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工程规划给水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7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学员问题】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解答】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
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规划,使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相互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合理利用水资源。
市政给排水工程宏观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排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排水量的预测,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的确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给水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规范化建设的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以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提高供水服务的质量。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模在10万人口以上的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城市供水工程。
3. 规划原则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 综合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经济状况和环境因素等,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需求,并进行合理布局。
- 安全可靠: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包括水源水质安全、供水设施运行可靠性和供水系统的抗灾能力等。
- 合理经济:在保证供水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运营成本,合理利用资源。
- 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节约水资源,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规划内容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1 供水系统整体规划•确定供水系统的规模和布局,包括水源规划、输水管网规划和供水站规划等。
•综合考虑供水水源的可靠性和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供水需求。
•规划供水站的设置和数量,保证供水压力的稳定和供水的可靠性。
4.2 供水设施设计•水源地工程设计,包括水源采取、水源净化和水源保护等。
•输水管网设计,确定管道的材质、直径和布置方式,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要求。
•供水站设计,包括泵站和水池的设计,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和供水质量符合要求。
•防污染设计,提供对污染的防治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防洪设计,确保供水设施在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中的安全可靠。
4.3 供水管网管理•管网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设施的故障和漏损。
•建立管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及时预警和处理问题。
•管网改造和升级计划,根据城市发展和供水需求的变化,适时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1.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又称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其规划的各个阶段要求的深度不同,专业规划包括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等,还有用地竖向规划及管网工程综合等。
2.城市给水系统规划(1)总体规划设计任务①确定近、远期供水规模;②选择近、远期供水水源;③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④确定净水工艺、净水厂规模及位置;⑤确定输配水管线的走向、管径,主要加压泵站、高位水池规模及位置。
(2)详细规划设计任务①确定各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用地数量;②管线平面和竖向设计;③确定附属构筑物位置、规格;④提出工程分期建设计划,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3.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排水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项规划设计。
其内容包括:(1)确定排水制度;(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3)确定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及主要泵站的位置;(4)确定污水处理厂位置、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4.城市电力系统规划以区域动力资源供电系统规划为基础,对供电作出综合安排,规划内容有:城市电源的选择和分期负荷与电力平衡,发电厂、变电站、变配电所的位置、容量及数量;确定电厂等级、高压线走向、走廊的位置和低压接线方式。
5.城市电信系统规划城市电讯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邮政、城市有线电话系统、城市无线通讯系统、城市广播电视系统等。
6.城市供热系统规划现代城市要逐步实现集中供热。
规划内容包括确定供热方式,如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供热;安排供热管网的位置及与其他管道的关系等。
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小型分散式供暖,也在萌发。
7.城市燃气系统规划以城市现状和发展计划对城市燃气作出综合安排,确定燃气的供应方式,安排燃气管网的布置,选定燃气厂址及各种燃气供应设施在城市中的布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指对城市给水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进行规范的文件,旨在确保城市给水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以下是一份针对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的1000字简要介绍。
一、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给水供应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合理规划城市给水工程是保障城市居民用水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规范旨在指导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工作,优化城市给水系统的布局和结构,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能力的增强。
二、规划原则1.综合规划:将城市给水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城市规模、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因素。
2.科学决策:依靠数据和科学研究,确定给水工程的规划需求,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统筹安全性和经济性:确保城市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同时注重投资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可持续发展:优化供水结构,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满足未来城市扩大的需求。
三、规划内容1.给水工程的总体规划:确定给水工程的总体布局,确定主要管道线路和水源点的位置,考虑水质、水量和供水压力等因素。
2.给水设备的规划:确定给水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布局,确保设备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3.给水水源的规划: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规划水源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确保水源的质量和供应能力。
4.水质处理的规划:确定水质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和居民健康要求。
5.给水管道的规划:确定给水管道的布局、直径和材料,确保供水管网的运行安全和供水压力稳定。
6.给水泵站的规划:确定泵站的位置、规模和泵的选择,确保泵站的运行效益和供水能力。
7.运维管理的规划:确定城市给水系统的运维管理机构和管理流程,确保城市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四、规划流程1.需求分析: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用水需求的预测,确定给水工程的需求和规划目标。
2.可行性研究: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包括水资源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建设部组织编制并颁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于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给水工程规划(见第1.0.2条)。
2.规划基本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
水量之间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提出相应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相协调(见第1.0.3、1.0.6、1.0.7条)。
3.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为规划期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总和;二为城市给水统一供给以外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用水水量总和(见第2.1.2、2.2.1条)。
4.给水范围和规模、水源、水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应和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给水规范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确定。
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并应满足规划区城市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要求。
水资源不足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工业用水、生活杂用水及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水质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水源地应设有水量、水质有保证和易于实施水源环境保护地段。
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要求,并应按城市地形、规划布局、技术经济等因素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 总则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是城市根底设施的重要组成局部,为居民和商业用途提供稳定的供水。
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供水的平安可靠以及未来城市开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针对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主要考虑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2. 规划目标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是确保城市居民和商业单位的正常日常供水需求得到满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的具体目标如下: - 提供足够的供水量,以满足城市持续开展的需要; - 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防止供水短缺和中断; - 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和设计,减少供水损失; - 提升供水的质量和平安性,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 优化供水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效劳水平。
3. 规划考虑因素在进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3.1 水资源评估水资源评估是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第一步。
需要评估城市所属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水质以及水文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城市所需的水资源供给来源和可行性。
3.2 供水需求预测基于城市人口增长预测和用水需求分析,确定城市未来的供水需求。
这个需求预测是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根底,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开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3.3 管网布局和设计在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时,需要合理布局供水管网。
管网设计应考虑到供水量、水压、管道材料、管道直径和布置等因素,以确保供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3.4 水源保护水源的保护是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局部。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和影响。
水源周边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水源管理策略是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
3.5 管网管理和维护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还需要考虑管网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管网管理体系,包括管网监控、设备检修和管网更新等方面,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3.6 紧急应急措施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还需要考虑紧急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性供水中断的情况。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07-10-10]【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1 总则1.0.1 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2.1 城市水资源2.1.1 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2.2.1 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城市规模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 1.0~1.60.8~1.40.6~1.00.4~0.8二区0.8~1.20.6~1.00.4~0.70.3~0.6三区0.6~1.00.5~0.80.3~0.60.25~0.5注: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007-10-10]【字号: | | 】【背景色】1总则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城市水资源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
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城市用水量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应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篇一:城市给水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吴兆申皇甫佳群金家明提要: 确定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十分重要,提出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等各规划阶段预测水量规模的依据及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给水排水规划水量规模预测依据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有些城市由于预测规模偏大,建成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又有些项目由于预测规模滞后,影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确定水量规模十分重要。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各阶段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如果混淆不同阶段和相应的规范,不作调研,将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1 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划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和水资源状况,提出各取水水源、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
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1)"给水规范"所提指标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期内(一般为20年)的水量预测,并按此控制水资源和提出总水量规模,由于城市用水有逐步增长的过程,因而近期指标要大幅下降。
(2)"给水范围"所提指标是全国通用指标,选用时不能简单按照城市规模类别和分区进行套用,必须先对城市现状指标进行测算研究,按照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所采用的指标。
由于编制"给水规范"所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