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17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0.71 MB
- 文档页数:7
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总结编制:审核:汕头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项目经理部一、编制依据:1、《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施工图纸》;2、《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招标文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本项目《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6、本公司以往类似施工的相关经验。
二、首件工程概况佛山市顺德区新华工业路跨线桥、乐安跨线桥工程位于顺德西南部的均安镇,是规划干线路网横九线中的一段,是对均南路(泰安路)进行改扩建。
设计路线基本沿均南路(泰安路)中线布设,路线起点位于均安镇仓门村附近的百安路,与规划建设中的横九线(南浦至天湖段)相接,跨越凫州河,上跨新华工业路,终点与规划建设中的南沙特大桥桥头引道相接,主线路线全长1.901公里。
三、首件工程的选择桥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选择在新华工业路跨线桥左幅11#台进行施工,因为该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原材料运输方便,新华工业路跨线桥左幅11#台台背回填位于桩号K1+417.04处,平均处理高度为H=4.1m,边坡按1:1的坡度回填至搭板底部,顶部处理长度为2.5H=10.25m。
四、主要工程数量表五、首件施工说明我部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经过审批后的桥台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的施工,具体如下:2017年5月26日~2017年6月27日:完成桥台台背分层填筑及各项检测;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作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
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作为以后桥台台背回填施工的参考依据,达到了进行首件施工的重要意义。
六、施工准备1、主要人员进场情况2、主要机械进场情况3、技术准备(1)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核对图纸数据,准确掌握各项技术参数。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显得愈加重要,而在道路建设中,路基工程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路基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舒适以及可靠性。
在路基工程建设中,填方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山区、坡陡地区,回填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建设质量关系到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此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的施工。
一、工程概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座落于杭州市,距市区18公里。
因周边区域地形和居民区要求,工程建设区域相对比较狭小。
项目总体包括道路回填工程、边坡处理等,工程建设范围则需要经过筛选。
本次工程的施工周期为45天,总工程量超过2000立方米。
二、工程难点本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的难点主要有:1.地形复杂:施工区域周边地形高低错综,道路曲折,施工环境狭小、困难。
2.地质条件不稳定:施工区域地基较弱,固结良好,背填的土石方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且影响日后施工安全。
3.安全风险大:本项目所在地受到乡道交通影响较大,施工期间存在道路交通风险。
三、工程方案1.技术选型:本项目选用的是机械回填方式,施工主要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作为主要工具,依据地形高低复杂、道路曲折的特点,增设部分人员,配合协调,建立顺畅施工流程,保证工期的正常进行,同时安排土石方量、材料存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
2.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提前做好施工区域的封闭工作,安排工地保安职员,并制订出实用的安全工作方案,对于各项安全措施必须要有责任人去明确,依据施工场地各种难点,必须做好危险区域的标识和警戒线的设置。
3.质量控制: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可靠性,开展细致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回填土石垛的高度、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效果良好。
四、施工本次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始于建设者的勇气和对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的深刻认识。
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工程难度高,步骤复杂的局面。
台背回填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第8合同段路线位于大理市挖色镇,分为主线和联络线两部分:1)、主线起止桩号:K42+880~K46+640,路线长 3.76km;本标段桥梁工程主要有:挖色特大桥5240m(单幅计)/1座,挖色立交桥140m(单幅计)/座,涵洞/通道共2道。
2)、挖色立交匝道共有5条匝道,分别A、B、C、D、E匝道,线路共长1.8km,涵洞/通道共3道。
3)、联络线联络线线路长4.49km,涵洞/通道共19座。
1.2、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度采用24.5m(分离式12.25m),桥梁与路基同宽。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 级。
2、施工工艺2.1、施工准备2.1.1、场地准备场地内要求尽量做好“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工作,现场技术员届时将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做出具体的要求,作业队根据要求严格执行。
2.1.2、材料准备回填使用的回填碎石土、土布格栅、沥青油等材料,严格遵行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
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必须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验收合格的材料采用分别堆放,并进行防污染,防水保护,做好标示管理工作。
(材料筛分试验资料见附见)2.1.3、机械配置为确保工程能按期完工,每个施工点拟投入压路机1台、挖掘机1台、自卸车2辆、装载机1台。
2.1.4、施工技术准备(1)基础要求将缺口处未压实的土方清除并清至原地面,压实缺口处原地面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基础表面无杂物、无软泥、无渗水现象。
与路基衔接处的台阶高度不大于1m,宽度不小于2m,并向内设1.5%的横坡。
(2)回填材料性能要求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碎石土,碎石土碎石含量不小于70%,碎石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得掺有软质和其他杂质,粒径宜为19mm—63mm,含泥量小于10%。
(3)压实度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二O一二年四月四日目录一试验段情况 2二试验段的目的 2三施工前准备 2四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2五施工控制 3六试验段得出结论、确定施工工艺 3 七施工注意事项 5根据已经批准的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我们在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3日完成K48+014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现将首件工程情况进行总结,为以后台背回填施工提供依据。
一、试验段情况试验段选择在K48+014箱型通道,根据路基碎石垫层施工情况,台背回填首件工程做了5层,用石灰土133m3。
二、试验段的目的通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铺筑,确定台背回填施工工艺,主要确定碾压遍数确定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系数,压实的最佳含水量。
达到人员、机械、车辆等的合理配置及指导施工的目的。
三、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进场机械设备见“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
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况备注1 振动压路机YZ20C 1台良好2 装载机5T 1台良好3 自卸汽车15T 1台良好4 挖掘机CAT220 1台良好5 电动冲击夯CH-4 1台良好6 洒水车8T 1台良好7 稳定土拌和机DGL400 1台良好3、施工人员见“施工人员一览表”。
施工人员一览表序号人员名称姓名人数1 现场负责人 12 技术员 13 质检员 14 安全员 15 机械操作员 56 普工 4四、施工前准备1、将涵洞两侧基坑内杂物和浮土清理干净,整平压实。
2、备土、备石灰,按照设计用量将土和石灰准备好,石灰必须达到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
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五、施工工艺1、台背回填施工工序2、在台背每侧的左、中、右位置分别用红漆按每层厚度15cm 标明回填层数。
3、石灰土拌合:采用拌和机异地集中拌和,拌和前先将场地平整压实,然后按计划填筑数量备土并摊平,厚度不大于拌合设备的拌和深度;然后备灰,按照批复的标准试验数据计算石灰用量,计算每100m 3石灰土应用消石灰37.8m 3,消石灰均匀铺在已摊平的土上,用拌和机拌和,拌合后灰土混合料均匀,颜色一致,无无集料抱团现象。
土方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土方回填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某重点工程项目中,我们对土方回填工程进行了严格的施工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将本次土方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如下。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相关规范和标准,明确了土方回填工程的质量要求。
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2. 人员准备: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施工人员参与土方回填工程,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 材料准备:严格挑选合格的回填土材料,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同时,对回填土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4. 设备准备:合理配置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
三、施工过程控制1. 施工顺序:按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边缘的顺序进行土方回填,确保填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 施工工艺:采用分层摊铺、分层压实的方法进行施工。
每层摊铺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压实后进行下一层施工。
3. 施工监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填土厚度、压实度、排水等方面的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调整: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工艺,确保土方回填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施工质量控制1. 压实度检测: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填土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 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沉降观测,掌握填土沉降情况,确保填土的稳定性。
3.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土方回填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施工体会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质量。
2. 严格材料检测:把好材料关,确保回填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第一篇: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报告大思高速公路第DSTJ-1合同段工程项目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概述K3+766钢筋砼盖板涵通道右幅台背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工程,中心里程桩号是K3+766,盖板中心线与道路设计中心线夹角为90°,结构形式为1-4.0m×2.5m(孔数-孔径×净高),涵洞长度为37m,涵背回填采用砂砾石回填。
二、加强对首件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建立健全首件工程实施小组1、首件工程的内容与含义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制定详细施工工艺方案,经监理批准,首先制造出的一件(段)工程样品。
监理工程师对其材料、设备、工艺进行检查评估;对报检程序、表格进行规范;对首件工程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对该分项(分部)工程的材料、施工工艺、报检检查程序、样品各项验收指标的结论性意见或报告;作为对后期同类工程施工指导和验收标准。
同时,对首件工程存在不足,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2、首件工程的目的和作用1)由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材料、人员、设备、工艺、地理条件、安全环保要求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质量,通过首件工程,可以评价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
2)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便于施工单位施工工艺组合,总结经验,加强管理,为规范化施工创造条件。
3)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可预见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解决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了施工单位的损失,避免施工后期造成返工。
4)通过首件工程的实施,熟悉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表面质量等级及验收标准,落实建设单位对具体分项的特殊要求。
大思高速公路第DSTJ-1合同段工程项目3、首件工程理解和认识我项目部根据首件工程的内容与含义,组织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从思想上、行动上作了施工前的动员会。
让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实施首件工程的目的和作用。
以项目部领导为龙头,各部门负责管理协调,层层负责落实的管理机构,从管理机构组织上重视该工程的实施,并明确了各管理层的责任。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总结根据指挥部及监理组的要求,每一分项工程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首件工程认可,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台背回填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部选择K756+996.563盖板通道涵洞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
一、管理○1、准备台背回填管理卡,注明桩号、时间、层数及施工责任人及监理责任人。
○2、建立台背回填管理台帐,填写各压实层厚度、宽度、材料、压实度及各方签认的信息。
○3在墙背分左中右安排好15cm/层标注各层压实后位置。
二、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1、测量放样,台背回填区域为:基坑宽度不小于2.0m,在基坑以上宽度为2+2h(h为基坑底到某层填土的高度,即按1:2放坡)。
测量人员按以上回填区域要求进行放样,确定开挖的范围。
2、基坑开挖,按开挖后基坑宽度不小于2.0m进行开挖。
开挖后对基坑底进行清理、整平、并用小型冲击夯夯实。
3、分层填筑,台阶开挖好后,并对坑底处理合格后,采用分层填筑法进行台背回填,每层填土厚度为松铺20cm,压实后不大于15cm。
填筑范围较窄处,采用小型冲击夯夯。
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时,要保证压路机离墙身距离不小于50cm,此50cm采用夯实机夯实。
填筑时,涵洞二侧对称填筑,二侧台后填土高差不大于50cm。
4、含水量的检测,每层灰土填筑后,及时检测填料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2%时开始碾压,否则补水或翻晒后再进行含水量测试。
5、辗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然后再弱振一遍,再进行强振,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止,最后静压收光。
辗压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两侧至中间、轮迹重叠1/3、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辗压时应确保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盲区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实。
6、填层质量检验,碾压三遍后,进行压实度的检测,按每50m2检测1个点,每层不小于4点的频率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压实度不足时继续复压,真至压实度都不小于96%为止。
台背回填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我合同段共有桥梁10座,涵洞7座,通道4座。
二、施工管理1、施工准备本项目台背回填施工队伍为路基施工队伍,共3家,台背回填施工前,由项目工程部编制台背回填开工报告并上报驻地办,开工报告内容齐全,包括墩柱施工组织设计、人员机械进场名单、测量放样资料、试验资料、材料进场报验单,施工计划安排,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以及其他保证措施等,项目工程部已在台背回填施工前6天,将编制完成并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的《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通过交底会议的方式下发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手中,并强调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做到工程质量和进度两不误。
2、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管理机构是为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全部施工活动而设立的现场指挥决策机关。
我项目施工管理机构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需要进行设置,职能部门的设置根据我项目的规模大小及其复杂程度来决定,管理层包括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合约部、机材部、安保部、财务部及综合办公室,我项目施工管理机构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
质量保证体系:我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是项目经理部为满足工程经营承包合同的要求,满足业主及上级机关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对外建立的质量体系。
只要是通过控制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内容包括质量目标、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岗位任职资格、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措施等。
3、技术质量管理(1)施工方案管理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所在,我项目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由工程部负责编制及实施,根据工期要求、材料、机械和劳动力供应情况,以及施工协作队伍和其他现场条件进行周密的考虑。
我项目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施工方法的选择,抓关键、突出重点、明确了技术措施、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2)试验管理我项目部试验室是全线首个通过临时资质验收的工地试验室,试验室配置试验人员共6人,设试验室主任一名,试验设备采用自购和从已完工项目调入的方式进行配置,各项试验设备共计43件。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总结目录一、首件情况 (1)二、首件目的 (1)三、工程概况 (1)四、施工准备 (2)4.1现场准备 (2)4.2试验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人员安排 (2)4.4施工机械设备 (3)五、首件施工过程 (3)六、首件施工工艺 (3)6.1 测量放样 (3)6.2 基坑开挖 (3)6.3 基础施工 (4)6.4涵身、台帽施工 (7)七、首件工程总结 (9)7.1蜂窝 (9)7.2麻面 (10)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首件情况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本标段选择盖板涵K9+002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从2018年4月8日开始基坑开挖,至2018年5月4日完成对盖板涵墙身的浇筑,共历时26天。
现将盖板涵K9+002台背回填施工工艺及所取得的施工参数、试验检测结果分析汇总。
二、首件目的通过在首件制施工中的实验与检测,目的是为了选定工艺流程,确定最佳的施工机械及人员组合。
首件作业成功、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将作为以后指导涵洞施工作业和施工检查、检测的依据。
三、工程概况序号桩号名称右偏角斜交角孔径-跨径*净高长度/m进出口形式功能1 K9+002.0 钢筋砼盖板涵55°35°1-4.0*3.5m29.45 锥坡机通涵洞挖填参数一览表序号桩号名称最大开挖深度/m 平均填高/m1 K9+002.0 钢筋砼盖板涵0.90 0.20主要设计参数及要点1、涵背全部填筑级配碎石,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回填级配碎石835.19方。
2、涵底纵坡为0%,涵顶填土高为0.20米。
四、施工准备4.1现场准备在进行台背回填前,根据施工技术图纸,对现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为更好的指导我标段台背回填施工,我标段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以保证台背回填施工质量。
根据工程施工情况,我标段选择K17+860 1-6米板式通道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
K17+860 1-6m板式通道位于填方路段,与路线夹角80度,全长34.10米,属暗涵。
通道盖板已浇筑完成,台身、盖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其范围为从墙身底部向外距不小于2米,按1: 5的坡度与通道顶等高区段,采用碎石进行回填。
台背回填施工期间,JL八驻地办路基工程师全程监控、检测,并对我部台背回填施工进行了详细指导,总监办、筹建处各位领导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和指导。
通过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台背回填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施工组织准备情况有了正确的认识,可指导我标段今后台背回填施工。
现将台背回填首件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二、施工工艺我标段台背回填前将所使用的原材料准备充足,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并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保证施工机械良好运转。
1、基坑修整K17+860板式通道台背回填范围为从基础底外边缘向外200cm按1: 5的坡度与通道顶等高区段。
台背回填清除该区段基底松散物或杂物,并整平夯实,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其尺寸、标高,并进行拍照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台背划格在台背回填的左、中、右按15cm一道划格,并做好标记,从下到上注明层数,施工中严格按此层厚控制施工。
3、台背回填施工台背回填时,在两涵台外侧对称回填,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
(1)备料根据运输车的装料数量及填料虚铺厚度计算每车填料所占面积进行卸车,保证填料松铺厚度。
(2)整平首先用T140型推土机将填料摊铺均匀,在有死角的地方由人工进行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3)碾压台背回填采用小型振动夯配合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首先由压路机进行碾压,第一遍静压,每轮重叠轮宽的三分之一,直至相邻两次压实不再下层(无轮迹)为止,以此作为该层压实厚度达到合格标准的合理碾压遍数;对于压路机压不到得边角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夯进行夯实,保证压实均匀、不漏压。
涵背回填首件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质量目标明确,减少盲目施工,施工前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通过首件施工确定。
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盖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化要求,我标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K330+370.01-2×2m钢筋砼盖板涵台背回填第1~3层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工程。
一、首件工程概况K330+370.01-2×2m钢筋砼盖板涵台背回填第1~3层作为台背回填首件工程,该涵洞涵顶填土高度为114cm(线路中心里程处),为反开挖施工涵洞,回填材料为石渣,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回填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压实度不小于96%。
二、施工目标2.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合格。
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2.2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
2.3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工作。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2.4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资源配置情况3.1人员配置3.2机械配备情况首件施工机械配置如下:3.3施工安排K330+370.01-2×2m钢筋砼盖板涵台背回填第1~3层节点安排如下表:表3.3-1 台背回填施工节点计划表四、首件施工过程4.1施工准备K330+370.01-2×2m钢筋砼盖板涵已验收合格,同时墙身及盖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台背回填前,采用挖掘机开挖台背至台背回填设计底高程(垫层底标高),采用压实机具将底层碾压密实,做好施工前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所有参与涵洞施工的技术人员已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有关资料,掌握该工序的施工工艺及方法,用红色喷漆在涵洞墙身上每隔15cm由下至上标出层数,以利于控制填筑厚度。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1)2、首件目的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施工准备 (2)1、管理人员准备 (2)2、施工前准备 (2)第四章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4)1、工艺流程 (4)2、回填范围清理 (5)3、基坑测量开挖 (5)4、分层填筑 (6)5、检测交验 (7)6、注意事项 (7)第五章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8)1、存在问题 (8)2、原因分析 (8)3、整改措施 (8)第六章首件施工总结 (9)1、施工经验总结 (9)2、施工要点总结 (9)3、首件结论 (10)4、附件 (10)桥涵台背回填首件工艺总结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目的1、编制依据1、(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JJTJ-2合同段)《投标文件》2、(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第JJT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5、我项目部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我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6、《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合同文件;7、业主下发的《关于对桥梁、涵洞台背回填施工相关要求的通知》。
2、首件目的为了确保我标段内的桥涵台背回填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我部选择K32+484古堤村大桥桥头台背回填作为首件工程(涵洞台背回填参照桥台台背处理),按照经审批的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使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各自分工,确定填料的松铺系数和压实厚度,碾压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本次首件实验段选择古堤村大桥0#桥台,里程桩号为K32+263-K32+268。
台背回填材料采用青砂掺配卵石的混合料为主要填料,桥台形式为肋板式,回填宽度42.8m,沿道路中心线向两边放坡2%。
台背下口宽度为5m、上口宽度为13m、填高7.5m、挖台阶土方130m³、土工格栅572㎡、回填砂石1534m³,压实度不小于96%。
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项目部二〇一三年七月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简况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合同段土方路基试验段设在K247+180—K247+340,本工程填筑土方采用沿线取土场做路基填筑。
于2013年7月5日开始施工至2013年7月7日施工结束。
经检验并报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各项检测数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表明K247+180—K247+340段路基土方试验段铺筑成功。
二、首件工程施工目的1、通过试验段的生产,对投入正式生产人员、机具设备及组织管理进行磨合,总结出最佳的路基施工方案指导本标段大规模土方施工。
2、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生产,确定以下主要项目:①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②通过测量数据确定土场土质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③通过试验段确定人员、机械、设备的最佳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振动参数等,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据,为路基工程全面开工、顺利施工创造条件。
3、路基填筑工程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本试验段路基填筑位于新建段,处于下路堤位置,压实度不小于93%,经试验段实践论证施工方案可行性,后续路基填筑将遵循以下标准及要求进行施工。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扩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压零填及挖方0-0.3 ≧97 ≧96 ≧95 ≧94 按1△实度(%)(m)0.3-0.8 ≧97 ≧96 ≧95 -- JTGF80/1-2004附录B检查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3 填方(m)上路床0-0.3 ≧97 ≧96 ≧95 ≧94下路床0.3-0.8 ≧97 ≧96 ≧95 ≧94上路堤0.8-1.5 ≧95 ≧94 ≧94 ≧93下路堤>1.5 ≧94 ≧93 ≧92 ≧902△弯沉值(0.01mm)不大于设计要求值按JTGF80/1-2004附录I检查33 纵断面高程(mm)+10,-15 +10.-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4 中线偏差(mm)50 10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25 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处26 平整度(mm)15 20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27 横坡(%)±0.3 ±0.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8 边坡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三、施工及人员、机械准备情况1、测量:试验段施工前,已对路线边桩进行测设,并在施工段落用灰线明示。
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
施工技术总结
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
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项目部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台背回填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简况
京石改扩建工程JS17合同段路基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作业设置在K245+282一等通道处施工,于2013年11月28日开始浇筑台背回填施工,经检验并报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各项检测数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表明K245+282一等通道处台背回填合格。
二、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1、通过试验段的生产,对投入正式生产人员、机具设备及组织管理进行磨合,总结出最佳的施工方案指导本标段大规模施工。
2、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生产验证配合比及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法。
三、施工人员及施工准备情况
主要人员
现场负责人:马东旭
施工负责人:杨立华
技术负责人:李柳林
质检负责人:褚延超
测量负责人:孟祥时
安全负责人:刘伟帅
管理人员:4人
其它技术人员:8人
技工:10人
普工:10人
1、根据已制定的台背回填计划和现有施工条件,我标段采取混凝土拌和站搅拌液态粉煤灰,混凝土罐车运输液态粉煤灰。
2、7%的石灰土采用现场人工拌和。
3、台背反开挖后,台背基底和开挖台阶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4、施工道路:利用现有道路及临时施工便道。
四、试验段施工过程
1、施工准备
(1)基底处理
台背部位采用挖掘机进行路基反开挖,按台背尺寸开挖出3m宽台背,并在与路基接壤处开高1m宽1.5m规格的台阶,对于耳背墙下方死角部位采用人工将路基断面削割平整,并清理虚渣、浮土。
基底采用小型夯实机人工夯实密实,确保基底压实度达到93%。
基底处理完毕后报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对基底处理情况及开槽尺寸进行检验合格允许进行回填。
(2)原材料准备
主要原材料均应办理准入手续,在使用前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同时制定好材料进场使用计划,施工前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做好备料工作;对进场材料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变质。
现场原材料准备充足,并码放整齐、设置显示规格产地、数量和检验状态等的标示牌,原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必须齐全。
1)粉煤灰
台背施工采用地市级以上电厂生产的粉煤灰,施工时将结块粉煤灰打碎或进行过筛处理,并符合以下要求:
①粉煤灰为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
②烧失量不应超过20%。
③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④施工拌和之前要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同时清除有害杂质。
2)水泥
水泥采用曲寨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堆放应注意防
潮。
3)搅拌用水
为确保冬施砼质量,搅拌用水采用电加热法进行加热,保证热水满足施工构件的用水量2倍,在拌合站附近设置2个蓄水池,蓄水池上部搭设保温棚,池内采用大功率加热管,使水温控制在60-80℃,并对热水进行保温储存。
4)外加剂
采用减水剂激发粉煤灰的早期活性,具体技术标准如下:
①细度: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筛余量(0.8mm)不超过8%;
②单浆可泵时间不得小于24h凝固。
5)石灰
石灰的各项技术标准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III级以上石灰。
石灰应尽量缩小存放时间,在野外存放时,覆盖防潮;生石灰应于使用前7〜10天消解,并在使用前过10mm 的筛。
6)稳定土
采用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细粒土,当土料塑性指数较小时,在其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粘土,以提高其混合料的板结性能和强度(回弹模量)。
所有材料进场后,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报监理抽检,检验均合格,可以使用。
(3)配合比设计及强度指标
水泥:水:粉煤灰=78:785:518(Kg/m3)
液态粉煤灰强度指标为:≥0.4Mpa(7天),>0.6Mpa(28天),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工艺及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开挖台阶→液态粉煤灰浇筑→养
生→质量检测→7%石灰土回填→压实度检测
(2)施工工艺
1)液态粉煤灰搅拌
拌制液态粉煤灰时,对粉煤灰的含水率经常进行检测,以调整水的
用量。
液态粉煤灰在拌和站拌合均匀,一般搅拌时间不小于3 分钟,经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混合料配料允许偏差(质量计)
项次材料允许偏差(%)
1 水泥±1
2 粉煤灰±3
3 水±3
2)液态粉煤灰浇筑
为确保液态粉煤灰浇筑速度与液态粉煤灰的拌合速度相匹配,使浇
注工作不间断,现场由5台罐车进行不间断运输,
台背回填浇筑液态粉煤灰,以1m填筑高度为单位,两侧对称浇筑,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浇筑高差不大于1m保持水平分层,粉煤灰出机温度在23-19℃,经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检测入模温度保持在
15-12℃,混合料稠度保持在14cm左右。
在浇注过程中人工辅助刮平,
保证每一浇注层基本水平进行,在下层液态粉煤灰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
成上层液态粉煤灰。
3)养生
浇筑完成经自然晾晒2d~3d待表面结硬后,及时加盖草毡覆盖养
护,以保证强度增长,期间严禁车辆行人通过,在养生初期,由于液态粉煤灰的收缩作用,表面会产生一些较大的裂缝,人工对裂缝以1:2的水泥浆灌注,确保表面平整。
4)质量检测
施工过程中每天至少做2组试件,监测现场强度,7d 强度不小于0.4Mpa,必要时可进行取芯检测,要求28d 强度大于0.6Mpa。
5)石灰土拌制
1、混合料各种原材料用量计算:施工之前根据设计要求的石灰剂量(7%)配制土样,对石灰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同时配制相应试件以检验混合料的强度,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合料的石灰和原状土用量。
2、拌和:为保证石灰土拌合的均匀性,台背回填石灰土采用现场人工掺拌,拌和后的混合料应满足如下要求:①、混合料中土块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即釆用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时,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当采用粗粒土时,最大粒径不大于37. 5mm;②混合料所釆用的各种原材料用量计量要准确,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 %;③混合料拌合要充分,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生土团和石灰窝现象。
6)回填施工
1、现场准备:台背回填应和路基施工统筹安排,对高填方处台背回填最好是能与路基平行进行,以降低该处的施工难度,回填施工之前釆用醒目的颜色在台背后的左、中、右三个部位做出分层填筑厚度的标记(宽:15cm,髙:15cm红白相间),用以控制分层填筑的厚度,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
回填施工之前,应人工将台背基坑中的松土清除干净,已填筑的路基进行挖台阶处理,底部尺寸满足图纸设计要求,与新填路基衔接处按1: 1.5的比例放坡开挖台阶,台阶高30cm。
2、摊铺:摊铺前对石灰土进行灰剂量及含水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回填,回填时根据每填筑层的标高位置现场量测出填筑面积,并根据填筑
面积和填筑压实厚度计算出该层的石灰土用量,用汽车将稳定土有序卸载在台背上,人工按比例掺拌进7%石灰后进行摊铺,摊铺施工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
3、压实:釆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对压路机不能靠近的台背、耳墙附近区域,釆用小型汽夯进行压实。
7)路基压实检测
路基填筑完成后,对其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等实测项目进行检测。
确保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曲线圆滑。
五、试验段施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试验段施工中,出现以下问题:
1、液态粉煤灰在浇筑时,首车混合料中出现少量结块。
2、台背浇筑过程中施工机械和人员配合不够默契。
3、人工掺拌灰土时出现掺拌不均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项目部采取下列措施:
1、及时将首车混合料迁回重新拌和,并延长搅拌时间,经充分拌和后满足施工要求。
2、对现场指挥人员及运料车司机进行交底,并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中各环节衔接流畅。
3、加强现场掺拌施工监控,及时检测灰剂量。
六、施工总结
通过对K245+282一等通道处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首件工程的整个
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后期全标段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