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426.93 KB
- 文档页数:23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考试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结构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各个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空间中所处的区位位置和其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
5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施更高一级总的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6城市化: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
7核心区:指在全国或者区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
8外围区: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水平低的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者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0区位单位:指布局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
(往年的考试不会超出这个界限)二、重点理论和考试的考点(只要记住,考试九十分以上没有任何问题)1、经济发张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理论(主要内容)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2、简述点辐射理论: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的一种辐射方式。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关键词杜能圈: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后称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种蔬菜、生产牛奶第二圈——林业圈。
供应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农业和畜牧业合理轮作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休耕第六圈——畜牧业圈。
放牧或种植牧草。
第六圈以外是荒地。
工业区位论:它是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
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那么--运输区位法那么、劳动区位法那么和集聚或分散法那么。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根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托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
在此根底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景观: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那么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
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
一般区位论:俄林认为杜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局部,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而后一种宏观理论即为一般区位论。
区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度环境投资环境:投资经营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
投资,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的效果,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
对欢送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繁荣本国本地经济。
制度创新: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鼓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标准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开展和变革的创新。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通过对经济活动在不同地理区域分布、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1.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指的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发展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指标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2. 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
区域竞争力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竞争力因素的评估和分析,提出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政策和措施。
3.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集中发展的现象。
聚集经济研究通过对聚集经济的原因、机制和效应的分析,揭示聚集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促进产业聚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4. 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将空间因素引入到经济学模型中进行研究的方法。
它利用空间数据和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揭示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空间特征和规律。
5. 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指的是政府或组织为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行动和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发展战略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提出促进地区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方法。
6. 区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指的是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差异。
区域不平衡研究通过对区域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提出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和措施。
7. 区域整合:区域整合是指将多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和整体规划的过程。
区域整合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整合的方式、效果和机制的研究,提出促进区域整合的政策和措施。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领域,其中的词汇还有很多,以上仅为常见的几个名词解释,对于进一步了解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名词解释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名词解释1.均质区:指以某一些重要因素为标准,按照其特征的相似性而界定的一群地区。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和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等经济特点的相似性;自然资源分布、土壤类型、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相似性,如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政治观点等。
因此,内部一致性或相似性是均质区划界的主要依据。
在均质区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似程度一般要高于它们与区外其他地区的相似程度。
2.结节区(极化区):结节区又叫极化区,是指一群虽然异质但在功能上的关系却极为密切的地区。
它是由一些不同规模的异质节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就如同生物细胞或原子一样,结节区通常有一个核心和互补的外围地区,或者说,“有一个场所、一个核心和在它们边缘地区的、明确程度不同的变化梯度”。
每一区域都有一个或多个占支配地位的控制节点,它们构成区域的核心部分,并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吸引着区域的投入品、商品、人口和交通流量;其余的便是这个区域的乡村部分,它们受核心的影响、支配和控制,通常被看做事区域的外围地区。
核心与外围地区相互补充,并由内部传输系统将它们连接起来。
内部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是结节区域存在的根据,而功能一体化是结节区域内部相互关联或利益相互一致的基础。
3.中心区(核心区):4.外围区(边缘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5.区域: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6.区域经济: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区域经济学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环境: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功能聚集:只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区域冲突: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各个区域间受区域利益的驱动,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为了获取各自的区域利益都必然会为争夺有限的区域发展资源而展开角逐。
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新要素学说: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他大大的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城乡结构:城市与乡村在总区域中的组成状况和数量构成关系。
中心地:克里斯塔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称为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
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等。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名词解释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
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
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课后答案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
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虽然凯恩斯的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一区域经济问题的,然而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3)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4)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区域经济学里的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内经济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现象和差异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制定建议,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区域经济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
1. 城市化 (Urbanization)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这种转移通常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可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集中发展。
然而,城市化也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
2. 区域发展不平衡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ies)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由地理因素、自然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贫困集中、地区间差距扩大以及社会稳定性问题。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和加强地区内国家经济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过程。
这种一体化可以提高地区内国家的经济效率、降低贸易壁垒、增加市场规模和投资机会。
常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欧盟、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4. 区位理论 (Location Theory)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研究了企业选择在特定地理位置建立生产基地或办公场所的决策过程。
根据区位理论,企业选择的地理位置取决于交通便利度、市场接近度、成本因素和政策环境等多个因素。
区位理论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理解地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5.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章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发展和区际关系的学科。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区域资源: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人力资源是与区域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经济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
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某一地区的投资环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含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在内的区域综合系统。
有什么样的区域系统,就有什么样的投资环境,区域的性质、结构和发展直接决定投资环境的面貌及变化趋势。
第三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这个主体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开发过程;区域开发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对这个区域未利用的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
所以,区域开发是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章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一、名词解释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的比值,通常用于反映一国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区域基础设施: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配第-克拉克定律:是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名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像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所占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呈增长趋势。
城镇体系:指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②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③城市化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指在特定的地点或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类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因素的集合。
产业关联: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布局指向: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增长:一地区商品和劳务的增长2、“垂直型”分工: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生产最终制成品的某一中间产品为中心,以另外地区一个或多个最终制成品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以互补、依附为主要功能的产业结构体系3、人力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出(直接成本)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4、城乡边缘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5、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6、创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是指生产函数发生了变化7、集聚经济:也称外部经济,是指将那些在生产上或分配上有密切联系的,或是在布局上有着相同指向的产业,按一定的比例,成团地布局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区生产综合体;在综合体中,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简言之,就是指一批企业因彼此位于附近,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8、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够接受的农业9、区域: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10、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区域产业系统的各个产业中,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的产业11、区域经济政策:政府为引导和干预区域经济活动、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措施12、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概括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13、潜导产业:当时并不是很重要,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14、专业化: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15、核心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区域社会组织子系统,它对外围区行使各种各样的职能,产生紧密的联系,核心区的扩散效应成为地域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16、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17、进入壁垒:该产业内原有的企业对现实的、潜在的新对手而言在技术垄断、资源垄断以及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具有强烈偏好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得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企业18、间接的经济性: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1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个区域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合理确定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收益分配合理、发展差距适度、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状态20、增长极: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这种主导产业是在城市中一组扩张并诱导其控制地区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通过对生产的前后向联系,把本身增长势头传递给其他部门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中的重要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不同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特征、规律和影响因素。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深入解释,这些名词包括区域发展、区域竞争、区域差异、地方政府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名词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区域发展,它涉及到一个地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过程。
区域发展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对区域发展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其次是区域竞争,它是指不同地区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吸引投资和实现经济增长而进行的竞争。
区域竞争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等,不同地区在这些要素上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竞争优势。
通过区域竞争的研究,可以揭示出各地区之间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再次是区域差异,它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因素、政策影响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区域差异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地区发展的速度和方向,还会影响人口流动、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因此,区域差异的研究对于理解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地方政府,它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负责管理和决策的政府机构。
地方政府承担着为地区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的责任。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税收政策、投资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地方政府的能力和行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除了上述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重要概念,如经济集聚、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等。
这些概念的解释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旨在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增长,为不同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区域经济学经济学科学术语1. 地区经济学:地区经济学是一门基于区域视角的经济学门类,研究不同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经济活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将其分析结果运用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上。
它专注于研究政府与市民面前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涉及经济地理等跨学科的知识领域,可以说是经济学、行政学和地理学的融合。
2. 经济空间:经济空间是经济学视角中理解空间经济活动的框架。
它包括若干个技术、商业、政策和市场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物理、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可以将这些要素单独分析,也可以将它们相互联系起来,使用模型对它们进行系统性研究。
它能够给予我们提出适合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型的可能性。
3. 经济集聚:经济集聚是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学术语,指的是某种特定经济活动在某一特定地区产生聚集性空间分布,并且这个地区拥有相对较强的产业逻辑。
一般而言,这种集聚将会扩大区域经济、提高工资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拓展区域市场。
4. 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经济活动是指在特定地区内,乃至跨境地域内,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活动形成的系统。
它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以及投融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等一系列支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通俗地说,它就是各类经济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
5.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是一种指导区域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性文件。
它会影响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尺度,是政府科系把控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发展策略中包括资源优化利用、产业调整升级、技术创新支持、服务器构建、政策创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政策有关,还要结合资源、市场、技术等条件,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名词解释1.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收入增加率之间的比值。
3. 产权: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4.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5. 产业布局政策: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6. 产业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7.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8. 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9. 产业组织政策: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10. 垂直区域经济合作: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比如制造业企业与初级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11. 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成长力系数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12. 城市的“三生功能” :即:(1 )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2)确保城市生产和流通的运行;(3)努力从生态失衡走向生态平衡。
13. 城市的“三元结构” :即:(1)满足和组织社区生活的城市社会结构;(2)满足和促进社区生产和流通的城市经济结构;(3)满足和维持社区生态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
14.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15.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Part one 题型一、填空(4个)二、名词解释(3个)三、简答题(2个)四、论述题(50分)结合家乡写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Part two 平时作业汇总第一次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
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空间内部的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扩散效应空间的之间的效应: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空间的关联效应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消极的影响: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
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第一次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
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空间内部的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扩散效应空间的之间的效应: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空间的关联效应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消极的影响: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
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关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次1.外部性与集聚效应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集聚效应(Combined effect):“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硅谷,聚集了几十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
2.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
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
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PS:经济增长极的意义: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
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3.极化效应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
4.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
扩散作用的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
扩散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即通过建立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效应是一种多种效应的复合体,如上游下游效应、集聚效应和互利效应等。
如果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就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然而由于积累性因果循环的关系,回波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越来越落后,形成地理空间上的二元经济,使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
5.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
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心区产生大量革新(材料、技术、精神、体制等),这些革新从核心向外扩散,影响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
因此,连续不断的产生的革新,通过成功的结构转换作用于整个空间系统,促进国家的发展。
中心外围理论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个角度来阐述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
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
第三次6.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理论核心: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是将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增长,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在长期内可以单独递增。
技术内生化的引入,说明技术不再是外生,人类无法控制的东西,而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投资的产物理论背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
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他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
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
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地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
这一理论自1980年代产生以来,迅速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对世界经济增长,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7.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钱纳里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六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初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
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经济阶段。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
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也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阶段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
第五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被推广普及。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成现出多样性和多边性,追求个性。
8.增长极模式增长极模式是这样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由于受到资本、人力和资源等要素的限制,一个国家或地区难以实现均衡发展,因而经济增长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
增长极包括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增长极开发模式较适合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先发展沿海沿江地区和先发展部分重点产业的开发思路就是增长极模式的具体运用。
第四次9.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10.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结合产业经济学教材的叙述,我们这样解释人均国民收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从时间分析来看,农业相对国民收入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劳动力相对比重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的程度超过了劳动力比重下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