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纪录片创作的“真”
- 格式:pdf
- 大小:198.79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作者:郝琳杰来源:《大观》2017年第08期摘要: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基石和魅力所在。
它要求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
今天的纪录片是明天的历史,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而言,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但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视作品,是创作者通过对客观记录的选择来表达主观态度的,从选题到后期制作,创作者的主观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纪录片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真实,而是加入了人类主体意识的相对真实。
对事物采取纯客观的叙述,完全放弃传达意念情趣、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纪录片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一般,纪录片来源于真实但高于真实,即有导演的真实,而不只是机械的监控记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如何在有导演的情况下保持对客观事物呈现的真实性呢?从早期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电影开始,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呈现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发展、变化至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第一种是以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镜头要对准面前生活”的解说式主张,有大量解说词,拍摄者直接进入画面,做观众的向导,如《住房问题》、《锡兰之歌》;第二种是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代表的“直接电影”主张,艺术家不抛头露面,摄像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无解说和采访,使用同期声,反对使用虚构手法,如《初选》、《意志的胜利》;第三种是以让·鲁什为代表的“真实电影”主张,导演可以介入、参与拍摄过程,以采访为主,使用同期声,不排斥采用虚构策略,如《夏日纪事》、《超码的我》;第四种是以埃伯哈特·费希纳和汉斯迪·特·格拉伯为代表的“口述电影”主张,仅以采访一种拍摄方式的素材构成,无旁白,无花哨的闪回,几乎没有镜头的切换,如《希特勒的秘书》、《第四公民》;第五种是以表演来再现客观事实的“真实再现”主张,即对生活场景的再创造,也称“纪录片情节剧”,如《北方的纳努克》;第六种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重现”主张,使用3D动画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如《圆明园》;后两种方式多在现代纪录片中运用。
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对比研究摘要:纪录片是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创作形式,以其独特的视角真实地记录社会现象。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根基,而艺术性则为其发展增添了一抹色彩。
在创作拍摄、镜头模式、剪辑选择等过程中,将艺术性和真实性完美融合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真实的事物在镜头下散发着原始的美感,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主观的艺术升华之后,纪录片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和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从而实现把最美好的东西传达给观众的真正目的。
因此,把握好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融合尺度,是打造成功纪录片的关键。
1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历程1.1 真实呈现原始记录——诞生期纪录片作为记录社会现象和生命状态真实写照的特殊影视艺术创作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与极大的价值,能够让观众通过其真实性的表达而体味到生活的本质,因此受到大众的追捧。
纪录片从诞生起便因真实地展现现实生活的独有魅力而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艺术创作形式。
“纪录电影之父”弗拉哈迪在对纪录片的研究中提出,纪录片应该是浪漫主义的真实;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维尔托夫则认为纪录片是电影的眼睛。
学者们将真实性视为纪录片的生命,而纪录片的发展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中国电视纪录片于1958年与国家台建台同步而生,在最初的发展时期,强调真实性的表达,出现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原汁原味的纪录片作品。
1.2 艺术喧宾夺主——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飞速发展,一大批大型纪录片、系列片与政论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此时纪录片也逐渐走向成熟。
这一时期是纪录片发展最蓬勃的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观众对纪录片的題材、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纪录片创作逐渐走向了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呈现形式更加多样的道路,用影像去记录现实、反映历史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时代的进步,一些新的拍摄技术和渲染手法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计算机图像合成的特技效果和3D效果的使用及呈现,使纪录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创作和拍摄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以真实的方式展现了世界的各个方面。
作为导演,如何进行纪录片的创作和拍摄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纪录片的创作流程和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职责,并探讨导演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特质。
一、纪录片创作的流程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纪录片的选题和策划在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之前,导演需要仔细选择一个有足够潜力的主题。
这个主题可能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一个特殊的人物故事或者一个关于历史的探索。
在选题的过程中,导演需要考虑目标观众、历史背景和相关的资源等因素。
一旦选定了主题,导演需要进行详细的策划,包括制定拍摄计划、确定叙事结构等。
2. 前期准备在正式拍摄之前,导演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调查研究、采访对象的筛选、场景的寻找和准备、拍摄设备的准备等。
导演需要与制片人、摄影师和剪辑师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协作,确保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3. 实地拍摄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导演需要发挥领导和协调能力,指导摄制组进行拍摄工作。
导演需要处理现场的突发情况,保证拍摄进度和质量。
此外,导演还要与被拍摄对象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的表达和展示真实的一面。
4. 后期制作拍摄结束后,导演需要参与后期制作工作。
这包括剪辑、配乐、配音等环节,导演需要与剪辑师和音效师等合作,确保最终的作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导演还需要监督宣传和发行工作,确保作品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展示机会。
二、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职责作为纪录片的导演,除了创作的职责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具体任务和职责需要履行。
1. 制定拍摄计划导演需要根据策划阶段的工作,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
这包括拍摄地点、拍摄时间、拍摄顺序等方面的安排。
导演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拍摄资源,合理安排拍摄进度,确保拍摄的顺利进行。
2. 指导拍摄团队导演是整个拍摄团队的核心,需要与制片人、摄影师、音效师等各个成员进行紧密合作。
导演需要传达自己对作品风格和叙事结构的理解,协调各个岗位的工作。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
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
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目录编辑本段a纪录片常识纪录影像的文化特征1.纪录影像: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2.纪录影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纪录影像: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纪录影像的文化特征:1.主旋律纪录影片的“大众化”2.大众式纪录片的“娱乐化”3.精英式纪录片的精神坚守纪录片的流派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
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
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
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最后有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努克甚至因为缺乏过冬食物而死。
同为纪录片的先驱,他们的风格却迥异,这也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
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
拍摄纪录片时的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近年来,纪录片在电影行业中备受瞩目,成为了观众们热衷追求的电影类型之一。
纪录片以其真实还原生活、记录历史、传递价值观念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
然而,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艺术性与真实性之间往往面临一种平衡。
本文将探讨拍摄纪录片时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问题,并分析其对于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首先,在纪录片中,艺术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艺术性指的是导演、制片人通过借鉴电影的艺术手法与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
通过使用特定的摄影手法、音效配乐、后期制作等手段来提升纪录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让观众陷入到纪录片所呈现的世界中,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性的运用使得纪录片不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记录,而成为了一种能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然而,与此同时,纪录片的真实性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纪录片具备真实记录、真实剖析和真实呈现的属性,通过真实还原的手法为观众带来真实的观看体验。
纪录片作为一种传递事实真相的媒介,必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能进行虚构、造假等行为。
只有通过真实记录生活和展现事实,纪录片才能获得观众们的信任和认可。
如何在纪录片中达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平衡是一项挑战。
首先,纪录片制作团队需要在拍摄过程中做到客观真实的记录,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他们需要深入调研,与被记录的人或事件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和了解,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同时,在纪录片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团队需要通过剪辑、配乐等手段来提升艺术性,使纪录片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但也要确保不对内容进行虚构或夸大事实的处理。
其次,纪录片的导演需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运用艺术手法来完善作品。
导演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拍摄手法和角度、创造独特的音效、灯光等来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效果。
例如,运用运动镜头和特写镜头来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运用黑白画面或暗调画面来表现情感,以及利用配乐来创造氛围等等。
这些艺术手法可以使得纪录片更具审美价值,也能更好地传递导演想要表达的意义。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作品,它以真实的生活、历史、文化、社会等为题材,通过摄影、录音、剪辑等手段,展现客观事实和真实场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纪录片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主题:纪录片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社会现象、一种文化等。
好的主题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内容:纪录片的内容应该真实、客观、详尽,能够全面地展现主题的各个方面。
同时,内容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主题。
3. 拍摄手法: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可以多样化,如跟踪拍摄、访谈、实景拍摄等。
好的拍摄手法能够生动地展现主题,让观众身临其境。
4. 剪辑:纪录片的剪辑应该紧凑、流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剪辑也应该能够突出主题,让观众更好地理解。
5. 音乐和音效:音乐和音效在纪录片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营造氛围、增强情感感染力。
总之,纪录片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影视作品,它能够让观众了解到真实的世界,引发观众的思考。
在赏析纪录片时,我们应该从主题、内容、拍摄手法、剪辑、音乐和音效等方面入手,全面地欣赏其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纪录片创作中的纪实性、真实性和观赏性(上)作者:李燕来源:《大观》2016年第07期摘要: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真实性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大家对纪录片真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里所说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真实,它可以理解为是心理的真实,并且与纪录片的纪实性是相辅相成的。
以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说明问题和展现客观真实,以此让纪录片更具备观赏性。
“观赏性”能够让“真实性”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魅力。
使真实性的语言得到艺术的升华,是纪录片能够打动人心与受众共鸣的关键因素。
但是纪录片终究是真实的影像艺术,这就要求“观赏性”与“真实性”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和谐统一。
关键词:纪录片;纪实性;真实性;观赏性一、关于纪录片纪实性与真实性的争论纪录片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被视为电影起源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影片,都是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客观记录,可以被视为最早的纪录片。
后来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故事片、科幻片、文艺片等多种形式的影片,纪录片也从中分离了出来,最终形成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迚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20 世纪80年代,安德烈·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纪录片应该使用长镜头客观记录现实生活,拒绝主观干预。
其后又相继出现了兊拉考尔的写实主义和以前苏联维尔托夫为首的电影眼睛派,以英国格里尔逊为首的纪录电影学派,到伊文思的左翼纪录思想、怀斯曼的直接电影和我国的新纪录运动,都把纪实性作为纪录片的重要属性,强调纪录电影的真实性。
但是纪实就等于真实吗?随着纪录片中摆拍、搬演和特技等手段的应用,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钟大年先生的一篇《纪实不是真实》文章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纪录片纪实性与真实性的广泛思考,并基本达成了“纪实不等同于真实”的共识。
纪录片是什么意思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其中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对于纪录片来说,“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从本体论上讲,它是纪录片表意语言的构成基础;从方法论上讲,它是表现手法的直接显现形式。
我们知道,摄影的记录特性,具有如实还原实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功能,由于这种“物质现实的复原”的特点,使得“记录与客观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摄影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今天,外部世界的全部多样性—形态、动态声音甚至色彩一一都能通过摄影的记录功能复现出来。
在复现外部世界的运动形态时,现场和过程的复现成为其独特之处。
现场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空间状态,过程则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时空过程,这使得摄影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更加通真。
记录,是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方法。
纪录片首先要通过对客体对象的描述将现实生活的状态呈现出来,然后才是将现实的片断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尽管人们都知道摄影机可以记录下现实生活的图像,但是,作为纪录片创作,有二点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是这很重要的二点,许多纪录片拍摄者并不完全明白。
其一,摄影机不是要记录生活的图像,而是要记录生活的情境。
图像是实物的复现形式,它具有表意的符号功能,但是任何一个实物的图像,如果它脱离了叙事的系统它只具有抽象的概念意义,当拍摄者在记录现实时,只是把摄影作为记录图像(或形象)的手段,尽管拍了各种景物的许多镜头,但是当它们不能组成完整的叙事系统时,它们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形象堆积。
情境是一个完整的、具体的叙事概念,它是一个具体行为或事件发生时的状况,因此,它需要具备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是活动,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展开的动态活动,其中人物、行为是很重要的其是时间概念,与事件活动发生的时间相对应的同步时间概念,即所谓的现在时态的感觉再次是事件发展的具体性,即前因后果、发生状况、相互关系等等。
形容纪录片真实的词语
形容纪录片“真实”的词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纪实性:纪录片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基础,通过影像记录来呈现现实,具有很高的纪实性。
2. 真实性:纪录片的目的是记录真实事件或人物,而不是虚构故事,因此具有很高的真实性。
3. 客观性:纪录片通常以客观的角度记录事实,不加入过多的主观情感或评论,力求呈现事实的本来面目。
4. 生动性: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影像和声音来呈现事实,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场景和人物的情感。
5. 深入性:纪录片通常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详细的调查和采访来揭示事实的真相。
6. 全面性:纪录片涵盖了事实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从单一的角度呈现事实,而是全面地展示事实的全貌。
希望这些词语能够给你提供一些灵感。
纪录片创作心得共3篇纪录片创作心得共3篇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
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
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
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
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X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
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201X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X 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
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
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
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
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
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
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
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技巧纪录片是一种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的影视作品,通过展示真实的事件、现象和人物,向观众传递感知和思考。
而拍摄和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进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纪录片创作并提升技术水平。
一、创作前准备在开始拍摄纪录片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足够价值和影响力的主题对于一部好的纪录片至关重要。
主题应该是有吸引力且引人思考的,同时也要与目标观众的兴趣相关。
在选择主题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采访相关人员和观看其他纪录片来获取灵感。
2. 故事构思每个纪录片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故事线索,以引导观众进入影片并保持他们的兴趣。
在构思故事时,可以运用传统的三幕结构,包括引入、发展和高潮。
同时,要尽量保持故事的简洁性和连贯性。
3. 研究调查在开始实际拍摄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是必要的。
这包括了解主题的背景知识、采访相关人士、阅读相关文献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主题,并帮助你规划拍摄计划和故事结构。
二、拍摄技巧1. 摄影技术掌握基本的摄影技术对于拍摄出优质的纪录片至关重要。
合理运用摄像机的曝光、对焦和白平衡等功能,可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准确性。
另外,稳定摄影机的方法,如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能够避免图像抖动。
2. 采访技巧采访是纪录片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良好的采访技巧能够获得更真实和深入的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并提出深入的问题以引导被访者展开讨论。
另外,保持良好的礼貌和尊重,以建立与被访者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3. 镜头运用不同的镜头运用可以帮助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例如,近镜头可以突出人物的表情和情绪,远景可以展示环境的广阔和多样性。
合理运用不同的镜头可以提升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观影体验。
三、制作技巧1. 影片剪辑剪辑是纪录片制作中至关重要的步骤,通过剪辑可以将拍摄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处理,最终呈现出一部连贯、故事性强的影片。
“真实再现”与纪录片的“非虚构”原则——兼评“对现实的创造处理”论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
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
“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1]“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以及音响资料,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补拍、摆拍、扮演等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东西模拟重现出来。
这种被伊文思称作“重拾现场”和“复原补拍”的方式在现今的影视作品创作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非虚构的纪实节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人与自然》、《记忆》等节目中都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
尽管如此,目前学界和业界对“真实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合理性分歧较大,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真实再现”是否有违“非虚构”原则?而这一争论再度引起我们对格里尔逊所言“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2]这被认为是纪录片的经典定义不同理解和阐述。
一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看了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记录南太平洋岛国土著人生活的《摩阿纳》之后,在纽约《太阳报》上撰文对纪录片这个词作了明确的界定。
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
之后格里尔逊又有所补充和发挥认为纪录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来,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纪录片是发生在家门口的戏剧,是讲坛。
在他的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中的许多影片都带有人工“打造”的痕迹。
比如弗拉哈迪(Rober Flaherty)的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一片中,许多情景也采用了真实再现;而英国纪录片运动骨干哈里.瓦特和巴锡尔.瑞特拍摄《夜邮》,实际拍摄过程是把火车拉到一个摄影棚里,让邮差到车厢里去,经过打灯布光之后才进行拍摄。
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探讨作者:张馨予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0期摘要:长久以来,如何把握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是学界不断探讨的难题,作为一种影视艺术,纪录片需要有高度的艺术性,但同时作为一种记载手段,纪录片又必须具有高度真实性,这就使人难以把握纪录片创作的尺度,本文通过探究“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与“真实性”之间的区别来尝试界定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标准,希望给纪录片创作者带来一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艺术性一、什么是真实?(一)真实的定义从词义上看,“真实”的意思即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原始社会中,地球上只有真实,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求,艺术创作出现了,“真实”一词有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两层含义[1]。
有别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指通过人类创造,用虚幻的形式揭示真实的生活,以曾备受争议的纪录片《圆明园》为例,用3D后期合成这种虚幻的形式,揭示圆明园本来的、真实的面貌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这就是“艺术真实”的本质。
(二)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从词性上来看,“真实”是形容词,而“真实性”则是测量名词,二者不能划等号,我们说纪录片必须具备真实性而不说纪录片必须是真的,这说明在纪录片这种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只是作为最重要的一点被考量进去,既然是艺术,就必然要考虑到趣味性、艺术性、美观性等要素,这些因素的体现让创作者不可避免的要对“生活真实”进行加工、提炼,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体验做支撑,因此我们说“真实性”不等同于“真实”。
在纪录片《圆明园》中,导演金铁木坦诚的交代片中基本无实景且有剧本,以传教士勃朗宁的视角来叙述圆明园的设计、建造与毁灭,为了增加可看性,剧本更加强调了故事性,更凸显了有冲突、有矛盾的人物情节,但仍然不难看出为了还原历史《圆明园》所作出的努力,除了历史事件皆可考证外,片中的演员也都参照流传下来的图像资料来找,康熙、雍正等演员都与画中基本相符,在表演时神态、动作也非常考究,可以说,纪录片《圆明园》虽然不完全真实,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纪录片创作如何表现“真实”与“真诚”孙 健(作者单位:宣汉县融媒体中心)摘 要: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主体,利用艺术的形式对真人真事进行记录与展现,使观者通过纪录片中的人与事对当下社会进行反思。
本文就纪录片创作中 “真实”与“真诚”的内容加以论述,希望能够为行业同仁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真诚纪录片利用故事的形式,将不同地方发生的事件进行刻画与记录,也成为创作者表达内心情绪的外化工具。
近年来,这种艺术形式逐渐为更多人接受,成为了比较火爆的一个拍摄题材。
对于拍摄者而言,在拍摄纪录片前,要知道拍什么,怎么拍。
由于阐述的故事内容不同,所以拍摄的主体、故事内容也不相同。
创作者需要将真实的故事利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还要将故事中的真诚性展露出来,为观者还原事实的真貌,这极其考验创作者的思维和拍摄技术。
创作者只有在故事中适当增添故事情节,才能让观者带入自己的思维,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故事内容,从而反思故事背后的真正含义,劲儿对纪录片产生更多的认可。
1 纪录片的选题纪录片的主体不能脱离人。
即使是纪录片《迁徙的鸟》,其也将主体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进行表现,赋予其极强的人文色彩。
人文色彩能赋予纪录片灵魂,更好地传达拍摄纪录片的精神内涵。
不断寻找鲜活的人、物,才能将纪录片的细节处理得更有深度,为纪录片增强真实感。
纪录片多是利用跟踪的方式将事情的状态客观地记录下来,让观者觉得这就是发生在眼前的事情。
创作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所学知识,对其拍摄的纪录片进行生活理念的传达,用不同的素材赋予纪录片灵魂。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多是讲述美食背后各种人的故事,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让观者认识到美食背后的人情冷暖。
在观赏美食的同时,多了一分感动,为美食赋予了灵魂。
2 纪录片的叙述方式2.1 纪录片应具有真实性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创作者不能添加虚构的成分、故事内容在其中,也不能将非逻辑性的内容加入其中来颠倒事实。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是一个真实事件的记录者,而不能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事件过程的主观性描绘。
介绍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
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
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
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
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
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
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
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
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
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
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
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
纪录片摄影创作的特征与难点探析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纪录片摄影创作中。
摄影师在纪录片摄影创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摄影技术,还需要对画面进行调整。
本文将从纪录片摄影创作方面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纪录片;摄影创作;特征;难点纪录片摄影创作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浪潮的推动,使得纪录片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需要对该种现状进行改进,这就对摄影创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摄影创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还原纪录片的真实性,有效发挥纪录片的激励作用。
一、纪录片摄影创作遵循的原则(一)遵循真实性原则纪录片主要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案例,这就对纪录片的摄影创造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纪录片的摄影内容真实,而且事件创作要体现出真实的社会情况,要给予人们真实的感悟和体会。
(二)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在进行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有可能创作出来的效果与创作人最初的想法存在差异,但是还是需要创作人能够坚守个人的职业道德,要遵循真实的事件,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
二、纪录片摄影创作的特征针对纪录片的摄影创作主要是由摄影人员来完成,需要摄影师具备高超的摄影技术,而且要有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意识。
摄影师在进行摄像过程中可以有效应用高科技技术,能够熟练取景,更重要的是融合摄像技术和艺术于一体,使得摄像主题更加生动和形象,赋予摄像内容深刻含义。
摄影师要将镜头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塑造,使得人物形象可以传递正能量,能够将自身赋予给人物的形象体现出来,表达自己对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情感,这样会使作品更生动,有了情感[1]。
(一)纪录片拍摄现场环境复杂纪录片中的题材内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可以说纪录片的拍摄现场比较复杂,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而且事态的发展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
因此,对于现场拍摄的摄影师来讲,需要具备现场拍摄的高超技术,还要有应对能力,能够在现场保持冷静,要理性思维,提前选择好预定的方案,要从现场果断选择有利的镜头判断,捕捉到最优感染力的片段。
一个不大不小的山东小村庄———沂源县杓峪村,一群质朴本真的中国农民,四个农村家庭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373天扎根在乡村中的黎明黑夜和冬去春来,二十四节气时间线上的乡村日常与农民生活……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将镜头聚焦中国乡村的土地上,对准最典型的中国农民与家庭,以田野考察的人类学方式,在村庄里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民最真切的生活现状,在田间小道上、乡间泥土中、农民琐碎的生活中和他们朴实的语言里捕捉到了当下中国的一抹侧影。
在电影电视业界,《乡村里的中国》获得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赢得了第15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最佳纪录片大奖、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长片奖等十几项国内纪录片创作大奖。
在广大观众中,《乡村里的中国》也获得好评无数。
作为一部乡村题材的纪录片,上映的几天里场场爆满,有许多生在城市里长在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对这样一部纪录片赞赏不已,播映后的主创人员交流会更是反响热烈,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该片在豆瓣上更是获得了高达9.1分的好评。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获得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作为一部当今中国纪录片创作中颇具典型性与代表意义的作品,《乡村里的中国》具备诸多成功的必然因素,也有非常多在创作上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仔细探究,其在纪录片创作上无不围绕一个“真”字展开:影片内容自然朴实,反映出创作内容上的“真实”;一个平均年龄21岁、拍摄经验不足的创作团队,全身心体验农村生活,与农民一起种地、干活、聊家常,在总导演焦波老师的带领下认真拍摄、认真学习、认真生活,反映出的是创作手法上的“真功”;创作人员在村里驻扎373天进行拍摄,成为村里的第168户人家和“名誉村民”,反映出创作态度上的“真诚”;一个因为必须在农村驻扎至少一年时间的创作要求以及经费不足而没人愿意去做的项目,被焦波老师组建的“90后”年轻团队接了下来,甘愿奉献年轻的力量与热情,反映出创作理念上的“真心”。
正是因为片中包含并饱含着一个“真”字,创作中始终贯穿一个大写的“真”字,使得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魅力十足的纪录片,一幅生动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更是具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价值的珍贵影像资料。
一、创作内容上要的是“真实”《乡村里的中国》记录的虽然是中国的一个侧影、一个缩影,但是她是活生生的中国,真实的中国。
《乡村里的中国》没有采用宏大的叙事手法,也淡化了宏阔的历史背景,更没有刻意去追求宏伟的主题表达,而是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不大不小、不穷不富的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情态,从小人物着手,描写他们纪录片创作的“真”———以《乡村里的中国》为个案分析□任嬿如【摘要】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将镜头聚焦中国乡村的土地上,对准最典型的中国农民与家庭,以田野考察的人类学方式,在村庄里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农民最真切的生活现状,捕捉到了当下中国的一抹侧影。
正是因为片中包含并饱含着一个“真”字,创作中始终贯穿一个大写的“真”字,使得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魅力十足的纪录片,一幅生动多彩的农村生活画卷,更是具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价值的珍贵影像资料。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在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创作态度及创作理念上所体现的“真”,及其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所彰显的“美”,二者相互调和与平衡统一,对于当今中国纪录片,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创作理念;个案分析DOI:10.16017/ki.xwahz.2016.08.021简单的日常生活,从373天里每日每夜所拍摄和记录下来的素材中,选取了最精华的部分,让观众尤其是城市观众,深入体会到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
比如,纪录片开篇的除夕“咬春”场面,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了乡村的民风民俗;因儿子外出务工丢掉了性命而悲痛落泪的老两口,让人体察到一个个鲜活的农民个体的内心世界;与众不同的“穷秀才”杜深忠,身为农民,在物质条件还不够富足的情况下,却对精神世界有着无限渴望和追求……纪录片中一个个真实的细节,由点及面,由面到体,串联起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中国农村生活图景,细节的真实构成了更大层面上的社会与历史的真实。
由杓峪村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村庄作为横切面,纪录片真实地反映出了广大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也真实地呈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与人文风貌。
而在这诸多真实可感的细节中,最为生动和有感染力的,就是农民鲜活的语言表达了。
影片中农民交流时使用的地道的方言、土话,构成了影片唯一的语言元素。
不同于其他诸多具有创作人员主观表达以及意识形态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没有使用任何解说词和旁白,全部采用影片拍摄过程中采集到的同期声,让农民用自己的语言去诉说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和观点。
其中尤为精彩的要数最为重要的一对拍摄对象———农民杜深忠和他的妻子张兆珍家长里短间的斗嘴与争吵。
杜深忠表达自己关心生态问题、反对把村里的树挖了卖到城里搞绿化的观点时说,这样的做法是“剜大腿上的肉贴脸上”,而张兆珍立马讽刺他说“人家都富得哼哼的,你还穷得吱吱的”。
还有类似“人家有钱的王八坐上席,你没钱的君子下流坯”,“鱼找鱼虾找虾,乌噜牛找那蛤蜊咯”,“你这是庄户娘们的素质,太低太低”等幽默辛辣的生活语言,充分展现出了农民的语言特色和生活智慧,通过他们的独特表达方式传递出了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质朴道理。
这与一般对于农民愚昧无知的刻板印象是不同的,观众通过纪录片得以真切认识和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农民个体。
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再现真人、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
然而,“真实”是相对的,纪录片用影像方式记录所谓真实的故事———过去的事件,也就是说,艺术家既不能虚构某一个事件,也不能让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重新安排补拍,[1]更不能运用纪录片创作的种种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来强行干扰或是干巴巴地注解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的创作者选择了不使用解说词来注解自己观点的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将真实生活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并通过创作者自己认真的创作和娴熟的制作技巧将事实表现出来,而把对于真实生活的理解与阐释“放心地”交给观众。
这也正是纪录片创作应该追求的一种“真实”,这种“真实”更是纪录片的本真所在。
获得第17届法国FIPA国际影视节特别提名奖的纪录片《海路十八里》,就完全摈弃了画外音,采用平实的记录和写意式的影像风格,记录了大连海域渔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类学主题。
纪录片虽然没有任何传达主题与内涵的解说词,但渗透其间的人文精神能够被观众心领神会。
2015年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的纪录片《耶什格岔的春天》也是如此。
这种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与判断,让观众与真实的影像和质朴自然的记述直接交流与再创造的方式,不仅是纪录片创作者对于客观事实的尊重,更是对纪录片观众的高度尊重。
二、创作手法上要的是“真功”作为一部反映农民生活与中国农村现状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没有选取特别宏大的叙事角度、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上,而是深入一个典型的中国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和跟踪拍摄。
纪录片选取了四个家庭、三个主要人物,挖掘了较为典型的生活矛盾和情感冲突,从小处着手,以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将视点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从内容选题、反映对象到表现形式上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纪录片主要人物之一张自恩,是杓峪村村委会主任,管理着全村的大小事务,纪录片对张自恩的描写也是尽可能全面而立体。
面对无理取闹的投诉和查账,张自恩忍不住破口大骂;面对辛苦工作一年后的微薄收入,他借酒浇愁,主人公吃力不讨好的辛酸令人动容。
纪录片刻画的张自恩更像是普通农民中的一员,而不是有着一点儿特殊身份的“高大全”的“村官”。
刻画日常生活背后蕴含的朴素哲理和普遍人性,而这正是平民化的主旨和灵魂。
[2]一个好的故事就如同为纪录片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而创作者悲悯的目光和深邃的思想才是纪录片故事化的灵魂。
如今,有些纪录片创作者把目光聚焦在草根人物、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身上,这本身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只是把这些表现对象当作的“幌子”和“卖点”,在创作中仅以一种猎奇的目光对这些人的命运进行单纯的记录和庸常的宣扬,并未对这些人物不幸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因而未能触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而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中,平民生活的原生态在镜头前缓缓展开。
纪录片采用白描的创作手法,以客观的、求是的视角与眼光记录人物,通过细节的叠加与典型事件的运用,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走进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捕捉重要的细节,发掘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从一开始聚焦于杜深忠一个家庭,到后来为了丰富性和普遍性而改为跟踪拍摄四个家庭,创作者找到了最为核心的构成叙事的故事。
就创作过程而言,一切细节都有可选择性、可塑性及浓缩性的表征,它表现了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序,是某种动态的活生生的写照。
[4]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对于这样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拍摄中的不可预知性的把控,使得他们在拍摄现场迅速捕捉到那些富有表现力的鲜活而生动的细节,针对拍摄现场迅速做出调整,使拍摄方式、画面构图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导演对纪录片最后呈现的整体风格也有很好的把握,在充分发挥影像潜力的同时,并没有偏离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纪录片摒弃了蜻蜓点水,拒绝了花拳绣腿,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下苦功”的拍摄方式与创作手法。
这不仅需要扎扎实实的创作“真功”,更是对纪录片创作者的全方位考验。
《乡村里的中国》创作团队就经受住了这种考验。
三、创作态度上要的是“真诚”纪录片摄制组刚进村里进行拍摄的初始阶段,面临村民们不理解、不信任以及村民们面对镜头不习惯等问题,有的村民对摄制组还有防范意识。
导演焦波在一次采访中提及,第一次见到拍摄对象杜深忠时,他十分警惕地询问焦波一行人是什么身份,来干吗的。
后来在拍摄与相处的过程中,焦波才了解到,这是因为村里经常来一些冒充农科院专家的化肥贩子,村民们对此既厌烦又警惕。
纪录片巧妙地截取了这一情节,把杜深忠对这样一些人行为的批判穿插在了影片中。
农村出身的导演焦波对土地与农民以及乡下的生活方式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自然地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很快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创作人员对于创作的真诚和甘之如饴的付出,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领悟,与创作本身相结合,使得纪录片创作不断深入,最后产出的内容也是极具艺术性和感染性的。
创作人员在与村民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仅是在拍摄中如实地记录生活,在后期剪辑时自然流畅地表述生活,他们与拍摄对象的深入沟通和情感上的联结,更是在纪录片内外都实现了一种真诚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