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之我见
- 格式:docx
- 大小:16.44 KB
- 文档页数:3
深化改革之我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今天的时代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保持连续稳定增长,人均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今天的中国也处在一个既得利益群体依然存在、利益藩篱日趋固化的年代。
也在今天,改革,在35年之后,又一次成为了各界的共识。
在35年前,改革取代了革命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主旋律,从客观上讲,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
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内外环境下,如果我们再不改革开放,中国就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边,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人民抛弃。
正如小平同志所言:“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十分清楚明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我国既然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
这样的改革,不是小修小补。
这样的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没有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但是它又不同于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那种革命,而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使党保持先进、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革命。
企业构建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之我见王海涛(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宾馆,山东东营257002)【摘 要】 建立稳定评估机制,把维护稳定工作的关口前移,把深化改革与保持稳定有机结合,是国有企业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措施。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存在着一个从酝酿、积累、发展到激化的过程。
建立和健全社会自我调节机制,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和纠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举措。
研究建立群众工作的相关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保障企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 D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326(2009)02-0077-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国资委曾多次对企业稳定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的要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国有企业面临的稳定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新形势下,必须抓好稳定评估、预警预防、社会调节三个环节,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稳定工作。
一、建立稳定分析评估机制,减少政策失误建立稳定评估机制,把维护稳定工作的关口前移,把深化改革与保持稳定有机结合,是国有企业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实现企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措施。
1.稳定评估的机制建立。
稳定评估是指成立专门机构,对有关部门制定的改革方案进行稳定方面的分析评估,对改革方案出台后可能出现的稳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稳定评估是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策能否科学制定的一个前提。
评估机构应由党群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党政领导、法律顾问、职工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等组成,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建立稳定评估机制,一是能够使改革过程中的决策程序更加严谨缜密,避免决策部门因自身的局限而出现纰漏,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使党群部门、基层单位和基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决策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三是能够使有关部门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并有针对性地完善维护稳定工作预案,提前做好部署,使维护稳定工作更具前瞻性和时效性。
“五个如何”大讨论之我见————“如何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五个如何”是徐局长于2010年11月11日在九江烟草调研时提出来的,并在多次会议上进行了强调,尤其在今年全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会议上,又作了进一步阐述。
“五个如何”是烟草系统不可避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要奋力赶超,就必须在“五个如何”上破题。
破题需要信心,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开展“五个如何”大讨论,就是要增强全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的信心,集大家智慧,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
在此次由市局组织开展的“五个如何”大讨论中,我结合自身工作,对五个如何中的“如何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加强员工素质建设,是新时期提高烟草行业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使行业尽快走出经营困境的治本之策,也是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全面发展的关键。
深化企业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的创新能力,我们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员素质为源泉,维护好员工学习权、发展权。
当前,随着全省上下“五个如何”大讨论活动的不断深入,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行业提出了一些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因素——人的竞争,职工队伍素质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企业的希望所在。
下面本人就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各位领导和同仁交流。
一、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是新形势下员工思想观念转变的要求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必须强化员工观念较变,员工必须下定决心,摒弃旧的观念,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改革的步伐,不至于落伍掉队而被时代所淘汰。
要建立新的价值思维观念,用现代企业机制,破除平均主义落后的分配方式,按贡献和效益进行新的分配组合,树立新的用工理念。
一定要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员工树立四种意识:改革意识、进职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成才意识。
新常态下山东能源集团出路与举措之我见作者:李绪贵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6期文/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李绪贵【摘要】新时期山东能源人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勇气认识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实现新作为,使山东能源集团能够在变中求新、在困中求存、在行中求远,在逆境中生存发展下去。
【关键词】山东能源;出路;举措;认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自然万物有其生长的自然规律,春夏秋冬不可逆转。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必然阶段。
市场有兴就有衰,企业有存就有亡,是规律就不能违背,是规律就必须去遵循,违背就会受到应有惩罚。
当前,市场调控手段力度不断加大,煤炭市场急剧恶化。
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山东能源人不能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空谈论道,而是应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与勇气认识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实现新作为,使山东能源集团能够在变中求新、在困中求存、在行中求远,在逆境中生存发展下去。
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贵在有恒,从点滴做起,成为新常态下的佼佼者。
事小而为。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他教诲后人: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很小一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无边江河,都是一条条小溪小河汇聚而成。
凡事无小事。
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点一滴中做起,不因事小而不为。
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要想有所成就,只有先从每件小事下功夫,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久而久之,才能从小到大、从难到易、从简到繁,厚积薄发,事业有成。
只要我们山东能源人都把本职岗位的小事做好,就一定能高扬起远航的风帆。
历经风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全面深化改革之我见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接下来,我想从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方面为切入点,具体谈谈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既打“老虎”也拍“苍蝇”,揪出了一大批国企蛀虫。
2014年至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纪律审查栏目至少公布了115名国企高管涉嫌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信息。
在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物资采购等环节,资金密集度高、与企业外部关联度大、诱导因素多,加上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因而容易滋生腐败,是国企廉洁经营的主要风险点。
同时,其他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运作等“三重一大”事项,也容易滋生腐败。
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出现了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快速增长与腐败现象蔓延同时并存的历史现象,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历史进程表明,改革是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过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领域往往也是腐败现象易发高发的区域,同时,改革也是防治腐败的根本路径,反腐廉政建设应当做到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和同步实施,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而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青年员工与企业发展之我见青年员工是企业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胡锦涛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创造性的群体,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各级党组织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
从一个企业青年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总体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
可以说,青年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青年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青年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
因此,重视青年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本文就青年员工的地位及作用、思想现状、如何培养发挥青年员工主力军作用等方面谈谈青年员工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青年员工一般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最新的知识储备和独具特色的创新意识。
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激情,对所属企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他们爱岗敬业,在为企业尽职尽责、勇于奉献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和理解。
当今我们企业青年员工人数占比越来越大,在企业的发展中青年员工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是企业的新生力量,能为企业带来自信和未来;他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有形和无形资源,为企业创造无限可能的价值;他们是实现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正是由于青年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后劲,主要看企业中青年的状态与面貌。
也可以这样说,青年的成长决定企业的成长,青年的发展决定企业的发展,青年的未来决定企业的未来,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企业的未来;谁把握青年,谁就把握企业的命运!因此,对青年员工的培养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
企业要充分认识青年员工这支新生力量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伟大的事业需要薪火相传,宏伟的目标需要代代奋斗,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员工的管理和培养,利用他们的特点,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以勤奋学习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以艰苦创业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以扎实奉献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质,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新一代,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服务好企业的发展。
高职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摘要:《企业管理》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根据职业教育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要求,怎样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课程改革当务之急的任务。
本文认为企业管理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好实践教学环节既能增强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又有利于理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企业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情境模拟教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作为《企业管理》教学的组织者,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是现今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相对抽象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应用性很强,主要任务让学生掌握企业管理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结局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但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困难较多,难度较大。
因此在在课程规划和组织实施上,都愿意避重就轻多将纯理论知识,不安排或少安排实践课时的时数,即使是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多试安排了类似看电影、参观等象征性活动,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会理论,不懂实际操作,更没有良好的管理意识,难以达到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这既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教学工作中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对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预期目标,《企业管理》教学应该满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内在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以企业管理原理为主线,以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作为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企业外部相关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法律的活动,在教学中需要突出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管理方法。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引导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旨在匹配有效供给与消费,以期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使供给体系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于金融端,在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动力的商业银行,对过往经济模式下经营逻辑的冲击。
过往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模式驱动下,以要素驱动型投资和成本竞争型出口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成为主导,并由此决定了整个市场主要的金融需求。
政府和企业方面,多数体现为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房地产开发融资和流动资金周转需求;而个人方面,虽然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但由于长期的投资渠道不畅和理财意识不足,个人投资消费仍然以储蓄和保本理财等单一金融产品为主,而信贷需求则大多集中于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和信用卡等业务。
在这种相对单一、需求旺盛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处于金融供给的“卖方市场”,借助于利率管制、利差锁定的政策红利,以及业务牌照优势,银行可以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银行原有的经济红利减弱,传统部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原有的制度红利消失,随着民营银行获批速度的加快,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逐渐放开,牌照红利将不复存在;原有的成本优势不再,存贷利率上限的取消,意味着过往的低成本负债优势面临瓦解,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
传统模式的终结,意味着商业银行应加快创新,加快自身的“产能出清”。
国企弊端及国企改革之我见作者:袁知中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3期摘要:文章论述了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及产生弊端的根源,提出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以推进国企业快速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弊端根源产权制度改革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85-02一、为什么要提出国企改革什么是改革。
改革就是要改掉或革除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合理、完善、更加适合需要。
改革,实际就是通过不断的改良手段达到革命的效果。
国企改革也是这样。
笔者之所以现在还提出国企改革,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部分国企的弊端仍未根除。
对内:政企不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对外:缺乏市场竞争力(内则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外竞争不过跨国公司),有些国有企业目前还在依赖政府保护,输血生存。
二、国企弊端的表现及根源1.政企不分、官本位意识。
新中国建立伊始即把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用行政级别的方式与党政干部级别挂起钩来,这有它的历史原因。
当年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为国有,以后又通过公私合营方式,消灭了资本家阶级,50年代即基本完成了工业企业国有化改造。
当时大量企业领导人从哪里来?只有从大批党政军干部中调派企业领导干部,他们都有相应的级别。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人也和党政干部一样由各级党组织管理考核任命调配,因此,形成了政企不分,企业领导干部也有了官本位意识。
上世纪从80年代开始提出政企分开,取消企业干部级别,但时至今日,国企领导干部的级别实际并未取消,部分国企领导均有与政府官员相对应的级别。
如:中央管的企业领导干部就是省部级,省委管的企业领导干部就是地厅级、地市委管的企业就是县处级,县属企业的领导就是科级。
这种级别的对应深入人心,在政府运作中已习惯成自然。
由于历史的影响和现实的原因,国企人的思想,尤其是部分国企当家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官本位”思想。
清廉国企建设之我见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分散以及市场主体的多样化,使得国有企业的党的纪律检查和监督更加复杂,这也增加了反腐败斗争的挑战。
在当前新形势下,国企必须努力打造清廉的国企,加快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的落实。
关键词:清廉;国企;建设引言:自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清廉国企”的建设,积极营造有利的改革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由于资金流动密集、项目往来频繁,国企比其他类型企业承受的廉洁风险更大。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加强,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一、清廉国企建设重要性从宏观角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不仅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政治作用,而且对国家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将振兴国有企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从而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政治稳定。
如果出现贪污腐败或者其他违反规定的情况,将会使得国有企业难以正常运转,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破坏[1]。
因此,党非常重视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
从微观角度,当人们被腐败的诱惑所迷惑,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如果能够通过党风廉政教育来阻止腐败的蔓延,不仅可以拯救那些走向绝路的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和企业的损失。
自十八大以来,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反对腐败,各地纷纷发布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意见,全体国有企业也纷纷采取行动,通过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尽管“三不”机制尚未完善有效构建,但清廉国企建设正在迈出坚实的步伐,各项制度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不仅要求腐败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而且还要求清廉国企建设者克服一些困难和问题,以实现清廉国企建设的目标。
因此应当让更多的国企深刻领会清廉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清廉国企建设不仅是一项使命,也是一项责任,能够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的发展壮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改革创新之我见
看了《鹰的重生》视频短片,听了郑煤机集团董事长的讲话后让自己颇为感慨,对郑煤机集团改革创新的先进做法很是佩服,他们的各项改革创新做法可以扭转一个亏损企业的命运,发人深省。
不禁让人联想到徐矿集团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很多创新方法,但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改革创新方法,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适合自己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发展。
现在的徐矿,正如接近40岁的鹰,各种累计的问题犹如那逐渐累赘的重羽。
要么按部就班等待衰老、死亡,要么下定决心经历剧痛以换取继续展翅翱翔蓝天。
徐矿要研究改革,怎样通过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一个老国有企业焕发出青春,这还需要不断探索。
企业要立足于自身,立足于改革,不断创新。
作为本部煤炭资源近枯竭的百年老矿,做大做强做优非煤产业,是徐矿集团调整转型战略的重要环节, 对于从高速增长急速回落的煤炭工业来说,企业盈利空间将会大幅挤压,尤其像徐矿这样正处在转型决定性阶段的企业,要开创经济变局下“两转”新局面,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煤炭经济中速时代的现实要求,迫切需要徐矿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创新“两转”方式,重构盈利模式,增创利润增长点,赢得发展主动权,谋求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按照效益明显、规模集聚、优势突出的要求,加快建设极具经济效益和集群效应的能化基地,早日实现崭新徐矿的战略目标。
大力度推进“两转”方式创新,前十年,徐州本部矿井为掩护异地项目建设做出了重大牺牲,目前安全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形势在加速度逆转,徐矿进入到异地反哺本部的转折阶段。
未来十年,异
地公司要担当起掩护本部转型振兴的重任,树立强烈的投资回报意识,尽快从基建阶段向经营阶段转变,从初创阶段向创效阶段转变,成为集团经济规模和效益增长的支柱力量。
作为异地矿井的员工的感慨是企业“两转”的任务重,压力大,百年
老矿沉重的羽翼需要经过更为严厉的磨打,我们需要的不是空泛的谈
改革,而是做实事,只有“舍得”做一番大动作,才能迎来新生。
徐矿集团“羽翼”问题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集团公司做过很多
关于这方面的改革, 去年,徐矿集团机关调整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
推行大部制改革为方向,实施大规模“减肥瘦身”,撤销部门20个,
精简分流人员达30%,切实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实现减
人提效、改进作风的目标。
在这里,我建议改革的是实行岗位任期制,明确每个管理者的任职期限,打破企业管理人员任免的神秘化,这其实有利于人力资源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竞争,而竞争就应当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职务任期制跟选举制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还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完善,而这一工程直接结果是形成企业
人力资源的竞争,这一竞争确实是麻烦的,不舒服的但它却是把企业
管理引向深入的有效杠杆,使企业人力资源以更好开发和利用的基本
前提。
其次,也不能因为煤炭企业遇到困难,就放松了煤矿安全管理和降低安全投入,集团公司在协调好利益关系的同时也要给亏损煤炭企业
一定上的支持,自负盈亏,只能让企业陷入泥沼,应帮助亏损企业走出
困难,渡过“严冬”。
以保障煤矿职工的基本利益。
目前夏阔坦矿业公司作为异地矿井,地理位置偏僻,生活环境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仍然面临招一线职工难的问题,尤其是招一批80后的年轻掘进职工以填补日趋中老龄化的掘
进队伍。
根据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只要煤矿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有的放矢地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与时俱进地提高采掘工人的劳
动报酬和改善采掘工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按有关规定真正为采掘工提供职业安全保障,积极改善采掘工的安全生产条件和降低劳动强度,持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切实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一定能吸纳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80后男青年加入煤矿的采掘队伍,从而促进煤矿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企业无论怎样改革创新,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理念。
企业发展好,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职工。
为了幸福生活,让我们共同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