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3
痛风治疗药品方案简介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
治疗痛风的关键是降低尿酸水平,缓解炎症和关节疼痛。
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方案主要分为两类:降尿酸药物和缓解炎症药物。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痛风治疗药物方案。
降尿酸药物阿洛普尼酮•常用商品名:洛新、洛整、洛保乐、洛乐欣等•作用机制:抑制尿酸的产生,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阻断尿酸合成途径降低血尿酸水平。
•用法用量:一般起始剂量为100毫克/日,分1或2次口服。
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苯溴马隆•常用商品名:颠茄定、鲁迅伐、鲁迅伐胶囊等•作用机制:抑制尿酸的重吸收,通过竞争性阻断尿酸转运体1(URAT1)降低尿酸重吸收。
•用法用量:一般起始剂量为40毫克/日,分2次口服。
根据尿酸水平调整剂量。
高效利尿剂•常用商品名:呋塞米、羟氯噻嗪等•作用机制:通过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来减少体内尿酸的含量。
•用法用量:根据尿酸水平和尿量调整剂量。
缓解炎症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常用商品名:布洛芬、美洛昔康、萘普生等•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酶2(COX-2)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
•用法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剂量,一般为口服给药或局部涂抹。
科地强•常用商品名:科地强、可的松等•作用机制: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和疼痛。
•用法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剂量,一般为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
注意事项1.使用药物治疗痛风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药物。
2.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根据尿酸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3.防止药物滥用或长期超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效应。
4.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胃肠道溃疡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5.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如控制饮食、减少酒精摄入等。
以上是常用的痛风治疗药物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由医生进行确诊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合理使用药物,调整生活习惯,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治疗方案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由于高尿酸血症引发的关节炎和痛风石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疼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药物治疗和遵循治疗方案对于痛风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痛风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治疗方案。
首先,痛风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痛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症状严重性和并发症等因素来确定药物的类型和剂量。
患者必须准确地遵循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同时,在用药期间要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痛风患者需要重视对药物的正确使用。
首先,对于常用的抗痛风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患者应该了解其服用的时间和方式。
NSAIDs一般在发作时使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红肿,但需要注意不可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引发胃肠道问题。
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疼痛剧烈或关节红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但患者需要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其次,对于降尿酸药物如阿洛普尼罗和苯溴马隆,患者应准确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按时进行服用。
此外,患者还需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另外,痛风患者要注意药物治疗的持续性。
痛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片面追求症状的缓解而忽略了对尿酸水平的控制。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以维持尿酸水平的稳定。
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控制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保持体重和适当的运动等,以减少尿酸在体内的积累和发作的风险。
最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尿酸水平和相关指标。
定期复查尿酸水平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确保痛风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还可以检查肾功能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痛风的并发症和合并症,预防疾病进一步的发展。
痛风治疗的原则是什么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因此,痛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炎症和疼痛,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痛风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一、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够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但在减轻症状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胃溃疡和出血等,并且不能控制高尿酸水平。
(2)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但也会引起许多不良症状,如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并且不能控制高尿酸水平。
(3)尿酸降低剂: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主要包括阿霉素、丙戊酸、苯溴马隆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并且长期使用可以预防痛风的复发。
(4)利尿剂: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2. 生活方式干预(1)控制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肝脏、肾脏、脑、肉类等。
同时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摄入。
(2)避免酒精和糖分摄入。
(3)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运动。
(4)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挨饿等不规律的饮食行为。
二、注意事项1. 不能自行停药。
如果患者自行停药将会使血尿酸水平再次升高,并可能导致痛风的复发,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 饮食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饮食对于痛风的治疗非常重要,在遵循医生的建议下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摄入,并避免酒精和糖分摄入,将有助于减少尿酸的升高。
3. 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应该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加重症状,并可以休息充分。
4. 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避免长期使用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三、预防措施1.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运动。
2. 饮食中减少高嘌呤的食品摄入,并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蓝莓、柠檬、草莓等食物的摄入。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北京积水潭医院张石革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痛风已经发作吃什么药缓解痛风已经发作,这时候需要及时缓解症状,同时积极治疗。
下面就针对痛风已经发作时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最常规的治疗痛风症状的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NSAIDs有布洛芬、地塞米松、吲哚美辛等,用量和使用时间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2. 种类选择性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OX-2是炎症反应的主要酶,COX-2抑制剂则能够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同时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
常用的COX-2抑制剂有美洛昔康、来曲唑、塞来昔布等。
3. 糖皮质激素当NSAIDs和COX-2抑制剂无法缓解症状时,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以及口腔、局部和关节内注射方式,以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目的。
二、治疗痛风的原因1. 降尿酸治疗痛风最主要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降尿酸治疗是治疗痛风的核心。
降尿酸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尿酸排泄剂、尿酸合成抑制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控制体重、限制肉类和酒类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等。
2. 预防病情复发痛风患者的治疗并非仅仅是缓解症状,更需要预防复发。
因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尿酸水平的长期监测,健康饮食、注意饮食习惯,以及注意体重管理。
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不要自行停药痛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停药。
因为痛风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2. 控制药物剂量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定期进行尿酸水平测试,以避免药物剂量过大或影响肝肾功能。
3. 关注饮食痛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饮食,尤其是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并多摄入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4. 停止饮酒饮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痛风患者必须停止饮酒。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十二种疾病的药物治疗(痛风的药物治疗)痛风的概述痛风又称“帝王病”或“富贵病”,其与“酒肉”的关系密切。
痛风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当血尿酸过高时,尿酸钠盐将过饱合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体温较低的部位,而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称为痛风。
痛风的高危因素有:①酗酒、进食高嘌呤饮食等;②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③共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④服用噻嗪类利尿剂、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药;⑤创伤与手术。
体内嘌呤的来源有3个途径:(1)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含于DNA和RNA 中,DNA和RNA中所含嘌呤碱主要为腺嘌呤和鸟嘌呤,它们氧化后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进一步氧化成尿酸。
嘌呤碱(腺嘌呤和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尿酸(腺鸟变成次黄尿)(2)回收途径核苷酸分解产生嘌呤碱可重新被肾脏回收利用。
(3)饮食途径摄入含高嘌呤食物(动物的心肝肾脑、蛤、蚝、蚌、鱼卵、啤酒、肉脯、肉汁、沙丁鱼、酵母、肉精、干贝、鱼子、凤尾鱼、鲱鱼、大比目鱼、鲤鱼、野鸡、鹅、鸽、鹌鹑、火鸡、扇贝肉、咸猪肉、干豌豆、干豆、鸡汤、肉汤)等。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密切相关: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高尿酸血症可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状态,导致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
痛风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一)痛风的类型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两种。
1.原发性痛风常有家族遗传史,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主要是体内嘌呤的合成过多,产生过多的尿酸,其中部分患者的尿酸排除过少。
体内嘌呤合成过多的原因(看看即可)有:①体内的谷胱甘肽还原酶过多,最终使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数量增加,促进嘌呤核苷酸的合成;②谷氨酸脱氢酶缺陷或不足;③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缺陷,以致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调节失常,导致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多;④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活性降低,限制了游离的嘌呤碱基转变为核苷酸,有利于嘌呤碱分解而生成尿酸。
痛风的病因与药物治疗原则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结晶引起的肾脏损害。
本文将探讨痛风的病因及药物治疗原则。
一、病因1.1 遗传因素:许多人认为痛风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紊乱的结果。
某些家族会有较高的患痛风的风险,其中超过80%由于家族史而患上该疾病。
1.2 饮食:高嘌呤饮食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嘌呤主要存在于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食物中。
1.3 肥胖: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患上痛风的风险。
这可能是因为肥胖增加了尿酸生成和分泌减少。
1.4 饮酒:过量饮酒特别是啤酒,会增加罹患和发展成慢性痛风的风险。
1.5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均与嘌呤代谢失调有关,并可增加患上痛风的可能性。
二、药物治疗原则2.1 急性发作的处理当急性发作时,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可渗透冰包来缓解关节疼痛和红肿。
然而,某些患者因胃肠道不良反应或其他禁忌证无法使用NSAIDs。
对于这些患者,可口服类固醇(例如泼尼松龙)或局部关节注射类固醇是替代治疗选择。
2.2 长期药物治疗长期预防和控制尿酸水平的药物治疗是治愈和管理痛风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原则:2.2.1 利尿剂:某些利尿剂具有降低尿酸水平的功能,特别适合那些合并高血压、过度体重或其他相关慢性疾病的患者。
普遍使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药物和苯并噻嗪类药物。
2.2.2 阻断尿酸合成:阻断核苷酸氧化酶(XO)是减少尿酸生成的有效方法。
阻断XO对于那些通过摄入高嘌呤食物引发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
常用药物有丙戊酸、可乐定和别嘌呤等。
2.2.3 促进尿酸排泄:促进肾脏排泄尿酸是治疗长期痛风和预防急性发作的关键。
利用乌洛托品和柔沙丁增强肾脏排泄,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
2.3 特殊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存在严重肾损害或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时,可以考虑以下药物:2.3.1 谷胱甘肽抑制剂:谷胱甘肽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的再利用,使尿酸排泄增加。
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
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关节炎。
痛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晚期可出现慢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
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慢性期的药物治疗。
痛风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痛风的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缓病情发展。
根据《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痛风的治疗应遵循以下
原则: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选用布洛芬、消炎痛等,用药剂量需
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一般应在发作24h内使用。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对于无法使用NSAIDs的患者,可选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需谨慎把控,频繁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二、慢性期的药物治疗:
1.降尿酸药物:如丙戊酸、非布司他等,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核心,可有效减少尿酸水平,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
2.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碳酸氢钠等,可改善尿液酸碱度,增加尿
酸排泄,有助于预防尿酸结晶形成。
3.利尿剂:对伴有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症的患者,可以辅助应用利尿剂,促进尿酸排泄。
综上所述,《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通过明确的用药原则和方法,规范了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医生和患者应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用药,避免盲目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全面管理痛风,提高康复效果。
抗痛风药缓解痛风症状每日一次最好在饭后服用痛风是一种与尿酸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为了缓解痛风的症状,医生通常会推荐患者服用抗痛风药物。
然而,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才能发挥最佳的疗效,成为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抗痛风药缓解痛风症状每日一次最好在饭后服用的理由,并介绍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1. 缓解症状的最佳方案抗痛风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关节炎症反应。
然而,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过程可能会受到饮食的影响。
研究表明,饭后服用抗痛风药物可以加快其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因此,每日一次的剂量最好在饭后服用,尤其是在早餐或晚餐之后。
2. 饭后服药的益处在饭后服用抗痛风药物有以下几点益处:(1)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一些抗痛风药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而饭后服用可以降低这种刺激,减轻胃肠道不适。
(2)提高药物吸收:食物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血液循环,增加药物吸收速度,进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3)减少胃酸对药物的影响:胃酸会降低一些药物的吸收率,而进食可以中和胃酸,减少对药物的影响。
因此,饭后服用抗痛风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3. 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遵循医生的建议:抗痛风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包括剂量、使用频率和疗程等方面。
(2)注意饮食调控:除了药物治疗,饮食也是痛风管理的重要一环。
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控制肉类和海鲜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
(3)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可以评估药物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避免过量使用药物:抗痛风药物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不宜滥用。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痛风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疗效降低或增加药物的毒性。
因此,在使用抗痛风药物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总结:抗痛风药物是缓解痛风症状的重要工具,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痛风用什么最好的药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尿酸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疾病。
痛风的治疗首先要控制尿酸水平,以减少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和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痛风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信息。
一、药物治疗1、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通过促进尿液的排泄来减少体内的液体量,从而降低尿酸浓度。
但是,利尿剂也会使钠离子在体内排出,从而导致血钠降低。
2、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用于治疗痛风症状的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出血和肾脏功能损害的风险。
3、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等,常与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配合使用。
4、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可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包括别嘌醇、高尿酸排泄剂等,可以提高尿酸与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其在体外的排泄。
二、治疗方法1、饮食调节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高尿酸食品,如肉类、海鲜、豆类、花生等。
建议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摄入。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减轻身体负担,促进血液循环和尿酸排泄。
但是需要注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剧烈的身体活动,以免加重痛风病情。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建议痛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4、定期随访痛风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进行尿酸、肾功能等检查,以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饮食和酗酒痛风患者应避免过度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和高尿酸食品,如酒类、猪肉、牛肉、内脏等。
同时,也要控制酒的饮用量,避免饮酒过度,以免引起痛风的发作。
2、注意药物副作用痛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皮疹、低血压等,及时告知医生。
痛风是我国常见的骨科疾病,一旦患上,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多酸痛。
上海中潭痛风诊疗基地朱建福主任医师指出:如果患者不重视痛风的治疗原则,就可能会影响其治疗进程,到后期就很危险。
因此大家要提前了解痛风的治疗原则,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
下面就来看看痛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痛风的治疗原则有:★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从而纠正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争取病情好转。
★尽快地缩短与中止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次数,从而防止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与关节损害,保证关节功能正常。
这就属于痛风的治疗原则。
★痛风的治疗原则还有防止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的形成,以保持良好的肾脏功能。
据了解不少痛风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一直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甚至有的痛风患者的病情还会加剧,究其原因是他们不注意饮食导致的。
那常见的痛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痛风的饮食禁忌。
一般,常见的痛风的饮食禁忌有:1、宜吃的食物:痛风的饮食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
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2、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鱼、墨鱼。
这同样属于痛风的饮食禁忌。
3、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这是常见的痛风的饮食禁忌。
4、戒酒: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
酸碱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从而纠正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争取病情好转。
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痛风的治疗原则和痛风的饮食禁忌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
痛风的病理学表现和药物治疗原则1. 痛风的病理学表现1.1 痛风的定义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以及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导致关节炎和痛风石形成等病理表现。
1.2 尿酸代谢紊乱痛风的病理学表现与尿酸代谢紊乱有关。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的产生与排泄达到平衡,但在痛风患者中,尿酸的产生增加或排泄减少,导致尿酸在体内的水平升高。
1.3 尿酸结晶的沉积尿酸在体内达到饱和浓度时,会形成尿酸结晶。
这些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疼痛和关节炎。
1.4 痛风石的形成长期尿酸结晶的沉积会导致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石是一种由尿酸盐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固体结构,可以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形成。
痛风石可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受限。
2. 痛风的药物治疗原则痛风的药物治疗旨在降低尿酸水平、预防尿酸结晶沉积和控制炎症反应。
以下是痛风药物治疗的原则:2.1 降尿酸治疗降尿酸治疗是痛风治疗的基础,旨在减少尿酸的产生或增加尿酸的排泄,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
2.1.1 阻断尿酸产生1.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常用的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2.非布司他:非布司他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
2.1.2 增加尿酸排泄1.利尿剂:如前所述,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
2.邻氨基苯磺酸:邻氨基苯磺酸是一种尿酸排泄增加剂,可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水平的升高。
2.2 预防尿酸结晶沉积预防尿酸结晶沉积是痛风治疗的关键,旨在防止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以减少疼痛和关节炎的发生。
2.2.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可以用于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炎症状,同时也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2.2.2 秋水仙碱类药物秋水仙碱类药物能够抑制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并减轻炎症反应。
常用的秋水仙碱类药物包括可乐定和秋水仙碱等。
2.3 控制炎症反应控制炎症反应是痛风治疗的重要部分,能够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和防止慢性炎症的发展。
痛风患者使用药物的遵医嘱建议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炎症等症状。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合理使用药物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药物的复杂性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痛风患者使用药物的遵医嘱建议。
首先,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处方。
痛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因此,患者不应该自行增减药物的用量或者更换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佳。
其次,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痛风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另一类是用于预防和控制痛风的药物,如尿酸降低药物和尿酸排泄增加药物。
患者应该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者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
饮食与药物治疗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轻症状。
痛风患者应该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肉、海鲜、酵母等,同时要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促进尿酸的排泄。
此外,饮酒也是痛风患者需要避免的行为,因为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加重病情。
最后,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定期复诊。
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痛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沟通病情的变化和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尿酸水平、关节炎症状和肾功能等指标来评估病情,进一步调整药物的用量和种类。
定期复诊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痛风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合理的饮食和定期复诊也是痛风患者使用药物的重要环节。
痛风的治疗心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综合应用策略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炎、痛风结石等并发症。
为了有效治疗痛风,通常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应用策略。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介绍并探讨痛风的治疗心得。
一、药物治疗心得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物。
其中,消炎痛、布洛芬等可以缓解疼痛和关节肿胀。
然而,长期大剂量使用NSAIDs 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注意适量使用,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有效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因此,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医生的用药建议。
3. 尿酸降低药物尿酸降低药物是治疗痛风的长期控制手段。
常用的药物有丙磺舒、氟尿嘧啶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方式,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和疼痛的程度。
患者在服用尿酸降低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查尿酸水平及肝肾功能,同时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非药物治疗心得1. 饮食调控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合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例如肉类、海鲜、豆类等,以减少体内尿酸的产生。
其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的水果、蔬菜,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另外,保持适量饮水也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
2.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对于痛风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并减少痛风的发作。
3. 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伤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受伤,因为这些都可能诱发痛风的发作。
同时,合理的休息和积极做好关节保护工作,有助于减少疼痛和肿胀的发生。
在实际治疗中,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应该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痛风的治疗心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综合应用痛风的治疗心得: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综合应用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引起关节疼痛和炎症,并可能导致关节破坏和尿酸结晶沉积在尿路中形成尿酸结石。
针对痛风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综合介绍痛风的治疗心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应用。
一、药物治疗1.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和强度。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呋塞米。
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饮水量的充足,避免脱水。
2. 抗炎药物痛风的关节炎发作时,常常伴随着剧烈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此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可溶性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常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和吲哚美辛等。
在使用抗炎药物时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3. 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尿酸的生成,从而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戊酸和酒石酸等。
在使用尿酸合成抑制剂时需要根据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控制尿酸水平的目标。
4. 尿酸排泄增加剂尿酸排泄增加剂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降低尿酸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丙磺舒和苯溴马隆等。
在使用尿酸排泄增加剂时需要监测肾功能,以免引起肾脏损伤。
二、非药物治疗1. 饮食控制痛风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等。
同时,应饮食富含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
此外,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过度饮酒,以维持适当的体重。
2. 增加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减轻痛风的症状。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坚持进行。
3. 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加水分的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尿酸,促进尿酸的排泄。
痛风患者每天应饮水量在2-3升左右。
4. 积极处理压力压力是痛风发作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
积极处理压力、学习放松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痛风的发作。
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近日,中华医学会发布《痛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系统阐述了痛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药物,以期帮助基层全科医生迅速、高效地掌握痛风的用药原则,以及药物剂量、禁忌证。
启用降尿酸药物的原则对于符合以下临床情况的痛风患者可以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年。
②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有痛风石、泌尿系结石、慢性肾脏病(CKD)3期以上。
以下患者建议结合专科医生意见决定降尿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合并以下任何一项:①年龄<40岁;②血尿酸>480 μmol/L(8.0 mg/dl);③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脑卒中、心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无关节炎发作、无引起高尿酸血症明确病因),建议进行非药物治疗观察随诊,6~12个月效果不佳,可考虑转诊。
不建议基层医生加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用药时机:建议在痛风发作期间开始降尿酸治疗,效果优于发作控制后。
治疗目标:推荐持续药物治疗直至血尿酸<360 μmol/L(6.0 mg/dl)。
降尿酸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两类药物。
药物调整建议: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最大有效剂量仍无法使血尿酸达到目标值或出现持续频繁痛风发作或痛风石持续存在时,推荐使用其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而非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
➤抑制尿酸合成1.别嘌呤推荐别嘌醇为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包括CKD≥3期的患者。
别嘌醇的用法用量(1)成人:起始剂量50 mg/次、1~2次/d,每周可递增50~100 mg 至200~300 mg/d,分2~3次口服。
根据每2~4周监测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确定是否增量。
CKD 1~2期患者用量应≤800 mg;CKD 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100 mg/d,用量应≤300 mg/d;CKD 5期患者慎用。
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结晶沉积病证。
药物治疗是痛风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介绍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
1.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NSAIDs是痛风的常用药物治疗方式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关节炎的症状和疼痛。
常见的NSAIDs药物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在使用NSAIDs时,需要谨慎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
2. 秋水仙碱类药物秋水仙碱类药物可以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阿罗莫司琼是痛风治疗中常用的秋水仙碱类药物。
使用阿罗莫司琼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它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多种不良反应。
3. 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以缓解急性痛风发作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然而,长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其他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
因此,在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4. 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尿酸合成酶抑制剂(XOI)是常用的痛风治疗药物,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
常见的XOI药物有丙戊酸、扎布酮等。
使用XOI药物需密切监测尿酸水平,以确保治疗效果。
5.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尿酸的量,从而减少尿酸的沉积和尿酸结晶的形成。
氢氯噻嗪是使用最广泛的利尿剂之一。
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小心,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总结起来,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类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和利尿剂。
然而,每个人的痛风情况不同,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确定最适合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
此外,药物治疗应与生活方式改变相结合,如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水的摄入量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痛风及其用药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疾病,其特征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石等和高尿酸血症。
用药目的和原则(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控制关节炎的症状(红、肿、痛)为目的。
常用药有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及水杨酸钠禁用)和秋水仙碱。
如上述两类药效果差或不宜用时可考虑用糖皮质激素。
(2)高血尿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基本控制后2~3周开始采取降血尿酸措施。
目的是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导致关节骨破坏,肾结石形成。
降血尿酸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和促使尿酸通过肾脏排出的苯溴马隆及丙磺舒。
(3)非药物治疗如禁酒、饮食控制、生活调节极为重要。
如能遵照可避免或减少口服降尿酸药的许多不良反应和应用剂量。
(4)抗痛风治疗是终生的。
(5)无症状的高尿血症不一定需要治疗1、秋水仙碱【适应证】用于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短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注意事项】(1)由于本品治疗痛风时的疗效和风险认识尚不一致,故选用本品时应慎重。
(2)老年人、胃肠道疾病、心功能不全及肝肾功能有潜在损害者应减少剂量或慎用。
(3)用本品治疗急性痛风,每一疗程间应停药3日,以免发生蓄积中毒,尽量避免静脉注射或口服长期给药,即使痛风发作期也不要静脉注射与口服并用。
(4)痛风关节炎症状控制后可继续减量,短程与降血尿酸联用以防痛风复发。
(5)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禁忌证】(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对本品过敏者;(3)对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中重度不全者。
【不良反应】(1)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药物过量也可以引起严重腹泻、胃肠道出血、皮疹和肝肾损害。
(2)少见周围神经炎、肌病、脱发、精子生成受抑制、休克、血尿、抽搐及意识障碍,死亡率高,多见于静脉用药及老年人。
(3)长期应用有导致骨髓抑制的可能。
【用法与用量】口服:(1)急性期,初始剂量1mg,之后一次0.5mg,一日3次,最多每4小时一次,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呕吐或腹泻,24小时内最大剂量6mg;3日内不得重复此疗程。
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大家好!今天的课件名称是痛风药物治疗原则与合理用药,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病种叫做代谢综合症概念比较新,但是它包括下面的指标,第一是高体重和肥胖当我们体重指数 BMI 大于25,第二个指标是高血糖包括我们空腹血糖大于6.1个毫摩尔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个毫摩尔,或者已明确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症的第三个指标是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和舒张压大于140/90毫米汞柱,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
第四个指标是高脂血也就是我们空腹血三酰甘油大于1.7个毫摩尔或者高密度脂蛋白小于0.9个毫摩尔,或者女性空腹高密度脂蛋白小于1.0个毫摩尔,或者血液黏度高于正常的患者,最后一个指标呢就是高尿素,当男性高于0.48毫摩尔,女性高于0.32毫摩尔或者诊断为痛风的患者,所以代谢综合症刚才谈到是一个新概念它包括五高症也就是高体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痛风我们又称为帝王病或者酒肉病为什么呢?因为它和酒肉的关系非常密切,痛风的原因是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所致,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持续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第二是过多的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肌腱、肾和结缔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结石,第三是出现发作性的单关节和多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的急性关节炎、肾绞痛、血尿和肾功能损伤等,所以痛风的主要表现是三个方面。
痛风在欧美和日本的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据统计痛风者中50岁以上的比例为63%,在老年痛风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60岁前的发病率仅为7%,但是60岁以后升高到60%。
痛风近年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发病率1.4%到1998年的10%到最近的13%,所以大家看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原因呢就是由于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尿酸从何处而来?大家知道尿酸是由人体中嘌呤合成的,体内的嘌呤来源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合成途径,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它含于 DNA 和 RNA 中,他们所含的嘌呤碱主要是腺嘌呤和鸟嘌呤,他们氧化以后形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经过酶的氧化进一步合成尿酸。
第二个途径是回收途径,也就是腺苷酸所分解的嘌呤可以经过肾脏重新被人体回收和利用,第三个就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饮食途径,我们人类所含的摄食中食入含有高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内脏、海鲜、鱼卵、啤酒、白酒所以人类的嘌呤来源有三个途径。
这张图是尿酸的合成途径也是刚才复习刚才我们的鸟嘌呤、腺嘌呤经过酶合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再进一步酶的氧化形成尿酸。
第二个呢我们谈一下有关尿酸的性质,大家知道尿酸在体内是没有任何的生理、药理功能的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乙醇、乙醚但是它溶于碱性溶液中溶于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醋酸的溶液中,所以这一点特性对我们治疗上有帮助,就是我们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经常要吃一点碱性的食物和碱,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断地合成尿酸每天维持这个相对的平衡。
体内总量大约是1200毫克。
日总流通量也是大约每天1200毫克每日周转量大约是600到900毫克,每日新生的尿酸大约是750毫克,每天排出量由肠道分解100到365毫克,尿液排泄500到1005毫克,所以人体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和排泄是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但是人体的相对平衡失去控制,尿酸合成过多或排出过少就会导致尿酸的平衡代谢失调,会导致体内大量的蓄积尿酸,产生高尿血酸甚至痛风。
同时尿酸的性质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第一和温度,尿酸与温度形成正比,尿液的温度越低,尿酸的溶液度越低,所以在冬天排尿的时候尿酸很快就会在尿液变成浑浊但是加温以后又会清澈,第二个它与浓度呈反比也就是说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越高它的溶液度越低。
第三呢和酸碱度,尿酸和酸度呈反比和碱度呈正比在尿液 PH 小于5的时候它溶液度非常低易于在体内沉积,但是在体液大于 HP 值大于6.5的时候,它的溶液度会变高,所以我们希望高尿酸血症者和痛风患者经常服一点碱,比如说碳酸氢钠来帮助我们碱化尿液,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同时伴有结石者在冬天要注意饱暖,同时大量饮用白开水碱化尿液,保持尿液的酸度在6.5以上,这样减少尿酸液的结晶。
大家知道,刚才谈到了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嘌呤的合成和分解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也比较恒定,我们正常人的血浆中尿酸的含量大约为120到360微摩尔,也就是2到6个毫克每分升,男性平均为270微摩尔,女性平均为210微摩尔。
但是当我们体内核酸大量分解,比如说我们有疾病白血病、肿瘤或者大量食用含有高嘌呤的食物中,我们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当超过480微摩尔,也就是8毫克每分升时尿酸钠将过饱和而形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等部位而导致关节炎,导致结石和肾疾患则成为痛风。
这张图片就是大家看在痛风结是在指关节所形成的白色结晶产生红肿热痛,并且容易发生感染。
这张是手部的痛风结石大家看指骨肿胀、痛风形成结石,露出的白色的尿酸呢呈黄白色。
这是耳部,耳廓等部位所形成的痛风结石。
第三呢我们谈一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区别,这两个疾病是有区别的,我们所谓的高尿酸血症是指在37度人体血清的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微摩尔,女性超过360微摩尔,上述浓度是尿酸在血液的饱和浓度当超过这个饱和浓度的时候尿酸就可沉积在相应的组织中造成痛风结石,也形成痛风组织学的改变,所以没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等于痛风,但是痛风的发病的先决条件是先有高尿酸血症,大约有5%到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高危因素包括很多,包括饮食习惯比如说酗酒、摄食高嘌呤的饮食、还有遗传、基因因素和肥胖家族史,同时呢第三个呢是代谢疾病基础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第四个重要原因呢就是部分药品可以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比如说我们噻嗪类利尿剂,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还有其他的药品,比如说像维生素 B1 、胰岛素、青霉素、环孢素阿司匹林等等,第五个原因就是创伤和手术,这些呢都是导致痛风的高危因素。
刚才谈到了很多药品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大家要引起警惕包括几类药,第一类是非载体抗炎药比如说我们使用的阿司匹林、贝诺酯都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第二个部分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贝美噻嗪、苄噻嗪,它可以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第三个就是部分抗高血压,包括利血平、喷布洛尔、替米沙坦、氯沙坦、二氮嗪也可以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第四个就是我们常用的胰岛素。
第五个就是我们使用的部分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等。
大家还要注意。
第六部分就是有些部分的抗生素,包括我们的青霉素、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抗结核的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也可减少尿酸的分泌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其他像维生素 B1 、维生素 C ,奥美拉唑、硝酸甘油这些药也可以引起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以我们在用药中特别是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
在用刚才谈到这些药的时候要谨慎尽量少用和不用。
这张表是谈到了血尿酸水平升高所导致的危害。
第一它可以沉积于关节导致关节变形和痛风型关节炎,出现红肿、热、痛。
第二个血尿酸水平过高可以沉积在肾脏它可以导致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甚至导致尿毒症,血尿酸还可以刺激血管壁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和血栓疾病,同时刺激血管壁诱发和加重糖尿病,所以血尿酸水平升高是一个基础等位病,它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代谢和心脏疾病。
动物实验对大鼠通过诱导剂使血尿酸水平在7周内升高1.6个毫克每分升,发现血压平均可增加2.2个毫米汞柱,但是如果同时给予排酸药动物的血尿酸水平又趋于正常,血压又不再升高。
国外对3000多例健康者随访4年,结果发现尿酸是高血压发病和长期血压变化的独立因素,中美两国心血管流通病学的合作研究也证实,我国正常血压的中年人1480人随访4年发现男性尿酸水平每增加1.4毫克每分升,高血压的发病相对危险就增加了1.4个人,所以证实血尿酸水平和血压是呈直接的线性关系。
下面我们想谈一谈痛风的主要症状,包括五点尿酸盐在血浆过饱和,他会沉积于在相对的组织和器官中,所以人身的各个组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任何组织都会有尿酸液的存在造成痛风结石。
第二痛风的发病非常急就像刮风一样出现的非常快、重,单一关节并非对称尤其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多见。
第三个特点呢就是痛风在数天以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又可以反复发作,间歇性可以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
第四个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最终可以造成关节畸形和行动不便。
这张图片是一个患者在第一跖趾关节出现了巨大的中风结节。
这张也是双侧跖趾关节出现的结节。
这是小趾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这是手指小指关节出现的痛风结石。
痛风对软骨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它造成关节软骨边缘破损骨质呈凿蚀样的缺损,在骨髓内形成痛风结石。
这张 X 光片大家可以看痛风结石对骨的影响是穿透性的凿蚀样的损伤。
痛风的治疗原则它的诊断标准是符合下面12条标准的其中两项就可以了,比如说痛风关节炎发作,在一天内炎症发展为高峰第三个就是单关节发作,第四就是整个关节呈红色,第五个第一跖趾关节关节痛苦或肿胀,第六就是单一跖趾关节发炎,第七有痛风结石,第八有高尿酸血症,第十 X 片显示非对称的关节肿胀,第十一 X 片骨质囊性变而没有骨侵蚀,最后一项就是发作时关节液生物培养为阴性,所以痛风在诊断时候满足上述12条的6条就可以诊断为痛风。
痛风在治疗上首选非药物治疗也就是行为治疗,包括三点,第一要限制饮食,要采用低嘌呤饮食,嘌呤限制到每天100到150毫克以下,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饮食或减轻体重都可以改善痛风的病情。
第二条就是多喝水,保持日尿液量在2000到3000毫升,同时在睡前和半夜适当的多饮水因为白开水的渗透压有利于溶解体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尿酸的排泄促使血尿酸和尿尿酸的水平下降。
第三就是增加碱性食物包括我们香蕉、西瓜、南瓜、草莓、苹果、菠菜、莲藕等,同时给予适当的碱,包括每天给3毫碳酸氢钠,这样碱化尿液保持尿液的 PH 值在6.5到6.9之间。
第四就是要忌酒。
因为酒可以导致乳酸和酮体的聚集,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时酒还可以促进腺嘌呤、鸟苷酸的转化使尿酸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增高,同时诱发痛风发作。
研究证实每天饮两杯以上啤酒大约一升,痛风发作的危险系数是增加了2.51倍,白酒增加了1.17倍。
所以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禁忌用酒精。
同时限制食物中的高嘌呤食物,我们把每一百克所含嘌呤的含量分成四个等级,就是极微级、微量级、高量级、极高量级,所以大家对极高级和高量级的食物包括动物的内脏、肉脯、沙丁鱼、酵母、肉精、干贝、鱼子、凤尾鱼、野鸡、鹅、海鲜、豌豆、鸡汤、肉汤一定要控制和限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