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5.95 KB
- 文档页数:3
《我的母亲》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兴和县第二中学李鸿飒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
1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胡适的《我的母亲》。
2 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感受母爱的伟大。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搜集有关朱德及母亲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
1.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的母亲都是伟大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
回忆母亲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2.简介作者及背景: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光荣”。他的母亲钟太夫人一生辛劳勤俭,对朱德的教育和影响很大。1944年母亲不幸逝世,朱德十分悲痛,写了这篇与此相关内容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大家学过课文一定能体会到朱德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见教学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用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理解。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解决困惑的问题。
5.本文是回忆录,叙事结构是什么?可分几部分?请画出相关内容。
6.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我的母亲”,请统计一下,想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如果换成“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教学课时: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把握“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蓄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预习案学法指导 1.依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问题导学题书面完成。基础积累自查记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I教材助读
一、走近读者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
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
二、文本知识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7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字词,体会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的写法,学会分析重要段落
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悟文中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作者
简介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开国元勋。其主要著作收录在《朱德选集》里。
背景
材料
本文是朱德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读准
字音
溺死(nì)劳碌(lù)祖籍(jí)
豌豆(wān) 红薯(shǔ) 榨油(zhà)
豪绅(shēn) 衙门(yá) 和蔼(ǎi)
慰勉(wèi)辍(chuò) 妯娌(zhóuli)
辨清字形
碌(lù)忙碌衙(yá)衙门
禄(lù)俸禄街(jiē)街道
籍(jí)籍贯粱(liáng)黄粱美梦
藉(jí)杯盘狼藉梁(liáng)栋梁塾(shú)私塾蔼(ǎi)和蔼
熟(shú)熟悉霭(ǎi)雾霭
辍(chuò)辍学聊(liáo)聊天
缀(zhuì)点缀卿(qīng)卿相
理解词语【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客籍人】寄居本地的外地人,与“土著”相对。
5、回忆我的母亲
节次 第2课时 备课人 赵群友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来选材,进而表现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探究第一二部分,了解母亲的高贵品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
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 学 重、难 点 重点:学习作者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难点:重点句意理解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衔接导入 二、 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第二部分。该部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8段;第二层,第9—13段;第三层,第14、15段。
1、研讨分析第一层。(第2—8段)
(1)先交待贫苦的家境(第2、3段)
(2)接下来五段共写了四个方面的事,分别表现母亲四个方面的美德。请先
逐段画出它们的中心句。
第一方面的事(第4、5段),中心句是“母亲是个好劳动”。(好劳动——劳
动能手,劳动好手。好,读hǎo,此处指技术高,好手。)
具体事例有: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②繁重的家务劳动及耕作:煮饭、喂猪、
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③整日劳碌。通过这些事例表现母亲勤劳的美德。
给儿子的影响是:“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第二方面的事(第6段),中心句是:“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强qi ǎng
具体事例有:①有桐子榨油点灯;②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饭食,母亲却
能做得使一家吃起来很有滋味;③亲手纺线、用有铜钱厚的“家织布”给家人缝
新衣服,衣服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表现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上教师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 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气氛.
2.合作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包蕴的人文内涵.
3.诵读教学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表达语言再现了一位平凡
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词,直白、坦诚.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4.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及其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5.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朱德一生艰苦朴素、坚忍不拔、以身作那么、平易近人、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这些崇高的品质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 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的母亲镶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熟悉这位平凡而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教师版)
初一语文组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
1、概括文中朱德母亲所具有的美德。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3、通过发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积累关于“母亲”的名言名句。
5、培养感恩之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通过发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二、思考与探究
(一)了解作者和文体
1.作者:朱德(1886——1976)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回忆录(散文)。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二)、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做到: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佃.农(diàn)(2)祖籍.(jí) (3)妯娌
..(zhóu li)(4)勉.强(miǎn) (5)迁徙.(xǐ)
(6)慰勉
..(wèi miǎn) (7)溺.死(nǐ) (8)衙.门(yá) (9)私塾.(shú)(10)调.料(tiáo) (11)血溅.(jiàn) (12)瞒.着(mán)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②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宽仁慈爱,宽容厚道。
④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总体构思
1.教学时间2课时。
2.本文以记事为主,可以指导学生以母亲。勤劳一生。为中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爱”的情感为线索理清全文的思路。课文段落层次关系比较清晰,要让学生自行梳理课文内容,抓住段落中那些能够概括全段基本内容或揭示该段主旨的关键词句,把握段意,明确段落间的层次关系。
3.避免只把本文当作一篇颂扬母爱的文章。回忆性散文的主体包括了“我”,阅读时要注意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体会作者反复说的“我应该感谢母亲”指的是什么,并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4,课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可以让学生找出那些关键性的议论性语句,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体会其作用,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议论是以作者自己切身的感受做基础的,是与文中对母亲的回忆相呼应的,这样才能议论得恰到好处,且饱含感情。
5.本文的主题,主要是抒发对母亲的深情。在文末,作者将对母亲的深情扩展到对广大人民、对党、对民族和国家的博大情怀,但不能由此就无限制地拔高文章的主题,认为文章是为了歌颂广大劳动人民。朱德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他心里装着人民,他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于是他从母亲的平月,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他们“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份报答母亲深恩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人民、对党、对民族的情怀。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6.本文适合做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可以补充一些关于锺太夫人的资料,让学生对锺太夫人的形象有更深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朱德的传记,比如定朱德自述每,增加对朱德的了解可以找一些关于。我的母亲。的同主题文章让学生阅读,比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做些比较。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4、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5、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基础积累:
1、课文字词(PPT显示字词)
佃(diàn)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祖籍(jí):原先的籍贯。
韶(sháo)关:地名
仪陇(lǒng):地名
溺(nì)死:在水或其它液体中窒息[好劳动] 劳动好手。
私塾(shú):旧时私人办的初级学校。勉强(qiǎng):将就;凑合。
调料(tiáo):调味用的佐料
[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和蔼(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妯娌(zhïulǐ):兄的妻子和弟的妻子的合称。
和睦:相处融洽友好
[周济] 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管束(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宽厚仁慈(rã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血溅(jiàn): 鲜血流淌
[为富不仁] 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衙门(yá):旧时政府机关。
横蛮(hângmán)粗暴,蛮横
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
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提炼文中的信息。
3.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的方法。
4. 学习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5. 理解母亲对子女那份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敬之心及报答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
2. 难点:叙事中抒情的写法。
三、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 课堂上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 课堂讨论与交流,加深理解与领悟。
4. 课后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学习过程
1. 预习课文,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
2. 思考问题: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3. 课堂讨论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4. 完成作业: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到的几件事情,并谈谈你的看法。
忆我
的母
亲》
学案
学习
心
得:
《回
忆我
的母
亲》学案
学习心得:
17 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比照的写法。
2、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那么。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1、学习并掌握8个词语读音和意思: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绫
2、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文章第一、二局部,了解第一、二只猫的故事,体会作者对第一、二只猫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学生说一说自己喜不喜欢猫,为什么?
【知识链接】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自学互动
自学活动〔一〕〔解决目标1〕
1.注音、解释
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棱〔〕
自学活动〔二〕〔解决目标2〕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只猫,即自家喂养的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局部?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局部。
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及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并理解“佃农、为富不仁”等词语。
2.了解朱德母亲的相关事迹。
3.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4.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二、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
二、课文理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量寻找、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3.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4.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分层作业
必做
1.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2.这些事件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件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连起来的?
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回忆性叙事散文,所选的都是作者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成长经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一些写人的方法。【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作者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感兴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学生对作者的经历和情感不太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通过阅读和品味文章的语言,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常用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抒情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审美创造:通过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并能够尝试创作一些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4.文化自信:通过了解和学习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学生能够增强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分析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
(3)掌握一些写人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教法学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习重点:
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学习难点:
1.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2.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法指导:
1.本文抓住人物特点来选典型事例,进而表现人物。且布局谋篇合理,学习时加以注意。
2.结合叙事赏析《回忆我的母亲》中议论性的句子,体会在记叙文中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中心的妙处,并从中提炼记叙文中议论的写作方法。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
(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
(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