿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水位落差约34m)。
此外,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经过整治,已成为全省唯一的二级航道,航道等级仅次于长江,可全线通行2 000吨级船舶;运河苏南段也已完成三级航道的改造,占全省2.8%的内河航道里程,完成了全省内河港口吞吐总量的25.6%。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摘要】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其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本文从江苏省区域经济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探讨了不平衡问题的具体表现和面临的挑战。
在解决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些探讨和建议,旨在推动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挑战、解决方法、结论、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介绍: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之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均居全国前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苏南地区以苏州、南京等城市为代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较为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苏北地区的扬州、南通等城市则因历史原因和区位优势的不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人口流失情况严重。
研究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全面了解江苏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一直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现状的分析,探讨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揭示其表现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深入了解江苏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特点;2.探讨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地理因素、产业结构等;3.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人口流动、资源配置不均等;4.识别面临的挑战,如城乡差距扩大、环境问题等;5.探讨解决方法,包括优化政策支持、促进跨区域合作等。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这对于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不平衡问题的表现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江苏省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北部、西部等内陆地区相对落后,GDP总量、人均收入等指标存在较大差距。
2. 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3. 城市间发展差距增大:省会南京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南京市占据着更多的资源和产业,其他城市的发展空间受限。
1. 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差异:江苏省南部沿海地区毗邻上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带动效应,而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缺乏外部经济合作和资源禀赋。
2. 政策导向与发展策略差异:南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国家对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而北部、西部等地区得到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
3. 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不合理: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导致南京市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其他城市的发展相对滞后。
1. 社会不稳定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加大社会治理的难度。
2.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过快,导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产生能源和环境压力。
3. 人才流失与人口流动:由于发展不平衡,南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而北部、西部等地区面临人才流失和人口外流的问题。
1. 调整产业布局:通过调整产业布局,鼓励其它地区的产业发展,减少南部地区的产业集中,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均衡性。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作为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之一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省份,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这一问题不仅对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也对全国整体经济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一、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区,东临黄海,南接长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苏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占据绝对优势。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是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发达的经济基础设施。
在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苏北地区包括连云港、淮安、盐城等地,地处江淮平原,经济相对落后。
尽管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但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比苏南地区明显滞后。
江苏省的西部地区也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发展落后问题。
位于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泰州等地,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但受到交通和发展环境的影响,经济增速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 地理位置的影响。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其地理位置的不平衡导致苏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绝对地位,而苏北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2. 政策引导的不平衡。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在政策引导上也存在差异化的情况。
苏南地区因为经济实力雄厚,政府对其投入更大,而苏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在政策支持上相对不足,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3. 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苏南地区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苏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发展相对滞后。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4.“一带一路”倡议: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判断1.便捷的交通,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
( √ )2.“一带一路”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 √ )3.交通运输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还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二、影响聚落发展1.交通枢纽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探究点一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搭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运河研究现状分析报告运河研究现状分析报告运河是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在历史上起到了连接内陆河流和海洋的桥梁作用。
目前,运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许多学者对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下是对运河研究现状的分析。
首先,运河的历史研究是运河研究的重要方面。
研究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考古工作的开展,对各个时期的运河进行了详细研究。
例如,中国的运河研究从中国古代运河——大运河开始,延伸到了清代的京杭大运河和南京秦淮河等。
同时,欧洲的运河研究也早已展开,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利物浦运河和法国的布列塔尼运河等。
其次,运河的文化研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运河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智慧和文化遗产。
文化研究者通过对沿线古镇、文化建筑等的考察,揭示了运河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例如中国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经过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扬州、南京、无锡等,这些城市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都与运河有着紧密的联系。
此外,运河研究还涉及到运河的经济效益和区域发展。
运河的开通对于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经济繁荣和区域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经济学家通过对运河沿线经济数据的研究,探讨了运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例如中国的大运河曾经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对沿线城市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运河研究还包括对运河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运河是一项重大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者通过对运河沿线自然环境、水利设施等的考察,提出了保护与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例如对运河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综上所述,运河研究在历史、文化、经济和环保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运河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同时也需要注重实践应用,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运河保护与发展的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传承运河的价值和意义。
运河的可行性分析引言运河是连接两个水域的人工航道,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运河一直是国家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运河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运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优势分析1. 交通便利性运河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能够将货物和人员快速、高效地运输到目的地。
相比陆路运输,运河不受交通拥堵和道路限制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满足运输需求。
2. 节约能源运河运输不依赖化石燃料,而是通过水力推动船只前进。
这使得运河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促进地方经济运河的建设将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连接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心,运河能够促进贸易和商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 旅游资源丰富运河通常经过美丽的风景区和历史名胜,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开发和利用运河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引大量游客,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
挑战分析1. 成本问题运河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较高。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修建和维修运河,尤其是跨越山脉和大规模土建工程的运河项目。
此外,运河的运营费用也相对较高,包括船只维护、水闸管理等。
2. 环境保护压力运河的建设和运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导致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因此,在规划和运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域生态。
3. 地理条件限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建设运河。
地理条件对运河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没有自然障碍物等。
某些地区可能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建设运河。
4. 竞争形势运河与其他交通方式竞争激烈。
陆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空运等先进的交通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创新,竞争力不可忽视。
在决策运河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市场需求。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运河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地理、经济和环境条件。
苏北运河航运发展报告(.1~.6)京杭大运河徐扬段(苏北运河)全长462公里,北起山东省微山湖二级坝微山船闸,南至扬州六圩口;纵跨徐州、宿迁、淮安、扬州4市14县(区);沟通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串联微山、骆马、洪泽、高邮、邵伯等湖泊;干支航道蛛网交织,衔接上海、连云港两大海港;水运辐射面可达云、贵、川、渝、鄂、湘、赣、皖、苏、浙、沪、鲁等省市,是一条集航运、防洪、灌溉、排涝、南水北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河流,被誉为“黄金水道”。
一苏北运河航运现状分析从“十五”时期起,苏北运河经过航道“三改二”和三线船闸建设,目前全线航道已全部达到二级航道技术标准,除北线徐州境内的解台、刘山船闸为复线船闸外,从宿迁境内的皂河船闸到扬州长江口的施桥船闸八个梯级全部建成了三线船闸。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苏北运河水运低廉的物流成本和苏北运河高效优质服务让沿河区域企业纷纷改变物流方式,向水运转移以降低物流成本。
据统计,在经济转型升级、运输市场需求疲软大环境下,苏北运河在水路运输、航道管理、船闸管理、科技创新、环境整治等方面亦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苏北运河全线正常通行,已成为全世界运输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2016年,苏北运河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31.2万次,放行船队9.3万队,放行货轮90.8万艘,累计船舶通过量20.1亿吨,累计货物通过量14.7亿吨;货物运量3.1亿吨,同比增加5.2%,货物周转量达589亿吨公里。
2017年上半年,全线10个梯级船闸累计开放闸次16.67万次,放行船队3.93万队,放行货轮47.64万艘,累计船舶通过量10.15亿吨,累计货物通过量7.69亿吨;货物运量1.51亿吨,同比增加1.1%,其中煤炭运量3894万吨,同比下降4.8%;矿产建材运量6625万吨(其中黄砂2353万吨,石子3092万吨),同比下降5.5%。
目前,苏北运河用占江苏省高等级航道1/6的里程,创造了全省水运货运量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