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人的异化的几点思考◎李瑞芳(深圳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00)A8A 1673-0992(2009)12-020-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是不断进步的历史,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人,人是根本、是核心、是源泉,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攀援生活到直立行走,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和语言的产生,从采果捕猎到男耕女织等等,人类一步步地使自己与一般动物区别开来,其间经历了巨大的生理痛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我们是在不断进步不断进化的,我们的脑容量越来越大、身体比例越来越协调、抵抗力越来越强。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方面,我看到了弱化,看到了一条类似抛物线的轨迹,比如走路,比如提重物,比如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流感的抵抗力等。
当然,我说的是普通人,如果您拿专业运动员来举反例,我肯定被打倒。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或者说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涉及到一个术语:异化。
何谓异化?对于异化的概念,百家争辩、各执一词。
当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人生经历,势必会出现见仁见智的理解。
哲学上异化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学者王文元认为异化是指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脱离自我,或指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远离人的本真。
参考了很多资料跟观点,笔者还是站在马克思这一边。
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资本对人的异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和追求利润的过程导致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扭曲和异化。
以下是一些资本对人的异化例子:
1. 工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成为了生产线上的一个工具,他们的劳动被异化成为了一种简单、重复、机械的操作。
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的控制,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被压抑,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2. 消费者的异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广告和营销手段创造了虚假的需求和欲望,使人们追逐物质享受和消费主义。
人们不再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兴趣来选择商品,而是受到资本的操纵和影响。
3. 自然的异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了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
4. 社会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竞争和个人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人们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忽视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加剧。
这些例子只是资本对人的异化的一部分表现。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异化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人性尊严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促使人们寻求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社会模式。
浅论人的合理异化及作用摘要何谓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异化的观点过于片面与消极,只看到了物质对人的消极影响, ,现代人是经过无数次的异化从原始人类发展而来,如果否认异化的积极作用,那么就等于否认了社会前进的动力,否认了社会的发展,否定了人类的历史,.当然,这里所说的异化是普遍的异化,而不是少数人的过度异化,此文主要讨论的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异化的合理性与影响,以及如何防止人类的过度异化. 关键词:异化物化一、人的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
他主要从两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是人的本质异化,即人类的异化。
劳动者被剥夺他的生活,即人的生活,失掉了自己的本质,人就不再是人了。
二是人同人相异化。
也就是任何人的关系已经被物和物的关系所取代,人已经被异化,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其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狭隘的把异化理论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没有全面的客观的评价人的异化。
人的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1.人生来就被异化人类所存在的社会是一个物质世界,如果脱离了各种物质,人就失去了其社会属性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对工具的改造与利用成就了智慧人类,人类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必须不断的改造世界,利用各种物质,而后来的人们是生活在前人改造过世界之上,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人类文明的延续。
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问题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重要问题——人异化的问题。
人异化问题是指人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境,导致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人异化问题的定义、表现、根源、危害及应对措施,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二、人异化现象的定义和表现人异化现象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与自身、他人、自然之间的关系疏远和矛盾。
其主要表现如下:1.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在工作中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力,成为劳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导致人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2.产品的异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再属于自己,而是成为资本家的财产,劳动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失去了控制权。
3.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相互疏远,失去了真诚的情感交流和互助合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类为了满足无尽的欲望,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
三、人异化问题的根源人异化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社会制度因素: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人异化现象的产生。
2.经济利益驱动: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3.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过于依赖科技,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疏远。
四、人异化问题的危害人异化问题对个体、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1.对个体的影响:人异化使个体失去了尊严和幸福感,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紧张等。
2.对社会的影响:人异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导致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恶化。
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异化使人们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五、应对人异化问题的措施1.完善社会制度,保障人的权益:政府应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压力。
人的自我异化的概念人的自我异化的概念序言1. 引言:人的自我异化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与自我、他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到孤立和疏离。
本文将探讨人的自我异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现象。
正文2. 原因2.1 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竞争使得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常常被迫追求物质财富和成功,而忽视了个人内心的需求。
这种对外部价值的追求会导致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贬低,进而造成自我异化的现象。
2.2 技术依赖: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
人们习惯了在线交流和虚拟社交,而忽视了面对面的真实人际关系。
这种虚拟的交流方式使人们与自身的情感和需求产生隔阂,进而导致了自我异化的出现。
3. 影响3.1 情感孤独:人的自我异化使其无法真正与他人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联系。
人们感到孤单、无助和无法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从而加深了他们与周围社会的隔离感。
3.2 价值观扭曲:自我异化使人们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价值观。
人们趋向于追逐短暂的快乐而忽略了长久的幸福感,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目标的混乱。
4. 应对方法4.1 自我反思和觉察:人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状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是否与内心一致。
通过觉察自己的情感,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从而减少自我异化的现象。
4.2 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和联系是减少自我异化的重要途径。
人们可以主动参加社区活动、与朋友聚会并关注家庭关系,从而增强与他人的联系和情感沟通。
4.3 重新审视价值观:人们应该反思和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成功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人们应该倡导内心的平衡、快乐和情感需求,从而减少自我异化的影响。
结语5. 总结:人的自我异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问题,它给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人生目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论人的异化之现代社会生活的金钱式量化金钱在当今社会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以前只能标价商品的金钱货币现在已经成了可以量化社会生活的东西,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占有的欲望十分强烈。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本是可以进行一种自由自觉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的人与自身本质的异化,使得人们崇拜金钱,追求物质享受,使金钱成了衡量社会生活的尺度。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社会生活的金钱式量化的基础上,指出人们不应该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学会马克思的金钱观来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积极扬弃人的异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标签:社会生活;金钱量化;异化;共产主义社会在现代社会里,金钱不再只被标价商品,物质性的活动和精神性的活动的价值都可以被人们用金钱所“量化”,这些量化的结果又支配着我们去对世情做出判断和取舍。
社会生活的现实决定了人们需要占有大量金钱的意识,“一切向钱看”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已占领了一些人的思想高地,人们成了金钱的奴隶,对于财富的狂热追求剥夺了我们对现实的理性认识。
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要想扬弃这个问题,必须努力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性的复归,现代人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理性的金钱观和物质观,积极摆脱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想。
一、社会生活的金钱式量化的表现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方面的生活,物质生活是使人类自身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如人们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资料的消费活动。
社会的精神生活则以物质生活为根基,内容包括科学、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
但是这些社会生活的内容,在现代性的过程中的评价标准已经慢慢地被改变或者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内在评价尺度,以往只能标价商品的货币和金钱,现在社会生活里的部分内容,都可以被标价和量化。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到:“一切等级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弗洛姆(心理学家)在很大的篇幅上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他认为人的异化是深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种文化的缺陷,正是由于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底蕴之下,才会对病态的人、病态的社会浑然不觉。
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单纯地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手段,而爱、理性与创造性等人类高贵的品质在这里被全部的淹没。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如今所有的文明一文不值,因为异化的人并不需要思考,并不需要哲学,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机器所“交代”给他的一道简单的工序而已......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人无法体验到自己是一个主动体、人类权力的持有者,他所能体验到的是一件在市场上待卖的商品,弗洛姆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交易倾向”......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尊严的丧失,而尊严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异化的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体。
他们不会说“我就是我”,而只会说“我就是你需要的”。
人丧失了万物的尺度的地位,变成了如同商品一般的“物”,而“物”无所谓自己。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存在着异化。
人与他的同胞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的理解与友爱,而是两部活着的机器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
“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了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为了给人以快乐,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是消费本身成了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
弗洛姆分析了公开的权威有理性权威和非理性权威之分......20世纪中期,权威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公开的权威,而是无名的、不可见的、异化的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利润、经济需要、市场、常识、舆论等,集体所做、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
人的异化问题本文作为结业论文无意有任何创新或精深研究,只是对异化问题进行历史知识型整理,并结合几个重要流派进行比较,以企更加理性地思考,得到提高。
异化是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词了。
经常会有人把异化放在嘴边。
人被金钱异化了,大学生被文凭异化了,中学生被高考异化了,初中生被琼瑶金庸异化了,小学生被日本动漫异化了,时尚青年被时尚异化了,叛逆少年被叛逆异化了,当有人附在你耳边说你被CS异化了时,才真正明白为何有人要惊呼:“这是一个异化的时代。
”这是一个异化的时代。
“上帝死了”,没有了标准,没有了本质,人第一次要真正对自己的心灵负责。
极端的两物,在世上并存。
在工具理性日益控制世界的同时,社会非理性也日益显现。
经济进步并未导致民主和道德的同步发展。
相反,资本市场专横于世,人被自己所创造的系统支配,成为无足轻重的螺丝钉。
幸福变成了个人欲望的满足。
与此同时,价值和意义逐渐丧失,信仰开始动摇。
自我意识不再是自由理性,而是膨胀的欲望。
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成为现代(至少是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
当人们从科技理性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的狂欢中逐渐冷静下来,惊恐的发现:资本和技术联姻统治了全人类,所有的挣扎反抗都显得苍白无力。
潘多拉的盒子又一次被我们心甘情愿地亲手打开了。
一、“异化”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异化”是指某物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某种曾属于它之“他物”相分离,以致“他物”成为自足的并与本拥有它的某物相对立的一种状态。
“异化”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创始于黑格尔,继承于费尔巴哈,完成于马克思并随时代不断有所发展。
异化的状态甚至可以追溯到基督教原罪说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理论表明,自然状态的个人由于赞成公民的个人自由以进入社会状态而放弃天然自由。
原罪和公民自由成为异化的雏形。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提出一个著名论点:“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之物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时理解和表述为主体。
”对他而言,绝对理念的发展是使理念异化或外化为自然,然后在更高阶段克服异化返回本身的过程。
那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对大自然产生异化。
他变成一种商品,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力实际是一笔资本,这笔资本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要给他带来最大的利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是互为陌生的,是自动机器之间的关系,其安全感的基础就是要想方设法靠拢一群人,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中同这一群人保持一致。
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充满了不安全感、恐惧感和负罪感。
只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得不到克服,这种感觉就会不断出现。
但我们的文明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使人们感觉不到这种孤独。
这首先就是人们每天都重复着千篇一律僵化的机械性工作,这种工作秩序使他们不再自觉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统一的基本要求。
但是光靠这个还不行,因此人就通过享受,通过娱乐工业提供的音乐、画片,以及通过不断的购买新的物品去减少这种尚未意识到的绝望。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自身就变为越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这跟人的本质要求是大相径庭的。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所以,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
这种异化关系决定了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是异化的。
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
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慧,只能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遭受摧残。
防纱的工人一年到头只能围着机器打转,与机器人没有差别,煤矿工人在矿井下工作,连安全都没有保证。
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劳动应当是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这是人成其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每一个劳动者都应该能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的劳动是不存在的。
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问题(一)
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问题
引言
人异化是许多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谈美书简第5章中的主题之一。
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经历了各种复杂的变革,导致了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转变。
本文将列举并解释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相关问题。
1. 人的自我认同的异化问题
•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现代媒体对个体认同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个体认同的影响
2. 社会认同的异化问题
•基于所属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群体社会化对个体的限制
•社会等级制度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3. 技术和工业的异化问题
•技术依赖导致的人际互动减少
•工业化带来的人的生活方式变化
•技术进步对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4. 环境和自然的异化问题
•环境破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环保意识的缺失和消极行为
•人类与自然的断裂与不协调
5. 教育系统中的异化问题
•教育制度的僵化与扼杀创造力
•偏重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压抑
•教育不平等导致的社会分化
结论
谈美书简第5章围绕人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从人的自我认同到社会认同,从技术和工业的影响到环境和自然的异化,再到教育系统中的问题,人异化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书中的关注。
了解和解决人异化问题对于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问题摘要:一、引言:概述人异化现象及其影响二、人异化问题的根源分析1.社会制度与环境因素2.个人价值观与信仰缺失3.科技发展带来的困境三、人异化问题的表现及影响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2.个人心理压力的加剧3.社会责任感的淡薄四、应对人异化问题的策略1.强化社会道德教育2.提高个体自我认知能力3.倡导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五、总结:展望人异化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正文: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人异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人异化,简而言之,就是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丧失人性、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它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严重威胁。
那么,人异化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又有哪些表现及影响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人异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与环境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投身于各种竞争之中,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心理压力增大。
二是个人价值观与信仰缺失。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对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产生怀疑,甚至抛弃,使得精神世界变得空虚。
三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困境。
虽然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过度依赖科技带来的冷漠和疏离,使得人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时显得愈发尴尬。
人异化问题的表现及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忽略了情感交流,导致人际关系逐渐恶化。
二是个人心理压力的加剧。
竞争的压力、生活的困扰,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受到挑战,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滋生。
三是社会责任感的淡薄。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许多人忽略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应对人异化问题的策略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社会道德教育。
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渠道,传播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观念,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
二是提高个体自我认知能力。
谈美书简第5章关于人异化的问题摘要:一、引言二、人异化的定义与表现1.人异化的定义2.人异化的表现三、人异化的原因1.社会制度与经济因素2.文化与教育因素四、人异化的影响1.对个体的影响2.对社会的影响五、如何避免人异化1.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2.提高人的自我意识3.改进文化与教育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谈美书简》的第五章中,作者探讨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人异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似乎越来越失去了自我,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异化”存在。
本文将从人异化的定义与表现、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避免人异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人异化的定义与表现1.人异化的定义人异化,指的是人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成为一种非人化的存在。
这种存在可能表现为人的物化、精神的空虚、自我价值的丧失等。
2.人异化的表现人异化的表现有很多,比如: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导致生活失去意义;盲目追求社会地位,忽视内心的需求;过度依赖科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等。
这些现象都使得人逐渐失去自己的本质,成为一个异化的存在。
三、人异化的原因1.社会制度与经济因素社会制度与经济因素是人异化的主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的满足。
同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2.文化与教育因素文化与教育因素也是导致人异化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传播,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的丰富。
此外,教育制度的应试化,也使得人们失去了自我,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异化存在。
四、人异化的影响1.对个体的影响人异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失去意义、精神空虚、自我价值丧失等方面。
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往往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2.对社会的影响人异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道德的沦丧、人际关系的疏离等方面。
当个体越来越异化时,整个社会也将逐渐失去和谐与秩序。
现代性和人的异化的关系的探讨论文现代性和人的异化的关系的探讨论文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人异化超越性论文摘要:现代性与人的异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现代性究竟有着怎样的原罪。
本文以现代性的摇篮工业化为始,以工业化对人的影响为线索,从一些关乎现代性的根基问题着手,探讨现代性与人的异化的关联。
本文首先说明现代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进程本没有“定罪”的必要;进而阐述它尽管没有“原罪”却又面临被“原罪”的矛盾境地;进而说明“实用”与“控制”的现代运作方式,使得人的超越性让位于“技术”,主体性在工具化的彰显面前相形逊色。
文章最后说明,“罪”或“无罪”,终究不是讨论的关键,避免异化的剧目在现代性带来的进步中上演,才是唯一的意义。
现代性这个不甚新鲜的话题之所以很有必要与人的异化这一话题相结合进行探讨,原因有二,首当其冲的原因自是由于现代性本身的性质仍未定论,应该给予它被讨论的可能,它是好?是坏?还是一个无须进行价值评判的客观存在?其次是鉴于对其本身性质进行探索,就需要以现代性对人造成的影响为观照。
这就将人的异化带人了视线。
因为,尽管人的异化这一话题在马克思视域中的时代背景虽已远逝,但问题却仍然存在。
而新的时代布景——现代工业社会,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本文是在通过现代社会对人的影响来了解现代性,亦可以说是通过现代性来了解现代社会的人,进而了解我们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拙文愚思,不敢称有所见谛,谨愿为现代社会人文思索之花增肥添土。
何为现代性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性不论是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没有所谓天然的正、邪之说,但又有着对它进行正、邪界定的必要。
这样的一种矛盾现象的源头,本文将其在文字上表达为一种现代性的“原罪”。
所谓“原罪”并非真的意指现代性有罪,而是对现代性对人的发展的促进的同时,所带来的对人的发展的桎梏的一种无奈的矛盾境地的形容。
在了解这一矛盾境地之前,我们先需大致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研究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工作压力也没有像19世纪那样深受资本主义的压榨与剥削。
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带给人类技术的进步,是市场经济带给人们幸福安康,并且资本主义社会赋予人们自由和正义,资本主义的到来预示着“历史的终结“。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主要依据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与他人、工作、自身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化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以及按照弗洛姆认为的精神健康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爱,与他人联系的需要和创造性的满足等特征来深刻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境况。
标签:消费异化;无名的权威;官僚主义;不受挫原则德裔美籍著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师从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后又师承多人并注重吸收先哲们的优秀思想成果。
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学术活动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以及宗教学等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他长期坚持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并力图把两种不同的学说综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
作为一本以“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为视角,透过资本主义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来批判其各种异化形态的著作,以及作为《逃避自由》的后续,弗洛姆在很大的篇幅上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類生存的特殊条件,这也是弗洛姆不同于弗洛伊德主义之处,后者认为人的精神之所以会出现病态,是由于“力比多”所造成的泛性欲主义学说。
换句话而言,弗洛姆认为:人的七情六欲,他对权力的渴求,他的虚荣心,对真理的追求,恋爱及友爱的激情、他的破坏性和创造性,以及每一种促使他行动的强烈愿望,都来源于人类的特殊状况,而不是植根于弗洛伊德所制定的力比多发展的各个阶段。
弗洛姆在精神分析学方面,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学说,而且自己通过长期的实证与理论研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术体系。
人的本质:异化与发展摘要: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入手,阐述“社会关系总和”的非价值性及演进维度,着重阐析异化与发展问题。
异化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其理论基石之一;异化是人的本质一种表现形态。
人的本质是一个理论论述,不涉及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异化劳动下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问题,有价值悬设。
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异化相随,异化是发展的环节,发展的命题意义在于不断扬弃异化。
关键词: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异化;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大门,资本主义与现代化在一定意义和范围内是同一的,经过百年发展,到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物质财富已经有了很大的积累,而且也正是在那个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对外扩张,侵占不发达国家为殖民地以掠夺原料和销售产品,或许可以这样说,全球化已经拉开了帷幕,只不过当时没有这个表述。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仍然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没有过时,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多启示和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论述主要集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苏联专家粱赞诺夫在20世纪20年代整理《巴黎笔记》时发现的。
从20世纪30年代始,《手稿》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引起广泛关注,很多学者据此将马克思的思想解读为人道主义的思想,而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手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才受到广泛关注。
《提纲》短小精练,是马克思的一个只有短短11条、不足1500字、为了“供进一步研究”而制定的新世界观的“纲”,对于人的本质做了明确的定义。
《提纲》中关于“人”的思想是原则性的,这一思想在后来《形态》中得到充分的展开、深化和发展。
综观马克思的所有著作,特别是早期著作,有两个方面的背景值得我们重视,一是马克思的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其所表达的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有着明显的批判意识,看上述三部著作可以明显地体会这一点。
现时代人的自我存在危机:人的异化【摘要】人的异化首先是异化的一种或一个方面,它本身具有异化的共性,只有具有具体表现和理性的反思,才能使人的异化突显出来,成为意识的对象。
本文从唯物论角度去探寻现代人的异化。
【关键词】异化;存在危机;唯物论;需求1 何谓人的异化如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分析人的自我存在危机——异化,那么它同私有制一样,首先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因而是受一定生产关系制约的历史现象。
其次,人的异化由社会发展引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劳动异化,即劳动分工是造成劳动异化的根源。
最后,人的异化具体表现就是人所创造出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
因此,在笔者看来,人的异化首先是异化的一种或一个方面,它本身具有异化的共性;其次,只有具有具体表现和理性的反思,才能使人的异化突显出来,成为意识的对象。
这里并不是强调意识的决定论,而是强调认识的滞后性;最后,人的异化只可描述不可定义,只能描述但无法穷尽。
人的异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本身的创造与人分离,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与人对立,并使人的意识和劳动从属于它。
2 唯物实践论看社会因素对人异化的作用实际上,关于人性的阐释,马克思站在唯物实践论的角度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这样写道:“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变革旧现实、旧环境,并在变革旧现实、旧环境的过程中相应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改变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包括艺术生产的对象,开拓、扩大“人化自然”的领域和范围,特别是大工业生产。
可见,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的面貌,同时也开阔着艺术家们的视野,扩大着艺术认识和艺术表现的对象。
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题,丰富、深化、提高了人自身及其性格与种种能力。
创造者赢得了新环境,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了新人。
一定的人物性格总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性格,还是艺术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如此。
一、人的本质:自我意识还是社会存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
”在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眼中,人是相对意识存在的:“我思故我在.”诚然,人,作为自然界的特殊生物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自己一只受伤的脚趾头的关注,要远胜于对远处一场地震的关注。
”这是生物体自我保护的本能。
但人又不仅仅如此。
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依附于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等来区别人和动物,但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
"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这种劳动,又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劳动,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从天性上来说就是一种政治动物。
"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艺术与科学,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中探寻自己的位置,不断地编织着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就像蜘蛛,离开了蜘蛛网,就不成其为蜘蛛了。
由此人的本质就是自己编织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而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所以人类本性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人们是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永恒的人性是不存在的,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且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性或人的个性带有阶级性。
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个人隶属于一定的阶级,一切人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变成畸形的、片面的人。
”资产者和无产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像不同水域的鱼,各自游曳在自己的流层里,很难体会到对方的感受。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确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价值。
资本逻辑视角下人的异化表现关键字:资本逻辑视角下人的异化表现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本文从“资本逻辑”的视角分析了人的异化的表现。
“资本逻辑”的内涵是资本在整个世界的时空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规律、现象和趋势的总和。
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异化。
最后剖析了人的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即,人的劳动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与人的关系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
【关键词】资本逻辑;人的异化;异化表现资本逻辑视角下人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资本逻辑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异化,资本逻辑下人的异化分别表现为:人的劳动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
一、资本逻辑的内涵资本逻辑作为现代性批判的一大视角,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
本文将“资本逻辑”看作是资本在整个世界的时空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规律、现象和趋势的总和。
它包含的不仅是资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还有资本在政治活动中的影响力、在生态环境中的破坏力、在文化领域中的渗透力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力等因素,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资本逻辑。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归根结底还是要追究到人的问题上。
劳动的异化与外化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进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
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秩序已经被以资本为生产关系的资本逻辑所掌控。
之所以�@么说,是因为,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1]可以看出,资本远不是物的形式那样简单的存在物,资本代表的是一种具有统治力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异化资本对社会的束缚和改造一方面表现在资本通过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多种方式进行全球范围的扩张。
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的洪流波及世界每一个角落、跨国公司大肆攫取世界各地的财富、因高科技获得相对优势的垄断集团操纵着世界市场。
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弗洛姆(心理学家)在很大的篇幅上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他认为人的异化是深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种文化的缺陷,正是由于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底蕴之下,才会对病态的人、病态的社会浑然不觉。
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单纯地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手段,而爱、理性与创造性等人类高贵的品质在这里被全部的淹没。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如今所有的文明一文不值,因为异化的人并不需要思考,并不需要哲学,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机器所“交代”给他的一道简单的工序而已......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人无法体验到自己是一个主动体、人类权力的持有者,他所能体验到的是一件在市场上待卖的商品,弗洛姆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交易倾向”......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尊严的丧失,而尊严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异化的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体。
他们不会说“我就是我”,而只会说“我就是你需要的”。
人丧失了万物的尺度的地位,变成了如同商品一般的“物”,而“物”无所谓自己。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存在着异化。
人与他的同胞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的理解与友爱,而是两部活着的机器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
“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了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为了给人以快乐,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是消费本身成了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
弗洛姆分析了公开的权威有理性权威和非理性权威之分......20世纪中期,权威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公开的权威,而是无名的、不可见的、异化的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利润、经济需要、市场、常识、舆论等,集体所做、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
无名的权威藉以运转的机制是“协调一致”......美德即适应,即与他者一致;恶即与众不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受到无名权威支配的人便丧失了自我感,一切的趣味和判断全部被齐一化了,由于人的自我感的丧失,他体验到自己被无尽的虚无与恐惧所包围,为了从这种困境之中逃脱出来,他便急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弗洛姆看来,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造就了现代西方人的性格,使人的精神健康处于紊乱状态.....什么是“社会性格”呢?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社会性格并不是简单的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的简单总和,而它的功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锻塑及引导人的能量,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的持续运行。
“如果用19世纪的标准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已经成了一个较健全的社会”(王元明《论弗洛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弗洛姆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上的繁荣,经济与政治上的自由,但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加严重。
在书中,弗洛姆引用史蒂文森的一句话:“的确,我们不再有成为奴隶的危险,可是,我们却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作者认为,数量化和抽象化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且影响到了人们看待人与事物的方式。
在数量化和抽象化的影响下,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衡量,“三百万美元的桥”,“百万元的大灾”……数量化和抽象化遮蔽了事物的实际价值和人的具体经验,而当人们远离了具体经验时,他们的破坏性行为也就很难引起他们良心的不安,因为他们可能完全看不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数量化与抽象化使科学、商业、政治都丧失了一切对人而言可理解的基础和维度,由于没有什么是具体的,也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噩梦、梦想和真实之间也是一样。
人们活在由自己所制造的梦魇之中,进而丧失了他应有的界限,异化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何为精神健全的人
人最迫切的需要和渴望并不是根源于肉体,而是根源于人的生存特质。
源于人的生存特质的基本精神需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需要。
......“我们最感到羞耻的事莫过于,我们所作所为不是我们自己想做想为的,而最令人感到快乐的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
......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他不仅能够感受到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够妥善的利用自己的理性而压抑住自己的非理性,能够感受到自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狂热地寻求致富的手段以获得财富,却忽略了使追求财富的行为具有价值的那些目标……”〔〔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其次,与他人联系的需要,即友谊和爱的需要。
......“某种形式的联系是任何形式的健全的生活的前提。
但在多种形式的联系中,只有创造性的联系,即爱,能够让人在保持自由与完整的同时与他人融合起来”〔〔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真正的爱必须尊重被爱的人,不能把他变成自己的占有物和控制对象,否则就是虐到狂的爱;真正的爱还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完全服从被爱的人,否则就是被虐狂的爱。
最后,超越自己,即创造性的需要。
......在创造中人类才能超越其生物的地位,进入目的性和自由的领域。
创造性需要的满足,导致快乐。
总之,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精神健康的人具有这样一些特征:能够爱,能够创造,从家庭和自然乱伦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将自己体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他的身份感就建立在这种体验之上,他能够掌握内在和外在于自己的现实,也就是说,他的客观性与理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作者:李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