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训之孝悌篇 林莺..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1
中国古代家训大全,句句都是精华说起家训,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等等,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而家训在中国形成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久远,慢慢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管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是某一本家训,而是在这些家训中挑选出最经典的10句。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大意:宁静淡泊的处世态度,可以让我们修身养性。
而勤俭节约的喜欢可以培养我们自己良好的品德。
2、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朱柏庐《朱子家训》大意:请不要贪求意外得到的钱财,饮酒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过量。
3、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吴麟徵《家诫要言》大意:安身处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又何愁身边的卑劣小人暗中算计、使坏!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金缨《格言联壁》大意: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跟他人聊天时,不要说人别人的坏话。
5、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孔子门生《孔子家语》大意:一个人如果要有仁义之心,就不会自我夸耀。
弱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通晓事理,那么说话的时候就不会自以为是。
6、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大意:如果做父亲的不懂得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也不会孝顺父母的。
7、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大意:如果一个家族能够保持俭朴的传统,那么家族就会兴旺起来。
一个人如果勤劳,就能够保持健康。
而家族如果能够勤劳俭朴的话,那么生活便不会品贱。
8、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周公《诫伯禽书》大意:人的力气不如牛,所以不能跟牛比力气。
行走的不如马,所以不能跟马赛跑。
9、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司马谈《命子迁》大意: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包拯家训吾子孙宜以孝悌为本,敬亲爱友,存心诚实,言必信,行必果,勿以小善为不足,勿以小恶为无害。
吾子孙宜习文武,以明经世之才,勿以富贵骄人,勿以贫贱自轻。
吾子孙宜勤于农事,以养家国,勿以勤为苦,勿以逸为乐。
吾子孙宜好学不倦,以博古通今,勿以知识浅薄自满,勿以聪明自恃。
吾子孙宜谦恭有礼,以和为贵,勿以争斗为能,勿以刚愎为勇。
吾子孙宜廉洁奉公,以清白传家,勿以贪污为富,勿以贿赂为荣。
吾子孙宜敬畏天命,以谨慎行事,勿以侥幸为幸,勿以冒进为勇。
翻译如下:包拯家训吾之子孙应当以孝悌为本,尊敬亲人,爱护朋友,保持内心的诚实,言语必信,行动必果,不要认为小善不重要,也不要认为小恶无伤大雅。
吾之子孙应当学习文武之道,以明经世之才,不要因为富贵而傲慢他人,也不要因为贫贱而自轻自贱。
吾之子孙应当勤奋从事农业,以养育家国,不要认为勤劳是苦,也不要认为安逸是乐。
吾之子孙应当好学不倦,以博古通今,不要因为知识浅薄而自满,也不要因为聪明而自恃。
吾之子孙应当谦恭有礼,以和为贵,不要以争斗为能,也不要以刚愎为勇。
吾之子孙应当廉洁奉公,以清白传家,不要以贪污为富,也不要以贿赂为荣。
吾之子孙应当敬畏天命,以谨慎行事,不要以侥幸为幸,也不要以冒进为勇。
包拯家训强调家族成员应当遵循孝悌之道,尊敬亲人,关爱朋友,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同时,强调学习文武之道,以明经世之才,培养家族成员的才能。
此外,还强调勤奋从事农业,以养育家国,培养家族成员的勤劳品质。
在知识学习方面,强调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培养家族成员的学识。
在为人处世方面,强调谦恭有礼,以和为贵,培养家族成员的品德。
在为官从政方面,强调廉洁奉公,以清白传家,培养家族成员的清廉品质。
最后,强调敬畏天命,以谨慎行事,培养家族成员的敬畏之心。
林氏家训家规第一篇:林氏家训家规林氏家训家规1、敬尊长敬人之父,人亦敬其父;敬人之兄,人亦敬其兄。
非特名分尊于我者为长,即年齿长于我者,皆长也。
有问必答,隅坐随行,未出不敢先,既出不敢后。
此所谓敬长之义也。
2、正心术为善降之百祥,不善降之百殃。
善恶两途任人所行,未有不从心术中得来者哉。
一念之善,尊宰相之荣;一念之善,中状元之选。
心术不正,不受阳诛,必遭阴谴,岂细故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端人品人品者,立身之攸关也。
务正业以禁游荡,近君子以远小人,谨口过以戒讼非,除骄傲以耻谣媚。
怀德怀刑乐善不倦,乡党推为端人,父母亦乐有贤子也。
4、勤读书天下事利害常相伴,惟读书则有利而无害,不问贵贱、老幼、贫富,读一卷便有一卷之益,读一日便受一日之益,读书固能变化气质而循良善,即姿性愚鲁便不为士,亦觉高人一等。
其拾青紫,取荣名,又进一层焉。
格言:“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5、交朋友友本取信,莫为滥交。
既订金兰之好,当尽友谊之情。
在善相劝,有过相规,患难可共。
6、尊师长天产栋梁,必需斧凿。
师之教子岂异斧凿哉!诗书谁传我,学问谁教我,是非谁正我,功名谁成我,舍师其谁与归?7、笃勤俭读书勤以口诵,种田勤以耕耘,妇女勤以纺织,子弟勤以孝悌。
勤乃俭之本,俭乃勤之根,勤俭二字为传家之珍。
2012林望旭提供年4月29日第二篇:《傅氏家规、家训》《傅氏家规、家训》《傅氏家规、家训》在中华传统法系中,规约戒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形式,通过调整家族关系,维护家族秩序,起到由下而上的维护和加强国家统治的作用。
规约戒谕是各地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族人的家族法规,是家谱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名称和种类很多,如家约、家戒、家法、诫谕、家规、家议、家典、家范、宗禁、祖训、族约、祠约、规范、规约、规条、规矩等,相当于家族法规,内容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
在傅姓族谱中,记载规约戒谕的种类很多,现只选录两则于后。
龙源期刊网 中国古代经典家规家训作者:南日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7期中国人从来都把家庭教育,当作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先秦到明清,流传下来很多经典家训。
现选出10种家训,让我们走近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训文化。
周公旦的《诫伯禽书》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世称周公。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
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识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司马谈的《命子迁》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这个职位是汉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汉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
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后成文为《命子迁》。
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是朱熹撰写的一本家庭伦理学著作,内容涵盖了家庭、个人修养、尊老爱幼、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全书共分为十六篇,每篇都围绕着人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
以下是《朱子家训》的全文: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二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第三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昼。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东西南,北四极;颇高下,曰四海。
曰水火,木金土;乃神圣,先古基。
第四篇曰仁者,人也;曰义者,礼也;曰智者,知也;曰信者,忠也。
凡讲究五者,人之终始也。
斯五者,莫守则乱,守之则治。
弟则君子,忍则小人。
此五者,圣人之所以为经,何必曰至圣,天人之间哉!第五篇曰尧舜,omercourt rags dde,民治其心。
曰湛恩,曰泽及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曰仁义,修身格物;以先人,当今之急。
乡人处,心无狡童;眼有盼,形有容。
言有序,士有节;行有恒,事有终。
可与共,可与言;可与谐,可与敏。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士大夫的生活信条。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运用家训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许多已成经典。
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世民的《诫皇属》、包拯的《包拯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袁采的《袁氏示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不胜枚举。
关于孝仁礼义在我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司马迁最终能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离不开其父司马谈的家训和价值观,即对“孝之大者”的理解。
司马谈学富五车,他的才学也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官职: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死后的400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
当今海内一统,若作为一名太史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必会惶惧不安。
为此,他非常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于是,在临死的时候,司马谈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
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
他说:“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有了这样的家训,司马迁终不辱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部家训,被历代推崇,甚至被J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这就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它反复被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颜氏家训》中,今人最为熟悉的就是那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实际上,该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文章,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且意义深远。
如它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儒家经典为主,也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
中华文化的家规家训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朱子家训》2.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子家训》3.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4.父不慈则子不孝——《颜氏家训·治家篇》5.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颜氏家训·兄弟篇》6.钝学累功,不妨精熟——《颜氏家训·文章篇》7.巧伪不如拙诚——《颜氏家训·名实篇》8.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颜氏家训·养生篇》9.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勉学篇》10.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颜氏家训·名实篇》11.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颜氏家训·教子篇》12.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氏家训·勉学篇》13.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颜氏家训·教子篇》1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朱子家训》15.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朱子家训》16.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朱子家训》17.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18.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19.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朱子家训》20.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朱子家训》21.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朱子家训》2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23.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氏家训·勉学篇》24.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颜氏家训·名实篇》25.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颜氏家训·养生篇》2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弟子规孝悌篇原文《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
史上最完整的林氏族规、家训、戒律,林则徐格言(附视频)林氏族规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
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
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堇。
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里必和平。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
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劝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
以共绵诗礼仁厚之泽,敬之,戒之毋忽。
林氏家训诗(一)国法当守法乃冶国本,纪为立身准则。
吾林氏族人.当守法纪。
守法剐身行自由,违法当受处罚。
凡一切规矩,都从国法中来。
合法则据理力争,不法须自行认错.不可逾之、违之、犯之。
常学法,做个合格公民。
(二)家规当遵家有法度,代有设施。
为吾子孙,奉亲孝事长悌,和妯娌,爱子孙。
叙天伦之理.尽尊卑之分,上行下效,理势必然。
更戒嗜酒、戒浮赌、戒争讼、戒窃盗。
不以恶凌善,不以强恃弱.勿以大压小.匆以富欺贫,莫以权夺理,莫无理取闹。
为正人君子,家规当遵。
(三)师尊当敬人非生而能慧,学则可以医愚。
学能明理,明理以致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思无以研精。
学必尊师。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吾子孙,虚怀若谷,尊师重道,学必有成。
(四)交友当正人生皆有急难之时,友朋之间相互周济,诚为乐事,此交友广则成事易也。
然处世贵在知人。
知己朋友,则可藉以辅吾仁,矫吾失,薰吾德,正吾行。
如他山之石,互相切磋.励我以道义,博羲以学问.此所谓益友也。
苟不择其人,则惟导恶习.趋下流.意气用事,骄奢相攀,足以危身破家,此所谓损友也。
更有言貌称真心似蛇蝎者,不可不防.当慎之远之。
放谓交友当正也。
(五)处世当明人居社会,关系纷繁,待人接物,处世分明。
器量大,操守璃见识远,谋虑长,是非辨.大小分,行事必审其当否。
历代家训名篇历代家训名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家族文化遗产,是家长向子孙后代传承家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方式。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历代家训名篇。
一、《弟子规》《弟子规》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家训名篇,作者是北宋理学家李善兰。
这部家训是为了教育儿童身为弟子的行为准则而写作的,其内容囊括了“勤、恭、敬、诚、信”等重要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其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是中国家庭教育中难得的经典。
二、《百喻经》《百喻经》的作者是现在还不知道,但这部家训被广泛传播,被称为中国祖先智慧的结晶。
《百喻经》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式传达教育理念,包括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
其故事情节简单却有深刻的寓意,常常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场景,可以直接引导读者的行为准则。
三、《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教育更高层次的家训名篇之一。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被成为论语的内容。
《论语》结合了礼、乐、文、武四种教育形式,强调了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为后世中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大学》《大学》是中国古代家训名篇之一,它是「中庸之道」颇为完整的一部总结,全书简洁明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著名名句,一直流传至今。
《大学》强调了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并通过具体行动方式实现目标,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学习方向。
这部家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结和传承。
五、《家规》《家规》是一部为清朝福庆王府所做的家训。
全书共三卷,共99条,述及了家训内容,包括了家族的起源、家训的渊源、国家的兴衰、尊老慈幼等10个方面,涵盖了许多核心价值观念。
《家规》通过严格的道德教化以及强调对家族门风的维护,传承家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被认为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
历代家训名篇不仅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卓越和强大,也通过诸多经典名篇,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
这些家训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和历史经验,让我们更好地培养品德,传承优秀文化。
林氏传统家风天下林氏所倡导的家风,具备善良纯朴的本质,毫无轩轾,基本上传承如下:1.不忘本:长期养成其宽厚济家与回馈报恩的美德。
如出过国家元首林森、工人领袖林祥谦的陶江林氏因上祖林元士是遗腹子由姑抚养成人后发族,故每年祭祖必先到报功祠祭祖姑后方祭祖先。
如有人早年怙恃俱失,由嫂抚养成人。
“公以嫂慈恩重,请旌节孝赠安人,又置田产赡其后,报其功也。
”2.尽孝道:孝道是持家的基础,几乎是每个家族都以孝道相承,以立家风,垂训子孙。
如以“露乌孝瑞”著称的孝子林横,“闻母病即弃官归,孝养于家。
母亡,横水浆不入口者五日,率子侄筑庐于墓右守制。
旬日,甘露降而白乌来翔.州上其状……唐德宗诏赐筑双阙于墓前,予以旌表。
"3.重教育:家族读书风气的最佳见证就是科举。
林氏最推崇的就是一门俊彦,科甲联登,非书香世家,势不能致.如十德之门、五桂联芳、唐九牧、宋九牧、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国师三祭酒……均为林氏宗族所传颂的楷模。
清末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教育,为浙江作出杰出贡献,受到民众爱戴建林祠于孤山的纪念。
简言之,良好的读书家风,才是科举的温床,上行下效,对后代子孙的行为,自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4.秉正直:天下林氏望族普遍均以先贤刚正不阿,秉执正直而自豪。
天下林氏太始祖比干就为了挽救国家危亡,维护黎民安宁不顾个人牺牲,犯颜直谏,惨遭剖心,被誉为“谏臣极则";南京谏议大夫林安宅刚毅有守,凛然立朝,有古铮臣之直敏;明朝御史林润,正气凛然,毅直敢言,致于弹劾权奸严世蕃;揭开近代史第一页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等均是典型范例。
5.讲诚信:诚信为立身处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林氏世家的家训族规对此倡导、规范甚多,实例颇多不一赘述。
6.重忠义:忠臣义士林氏世家中比比皆是,其中为国家民族牺牲的著名忠烈之士由比干始难以列举.光近代就有甲午战争为国捐躯的管带林履中(比邓世昌还先随舰殉职者)、林永升、林泰曾,戊戌维新变法献身的林旭、林圭,辛亥黄花冈起义牺牲的林文、林觉民、林尹民,二七大罢工烈士林祥谦、林开庚,民主革命英雄林基路、林育英、林育南兄弟……林氏传世家训天下林氏多传传世家训十条,颇有影响,为知全貌,特录如下。
朱熹朱子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
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
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
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林氏《族范、家训》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内外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言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事君必忠告、居官必廉慎、(处)乡里必和平、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敢、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嫉妒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谀炸、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勤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以共绵诗礼仁厚之泽。
法乃冶国本,纪为立身准则。
吾林氏族人.当守法纪。
守法剐身行自由,违法当受处罚。
凡一切规矩,都从国法中来。
台法则据理力争,不法须自行认借.不可逾之、违之、犯之。
常学法,做一个合格公民。
家有法度,代有设施。
为吾子孙,奉亲孝事长悌,和妯娌,爱子孙。
叙天伦之理.尽尊卑之分,上行下效,理势必然。
更戒嗜酒、戒浮赌、戒争讼、戒窃盗。
不以恶凌善,不以强恃弱.勿以大压小.匆以富欺贫,莫以权夺理,莫无理取闹。
为正人君子,家规当遵。
人非生而能慧,学则可以医愚。
学能明理,明理以致用。
非学无以广才.非思无以研精。
学必尊师。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吾子孙,虚怀若谷,尊师重道,学必有成。
人生皆有急难之时,友朋之间相互周济,诚为乐事,此交友广则成事易也。
然处世贵在知人。
知己朋友,则可藉以辅吾仁,矫吾失,薰吾德,正吾行。
如他山之石,互相切磋.励我以道义,博羲以学问.此所谓益友也。
苟不择其人,则惟导恶习.趋下流.意气用事,骄奢相攀,足以危身破家,此所谓损友也。
更有言貌称真心似蛇蝎者,不可不防.当慎之远之。
放谓交友当正也。
人居社会,关系纷繁,待人接物,处世分叫。
器量大,操守璃见识远,谋虑长,是非辨.大小分,行事必审其当否。
听人说是非.莫轻信,亦莫轻答。
诺则必行。
处乡邻以敦厚谦和为心,若有缓急,自当量力助之,不可存求报之心。
书林治家格言治家格言陆陇其著口周燮昌选注编者按:中国古代家法中反映的古代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家庭伦理道理形成的基础,它对今天的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消极落后的东西。
如亲子伦理上的孝慈观,作父母的要“慈”,即保养子女,教之以义方,使之成家立业;作子女的要做到“孝”,对父母必养且敬,以礼事亲,立身扬名以显父母。
其中无不带有一定虚伪、狭隘的意识,望读者注意。
羡有佳儿我人自家读得书,方(才)可教儿子读书,亦惟(也许正因为)自家不读书,故苦苦要儿子读书。
儿子若肯读书,略有文理,则气质自然驯雅(渐渐高尚、美好),周身(全身)皆流动活泼,可以向前出众迎宾送客,语言不甚无味,落花水面皆文章,使人羡吾有佳儿。
即此(假如这样),便为父母争一口气,岂必待中举人、进土然后显亲扬名哉?若不读书,则志慧(志向、智慧)不开,一般身体偏自倔强(僵直、生硬),宛如枯木死灰,只乐与下人相处,见正人惟(只)是一叛(离开);若不一叛,亦必面红、头胀、伸膀、缩脚、搔首、挖耳,俗气薰(同熏)人,绝无随机应变风流(风度),绝无揖让(作揖廉让)进退礼节。
即此,便是现世报(上辈子做了坏事,这辈子应有的报应).为人父者,尚喜有此子乎?为人子者,尚不肯读书哉?父祖荣辱所关子孙肯读书,能孝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做好人,行好事,人必曰:“此,某父、某祖之子孙也。
”为善,出自子孙,而名则归美父、祖矣。
为父、祖者,岂不生色(增添光彩)乎?若不肯读书,不孝梯,又做好人,不行好事,人亦必曰:“此,某父、某祖之子孙也。
”不善,出自子孙,而父、祖蒙被(蒙受)恶名矣。
有此子孙,岂不短气(丧气)乎?夫(发语词)子孙而有贤者,诚(果真)能勤学好问,修德(培养高尚品德)合道(荟集正确道理),与(给予)祖以美名,亦可以为人矣,亦可以为子矣。
读书如斗草(古代小儿游戏),见一件,采一件,自家受用,读书人如何又不读书?试看出家和尚犹暮鼓晨钟,看经念佛,岂我人在世,反不能夙兴夜寐(早起晚睡)诵诗读书,一和尚不如耶?可慨(慨叹)也矣!男儿何事不读书读书人家,不可经抛书本。
【国学】《孝⼦篇》弟⼦规(完整篇带译⽂)1、弟⼦规圣⼈训⾸孝悌次谨信【解释】弟⼦规,是圣⼈的教诲。
⾸先要孝敬⽗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慎⾏、讲求信⽤。
2、泛爱众⽽亲仁有余⼒则学⽂【解释】博爱⼤众,亲近有仁德的⼈。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学习有益的学问。
⼊则孝3、⽗母呼应勿缓⽗母命⾏勿懒 【解释】⽗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母交代的事情,要⽴刻动⾝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母教须敬听⽗母责须顺承 【解释】⽗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母,向⽗母请安;晚上伺候⽗母就寝后,才能⼊睡。
6、出必告反必⾯居有常业⽆变 【解释】出门时告诉⽗母去向,返家后,⾯告⽗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母忧虑;7、事虽⼩勿擅为苟擅为⼦道亏【解释】事情虽⼩,也不要擅⾃作主和⾏动;擅⾃⾏动造成错误,让⽗母担忧,有失做⼦⼥的本分;8、物虽⼩勿私藏苟私藏亲⼼伤【解释】公物虽⼩,也不要私⾃占为⼰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母伤⼼;9、亲所好⼒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去做;⽗母厌恶的事情,要⼩⼼谨慎不要去做(包括⾃⼰的坏习惯);10、⾝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的⾝体受到伤害,⽗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贤【解释】⽗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柔吾声 【解释】⽗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态度诚恳;13、谏不⼊悦复谏号泣随挞⽆怨 【解释】如果⽗母不⾼兴时不听规劝,等到⽗母⾼兴的时候,继续规劝;⽗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怨⽆悔,以免陷⽗母于不义,铸成⼤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母亲⽣病时,要替⽗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时不离开⽗母床前;15、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绝【解释】⽗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母的养育之恩;⽣活起居,戒酒戒⾁;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解释】办理⽗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母要诚⼼诚意;对待去世的⽗母,要像⽣前⼀样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