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从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来,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泥沙沉积等方面入手。
首先,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由于大坝截断了水流的自由流动,水库中的水流速度减慢,水体与岸边的交换也减少,导致大量的有机废料在水体中积聚。
这些有机废料分解产生氨氮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大坝水库的堆积沉积物也被废料覆盖,导致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质,还可能污染下游的农田和饮用水源,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风险。
其次,长江三峡大坝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大坝阻隔了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迁徙路径,很多鱼类无法完成其生存繁殖的周期。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鱼类繁殖基地之一,但大坝的建成导致了鱼类的数量急剧下降。
一些特有的鱼类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另外,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对泥沙沉积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大坝建成前,长江一年四季都会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到下游的农田和河道中,为农业生产和河岸生态环境提供了养分。
然而,大坝阻断了泥沙的顺流运动,在上游堆积了大量的沉积物。
这不仅导致下游的土壤贫瘠化,还加速了海洋侵蚀,造成河道淤积。
这些问题不仅给农田带来了严重的困扰,还加剧了下游城市的洪水风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措施。
例如,在大坝下游建设了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以保护受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长江三峡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三峡的相关内容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峡工程由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两座大型电站组成,于2003年正式竣工。
下面将从三峡的背景、建设过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背景: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重庆市涪陵区和万州区之间。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由于长江上游地势险峻,水电资源丰富,因此长江流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水力发电基地。
然而,长江上游地区也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建设过程: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工程一直未能启动。
直到1994年,中国政府正式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以解决长江上游的洪水问题、改善航运条件和发展水力发电。
建设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开始修建大坝和船闸,并逐渐兴建电站。
整个工程历时近10年,共投入了数十亿元的资金。
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由于工程的建设,水位上升,导致了大面积的淹没和土地消失。
这对当地的植被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其次,由于水位变化,导致了湖泊的水质变差,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三峡大坝的运行也会产生一定的水下噪音和振动,对鱼类的生活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比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建设鱼类过渡设施等。
总结:三峡工程是中国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旨在解决洪水问题、改善航运条件和发展水力发电。
工程的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最终于2003年竣工。
然而,工程的建设也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恢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三峡工程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三峡工程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贡献。
一、环境保护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水域的水质得到了改善。
在工程建设之前,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质一直存在问题,水污染严重。
而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水质,还减少了水污染的发生。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
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了长江中的珍稀鱼类和其他生物资源。
此外,三峡工程还有助于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经济发展三峡工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每年可发电量达到1000亿千瓦时,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此外,三峡工程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为当地经济增加了不少收入。
三、社会效益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工程建设期间,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工程建设还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加强国家的能源安全。
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国家的能源供应能力。
此外,三峡工程还有助于加强国家的水资源管理能力,提高了国家的抗旱能力。
综上所述,三峡工程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破坏和移民问题。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方案中国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基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水文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问题1. 生态系统被破坏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量的土地、森林和湿地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水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得水位产生明显变化。
长江水位升高,影响了附近的村庄、城市和湖泊,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水位变化也会导致水生物种群的变化,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 水质受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带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对水质造成了不利影响。
建设期间,各种污染物被排放入长江,导致了长江水质恶化。
同时,人类活动和建设施工也会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二.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问题解决方案1. 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必须开展绿色生态建设,推行生态修复工程。
茂密的植被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调节气候,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构筑生态走廊采取创建生态走廊的方式,可以将绿色通道延伸出去,形成生态连通通道,有效地解决了生态问题,实现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协调与互补。
3. 控制发展规模为了减少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必须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减少建设规模,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限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规模,以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
4. 促进科研创新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促进科研创新是必要的。
应成立科研机构,进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城市。
结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中国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必须得到严格保护。
三峡工程环境影响的后果三峡工程环境影响已有许多资料和研究成果,我只做简要介绍:长江珍稀、濒危物种面临灭绝库区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天然产卵场之一,原有11个产卵场,以忠县产卵场最大,蓄水后被破坏。
白甲鱼、中华倒刺口、岩原鲤在渔获物种比例减少。
三峡库区分布41种鱼类,其中2/5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受到极大的危害。
铜鱼资源因不适应静水生态,资源明显下降。
白鳍豚几乎灭绝,白鲟、中华鲟、达氏鲟、江豚、胭脂鱼等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库区水污染加重城镇岸边污染带、港口、河湾、坝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
库区分布有重庆长寿化工园区、万州盐化工基地、涪陵化工基地(天然气)、兴山化工总厂(黄磷、工业磷酸、二聚磷酸钠)对库区水质构成巨大威胁;调查的23条支流中,半数以上出现水华,这是河流变成湖泊型水库之后富营养化的表现。
三峡库区水质改善与库区产业发展将长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坝下冲刷,对坝下河岸安全构成威胁荆江南岸塌岸明显增加,部分河段冲刷量为建库前10倍。
三峡工程的第一个要务就是防洪,但是我认为清水对于坝下江岸(特别是在河曲江段)冲刷,恰恰跟这样一个功能是相反的。
所以这个问题在论证时虽被提及,但沒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河口:土地减少、海岸冲刷、海水倒灌、渔场受损对上海影响:有利有用的少了,没有了(泥沙、水量、优质水体);有害有毒的多了,出现了(水污染物、盐碱化、海水倒灌)。
十年前我就提出这个观点:将来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上海。
就是说,对上海有利的没有了。
例如,泥沙对于上海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过去平均每年要伸出四十米,现在没有了。
对上海有害的现在增加了。
例如,长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冲刷等将加剧,对于长江口和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也将造成不利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是,未来要非常重视上海在长江流域整体开发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要考虑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们在考虑三峡工程的防洪时,考虑到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
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解决能源和水资源的紧缺问题,中国政府于1994年启动三峡工程的建设。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涵盖了水电、航运、灌溉和防洪等多个领域。
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也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一、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位上涨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水位上涨,从而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
这主要因为在过去的自然环境中,长江的水位受到了季节变化、降雨和蒸发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现在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水位变得更加稳定,从而影响标志性物种的繁殖和繁衍。
2. 水文变化导致栖息地流失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导致了沿岸栖息地的流失。
由于三峡工程的调节影响,植物、鱼类和其他生物失去了它们所需的栖息地和保护地。
这种栖息地的流失以及水生植物的大量消失彻底破坏了长江的生态平衡。
3. 水土流失加剧由于建设三峡工程需要大量开采和运输土石方,导致了环境大量破坏。
长时间的土石方的开采和运输,使得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如雨后春笋般的恶性循环使得生态环境彻底崩溃。
二、三峡工程对名胜古迹的影响1. 大幅度的水位上涨导致文物损毁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的水位大幅上涨,这直接导致了岸上多个古代文物受到极大的损毁。
其中,以直接受灾和降雨侵蚀为主的石窟和茅草屋等建筑物及沿江摩岩、画像、石刻、碑刻、墓葬及文化遗址等文物在水位上升时大面积淹没,水文条件变化频繁使得修缮多次后文物仍然颓败不堪。
2. 工程施工导致文物迁移或摧毁建设三峡工程时,相关单位在移一些文物后,在水库建好后,则又把文物迁回原地。
这种多次迁移摆动,容易导致文物结构严重损坏,甚至漏掉录入信息。
3. 岸线、景点和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由于工程盖面的巨大断块、洞穴和大对流器对河流体系和自然风景产生的改造,三峡地区的自然中最有名的景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峡大坝对环境的好处
三峡大坝对环境有着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三峡大坝的建设可
以有效地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了洪
水的控制能力,保护了下游地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大
坝的建设还可以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减轻了长江下游地区
的洪水灾害,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灾害损失。
另外,三峡大
坝的建设还可以实现水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大坝还可以提高航运能力,促进了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环境的好处体现在水资源调节、减少洪涝灾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于长江流域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壮丽的长江三峡犹如一幅美丽的盛世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1994年,三峡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将在她身上建成。
在无数中国人民的期待目光中,三峡水电站于1994年开始施工,历经三阶段:一期工程5年(1994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升船机的施工,并完成永久五级船闸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已然,三峡水库成为了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终于,在奥运的喜悦过后,这个备受争议的水电站,完成了最后一阶段的施工,三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为什么说她备受争议呢?原来,三峡的水电站工程有以下几点对于各个方面的影响: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2、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3、移民问题4、地质灾害问题5、国防安全问题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气候陆生植物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80属、560种。
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
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种的灭绝但其中三种珍惜植物必须妥为保护:水生生物白鱀豚:白鱀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惜水生哺乳动物,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单目录,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由于历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加或不当,使白鱀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渔具致死、江中爆破作业致死、轮船螺旋桨击毙、误进水闸等)。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以防洪、发电和航运为主要任务的三峡工程,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1 减轻洪灾威胁,改善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是流域内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三峡工程未建成前,主要靠堤防和分蓄洪措施。
现有干堤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20年一遇,荆江河段只约10年一遇,超过上述标准,即需采用分洪措施,每年汛期数十万人员上堤巡防、抢险;大洪水时,数千万人承受着惧怕洪灾的心理压力。
一旦堤防溃决或采用分蓄洪措施,将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洪灾之后人畜伤亡,瘟疫流行,钉螺蔓延,血吸虫病扩散,生产、生活设施破坏,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极大。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消减灾难性洪峰起很大作用。
发生100年一遇以下的洪水,可不使用荆江分洪区,可减少其他分洪区的使用频率和分洪量。
超过100~1000年一遇洪水,或发生类似1860年、1870年特大洪水,可避免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
所以,三峡工程防洪的环境效益显著。
2 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三峡水电是清洁能源,若以发电量相当的火电站代替(年需标准煤3200万t或原煤4200万t),建三峡工程相当于减少大量废热水、废渣的排出,每年少排100万~200万t二氧化硫(因煤的含硫量而异)、1万t一氧化碳、37万t氮氧化物和大量飘尘、降尘。
废水、废气、废渣将影响环境,废气不仅影响火电厂附近大气质量,其引起的酸雨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火电厂本身占地和灰场占地也会对生态与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三峡水电站可避免上述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
3 改善航运,增加新的旅游景区
川江河段滩多水急,航道狭窄,是长江航运中的险段。
三峡工程建成后,流速减缓,航道加宽,险滩淹没,不仅有利于航运,而且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感。
此外,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本身将为秀丽的三峡风光增姿添色。
库水位的抬高将有利于开发一些原来难干涉足的新景区。
4 改善坝下干流和河口水质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在最容易发生水污染的枯季,水库下泄流量增大,可提高坝下游干流河道的污水稀释比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同时,枯季是咸潮入侵影响最大的季节,由于流量增加,冲潮能力增强,使咸潮入侵减轻,有利于降低河口区盐度,提高上海市供水的水质。
此外,三峡工程可减少洞庭湖区的泥沙淤积,改善湖泊生态系统;扩大和改善库区一些鱼类和水生物的生境;按现代环境要求新建城镇,可普遍提高库区的卫生条件和生产、生活的环境质量。
摘自:火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