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第5单元12.坐井观天【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设计是关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二课《坐井观天》。
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十二课《坐井观天》,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青蛙生活在井里,每天都以为自己看到了整个世界,直到一只小鸟告诉他天空的辽阔。
故事教育我们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要开阔眼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故事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课文文本3. 生字词卡片4. 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可以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
4. 故事理解:让学生复述故事,讨论故事的意义。
5.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类似坐井观天的情况,如何避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坐井观天青蛙——坐井观天小鸟——开阔眼界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坐井观天》。
2. 请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设计二、课文阅读的引导在课文阅读环节,我强调了让学生朗读课文的重要性。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在朗读过程中,我会注意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情,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故事中。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选字填空。
坐座渴喝
1.小青()在第一排。
2.乘公共汽车要主动为老人让()。
3.上完体育课,我很(),想()水。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
的。
”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
1.“无边无际”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我从这个词语知道,天 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边无际”是 ABAC 式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填序号)
①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部编人教版第五单元12课《坐井观天》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指导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语气和情感。
3.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感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寓意。
启发学生多读书籍,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青蛙”“小鸟”贴画。
(教师)2.在第1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生字词。
(学生)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视听动画,跟着动画故事听读课文,回顾第1课时所学课文内容。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坐井观天»(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井、观”)。
读题,解题质疑。
解题:“观”就是“看”的意思。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词语?“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3.复习巩固生字词。
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进行检测巩固。
4.谁坐在井里看天?(青蛙)课文里除了青蛙还有谁?(小鸟)他们在争论什么?(板书:天有多大?)二、读通课文,梳理对话1.青蛙和小鸟是在哪儿争论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指名学生上台贴“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指导书写生字“沿”;理解词语“井沿”)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
3.谁能说说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引导学生梳理出青蛙和小鸟对话的次数(三次)并找出每次对话的相应段落。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一)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1.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指名读,师生评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青蛙一个人生活在黑暗的井里,这时突然看见井沿上飞来一只小鸟,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预设:奇怪、好奇....)哪位同学能把青蛙的这种语气读出来?(指名读,指导点评,齐读)2.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内容,明白本篇课文的寓意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明白本篇寓意三.教学四.教具准备PPT 小鸟卡片青蛙卡片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生齐读生字,师强调“喝”“渴”两个生字(喝水要用嘴,渴了要用水)(2)回顾课文。
师提出问题:这篇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指名回答)①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②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2.理解课文(1)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找一找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
(三次)①第一次对话:指名扮演青蛙和小鸟。
师:从第一次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了?生:井沿上。
师:坐在井底的是?生:青蛙。
师出示小鸟和青蛙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小鸟从天上来为什么落在井沿上?(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要喝水,所以落在井沿上)说明了什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天很大。
)指名回答问题。
师:谁能读出很大很大的感觉?(让学生自己体会天的无边无际,师进行指导朗读)②第二次对话:指名扮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师:青蛙说的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生:反问句。
师:从这个反问句中可以表现出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生:自以为是,自负,自信。
师:谁能读出这种自以为是,自信的语气?(指名朗读,并适当鼓励)③第三次对话:指名扮演师:这一次,小鸟让青蛙干什么?生:跳出井口。
师:那我们就帮助青蛙让跳出来,青蛙跳出来后,会不会看到天有多大?生:会!看到天真的无边无际,大的很哪。
师:那从这一次对话中我们可以明白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师让女生扮演小鸟,男生扮演青蛙并进行朗读指导。
(青蛙的语气要读出自信,自以为是,小鸟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生:青蛙不知道天有多大是因为井挡住了它的视线,要想看到天,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坐井观天》是一篇短小精悍又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
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故事情节的展开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角色朗读来读好对话,理解故事寓意。
关注课题:“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
教学时,也可联系另一成语“井底之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来理解。
关注插图:本文的插图中小鸟和青蛙分别居于井外世界和井内,也正是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才导致了二者的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关注词语:坐井观天、井沿、回答、口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
将词语放进课文的语境中去理解会事半功倍,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井沿”可以通过图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适合随文识记。
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渴、喝”,掌握多音字“哪”,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一、贴图回顾,引出故事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哪一课?(生:《坐井观天》)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黑板上画的一口井知道的)。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能想起来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鸟和青蛙)他们在哪里相遇了?(找学生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上。
)那他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预设:“天有多大”这一问题。
(板书:天有多大)过渡: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从它们的对话中找找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二、研读对话,揭示寓意1.学习第一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生活的环境。
部编版2022-2023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3.体会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理解“无边无际”、“说大话”等词语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用具准备:教学课件、青蛙小鸟板贴、青蛙小鸟头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的生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先请一个小老师领读第一行。
——小老师领读师:读得非常准确。
师:最后一行,你来。
(学生读)你读得真标准,最后一个哪,读得又轻又短。
师: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生:知道,读na(第三声)师: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大家读得又整齐又响亮。
】师:坐井观天的青蛙和小鸟在哪里相遇的,你们还记得吗?【先课件出句子。
】师:谁来贴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学生到讲台贴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师:贴对了吗?把掌声送给他。
师:那他们俩在争论什么?生: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师:是的,你还记得。
那你能选出他们各自眼中天的模样吗?二.归纳课文内容师: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
(2-3分钟)——学生自由朗读,在书上画出对应内容。
师:谁来找找青蛙和小鸟说的第一句话。
生: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师:像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就叫对话,同学们再找找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
生:三次。
师:那第二次对话谁来找?生: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进行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坐井观天2. 相关知识:寓言故事的特点、寓意以及作者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标记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探讨寓言故事的寓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坐井观天2. 课文结构:引言、故事情节、寓意3. 重点词汇:坐井观天、寓言、寓意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 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