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时《10的认识》课时测【精编】
- 格式:doc
- 大小:544.50 KB
- 文档页数:3
《10的认识》评课稿课堂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课堂上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活动情景。
我觉得主要可分三点:(一)创设活动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这节课安排了“分小花”、“对口令”等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量主动探索体验成功与创新学习的空间,学生兴趣怏然,主动参与,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
(二)体现“用数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要体现“用数学”的理念。
这节课在学生认识了节日图后,说说数数的策略,引起他们的联想:自己或者家人在生活中的好多地方也会用到这个知识,接着举出一些生活实例,然后是排排尺子上的数字和“嫦娥一号”发射时的倒数记时,无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更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思想。
(三)运用多样性的评价,使学生增强数学交流意识这节课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
如:在节日图片数10中,用谁愿意来介绍你的方法?在10的组成中,用你最喜欢谁分的10?等等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
鼓励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
听完课后也觉得有个别不足之处。
如:举例生活中的10时,有个小朋友举到电话机上有10,田老师说没有10。
我觉得虽没有10,但从0到9有10个数字。
这句话或许可以肯定那个小朋友的说法。
《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59和60页——10的认识。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贴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擅长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
在数学活动中,可多为一年级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认识、探究、使用数学。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数形结合,渗透“化形为数,以数解形”的数学思想。
并渗透函数思想与数轴原理。
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10;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的组成;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演一演,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10的认识》说课稿一、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9页到60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及学具盒,计数器,三、教法设想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课堂,接着讲故事:“数字妈妈带0-9这几个数字到田里收玉米,每个数字宝宝只能够收和自己数目相同数量的玉米,9收的最多,1垂头丧气,而0干脆哭了起来,要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最后“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组成一个新的数,这个数同学们知道吗?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10”,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10的数数、识数、写数、点数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的意义,熟练地数数、识数、写数和点数,并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的数数、识数、写数、点数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的数数、识数、写数、点数。
2.难点:理解10的意义,熟练地进行10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对10的兴趣。
例如,展示10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引出10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方法。
如:从1数到10,认识10的数字,书写10的数字,用手指点数10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10的数数、识数、写数、点数的方法。
如:每组轮流数数,识数,写数,点数,检验彼此的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10的认识。
如:开展“抓小棒”游戏,规定抓到10根小棒的学生获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10的加减法运算,如:3+7=10,8-5=3等,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10的认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后续数学学习的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含板书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含板书第1课时 10的认识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本节课: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做拍手游戏、找朋友、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动手操作的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生在感受到成就感的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建构模型(一)数数与认数。
课件出示教材59页主题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数一数图中每种事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数一数。
(图中有10只鸽子;有9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一共是10人)3.请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一找“10”。
(10根手指,10根脚趾)4.明确数数的方法:我们数物体的个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数,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或遗漏。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1.认识数序。
师:0~9已经在直尺上排好了位置,那么你能找到10的位置吗?(课件出示直尺图)预设生:10排在9的后面。
追问:为什么?预设生:因为9再添上1就是10,10比0~9各数都大。
师:在直尺上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9的后面是10。
《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在各种活动中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10根小棒、1-9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字?师:看,0-9这些数字宝宝排着队伍来了。
(电脑播放数字娃娃故事:在数学王国的数字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
”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
这时,9没话可说了。
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师:谁来猜猜?生:1和0合起来变成10比9大。
师: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数数与认数师:数字10很害羞,躲到了广场上,认真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生:图上有10只鸽子。
师:是不是10只鸽子,大家一起来数数。
师:我们数数的时候最好能按一定的顺序,这样不容易重复或遗漏。
生:图上有9个小朋友,1个老师,一共是10个人。
师:大家一起来数数。
有几个小朋友,几个老师,一共有几个人。
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我设计“10很害羞,躲到了广场上,你们能找到吗?”学生更有热情寻找)(二)10以内数的顺序1.认识数序老师出示计数器,学生数数。
老师先拨9颗,再拨1颗,是什么?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
师:10是怎么得来的。
生:因为9再添上1就是102.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师:其实,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三)比较大小1.出示尺子,学生先把尺子上的数填完整。
10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0的认识(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认识数字10。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来学习这个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数字10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10的基本概念,学会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并且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数字10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字10不仅仅是数量,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事物,比如10个苹果,10个学生等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字10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苹果作为教具,每组学生面前都会有一堆苹果,数量是10个。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会给学生们讲解数字10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数字10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事物。
我会用苹果作为例子,让学生们理解数字10可以表示10个苹果,也可以表示10个学生,等等。
3. 练习:我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数字10的概念。
比如,我会让他们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个学生,然后用数字10来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0的概念数量:10个苹果,10个学生等等表示方法: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数字10的概念,并且举例说明。
答案:数字10是一个数量,可以表示10个苹果,10个学生等等。
例如,我可以举例说:“我们班上有10个学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字10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他们能够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也能够理解数字10可以表示其他的事物。
但是,有些学生在数数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错误,所以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他们的数数能力。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品,用数字10来表示数量,比如10个玩具,10个鞋子等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2.教学难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水果店、动物园等,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
2.新课导入:介绍10的组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10的组成方式。
3.知识讲解: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等方式,理解加减法和倍数的概念。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将10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的倍数的认识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以便学生直观地理解。
课时测评方案
基础练
1.看一看,填一填。
9再添上1就是( )。
2.接着数。
(1)5 6 7 8 ( ) ( )
(2)0 2 4 6 ( ) ( )
(3)10 9 8 7 ( ) ( )
3.数一数。
(1)有个。
(2)有个。
4.填一填。
(1)将直尺上的数补充完整。
(2)6右边的第4个数是( )。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9 8<( )
10>( ) 7<( )
5.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6.照样子连一连。
7.想一想,填一填。
综合练
8.想一想,10可以表示什么?写出来。
9.按要求补充图形。
(1)□和△一共有10个。
□△△△□□△(2)□和△一共有10个,其中□比△少2个。
□△△△□□△(3)□和△一共有10个,从右往左数,第8个图形是△。
□△△△□□△10.分松果。
秋天来了,大森林里的松果成熟了。
松鼠一家正忙着采集松果,存起来当作冬天的食物。
两个松鼠宝宝——淘淘和闹闹,工作都很出色,松鼠妈妈决定拿出6颗松果奖励它们。
每个松鼠宝宝都分到松果,松鼠妈妈可以怎样分这6颗松果呢?
(1)可以这样想:
一共有( )种分法。
(2)根据上题的分法想一想,如果松鼠妈妈奖励两个松鼠宝宝10颗松果,一共有多少种分法?
(3)如果松鼠妈妈奖励两个松鼠宝宝10颗松果,怎样分更合理?说出自己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0
2.(1)9 10 (2)8 10 (3)6 5
3.(1)9 (2)10
4.(1)2 4 7 8 10 (2)10
(3)10 10(答案不唯一) 9(答案不唯一)
8(答案不唯一)
5.9 8 10 3 5 4 6(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6.明明说得对。
7.(1)6 1 (2)6 1 5(最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8.略
9.略
10.(1)4 5 3 2 1 5 (2)9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