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一指禅阙门弟子:段泳

从5月10日拜入少林内劲一指禅第19代掌门阙巧生师父门下学习以来,已经练功5个多月了,这段期间没有一天间断过,现将练功体验总结如下,请师父与师兄指正。

1、勿贪勿躁,循序渐进

从师父交功的第一天,我就每次站桩时间达到90分钟以上,每天站两桩,恨不得立刻出功。结果练功1周后出现膝盖的不适应,疼痛难忍,每次功后几乎不能走路,要在凳子上休息很久才能恢复,到后来,即使休息也仍然膝盖疼。起初以为可能膝盖有老伤所致。后来与一些师兄分析讨论,总结为:

1、练功时间应循序渐进,否则双腿和膝盖从没受过如此高强度训练反而会损伤;

2、站桩的姿势不正确,包括重心点也不是很对。

于是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减少练功时间,每天由两桩改为一桩,时间也减少为1小时左右;

第二,站桩时感到膝盖疼,就活动一下膝盖和腿,练几次三环聚气,或改为一字桩站几分钟,缓解膝盖的压力;

第三,如遇到身体或腿的自发晃动,不要刻意抑制,这些晃动是身体对重力不适应的自我调整,也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的自发运作,通过晃动,局部承压比较大或已疲劳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缓解;

第四,身体的重心由涌泉穴向后调整,我发现重心在涌泉穴时,初期站时间长了膝盖会疼,如重心放在脚踵上,时间长了会脚后跟疼,其实重心应在全脚面,每个人高低胖瘦不一,重心的放置的位置也不一样,具体是在涌泉穴和脚踵之间自我调整,以舒适自然为宜。

经以上四点调整,我的膝盖成功恢复,不再疼痛。

2、勇过三期,安神勿助(疲劳期,枯燥期,病显期)

在这5个月我经历了疲劳期,枯燥期和病显期。

疲劳期在站桩刚开始时出现,肌肉酸疼,两股颤颤,站桩后非常疲劳,这段时间很艰苦,坚持全凭毅力。而且疲劳期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反应期也不一样。我的疲劳期经历的4个月才好转。

枯燥期,我在站桩的第三周进入了枯燥期,就是在站桩时心里很烦躁,一上桩就想立刻下桩,有种厌烦情绪。通过在练功中看电视,放音乐,不断坚持,大概经历了1个月的光景,枯燥期结束。

病显期,在练功第一个月后,感觉自己的一些慢性病,如肠胃炎,颈椎病,肩周炎,支气管炎等症状都有所好转,不过在第三个月后这些病症又回到了以前,这应该是师父及众师兄所说的病显及排病气的过程吧。

这段期间,我觉得应该保持平和的心,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把追求迅速涨功,更不要把别的门派的意念内容或动作带进来,踏踏实实地打好筑基关。

3、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这段时间的不断练功及思考,觉得一指禅功法最重要的是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姿势规范,就是师父教的功法认真做,认真体会,有时间就到师父家,让师父或师兄看看桩架是否走形。

动作舒畅,就是正确的桩架都是别人看着舒展大方,自己感觉舒适自然,如觉得某个姿势或动作很别扭,那么自己的桩架肯定有问题。因为感觉别扭,就会心生杂念,影响功力增长。

4、重心可调,疲劳可动

如在第一点我所谈到,为了避免膝盖疼收到损伤,在练功感到双腿或膝盖疲劳,可以活

动膝盖和双腿,缓解其压力。重心位置也以自己舒适为宜。

5、时间任意,朝向随意

有功友问,什么时间练功容易出功,练功时应朝哪个方向。其实练功没有那么精确,80年代有些所谓的高人用物理去解释,什么根据地球磁场是南北向,所以练功应该东西向,切割磁力线,能迅速涨功。其实人的反应没有那么敏感。练功时间除了饭后1小时内不能练,睡觉时间无法练,其他时间均可。不过最后练功时间形成一定的规律,比如每天早上8点练,那么就坚持下来,每到那个点,身体就会自然形成练功态。

有很多功友不赞成晚上练,担心练后大脑和身体兴奋,影响睡眠。我这几个月每天晚上都是10点以后练,刚开始确实出现失眠状况,随着练功的深入,体质增强,睡眠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练功后稍微休息一会儿,倒在床上立刻就能进入睡眠状态。

还有功友问是每天站一次桩,一次两个小时,和每天站两次桩,一次一小时,哪种练法涨功更快。我认为第二种练法涨功更快。因为身体是有记忆功能的,就如同我们背书,每天花两个小时反复背20个单词,和我们每天背两次单词,一次一个小时。根据记忆专家分析和实践,第二种方法记忆更深刻。

6、功退功进,自在由心

练功涨功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是波浪式前行的,我刚练功时感到了自己体质和气感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一点感觉都没了,身体出现特别疲劳的低潮期。一些师兄告诉我,这是正常的反应坚持下去,过了低潮期就会有有收获。后来低潮期过了之后,站桩时身体轻松了许多,气感更足了。

所以,我们要当然面对功力的涨落,一切都是暂时现象,一切皆虚妄,守好本心,清净自然,方能继续进步。

7、高桩低桩,适宜为上

有很多功友刚开始练功,就想练低位桩,认为低位桩涨功快。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桩的高低,要量力而行,随着练功的持续,身体素质上去了,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由高位桩转向低位桩。刚开始就练低位桩,首先是很难坚持,尤其对于体质弱的人,反而会造成各种不适而揠苗助长。比如咬牙练低位桩,1、身体尤其双腿和膝盖不适,站桩时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咬牙坚持上了,精神得不到放松,抑制了涨功的自然条件。2、因体质弱,低位桩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而高位桩则能保证比较长的练功时间,所以初学者练高位桩更容易涨功。3、既然一指禅是气功的一种,它与其它气功的功理相通的,就是轻松自然,清静无为出高功,一味追求低位桩,舍本逐末,使身心偏执于一点,不但不容易涨功,反而会因此而出偏差。

8、勤练不缀,健康永随

一指禅是一门需要长期坚持的苦功,它是实实在在的功法,不能够坚持,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法涨功。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每天都要坚持下去,我们的身体在长期的坚持锻炼中才能不断排除病气,湿气,达到纯阳之体。

练功过程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见异思迁,基础一定要打扎实,努力下去,相信天不负我,定能实现身体的全面健康,并能为亲朋好友发气治病。

以上是我这5个月对一指禅实践的粗浅认知,供大家参考,也请多指正,多谢!2016.10.17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内劲一指禅练功5月谈 一指禅阙门弟子:段泳 从5月10日拜入少林内劲一指禅第19代掌门阙巧生师父门下学习以来,已经练功5个多月了,这段期间没有一天间断过,现将练功体验总结如下,请师父与师兄指正。 1、勿贪勿躁,循序渐进 从师父交功的第一天,我就每次站桩时间达到90分钟以上,每天站两桩,恨不得立刻出功。结果练功1周后出现膝盖的不适应,疼痛难忍,每次功后几乎不能走路,要在凳子上休息很久才能恢复,到后来,即使休息也仍然膝盖疼。起初以为可能膝盖有老伤所致。后来与一些师兄分析讨论,总结为: 1、练功时间应循序渐进,否则双腿和膝盖从没受过如此高强度训练反而会损伤; 2、站桩的姿势不正确,包括重心点也不是很对。 于是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减少练功时间,每天由两桩改为一桩,时间也减少为1小时左右; 第二,站桩时感到膝盖疼,就活动一下膝盖和腿,练几次三环聚气,或改为一字桩站几分钟,缓解膝盖的压力; 第三,如遇到身体或腿的自发晃动,不要刻意抑制,这些晃动是身体对重力不适应的自我调整,也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的自发运作,通过晃动,局部承压比较大或已疲劳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缓解; 第四,身体的重心由涌泉穴向后调整,我发现重心在涌泉穴时,初期站时间长了膝盖会疼,如重心放在脚踵上,时间长了会脚后跟疼,其实重心应在全脚面,每个人高低胖瘦不一,重心的放置的位置也不一样,具体是在涌泉穴和脚踵之间自我调整,以舒适自然为宜。 经以上四点调整,我的膝盖成功恢复,不再疼痛。 2、勇过三期,安神勿助(疲劳期,枯燥期,病显期) 在这5个月我经历了疲劳期,枯燥期和病显期。 疲劳期在站桩刚开始时出现,肌肉酸疼,两股颤颤,站桩后非常疲劳,这段时间很艰苦,坚持全凭毅力。而且疲劳期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反应期也不一样。我的疲劳期经历的4个月才好转。 枯燥期,我在站桩的第三周进入了枯燥期,就是在站桩时心里很烦躁,一上桩就想立刻下桩,有种厌烦情绪。通过在练功中看电视,放音乐,不断坚持,大概经历了1个月的光景,枯燥期结束。 病显期,在练功第一个月后,感觉自己的一些慢性病,如肠胃炎,颈椎病,肩周炎,支气管炎等症状都有所好转,不过在第三个月后这些病症又回到了以前,这应该是师父及众师兄所说的病显及排病气的过程吧。 这段期间,我觉得应该保持平和的心,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把追求迅速涨功,更不要把别的门派的意念内容或动作带进来,踏踏实实地打好筑基关。 3、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这段时间的不断练功及思考,觉得一指禅功法最重要的是姿势规范,动作舒畅。 姿势规范,就是师父教的功法认真做,认真体会,有时间就到师父家,让师父或师兄看看桩架是否走形。 动作舒畅,就是正确的桩架都是别人看着舒展大方,自己感觉舒适自然,如觉得某个姿势或动作很别扭,那么自己的桩架肯定有问题。因为感觉别扭,就会心生杂念,影响功力增长。 4、重心可调,疲劳可动 如在第一点我所谈到,为了避免膝盖疼收到损伤,在练功感到双腿或膝盖疲劳,可以活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2-1)

六、调气功 1.拉气 预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腹前约10厘米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与左手相距约10厘米(图47)。 图47 图48 动作: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图48),滚至右手心向上并与“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10厘米,两“劳宫穴”相对;拉气: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拉开,停1~3秒(图49);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然后再“滚气”、“拉气”、“压气”,要领同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做3~5遍。 图49 要求:两手成斜对角拉开后要注意保持掌心相对;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功用:久练之则手掌“气感”日益增强,蓄积内气,导气至掌指,即能“内气外放”,为他人导引治病。 2.转气 预备姿势:同“拉气”预备姿势(图47)。 动作:右手心向外、向上,左手心向里、向下一齐翻转,右手向上推成“托天势”,左手向下成“按地势”,两手再用力一下推按到尽头,同时吸气——谓之“顶天立地”或“金刚托天”(图50);向左体侧弯腰,打开气门——谓之“转气”(图51);放松,直腰,右手从右侧向下转,左手在左侧向上转——谓之“八卦圈”,同时呼气;两臂转至与肩平时掌指上翘90°,用力向左右平推,气贯“大陵”穴,

同时吸气——谓之“大字桩”(图52);放松,同时呼气,“八卦圈”——右手向下转,左手向上转,成左手托天,右手按地势;向右体侧弯腰——“转气”;再放松,直腰,“八卦圈”——左手向下转,右手向上转,至两臂与肩平,坐腕,掌指上翘90°,左右用力平推成“大字桩”……做 3~5遍。 图 50 图51 图52 功用:调整阴阳,练气、练力。久练之自能运气外放,造福人民。 七、收势 1.导气 动作:接“转气”结束时的“大字桩”势(图52)。前臂外旋,掌心向上,屈肘,手向头前上方划弧,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吸气;掌心向下,经头前慢慢下落,同时呼气,导气至“涌泉”穴(图53、图54) ,提手、落手反复做3遍后恢复直立。 图53 图54 要求:1.收势是防偏、纠偏的基本方法,因此,每次练功完毕,都必须认真做好收功导气动作。如选练本功法中的某桩势,在结束时先将左脚收回,手心向上,从两侧提起至与肩平,然后再按上述动作做即可。2.两手内收时,手心不可对着耳朵。 2.雷声——压气

劲钢(型钢)柱结构施工方案.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劲钢结构施工方案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劲钢结构概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 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 ; 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 , 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 ;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 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 ; 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 , 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 ;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 90mm 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这种结构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 : a 型钢不受含钢率限制 ,刚度大 ,承载能力高。 b 型钢构件截面积小 , 在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其经济效益可观。 c 型钢砼柱结构的延展性高 , 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d 型钢砼柱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优良。 e 不必等待柱芯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安装上一个层次的钢结构构件, 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程的工期。

f 钢筋安装工程在钢构件施工完毕后进行 ,钢筋密集、钢构件表面布满剪力钉 , 钢筋安装非常困难。 g 竖向结构模板安装要避免碰撞已经施工完毕的密集的型钢梁 , 钢柱部位无法设置对拉螺栓 ,模板设计要全面考虑。 h 竖向结构模板与型钢柱间仅有 150mm 空隙 ,且钢筋和栓钉非常密集 ,模板上口分布有型钢梁 ,对混凝土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工艺流程 绑扎底板钢筋、安装钢柱柱脚埋件T浇筑底板混凝土T安装型钢柱T柱脚灌浆一安装型钢梁一浇筑柱芯混凝土一安装墙、柱钢筋一安装墙、柱模板T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拆除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水平结构模板—安装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一安装型钢梁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材料准备 (1柱脚无收缩灌浆料 第一节钢柱与底板间设计有 50mm 缝隙,用无收缩灌浆料填充 ,要求此种灌浆料的流动性相当高 ,扩展度不小于 500mm 。 (2高强自密实微膨胀低收缩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及箱型钢骨内部需要浇筑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要求水胶比 0.26、水灰比0.33、砂率0.4%,严格控制混凝土扩展度 >500mm坍落度为220-240mm。柱内衬板构造是否影响混凝土自密实、高抛混凝土是否产生离析、如何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 , 混凝土配比时原材料要求严格 : 水泥:选用北京市建委备案的知名品牌 42.5R 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

劲性柱施工方案

劲性柱施工方案 4.5.1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要求,1#楼地上部分1~27层,设置四支钢结构劲性柱(KZ6)。 劲性柱截面为H焊接型钢,腹板二边各焊接二支T型铁,截面尺寸:1~16层为1500*1200*38*36,每米单重约为1500公斤,16~26层为1200*1000*32*36,每米单重约为1100公斤,26~27层为1100*800*32*32,每米单重约为680公斤。最大分段长度约为6米,最大单件构件重量约为9吨左右。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劲性柱的吊装就位是本工程的难点。由于塔吊起重量的限制,劲性柱无法利用施工现场塔吊安装、就位,现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现场的塔吊,将构件垂直运输至安装楼面,随后用液压推车将构件水平运输至劲性柱就位地点,采用龙门吊架及链条葫芦将劲性柱吊装就位。工期方面:钢结构施工安装必须提前于墙柱钢筋绑扎工序之前,因此钢结构施工进度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本公司将充分运用以往一些工程的成熟工艺和经验,以专业化的管理、精湛的制造技术、精益求精的检测态度,针对上述工程的特点和难点,采取一系列对策,确保工程质量和进程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除了在工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和本公司工艺要求制作外,特别要注意现场与土建工程配合搭接,并随时接受业主、甲方、监理的监督、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此工程高质量地按时完成。 4.5.2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工厂必须进行施工图深入消化,如板材的焊缝焊接,节点的深化设计等工作。施工图深化设计应符合原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工厂按施工图制造,凡变更设计、改变结构

或与设计不符时,均应提交设计院认可并备案。本钢结构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施工准备及计划。 4.5.2.1建立管理班子:技术、工艺、质量、设备、施工、安全等均需配备专人负责。 4.5.2.2熟悉图纸了解技术要求,阅读并掌握有关资料,技术标准的工艺要求,正确使用设计、制作及验收标准规范。 4.5.2.3了解钢结构与土建的关联,是确定施工现场吊装方案的重要依据。 4.5.2.4设备、劳动力准备:根据制作、预拼装、现场吊装等三个阶段的工程内容,合理调整,添置工夹量具、设备、安排好劳动力。 4.5.2.5钢结构制作、安装、验收、质量检验评定按钢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进行。 4.5.3材料 4.5.3.1本工程使用钢材质量为Q345B,所采购钢材质量应符合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标准,钢材的含碳量,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要求、冲击韧性等保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4.5.3.2钢材表面有锈蚀或划痕缺陷时,其深度不得该钢材厚度偏差的1/2,钢材表面缺陷不得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4.5.3.3工厂按ISO9002质量要求的规定,验收所有订购的钢材,工程所用的钢材、螺栓、锚栓、焊条、焊剂、栓钉等,均要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 4.5.3.4本工程的钢材,消耗辅料为专料专用,焊接材料等,均需存放在仓库内,制订严格的领用制作台帐。对关键的主要的焊接使用的焊接材料应能追踪。 4.5.4工厂制作 钢结构经放样、加工、组装、焊接、校形、测量、初验、预拼装、调整、检验、焊接成形,完成制作。

劲性钢柱焊接、安装方案

劲性钢柱焊接、安装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幸福二村(B区)综合楼施工图纸 2、设计变更通知单:编号:SJ-G-05(结构) 3、《圆柱头焊钉》GB10433 4、《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 5、《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81 6、《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座落在由新东路,幸福村中路,幸福二村四巷及规划一路围合的基地中。整个用地呈相对完整的长方形。工程由北京天鸿集团公司开发,北京新纪元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北京赛瑞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承包施工。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3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35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09880,地下建筑面积43620平方米,建筑高度最高87.25米,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地下三层,地上A、B、C、D、E、F、G区,分别为5、7、5、27、21、7、5层。 本工程C区KZ12为劲性钢柱。地下三层至地上二层,每层有6根,各层均在1-21轴与1-24轴和1-E轴、1-F轴、1-G轴的轴线交点处。钢构件总重约45吨。 由于层高的不同,其中单根构件最大重量为1.85吨。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单,了解设计要求及施工内容。 2、现场劲性钢柱安装位置的定位放线。 3、做好安装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3.2、材料设备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的材料品种、规格及施工要求做好材料设备的准备如下表: 3.3、现场准备 1、在劲性钢柱进场前,在4#塔吊的作业半径范围内准备堆放材料的场地。 2、安装前在6根劲性钢柱安装位置搭好脚手架并铺好脚手板。

推拿手法学 知识点汇总

推拿手法学知识点汇总 (From:罗佳佳and罗淳) 《少林内功》 1.前推八匹马势 2.倒拉九头牛势 3.凤凰展翅势 4.霸王举鼎势 5.两手托天势 6.顺水推舟势 7.怀中抱月势 8.仙人指路势 9.平手托塔势 10.风摆荷叶势 11.单凤朝阳势 12.海底捞月势 13.顶天抱地势 14.力劈华山势 15.三起三落势 16.乌龙钻洞势 17.饿虎扑食势 《易筋经》 印度高僧达摩所创,是一套身心并练,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医疗保健养生功。 1.韦陀献杵 2.横担降魔杵 3.掌托天门 4.摘星换斗 5.倒拽九牛尾 6.出爪亮翅 7.九鬼拔马刀 8.三盘落地 9.青龙探爪 10.卧虎扑食 11.打躬击鼓 12.掉尾摇头 第二章 1、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 即名按摩也。 2、按摩作为学科名始见于《内经》。 3、《金贵要略》首次提到膏摩一词,首次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死。 4、《皇帝歧伯按摩》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医学专著。 5、隋唐时期推拿医学进入又一次高潮。 6、《唐六典》记载推拿治疗范围为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7、《儒门事亲》将按摩与针灸等归入“汗法”。

8、“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按摩”一词被官方 取消后,推拿成为了正式学科名) 9、小儿推拿体系的标志:《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10、《医宗金鉴》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详 细论述“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的正骨八法。 11、1958年,上海成立第一所上海推拿医士学校。 第三章 1、推拿手法简称手法,是指以治疗、康复、预防或保健为目的,以手(或肢体 其他部分)刺激人体的有一定法度的动作技法。包括手法操作的目的、主体、对象、技术特性四个要素。 2、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 动关节类。 3、推拿手法的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缓急、调利骨节、补肾益气、 调理肠胃、化痰畅肺、急救醒神、美容养颜、养生保健。 4、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对运动关节类手法,基 本要求为稳、准、巧、快。 5、对深透的理解:深透是指手法具备了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四项基本要求 后,形成了一种渗透力。这种渗透力,可透皮入内,直接深达手法刺激体表的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或间接地通过各种途径使手法的生物效应到达目标脏腑器官,起到调整脏腑虚实的作用。深透,主要是指力的深透,但同时也包括了热的深透。 6、推拿手法的禁忌症,了解。P37(慎用:饥饿、过饱、极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后、 怀孕者慎用、酒醉者。禁用:高热、急性传染病者、皮肤破损或感染、骨折部位、骨或关节结核者、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出血性疾病或正在出血部位、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部位、精神疾病不稳定者或酒后不清醒者)7、摆动类手法包括:滚法、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和鱼际揉法。(操作要领、动作关键) 8、一指禅推法: 注意事项: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吸定(紧推慢移);临床应用:“循经络,推穴道”,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功能的功效。 12、缠法频率220次/min,具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的功效和较强的消散作 用。 10、跪推法的全称:一指禅跪推法。 11、一指禅偏锋推法着力点相当于少商穴处。 12、摩法与揉法的区别 摩法:用手掌或手指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按揉法:垂直按压与水平环旋揉动复合运用,带动皮下组织转揉动的手法。 13、推桥弓:用拇指指腹从翳风穴从上到下推至锁骨上窝。 14、擦法:在受术部位作单向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为小鱼际擦法、鱼际擦法、掌擦法、指擦法。产热量最高的是:掌檫法 15、临床运用:适用于全身。(小鱼际:脊柱两侧,肩胛上部,肋间部;鱼际: 四肢<尤其上肢>;掌檫:肩背部,胁肋部,胸腹部;指檫:四肢小关节,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作者:小不点(叫化佬) 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练功苦,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苦。苦尽甘来,甜,练少林内劲一指禅更甜。

劲钢(型钢)柱结构施工方案

南通乐活邻里中心项目 劲 钢 结 构 施 工 方 案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一,劲钢结构概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 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 a型钢不受含钢率限制,刚度大,承载能力高。 b型钢构件截面积小,在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其经济效益可观。 c型钢砼柱结构的延展性高,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d型钢砼柱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优良。 e不必等待柱芯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安装上一个层次的钢结构构件,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程的工期。 f钢筋安装工程在钢构件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筋密集、钢构件表面布满剪力钉,钢筋安装非常困难。 g竖向结构模板安装要避免碰撞已经施工完毕的密集的型钢梁,钢柱部位无法设置对拉螺栓,模板设计要全面考虑。 h竖向结构模板与型钢柱间仅有150mm空隙,且钢筋和栓钉非常密集,模板上口分布有型钢梁,对混凝土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工艺流程 绑扎底板钢筋、安装钢柱柱脚埋件→浇筑底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柱脚灌浆→安装型钢梁→浇筑柱芯混凝土→安装墙、柱钢筋→安装墙、柱模板→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拆除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水平结构模板→安装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安装型钢梁 四,钢骨柱施工 (1)安装钢柱柱脚埋件 1)钢结构的基础预埋工程非常关键,它影响第一节钢柱的安装精度乃至关系到整个工程钢结构的安装质量。 2)预埋件的定位安装 在地梁模板支设完后,校正并加固牢固,检查合格后,安装柱脚埋件,并在四个方向加固,利用1000mm高程控制线控制埋件的高度。浇筑混凝土时,拉通线控制,专人在纵横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看护,以避免位移。同时安放调节螺母,用于调节钢柱埋件的标高。 3)预埋件的保护 埋件调整验收后,在螺栓丝头部位上涂黄油并包上油纸保护。在浇筑地梁混凝土前再次复核,确认其位置及标高准确、固定牢固后方可进行浇灌工序。

【最新编排】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秘籍(下)

【最新编排】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功法秘籍(下) 6.力劈华山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腕交叉于胸前约10厘米处,指尖朝上(图40)。 动作:手指朝上,用内劲向上举起直插云霄,双臂伸直(图41),同时吸气;用力徐徐朝前下方成弧形劈下(图42)。同时呼气;放松,略停1,3秒,双手从裆下直线缓缓向上提至胸前,同时吸气;直腰,两手松直,指尖朝上,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做7遍。要求:下劈时腿要挺直;劈下后不低头,目视前方。 功用:本动作劲发于腰部,力运四肢末梢,气走手、足三阴三阳经。久练之则气走全身、百脉通畅。 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用力过猛。 7(海底捞月、怀中抱月 预备姿势:同“力劈华山”的预备姿势(图40)。 动作:两手掌心朝前,成拉幕状缓缓向左右水平分开,坐腕,用力向两侧平推成“大字桩”(图43),贯气于掌根,同时吸气;松腕,手放平,弯腰,手缓缓下落捞月(海底捞月),屈腕,指尖相对(图44),同时呼气;向上捞起,上身随势而起,直腰屈肘,两臂运动,掌指着力,似抱重物状缓缓端起至胸前(怀中抱月),同时吸气(图45);两手交叉于胸前,同时呼气,恢复预备姿势。反复做7遍。 要求:弯腰捞月时两腿要挺直,不低头,目视前方;上身随势而起时,要垂肩坠肘,颈部不僵直。 功用:海底捞月,气贯掌指,蓄劲待发;向上捞起,则锻炼腰背,通手六经脉,并可提升“中气”。故对内脏下垂疾患有一定疗效。 8(霸王举鼎

预备姿势:继“海底捞月”中的“怀中抱月”势(图45)。 动作:接上式,两手缓缓用力上托至锁骨处放松,前臂内旋,翻掌向上,中指相对,用内劲徐徐上举,腰、腿、臂均用力挺紧勿松,成“举鼎”状(图46),同时吸气;随即两臂放松,向外划弧至与肩平时坐腕,运劲外撑成“大字桩”(图43),停1,3秒钟,再放松,徐徐下落,恢复原势,同时呼气。做7遍。 要求:上举时臂要挺紧,并保持指端相对;成大字桩时,要收腹挺胸,两腿夹紧,劲往下沉至足心。上肢用多大力,下肢亦用多大劲。 注:第七、八两节通常在一起练习。 功用:双手托起上举,则导引气在胸腹中运行,以升举阳气,充养髓海,调理三焦。六、调气功 1(拉气 预备姿势:两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两手在腹前约10厘米处“劳宫”穴相对成“抱球”状;左手在下,平“神阙”穴,掌心朝上;右手在上,掌心朝下,与左手相距约10厘米(图47)。动作:滚气:左手在里,向内、向上滚动,右手在外,沿左手背向下滚动(图48),滚至右手心向上并与“神阙”穴平,左手心向下,在右手上约10厘米,两“劳宫穴”相对;拉气: 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同时缓缓拉开,停1,3秒(图49);压气:两手按原路线缓缓合拢,恢复抱球状。然后再“滚气”、“拉气”、“压气”,要领同上。左右各做一次为一遍,做3,5遍。 要求:两手成斜对角拉开后要注意保持掌心相对;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功用:久练之则手掌“气感”日益增强,蓄积内气,导气至掌指,即能“内气外放”,为他人导引治病。 2(转气 预备姿势:同“拉气”预备姿势(图47)。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六) [真诚为您服务] 五、动功 动功又称 ;内劲站桩功 ;,它是在马步站桩基础上及马步站桩后进行锻炼的桩势。它仍强调动作姿势的准确,并讲究以势运气,以气助力,以力带气,从而达到 ;气血并练 ;、 ;劲气并练 ;、 ;表里并练 ;,使气、力倍增,促进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它主练能量的贮存和释放,增强双手 ;外气内收 ;、 ;内气外放 ;的功能。 1(双臂揽月 预备姿势:继马步站桩姿势。 动作:双手向胸前慢慢揽拢,中指相对,两臂交错,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互相干行,相距约1O厘米;掌心朝下,手指成阶梯形;右手 ;劳宫 ;穴对准左臂的 ;曲池 ;穴,左手的 ;外劳宫 ;对准右臂的 ;少海 ;穴(图29)。揽月5分钟后手指松直,随即两臂向两侧同时缓缓拉开,如同大鹏展翅 ; ;谓之 ;拉气 ;(图30);略停1,3秒钟,然后再沿原路复原 ; ;谓之 ;进气 ;。反复做7次。 要求:不要耸肩缩颈,拇指不得指向胸部。揽月时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拉开后,两臂不伸直,两手的 ;合谷 ;穴相对。 功用:通过 ;劳宫 ;穴作用于 ;曲池 ;和 ;少海 ;两穴,使两臂的经气互相渗透,气血贯通,并调节其平衡。而通过两手臂的 ;拉气 ;、 ;进气 ;,则可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经脉。 2(抱球 预备姿势:继 ;双臂揽月 ;后。

动作:右手在上平 ;膻中 ;穴,手心朝下;左手在下平 ;神阙 ;穴,翻掌朝上;两手 ;劳宫 ;穴相对成抱球状(图31),距身体约10厘米。抱球5分钟后,两手同时缓缓地上下拉开,右手拉至平 ;百会 ;穴,左手拉至平 ;会阴 ;穴(图32) ; ;谓之 ;拉气 ;;到位后停1,3秒,再缓缓地合拢 ; ;谓之 ;压气 ;。停1,3秒钟后再拉……如此反复拉压7遍。 要求:手势同马步站桩时要求,抱球时右手拇指不得指向胸部,自然呼吸;拉动时开吸合呼。 功用:两手 ;劳宫 ;穴相对在体前成 ;抱球状 ;,通过内外感应以强化中焦之气;当两手在胸腹前上下拉动时,则导引三焦之气贯穿带脉并作用在任脉的承浆、天突、膻中、中脘、神阙、关元等穴,调理并强化任脉、冲脉(因其夹行于中脉两侧)和带脉之经气。久练之可促进 ;心肾相交 ;、 ;水火相济 ;,并可防治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及内分泌失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十字手 预备姿势:继 ;抱球 ;后,直立,两手在胸前10厘米处交叉成 ;十字手 ;,上缺口平 ;天突 ;穴(图33)。 动作:十趾抓地,收腹提气,腿部发力,推动腰、背、肩、臂、十指朝上成立掌,两臂同时用内劲向前推出,将劲气推运至掌根,推到尽头后放松(图34),将手收回胸前。十字手推出时吐气,收回时吸气,一推一收为一遍,做7遍。 要求:力发于根,自下而上节节贯通。前推时填背,收回时坐背。前推时不要耸肩缩颈,头颈切忌用力,以免血压升高。 功用:两臂用内劲尽量前推时,背部肌肉、韧带亦受到牵拉,脊髓也随之上升,劲气亦由下而上贯通督脉;放松收回时,劲气仍循督脉而回。这样,一紧一松,久练之则劲气相随,气大力粗,督脉自然通畅。 4(丹凤朝阳

[精华版]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精华版]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劲钢(型钢)柱结构施工方案

1.1.劲钢结构施工方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劲钢结构概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混凝土内配置了型钢和普通钢筋的结构,本工程钢骨柱采用了十字钢骨和箱型钢骨两种;钢骨梁有单钢骨和双钢骨两种,并与体外预应力配套使用,达到了降低梁高的目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柱(箱型柱和钢管柱)内灌注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表面布满90mm长剪力钉的型钢结构的外面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外壳。这种结构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 a型钢不受含钢率限制,刚度大,承载能力高。 b型钢构件截面积小,在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其经济效益可观。 c型钢砼柱结构的延展性高,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d型钢砼柱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优良。 e不必等待柱芯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安装上一个层次的钢结构构件,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程的工期。 f钢筋安装工程在钢构件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筋密集、钢构件表面布满剪力钉,钢筋安装非常困难。 g竖向结构模板安装要避免碰撞已经施工完毕的密集的型钢梁,钢柱部位无法设置对拉螺栓,模板设计要全面考虑。 h竖向结构模板与型钢柱间仅有150mm空隙,且钢筋和栓钉非常密集,模板上口分布有型钢梁,对混凝土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工艺流程 绑扎底板钢筋、安装钢柱柱脚埋件→浇筑底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柱脚灌浆→安装型钢梁→浇筑柱芯混凝土→安装墙、柱钢筋→安装墙、柱模板→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拆除竖向结构模板→安装水平结构模板→安装梁、板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安装型钢柱→安装型钢梁

第二节、虚步桩

第二节、虚步桩 当两掌交叉时,右掌沿左前臂外侧中心线下移,停在肘尖下。左掌至面部高度时,两掌向下,右臂外展,使两前臂与地面平行,掌指向前成梯形,放松。同时两腿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前出半步,脚掌点地,膝盖略屈;右膝略超过脚尖,形成左虚步桩架(图40)。 2.换式:右腕移至左掌下方。沿左前臂内侧中心线上移,至左肘部翻掌向上绕过肘部,使右外劳宫穴对准左肘小海穴,同时左脚收回,使重心移至左腿,此时右掌继续沿前臂外侧重心线移过左掌,翻掌向下,两掌变梯形,使两前臂平行并与地面平行,同时右脚出半步,右脚掌点地,成右虚步(图41)。 【收势】同前 【要领】 上体保持正直,上实下虚。两前臂平行且与地面平行。左虚步时,左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45°;右前臂与上臂夹角约100°。前后掌错开10厘米。 转换虚部要领同,唯左右相反。 【功理】 虚步桩是“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功 法之一,它的难度与强度较大,同“马步站桩”、“弓步桩”共同

构成“少林内劲一指禅”独具特色的桩架。由此可见,它是练好本门功法的关键之一。受“虚步桩”重心的支配,大小腿后侧肌群强力收缩,沿大小腿后侧走行的足太阳膀胱经伴随开合。现在不妨熟悉一下足太阳膀胱经的循环路线。从内眼角开始,上向额部,交会于头顶,一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其直线,从头顶深入络于脑,出来再顶部分开下行,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沿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腰部分支,从腰中向下,夹脊旁,贯通臀部,进入腘窝中。背部另一支、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经过髂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向下,会合于腘窝中。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外踝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接足少阴肾经)。我们解剖部分经穴来考察肌肉、血管、神经与经络的关系。殷门穴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外侧有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承山穴在腓肠肌二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则为胫神经。飞扬穴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昆仑穴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至阴穴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背外侧皮神经。

少林内劲一指禅

少林内劲一指禅 第一章概述 中华气功门派众多,在练功的大法上也各有千秋,中华气功的功法不仅各派之间差异大而且在一个派系中也有所不同,甚至因人而异。这是丰富的中华气功源远流长的历史写照,也是地域环境、人天合一诸因素的共同集合。 中华气功,在科学的春天里繁花似锦,各显神彩,令人目不暇接。 “内功一指禅”功法,是我国福建少林寺独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崇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的独特门户。“内劲一指禅”功法繁多,训练方法也奇特,训练中虽不强调静和意守,但对姿势的正确性,动作的先后次序要求特别严格。它能调理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腑脏协调,从而起到防病祛病,健身延年,精、气、神、力合一的作用。坚持练此功法,功底随时间而深厚,不仅可以从“外气内收”,“积蓄”“内劲”,而且可以“内气外放”为患者导引治病。本功法的“外放气”,对伤骨科、神经科、内科等疑难杂病均有良好的疗效。 “内劲一指禅”的“内劲”,是人体活动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蕴藏在人体内的潜力。“禅”

是梵语,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一指”,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必须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键性的训练方法,即十个手指与十个足趾有系统,有规律的按动和拨动的锻炼。十指与十趾,分别代表了人体的十二正经,手指的扳动和足趾的按动,不仅可以积蓄“内径”,调解释放“内劲”,而且还简易和缩短了练功的功法与时间,使之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传人——阙阿水先师,江苏省苏州人。他家境贫寒,七岁就被送入庙门当苦行僧。他随福建少林寺武僧杜顺彪法师习武,学的“内劲一指禅”绝技真功。那时,佛门律规严厉,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全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和心记,所以懂得此功法的人很少。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他觉悟不断提高,于是开门纳徒授教,将埋没了100多年的国宝——“内劲一指禅”功法,公诸于世,造福人民,从而受到党和人民的赞誉。 十年动乱后,阙阿水先师出任上海中医学院气功研究室顾问,与科学工作者合作,开创了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气功的新纪元。1980年中国科学院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年鉴记载了他及其儿子阙巧根关于“内劲一指禅”气功“气”的实验结果,使气功载入了科技史册。 “内功站桩功”功法是“内劲一指禅”的初级功法。它包含了独具特色的“内劲一指禅”功法,结合中华武术内家拳的内功,在实践中得到了提高,而形成了动静相济,不需意守,以力带气,气感快、足,

劲性砼柱施工方案

(三)、劲性砼柱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劲性砼柱的主要施工工序有:钢骨加工—钢骨安装—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砼浇灌。 2、劲性柱钢骨加工方案 劲性柱钢骨加工在工厂内加工成型,首先要选定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加工能力强,具有一级钢结构施工资质的专业公司加工。如下加工简图

3、钢构件验收检查 1)外观检查验收 所有焊缝外观质量达到二级质量要求:表面不得有咬边、裂纹、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夹渣、气孔等缺陷;其它缺陷控制在二级要求以内。允许偏差见下表: 2)焊缝探伤检查 焊接完成24h后,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要求对所有结构受力焊缝达到100%检查。满足二级质量标准的达到100%。 同时所有钢结构构件焊接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均邀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涂刷防锈漆。 4、钢骨柱运输 用槽钢加工马蹬,高度比梁翼板高5cm,放在施板车上,每根柱放置三~四个;在工厂内用天车将钢骨柱放在车上的马蹬上,每车

只放一层,然后用钢丝绳栓紧,即可运往现埸。 在现埸同样用槽钢加工成马蹬,但放置每根钢管柱的马蹬用角钢在上下联接成一体形成支架,防止倾倒马蹬下地基要坚实平整。运至现埸后,有塔吊吊运至支加上待用。 5、钢骨柱的吊装 5.1、柱脚预埋螺栓的预埋 1)柱脚螺栓及定钢位板加工:柱脚预埋螺栓采用Φ36*1370-420的“T”型螺栓,预埋在基础底板和地梁内,埋深1.37m。采用工厂加工制作。用6mm厚的钢板加成螺栓定位钢板 2)将螺栓焊在定位板上加工成型,螺栓丝口位置全部塑料管套严。 3)在底板垫层上弹出轴线,先绑扎底下铁钢筋,然后根据地梁顶的标高加工马蹬,并把马蹬安装在底板之上;再将定型的螺栓体安装在马蹬上,进行位置、标高的调整。最后绑扎底板上铁钢筋,钢筋全部绑完后,再对螺栓进行一次调整。 4)浇灌底板砼后,再用经纬仪校正螺栓位置,然后安装地梁模板,地梁模板安装完成后,再一次校正螺栓位置。 5)地梁砼浇灌完成后,在地梁上放出各轴线,校核地脚螺栓的偏差量,并做好记录,偏差较大的要进行调整;同时钢骨砼柱位置的砼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2、首根钢骨安装 1)起吊:由于首根柱既有柱脚、梁翼板,长度又高,直接用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著

中国内劲一指禅/阙巧生 功法介绍 第一套功法 第二套功法 第三套功法 内劲一指禅功法五大特性 内劲一指禅的练功原则 内劲一指禅的发放外气 十四经循行及主治穴位 常用气功点穴的部分穴位图解 第一套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中国气功名家阙阿水的长子阙巧生大师嫡传的正宗功法。我们所选编的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二),(三),习惯称之为第一、二、三套功法,其功法严谨合理,已经和正在为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一),由五个架构组成,即:

罗汉推掌、掌心开合、罗汉出掌、罗汉戏球、手指扳动功法等。这五个桩架,可以从始至终一气呵成,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个桩架在马步站桩30分钟后锻炼,一个月后再换桩架。否则,欲速则不达。无论第一套、第二套还是第三套功法,只要把“调息”、“三环聚气”和“马步站桩”一一练好,定会事半功倍。 ·一、调息 ·二、三环聚气 ·三、马步站桩 ·第一节、罗汉推掌 ·第二节、掌心开合 ·第三节、罗汉出掌 ·第四节、罗汉戏球 ·第五节、手指扳动功法 ·第六节、收势 一、调息 【功法】

人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略宽于肩,两掌放在体侧,掌心向下、十指向前(图1),用鼻徐徐吸气。同时两掌缓慢抬起,高与肩平,拇指相对(图2);此时徐徐吸气,并且两掌随呼气缓慢沿体侧用内劲下压; 同时脚跟渐渐抬起,重心在脚掌上,脚趾用力抓地,收腹提肛(图3)。两掌压至两胯侧,两脚跟落地;全身放松,两掌放在体侧,直立3秒钟。 如此一呼一吸为1次,共做9次。 【要领】 吸气时,要深、细、匀、长,小腹外凸;呼气时,要全身用暗劲,收腹提肛。 【功理与作用】

少林内劲一指禅 四

四、桩架姿势 桩架姿势是本功外形动作的重要形式。它的外形要求是求方不求圆(与太极相反,太极拳为求圆不求方,以缠丝劲圆方的方式制敌取胜),因为人的自然外形是立体长方形;桩架的最佳姿势是方形,初练功者很难做到,要逐步加深。本辑将要详细介绍五组桩架,这五套桩架是以前的一指禅前辈主练的桩架,阙阿水先师这一生就练了这五套桩架,功力就达到了非凡的境界,而本功的最基本桩架是马步巧夺真元桩。此桩是桩术的第一个桩,属基础桩,功夫达到相当程序以后,最后仍要把此桩架作为主练桩架,因为此桩架是本功的最佳的一个桩架。而只是站桩时的姿势有高低之别,内劲强弱之差,自然,桩架越低、越方,功夫越深。下面具体介绍几个桩架姿势: 巧夺真元 本节共七个桩架,所有学练本功者都要以马步巧夺真元桩架为起点。尤其是年老体弱的和身体有病的练功者,要调整阴阳五行,疏通经络,祛邪扶正,更要主练马步巧夺真元桩。 马步巧夺真元桩(图1) 巧夺真元桩是取天地之气,自然之气,尤其是地气,补足心之气,壮两腿之力,以达练精化气,祛邪扶正,调整阴阳五行,疏通经络,治病健身之目的。此桩架对各种慢性疾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比如先天性肝炎,后天慢性心脏病等等),尤其适合初练功者和年老体弱者站桩之用。 两脚与肩平站立两脚趾向里扣抓地,成内八字,两膝向外分开,同时屈膝下蹲,成骑马姿势,如同坐在马背上,两膝不过脚趾,力在脚跟,两臂松垂,屈肘抬臂,上臂略向前伸,手指松直,手心向下形成一个巧夺真元之势。 马步怀抱顽石(图2) 怀抱顽石是取天地之气和自然之气,补心经、肺经、肝经和脾胃之经,调动内气,强化经络畅通,排除浊气,收进营养。此架主治心、肺、肝、脾、胃之病症。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三)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三) [真诚为您服务] 5(野马奔槽 ; ;提丹田 预备姿势:成立正势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两臂伸直在左腿上方,十指松直,手背相靠,上身倾向出腿方向;目视正前方(图9)。 动作:两臂随掌心向下、向侧后方拉至最大限度,同时用鼻吸气,重心随势后移,右腿屈膝,左腿伸直,上身略后仰(图10);两臂继续下行,两手由掌变拳,经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冲提,同时用口迅速顺势短促呼气有声。上身亦随势前移,右腿用力蹬直,但脚不离地。两拳眼向外翻转,左拳在前与眉齐,右拳在后,靠近左手腕处与鼻平。头颈直正,目视正前方(图11)。做完7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次,而后恢复直立。 要求:在两臂向后拉至最大限度时,前腿要蹬直,与上身、头颈在一直线上;冲拳后,头颈、躯干与后腿成一直线。 功用:加速吐故纳新。对治疗肺气肿、胸膜粘连、肠粘连、胃下垂、肾下垂等疾患有疗效。 通过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肘、肘推手连贯动作的导引,以提升中气,同时也有效地锻炼了下肢、腰背和上肢的劲力。本动作有较大的技击实用价值。 注意:高血压患者禁忌。 6(扁担 ; ;拉丹田 预备姿势:直立。左脚向前跨出半步,两脚尖朝前,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臂自然下垂。 动作:向右转体90?,掌心向上,两臂冉冉向上成侧平举(扁担式),左臂在前,右臂在后,转颈目视右手 ;劳宫 ;穴(图12)。两手翻掌向下划弧,下落于大腿两

侧,重心下降并随势屈膝,向左转体至最大限度,随即直立,两臂平举,掌心向上,右臂在前,左臂在后,并转颈目视左手 ;劳宫 ;穴。做完10次后,换右脚在前,再做10次,然后恢复直立。 要求:两脚站立要稳实,转动时脚不要移动;动作要缓慢,协调、柔和,上身转动要以腰为轴,头随上身转动;两臂前后平举一定要像 ;扁担 ;那样尽量做到与肩成 ;一 ;字水平。两臂不能横举像门闩,或高举过肩,或低垂倾斜;头颈一定要转动目视后掌 ;劳宫 ;穴,自然呼吸。 功用:颈椎、腰椎为人之枢纽,经常练习本节转腰回顾动作,可使督脉、任脉、带脉通畅,脊柱灵活,增强平衡性。对眩晕症、咽喉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椎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而展臂扩胸及两腿的屈伸,可增强上下肢肌肉的弹性,使血压降低,所以本节动作对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胸膜粘连、肺气肿等疾患也有一定的作用。 7(搓草绳 ; ;搓丹田 预备姿势:成立正势站立。左脚顺脚尖方向跨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左手掌心向上,置于左膝上,右手合于左手上,手指松直,头颈、腰、背均自然放松(图13)。 动作:收腹提气,右手用内劲沿左臂内侧向上提经胸前至右肩上,同时用鼻吸气(图14);接着右手用内劲再沿原路下搓复原,同时用口呼气有声。上提下搓各一次为一遍,做完7遍后,换右脚在前,再做7遍,然后恢复直立。 要求:上提时上身随势向侧后转动、扩胸,手尽量上提至肩上,前腿随势伸直,后腿略屈;下搓后,上身和两腿随之恢复原势;上下搓动时两脚均不得移动;一提一搓走内劲,气贯五指;呼吸要 ;细、匀、深、长 ;。 功用:本节动作又称 ;吐纳功 ;,一提一搓走内劲,有疏通手三阴经和壮大脏腑之气的作用。通过细、匀、深、长的呼吸,吐尽浊气,纳入清气,故名为 ;调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