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 格式:pdf
- 大小:282.85 KB
- 文档页数:1
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疼痛带状疱疹发作治疗痊愈后患者仍残留顽固性神经痛。
笔者在1998-2007年10年间用自拟通络活血汤加减治疗此病例20例,疗效良好。
现将经验治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比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5岁以下2例,35~50岁4例,50~60岁6例,60岁以上8例;病程1~6个月,平均3.9个月;发病在胸腰部者13例,颈部2例,臀部3例,面额部2例。
治疗前曾用过B族维生素或其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1)原服用B族维生素或其他中药的停止原治疗。
(2)用自拟通络活血汤,方药组成:生地30g,大黄12g,当归12g,葛根15g,柴胡15g,桃仁10g,红花12g,元胡12g,甘草6g。
随症加减:血瘀者加赤芍,气滞者加川楝子。
每日1剂,每剂1000~1500ml液体煎至300~500ml时分3次温热服。
(3)效果不佳者,加外用贴剂:方药组成大黄6g,天虫6g,蜈蚣1条,焙干研末后香油调匀,纱布涂抹外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至少敷4~6h。
1.3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无压痛。
好转: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无生活影响。
效果不显:疼痛无明显好转。
2 结果服药9~15剂,平均12剂,外加贴剂4例,平均4.5贴。
治愈19例,好转1例。
其中单用方剂治愈16例,好转2例,无效0例。
3 典型病例患者,女,62岁。
2003年7月16日来院,其从1月底始出现左侧背腰部带状疱疹,疱疹明显,疼痛剧烈,经外院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疼痛不减,皮肤留有轻微瘢痕,触之痛更甚。
口干便燥,小便短赤,脉弦,舌红苔黄。
诊为热毒壅盛血络,治宜通络活血、凉血解毒。
方用大黄12g,当归12g,葛根15g,柴胡10g,桃仁12g,红花12g,元胡12g,生地30g,双花15g,连翘12g,川楝子12g,甘草6g,上方连用9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此时加外用贴剂,与方剂合并连用3天后,疼痛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瘀,软坚散结。
诸药辨证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722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8~3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1992:2(收稿2003212211;修回2004202220)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谭春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528300) 摘 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止痛饮,(柴胡、郁金、香附、桃仁、地龙、延胡索、青皮、枳壳、甘草)。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提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利于抑制病毒合成,又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主题词: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止痛饮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疏肝解郁药[剂] 治疗应用 病案 笔者于临床自拟止痛饮结合加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随机设阿昔洛韦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变化,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共72例,均来自门诊,病程在4周以上,水疱、皮疹已消退结痂,遗留患处神经痛。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6~78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布于胸背部20例,腰腹部12例,头部4例,四肢6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82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部于胸背部13例,腰腹部12例,头部1例,四肢4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止痛饮组成:柴胡、青皮各10g,郁金、香附、地龙、延胡索各15g,桃仁8g,枳壳12g,甘草5g。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30例登封市人民医院王文涛主题词;活血化瘀法带状疱疹后遗痛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假如治疗不及时或失当常遗留有后遗痛,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
多发生在中老龄人,一般治疗效果差,好些时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我几年的临床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56~75岁,男16例,女14例,面部疼痛4例,腰部疼痛26例病程为25天~3月。
二诊断标准:30例患者中,多有带状疱疹史,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三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法中医方药:::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赤勺12克全虫6克蜈蚣10克面部疼痛可加白芷9克菊花12克,腰部疼痛可加柴胡9克,地骨皮15克,每日一每日二次,口服,10 副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四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为依据。
痊愈:疼痛感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皮损处仅留下色素沉着。
显效:疼痛感程度轻,其他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痊愈21例,占70%,显效6例,占20%,无效3例占10%.五案例; 患者李××,男,56岁,农民,2003年6月3日出诊。
患者于一月前出现左侧腰部针刺样疼痛,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疼痛无缓解,就到当地卫生所治疗,给以消炎止痛药物治疗,4天后局部出疱疹,原以为疱疹一出就好了,一月过后疱疹消而疼痛依然如旧,遂来我处就诊。
患者左侧腰部疼痛难忍,急躁不安,局部有色素沉着,大便干,舌暗,脉涩。
中医辩证为血瘀阻络。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佐以安神,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全虫6克,蜈蚣10克,柴胡9克,地骨皮15克,磁石25克,琥珀2克,三付,日一付,连服6付,疼痛缓解,情绪基本稳定,去磁石续服6服,后家人告知5付服完疼痛完全消失,续服1付,后无复发。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09-16T07:43:59.6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作者:徐佰文[导读]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肇东市第二中医院 151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带状疱疹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快恢复,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治疗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The first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second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ontrol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 is very accurate.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recover faster.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it in clinical bed.【 key words 】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f banded spore eruption;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effect带状疱疹患者在治愈后,如果仍然出现持续疼痛症状,并且时间超过30天,就可以判定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这将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自拟通络镇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3例.女1例。
20-30岁3例,31-40岁3例,41-50岁6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8例。
病程半年以内11例,半年~1年13例,1年以上6例。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蒲黄8g,五灵脂12g、元胡12g、川楝子12g、地龙12g、甘草12g,丝瓜络15g,白芍45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法:头面部加白芷12g;颈胸部加柴胡、黄芩各12g;颈背部加葛根15g;腰以下加川牛膝9g;入夜尤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2g;剌痛难忍者加制乳香、没药各12g;兼胀痛者加郁金、姜黄各12g,甚者加青皮12g;有明显痪血征象或用药效果不显者加丹参30g,川穹18g;甚者加土鳖虫12g,或水蛭、蛇虫各3g;病程在1年以上者,加蜈蚣1条、全蝎2g;因病痛影响睡眠者加琥珀3g,酸枣仁15克。
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均用本方治愈.其中服药6剂者5例,12剂者7例,18剂者11例,24剂者2例,30剂者5例。
讨论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难治疾病之一。
我们认为本病以气滞血凝,病久入络为主要病机。
尽管许多患者井未明显有脉舌异常.但这一基本病机是贯穿始终的,故以地龙、丝瓜络通经络为先导,失笑散(生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与金铃子散(川楝子、元胡)行气止痛为主药,辅以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而成方。
2、我们体会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效较为迅速.药效平稳可靠,一般服药3剂左右见效。
但顽固病例当依气血凝滞程度,选用不同档次的药物.如依瘀血程度的不同,先后或分别选加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土鳖虫、水蛭、虻虫等。
虫类药效果较好,依气滞的程度分别选加郁金、姜黄、青皮等.若疏之不应.酌加山萸肉、女贞子以护肝养阴,力求恰至好处,避免药力太过伤正之弊。
活血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作者:王甜甜刘瑛琦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服用活血止痛汤治疗,每日1剂,日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服用中成药-血府逐瘀丸治疗,每次1丸,日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活血止痛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
当皮疹消退后常留有后遗神经痛,为自发性、深在性疼痛、跳痛、刀割痛或阵发性疼痛和感觉过敏。
疼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增大而加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西医治疗效果不显,所以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为了避免误差,在样本选择时,统一年龄在40岁以上,皮疹已基本消失但还留有后遗神经痛的患者。
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0~78岁,病程4个月~2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1~80岁,病程4.5个月~ 3年。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一般状况、性别、年龄、病程、受损神经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活血止痛汤:鸡血藤30 g,丹参15 g,当归15 g,川芎15 g,首乌藤15 g,白芍15 g,元胡25 g,党参15 g,全蝎6 g ,川楝子10 g,炙黄芪15 g,木香5 g,陈皮15 g ,炙甘草10 g。
通络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
摘要】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有效率达80%以上入选江苏省泰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首批重点推广项目。
【关键词】通络活血汤带状疱疹后遗症江苏省泰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首批重点
推广项目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18-01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局部神经节和后根以及相应神经节段。
以损伤单侧,沿皮肤节段呈带状分布,数堆群集的水疱和相应部位阵发行剧
烈刺痛为主要临床特征。
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部分患者在皮肤病变愈合后仍遗有持续数周或数月疼痛,即带状疱疹后遗症。
中
医认为本病因血虚肝旺,湿热毒邪未尽,络脉瘀滞,故疼痛日久。
笔者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探索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带状
疱疹后遗症多有显效,本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兼清热解毒功能基本方
当归10g川芎5g板蓝根30g玄胡10g川楝子10g全蝎5g泽兰10g乳香5g没
药5g生地1g5丹皮10g
方中板蓝根,川楝子清肝解毒,生地,丹皮,当归,川芎,泽兰凉血活血,乳香,没药,全蝎活血通络止痛
随症加减:发于躯干部加枳壳10g郁金10g丝瓜络15g发于头面部加菊花10g发
于上肢加姜黄10g发于下肢加牛膝10g老年体虚者加枸杞子20g
本方曾入选江苏省泰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首批重点推广项目,向基层医疗卫
生单位推广应用,一年内反馈66例,其中连续服用1-2周疼痛基本缓解者32例,连续服用一个月疼痛基本缓解者20例,连续服用一月以上不见症状改善者14例。
活血解毒止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罗恒超;黄岩石;吴迪;郑铁牛;王淅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活血解毒止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维生素B1加泛昔洛韦加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解毒止痛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血清IL-2 、IL-6及IL-10水平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 . 05) ,IL-2水平显著升高(P<0 .05) ;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IL-6及IL-10水平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HAS 、HDS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HAS和H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PSQI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活血解毒止痛方可促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机体IL-2表达、抑制IL-6及IL-10水平来起到抗炎止痛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3页(P1596-1598)【关键词】神经痛,疱疹后/中西医结合疗法;带状疱疹;@活血解毒止痛方【作者】罗恒超;黄岩石;吴迪;郑铁牛;王淅克【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南阳473000;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2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表现类型之一,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1-2]。
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活络化瘀止痛治之*导读:魏某,男,69岁,2013年9月3日初诊。
患者于3个月前,右小腿、踝、足部发生几处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魏某,男,69岁,2013年9月3日初诊。
患者于3个月前,右小腿、踝、足部发生几处红色皮损,内有较多绿豆粒大小丘疱疹簇集分布,痛剧。
在当地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西药更昔洛韦、聚肌胞、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氧化锌洗剂,皮疹虽干涸结痂消退,但后遗神经痛症状基本未减,呈阵发性,甚时如针刺汤泼火灼,难以忍受,晚间根本不能入眠。
查见患处皮肤色呈暗红,触之有灼热感。
舌质略暗红,苔黄,脉数。
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辨治:皮疹处火热毒未得清解,瘀结而发。
治则:清热降火解毒,活络化瘀止痛。
处方:忍冬藤50克,地丁50克,连翘50克,板蓝根50克,黄柏30克,丹皮3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延胡索50克,水煎约1500~2000毫升待凉,以纱布蘸药液频洗,或稍拧至不滴水为度湿敷,不拘次数,有热痛感即用,2日1剂。
嘱其忌食热辣之物,以免影响疗效。
二诊:用药10天后患者喜吿,疼痛症状较前明显减轻,皮损处略痒,肤色由暗红转淡,触之灼热感基本已无,晚间能入睡5小时。
原方中忍冬藤、地丁、连翘、板蓝根、延胡索减为30克,丹皮、赤芍易为15克,入白鲜皮30克,继用8剂诸症消失,肤色正常。
按本例带状疱疹迁延3个月余,初起时即用数种西药内外治疗,皮疹消退,但后遗神经痛的多种症状未减,且有皮色暗红,触之灼热等。
据症辨属火热毒内蕴,瘀结所致。
治宜较大剂量解毒清热,活络止痛之药,水煎待凉后直接外用于患处,为较好疗法。
因所选药中忍冬藤可清热解毒,兼清经络之热;地丁性寒,能清热降火解毒;连翘性味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板蓝根性寒,为清热解毒抗病毒要品;黄柏苦寒沉降,清热泄火解毒;丹皮其气清芬,清热活血消瘀;赤芍通经脉,祛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止痛;延胡索为活血散瘀止痛良药。
小柴胡汤合八味活血汤治带状疱疹后遗症案
李某,男,62岁,河间市瀛秀园居民。
2013年11月15日初诊。
一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腹痛,医院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肠痉挛。
予以解痉等西药治疗,疼痛不见好转且有加重之势。
两天后后背出现红色疱疹,焦灼样疼痛。
有医诊为带状疱疹,其腹痛亦考虑为带状疱疹所致,当即以病毒唑液静脉点滴,疱疹处涂以六神丸粉。
后疱疹逐渐蔓延至前胸及两侧,治疗半个月后,疱疹陆续消退,但是疱疹消失处留有轻微瘢痕,而且疼痛继续,时如针刺,有不可忍受之势,夜间疼痛为甚,同时烦躁异常,失眠,口干苦,舌苔黄,脉象弦数。
处方: 柴胡15g,黄芩20g,半夏10g,党参10g,
枳壳20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
红花10g,赤芍30g,甘草6g 5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疼痛大轻,睡眠可,口干苦消失,情绪稳定,稍感乏力,舌质淡,脉象数而无力。
再方:
柴胡15g,半夏10g,黄芩10g,党参10g,
枳壳15g,赤芍20g,桃仁10g,红花10g,
当归10g,川芎10g,黄芪30g,甘草6g。
7剂,水煎服。
药后疼痛无,精神大增。
临证心得:此患者为带状疱疹,开始以西药治疗控制不太理想,因此造成疱疹虽然消失,但遗留疼痛。
笔者依据黄师经验,认为胸部为柴胡带,病情处在迁延阶段,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又据其久病多瘀、痛如针刺、失眠烦躁等症,合用了黄师验方八味活血汤。
药后患者疼痛减轻,但此时患者感到乏力,舌质也淡,脉象也出现弱象,所以又在前方基础上加用了黄芪。
最后顺利收功,诸恙消失。
----网络转载,感谢原作者。
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发表时间:2010-08-25T14:17:27.65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赵鹤新
[导读]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赵鹤新
河南鹤壁鹤煤公司总医院 (河南 458000)
【摘要】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应归于“瘀”证范畴。
笔者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其他兼证花裁加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理气除湿止痛。
疗效满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祛痛汤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0-008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愈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临床治疗颇为困难。
笔者采用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1个月以上仍有明显的后遗神经痛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8例,女24例,23~68岁,平均46.3岁;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43.6岁。
治疗组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泡性损害伴有神经痛,疱疹结痂脱落后皮肿疼痛,并有烧灼及似虫咬感,经一般治疗疼痛不止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
基本处方:黄芪30 g、当归12 g、赤芍30 g、川芎12 g、桃仁15 g、红花10 g、丹参30 g、泽兰12 g、玉金12 g、玄胡15 g、枣仁15 g,每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辨证加减:热毒炽盛见皮肤红肿伴渗出,丘疱疹及干痂和小粟粒状水疱,自觉灼热剧痛,伴咽口苦、溲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加连翘、荆芥、龙胆草各10g;湿热壅滞见:明显黄白水泡,可见成簇疱疹、溃破渗出、疱液浑浊、皮肤欣红或糜烂,患处灼热剧痛、腹胀纳差、舌质淡、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而数。
加苍术15g,白术、茯苓、10g; 1天1剂,水煎分3次服。
视其疼痛部位不同而加引经药,头面部加荆芥、防风、川芎、地龙、川楝各10g,细辛3g;胸胁背部加龙胆草、元胡、川芎、五灵脂(包)各10g,郁金、制乳没各8g;腰腹背部加羌活、独活、川芎、五灵脂(包)10g,金银花、防风、荆芥、香附、牛膝、杜仲各12g,制乳没各8g;四肢者加荆芥、连翘、防风、元胡、丹参、赤芍、羌活、龙胆草、伸筋草各10g,鸡血藤20g。
对照组口服病毒灵1次0.2g,1天3次;维生素B 1 1次 20mg,1天3次;维生素B 121次25μg,1天3次;去痛片1次0.5g,1天3次;阿昔洛韦1次0.2g,1天5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 [1] 疗效标准。
显效:疱疹干涸结痂,无新疹出现,疼痛及自觉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神经痛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疱疹干涸结痂,红肿渗出灼痛消除,无新疹出现,自觉症状及神经疼痛基本消失;无效:皮损未改善,疼痛未减。
3.2 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18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100%。
平均病程16.4天。
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6%,平均病程18天。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病程均优于对照组(P<0.05)。
4 病案举例
病人,女,62岁,左头额部患带状疱疹3月余,现皮疹已完全消退,遗留带状疱疹分布的色素减退斑,自感皮肤针刺样疼痛,头晕,疲乏无力,口干,舌暗苔白脉弦,用上述拟方加减治疗,15天后疼痛缓解,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5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医宗金鉴》云:“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湿者色黄白、水疮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
指出本病因为风、湿、热,其发病与心、肝、脾、肺诸脏有关。
? 《证治准绳•疡医》“缠腰火丹”条目云:“或间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
《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
说明带状疱疹乃湿热毒邪循肝经而发,病因为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
年老体弱者,常因气血亏损,气滞血瘀,血虚肝旺,湿热毒盛而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属于邪毒阻滞,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内伤心、肝、脾三脏,心火旺则血热,热灼皮肤,故疼痛难忍。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应归于“瘀”证范畴 [3] 。
笔者自拟“活血祛痛汤”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根据经络分布,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辨证论治,加减用药。
方中黄芪量大,配以当归,重在益气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佐泽兰、玉金、玄胡以理气止痛,以助活血之功。
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理气除湿止痛之效。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白彦平,宋佩华等,活血化瘀法在带状疮疹初期治疗中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71 72 [2]程永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07, 12:69 70 [3]秦淑华,田谣等,中药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9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7,23: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