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系列评论汇编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一、坚持系统观念,切实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各个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能单独看待。
我们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经济发展中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但这种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们要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要加强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减少风险。
再次,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必不可少。
我们要把创新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各种手段,打造一支强大的创新队伍,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二、守正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只有企业能够不断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才能推动整个经济发展。
首先,要倡导创新文化。
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氛围和文化氛围,企业在发展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文化建设。
秉承开放、包容、进取、协同的企业文化,就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不断迸发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
其次,要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牌建设,企业能够巩固市场地位,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
再次,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要创新商业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要注重整合各种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解决方案。
三、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建议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建议正文:一、前言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国有企业在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亟待改革。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提出相关建议。
二、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必要性1.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可以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引入合适的股东,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营效益的提升。
2.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可以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引入非国有资本可以调动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改善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状况,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益。
3.增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可以推动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引入合适的股东,国有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4.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股权改革是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股权市场的机制,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可以得到明确,股东权益可以得到保护,企业经营决策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市场化的机制可以有效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三、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建议1.引入多元化股东引入多元化股东是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吸引民营资本、外商投资和金融机构等多方股东参与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2.加强股权管理和监督加强股权管理和监督是实施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重要保障。
可以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制度,明确股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约束,确保股权改革的顺利进行。
3.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股权改革的关键。
7篇汇编2024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交流发言材料、心得体会第1篇,共7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个人心得体会——防救杜渐,清正廉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出台,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
深入学习这一条例,使我对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国有经济乃国之命脉,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在这一重要领域中,管理人员的行为举止至关重要。
《条例》的颁布,正是为了“防微杜渐”,从细微之处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避免因小失大。
《条例》内容详尽,“事无巨细”地涵盖了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它明确了各种违规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处分标准,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在政治纪律方面,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杜绝“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行为,做到“心口如一廉洁纪律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坚守的底线。
我们要“两袖清风”“洁身自好”,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不能“利令智昏”“贪得无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工作纪律要求我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不得“玩忽职守”“消极怠工”。
在工作中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注重每一个细节,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要以过往的违规案例为镜,吸取教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
同时,要积极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通过学习《条例》,我们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2篇关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研讨发言材料、心得——家椅原涛心,产守纪律为“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阊阎话短长。
”这句古诗所描绘的清正廉洁形象,应成为每一位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追求的目标。
2024年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本遵循研的研讨交流发言材10篇汇编第1篇,共10篇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就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发表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等重要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刻把握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事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国有企业姓“国”,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有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
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明确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地位党的全面领导是指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在国有企业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更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这要求我们在企业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党的领导,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
我们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党的工作制度,提高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要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确保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同时,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确保企业正确政治方向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国有企业中,我们要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确保企业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使命。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强化使命担当,铸就国企辉煌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承载着推动国家繁荣和民族曳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目标,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源自于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也源自于我们对国企使命的深刻理解。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强化使命担当。
这意味着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要把企业的发展融入国家大局之中,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投身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去。
(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巧,更要敢于尝试新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方法,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菜品。
在我们的国企中,也需要这样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比如, 我们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就要敢于引入民营资本,打破传统的体制束缚,让国企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样的尝试,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能为国企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敢于打破旧的规矩改革往往意味着打破旧的规矩,建立新的秩序。
大厨在烹饪时,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烹饪规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
同样地,在国企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也要敢于打破那些束缚企业发展的旧规矩。
比如,我们要敢于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让企业的运营更加高效、灵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国企的转型升级。
(三)不断提升手艺水平改革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大厨要想烹饪出更好的菜品,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手艺水平, 学习新的烹饪技巧。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汇编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此,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监管和管理制度,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营。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汇编,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情况。
一、国有企业法律地位与目标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全资或者控股的企业,享有法人地位。
国家通过设立国有企业,旨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
国有企业的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机制1.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国有企业一般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制度。
董事会由代表国家利益的董事组成,负责企业战略决策和监督工作;监事会由监事组成,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总经理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2.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采用股权管理制度,即国有资产出资设立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由国家行使,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国有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通过经营活动获得利润并实现增值。
三、国有企业财务和监管制度1. 国有企业财务制度国有企业财务制度主要包括财务决策、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等方面。
财务决策由董事会和管理层共同决策,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2. 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监管制度包括资产评估、资产处置和监督检查等环节,以确保国有企业依法合规运营。
四、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旨在选拔和管理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绩效。
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晋升和激励等方面,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要求企业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和员工权益等。
国有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六、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多篇汇编)2024年度《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心得体会(发言材料篇一,共十篇)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此,共同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这对于我们每一位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志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和约束。
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就如同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为我们指明方向,确保我们不偏离正轨。
先来看几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XXX在负责重大项目期间,利欲熏心,贪污受贿,导致项目停滞,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还有XXX,玩忽职守,对企业的资产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这些案例令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若不严守纪律,后果不堪设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违规行为,若不加以制止,可能会逐渐蔓延,最终馥成大祸。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为了防微杜渐,让我们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不被权力和利益所迷惑。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我们要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为“明镜”,时刻对照自己的行为,做到“洁身自好''"克己奉公在工作中,我们要“兢兢业业”,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同志们,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我们对自身职责的庄重承诺。
让我们“以身作则”,将条例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谢谢大家!(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篇二)“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在深入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该条例对于国有企业蓬勃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为准则确立的重大意义和迫切需要。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国有经济高速发展、成果显著,在推动国家重大基础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显著。
优化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法人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在战略发展、规范决策、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领域的管控能力有效提升。
目前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就从国有企业入手,浅谈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以及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共性问题;有效对策公司治理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改革创新,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企业发展的内部束缚,全面激活企业高质量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只有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1]。
近年来,受金融风险、科技制裁、消费疲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愈发严峻,要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企业所处的地理区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各有不同,拥有的资本实力、资源能力、管控能力也大相庭径,与之对应的公司治理体系构建思路也就存在一定的共性与特性,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概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是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构建由党委(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工代表大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各治理主体之间依法合规、权责分明、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促进企业降低决策风险、夯实管理根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证明,治理体系中明确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最基本与最重要的特征。
在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企的前提下,国有企业通过《公司章程》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法定地位。
关于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汇编(3篇)文章一: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然而,目前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首先,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存在虚化问题,基层党员活动质量不高。
一方面,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党组织只存在形式,缺乏实际的组织、活动和服务,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一些党员没有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或者只是形式性地参与,导致党员教育和培训效果不明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企业党组织在组织架构、活动设计等方面符合实际需要,确保党组织的日常活动有实际意义。
二是加强党员参与意识的培养,鼓励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党员教育和培训的参与度和质量。
其次,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缺乏先进的理论学习资料、活动经费等支持,导致党建工作无法进行有效开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与党委、团委、工会等组织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资源筹集,通过拓宽资金来源、开展研究对接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必要的学习和活动经费支持。
最后,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缺乏自觉,党组织的监督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党组织的监督权力被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党员和干部的责任意识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意识和职责意识。
二是加强上级党委和企业领导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总结来说,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虚化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监督不力问题等一系列挑战。
国企改革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0篇)1.《国企改革中的市场化思维》该篇论文介绍了市场化思维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引入市场机制来激发国企效益。
案例分析了部分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做法。
2. 《国企重组中的难点与对策》这篇文章从国企重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企业在重组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例如,如何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如何保障员工权益等。
3.《创新能力提升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国企改革中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发和提升国企内部的创新能力。
作者通过一些前沿科技企业的案例,分析了如何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创新意识、引导企业注重科研投入等方法。
4. 《充分发挥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作用》该篇文章强调了市场化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从管理层面、组织结构层面等多个方面发挥市场化改革的作用。
论文通过对国企市场化改革后的效益分析,总结出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和挑战。
5.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企人才管理新思路》文章着重指出,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应当建立一支高素质、多技能、强适应性的人才队伍。
这一目标需要在人才选拔、培养、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新思路,以适应混改的新要求。
6. 《中央企业改革之路和成效》论文介绍了中央企业改革的历程、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文章强调中央企业的重要性和后续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如分类推进改革、推进国企战略转型等。
7. 《从一汽夏利的痛点看国企转型之路》该篇论文以一汽夏利为例,分析了国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痛点,比如如何应对外部竞争,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
文章还探讨了国企转型的必要性和方向。
8. 《从股份制改革谈国企发展的新方向》该文论述了股份制改革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股份制改革后的国企发展新方向,如重视自主创新、关注员工福利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等。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资料汇编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自2016年起启动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此计划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班子和企业管理,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水平。
以下是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第一步,推进国企分类改革。
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分类别对待、国资投资和国资监管等方面的措施。
该指导意见更加明确了国企的分类,即继续作为国有全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四种类型,实现能属尽属、能出尽出的目标。
第二步,深化国企混改。
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推进国企改革,国资委推出了“双百行动计划”,即百家重点央企混改和百家地方国企混改,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引入外部战略投资、员工持股以及实行多元化经营等方式,创造更加优良的经营环境。
第三步,加快国资经营公司改革。
2018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一是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国资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规范管理,推动国资舞台更宽广、更精准地发挥作用;三是创新支撑保障,提高国企发展的超脱性、动力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
第四步,提高国企的资本市场化程度。
为鼓励国有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在2017年与2018年,发行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发行额均超过了4万亿元。
国资委还加强了对于公司股票发行注册工作的管理,使得企业更合理地在资本市场中进行筹资。
综上所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
在未来,国企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提高经营效益,将中国的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企业。
2023年国企政策汇编一、国企改革政策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在改靠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政府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鼓励引入民间资本,推动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和创新,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国企监管制度,提高国企的透明度和治理水平,促进国企健康发展。
二、国企创新政策2023年,政府将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国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政府将加强对国企创新成果的保护,并为国企提供更多的创新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支持等,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和引领者。
三、国企战略调整政策政府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引导,鼓励国有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政府将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产业政策支持,推动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国企文化建设政策政府将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文化建设,鼓励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和活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政府将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文化政策支持,推动国有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五、国企员工激励政策政府将加大对国有企业员工的激励支持力度,鼓励国有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政府将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政策的调研和梳理,提出更加具体和可行的激励措施,促进国企员工的素质提升和能力提高。
六、国企环保发展政策政府将加强对国有企业环保发展的政策引导,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将继续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多的环保政策支持,推动国有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税收政策文件汇编》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8.08.04
•【文号】发改办经体〔2018〕947号
•【施行日期】2018.08.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税收政策文件
汇编》的通知
发改办经体〔2018〕9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科学设计改革路径,最大程度用足用好现有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税收政策,我委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税收政策文件汇编》。
现印发你们,请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认真学习、规范适用。
附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税收政策文件汇编(本文有删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8年8月4日。
深化国企改革理论文章汇编(3篇)目录1.深化混改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 (3)2.以集团混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5)3.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四重维度 (7)深化混改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领导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如何深刻领会领导领导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我省国企竞争力?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根本遵循:“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20xx 年x月领导领导在xx考察调研国企时提出,国企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三个有利于”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省省属国企混改工作一直在探索之中,既有成功的案例经验,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离“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尚有差距。
比如,资本实力不强,行业领军企业不多;国资湘军的品牌还不够响,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不充分;产业布局结构不优,xx技术产业占比不高。
因此,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把握好“三个有利于”的核心要义对于我省来说,至少具有“三个有助于”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体制。
通过混改引入民资、外资,优化股东结构,可以改变传统国有企业行政思维模式,促进企业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
通过撬动非公资本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可以提升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助于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
通过发挥民企的机制灵活优势叠加国企的品牌实力优势,有利于完善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社会潜能和企业活力。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按照领导“三个有利于”要求推动国企混改,增强国企竞争力。
实践探索:“三个一流”合作模式混改“与谁混”?这是国企混改在实践探索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企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讲话汇编(11篇)1、【致开幕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作为本次国企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的主持人,非常高兴能够与各位领导、专家一起,探讨如何推动我国国企改革。
如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之中,各种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变。
国企改革,也在这种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将在此次论坛上重点探讨国企改革的路径、策略和实现方法,需要广泛征求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本次国企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2、【致欢迎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在这里,我代表主办方武汉市政府,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国企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重大变革,它关涉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本次国企改革调研工作座谈会,旨在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座谈会,得到更多专家领导的宝贵意见,推进国企改革的进程。
最后,再次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国企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3、【主旨演讲】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国企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任务,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推动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审慎权衡国企改革的利弊得失,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公开透明、有序运作也是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此外,创新也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吸纳外部优秀人才,引进现代化科技,不断推动国企改革。
在未来的国企改革中,我们将继续以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积极推动国企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4、【专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国企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全局性的思考下,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国企改革快速发展。
我们要以“提高效益、保持发展、促进创新”为目标,实现国企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通过改革创新,加强业务层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国企改革与市场化向前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课题调研文章汇编(10篇)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这样的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也是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要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各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
为了全面了解和研究我国改革的现状和问题,调研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近年来的课题调研中,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值得关注。
以下是10篇全面深化改革课题调研文章的汇编。
1.《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该篇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提出了一些优化政策的建议。
2.《医疗体制改革与公立医院绩效提升》:该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建议,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金融改革与风险防控研究》:该篇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和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监管措施的建议,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4.《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该篇文章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该篇文章研究了中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6.《国有企业改革与市场化运作研究》:该篇文章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深化市场化运作的建议,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7.《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收入增长研究》:该篇文章研究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该篇文章探讨了教育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一、背景介绍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多轮的国有企业改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和效益。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引导经济发展朝着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原则1.市场化原则国有企业改革应该遵循市场化原则,实行股份制改革,引入外部投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依法原则国有企业改革应该遵循法治原则,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改革行为,保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3.公平公正原则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实行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益输送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1.股份制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和外部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2.高效益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设立通过设立高效益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优质资产的有效配置。
3.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内部治理、市场化经营、员工激励等方面的改革。
4.健全国有企业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提升监管效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不当利益输送。
五、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国有企业改革方案附件2:国有企业改革实施进度表附件3: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法规汇编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有企业:由国家或所有并经营的企业,享有特殊的资格和特权。
2.市场化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和价格的原则。
3.依法原则:国家、社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要受制于法律的原则。
4.公平公正原则: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的原则,保障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改革总结(优选6篇)【第1篇】后备干部参加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总结按照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下面结合自己参与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工作情况汇报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六十年代成立的“老字号”国有企业。
公司的前身是石油机械厂,2000年与我市液压件厂强强联合,建立了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职工总数1397人,在岗25人,离岗1372人,离退休职工783人、总资产9500万元,总负债26700万元。
该公司一直是我市石油配套企业的龙头老大。
但由于多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和发展。
由于该公司,不同于我市其它企业,既有其他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更有企业庞大、人员、贷款、外债超负荷等特殊问题,加上,现今国企职工,在经历过去,阶段性改革和市场经济洗礼后,身份意识、就业观念、价值取向,已发生了明显转变。
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非常敏感。
一旦改革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很多,不稳定因素。
因此,该企业的改革工作,就不能,按一般模式进行。
就要想办法,为企业实施破产,卸掉企业包袱;用国家政策,合理置换职工身份;把改革同招商相结合,解决企业改革成本,实现整体改制到位,完成企业“双退”。
为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失误,依法参与企业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做法。
一、加强学习,明确思路,努力形成有利于国企改革的合力。
一是加强学习,精心组织,把握好国家、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需要面对企业1000多名职工,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是无法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和推进企业改革,正常进行的。
为能适应,改革工作需要,我在系统学习了,省委下发的相关文件,和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积极向,各专业机关、部门认真请教。
还经常向,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对企业如何实施破产、如何妥善安置职工等,方面进行研究,明确具体办法。
同时,还组织企业领导班子人员,学习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下发的文件,和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领导,大胆创新,放开手脚,以大胆的,改革行动,做解放思想的表率。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材料汇编(集团公司)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材料汇编(集团公司)自国家启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以来,本集团公司根据国家的改革路线和要求,在集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现将总结材料汇编如下:一、产权改革在产权改革方面,我们集团公司坚持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进市场化机制,成功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和股权激励。
先后与一流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优势。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持续发展。
二、员工激励在员工激励方面,我们集团公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采取了多种激励措施,包括股权激励、岗位晋升、薪酬福利等。
通过激励机制的改革,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市场化运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我们集团公司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强化了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
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益,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集团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与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成立了科研团队和创新基地。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不断引进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五、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坚持推行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绿色发展,我们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企稳回升。
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
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
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的。
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
心,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
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
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
由于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
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产权制度改革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
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
但大多数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
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为21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
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
影响较深,改制后的企业没有相应地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所有者缺位、高层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提升。
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在加快推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过程中,更要注重综合性的配套改革。
针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改制企业带来的新特点,将国企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1、国企改革必须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的。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组主体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企业、民营企业等。
这也是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提高实力的战略性选择。
而多年国企改革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企业成为改革的主体和主角。
当前整个世界经济都在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谋划和实施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让那些真正能够有利于产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入,企业既不能自恋、也不能自卑,要有长远目光,选择战略性的合作伙伴。
2、国企主体地位要与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有机结合。
近几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地方不相适宜。
因些,要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和调整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改革不可能单纯靠企业自身来完成,原有体制下形成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的有力指导和调控,特别是政府所设计的体制框架与政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很大。
政府应做好提供政策法制框架,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中介组织则按照专业化分工,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社会提供信息、沟通、自律、公证等服务。
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真正提高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
3、国企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从单个企业来讲,国企改革只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来讲,一个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要涉及到整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原有国企的生产力布局是大而全、小而全,人为割裂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造成低速低效增长,竞争力持续下降。
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必须把区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进来,充分发挥改制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由产业投资公司主导可以保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站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高度,谋划国企改革,通过改革最大程度地带动和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
4、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多年来企业改革的主旋律,未来仍是值得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新课题。
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进
程中,现代企业所应具有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搭建起来,但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还不完善。
必须按照《公司法》和国家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组织部门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明确的制度性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企改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