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进步教育思想导言:裴斯泰洛齐(Esteve Ferrer,1944年诞生)是西班牙哲学家、教育学家、和谐进步教育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和谐进步教育思想,旨在推动全球教育体系的改革,培育有综合素养、关注个体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新一代人才。
本文将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谐进步的内涵以及实施的策略等方面探讨裴斯泰洛齐和谐进步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以人的全面进步为中心,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个体。
他强调个体的身心健康、智力素养、情感阅历和社会责任的全面进步。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人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创设力。
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思想在于强调教育务必是全面进步的,要关注同砚的身心健康、智力素养和情感阅历。
他主张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培育同砚的创设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和谐进步的内涵裴斯泰洛齐提倡的和谐进步是指个体在身心健康、智力素养、情感阅历以及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
和谐进步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心健康:和谐进步的首要条件是个体的身心健康。
裴斯泰洛齐认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个体才能更好地进步其智力素养和情感阅历。
2. 智力素养:和谐进步需要培育个体的智力素养,包括进修能力、思维能力、创设力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培育同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沉思和解决问题。
3. 情感阅历:和谐进步还需要培育个体的情感阅历,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干系以及价值观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培育同砚的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
4. 社会责任:和谐进步的个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乐观参与解决。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应该培育同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使命感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公民。
三、实施策略1. 教育环境创设:为了实施和谐进步的教育,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
其主要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和《天鹅之歌》等。
1.教育实践活动①1767-1773年,创办新庄农场;②1774-1780年,在新庄创办“贫儿之家”;③1798年,创办斯坦兹孤儿院;④1799年,在布格多夫任教,布格多夫学校被誉为近代欧洲初等学校诞生的标志;⑤1805年创立伊弗东学校,被誉为“教育圣地”。
2.教育目的论①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培养所谓的“完人”或“真正的人性”。
②对于人的天性,裴斯泰洛齐认为有两重本性,即兼具动物性与崇高性。
前者是个体保存自己的本能,是低级的;后者是追求完美,能懂得追求真善美的更高价值。
3.和谐教育论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天赋本性具有均衡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潜在地要求人的发展趋向全面和谐。
①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即要求每个人必须获得符合他的天性和社会地位的教育。
②教育应该适应自然。
教育应适应儿童能力的发展,遵循儿童能力发展的进程。
③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性。
每个人生来都有发展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在于使人的这种潜在力量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完善的人。
4.要素教育论要素教育论理论是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心理学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也是为初等教育改革所作出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可以看作是裴斯泰洛齐整个教学理论的重心。
(1)致力于要素教育的主要原因①首先,他认为儿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②其次,他始终希望广大劳动人民能够接受到更加简便有效的教育。
(2)要素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裴斯泰洛齐认为一切知识都存在着最简单的要素,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要素”开始,要素教育论体现在其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涵盖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
①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力量和技巧的发展,在体育中各关节的运动被看作最简单的要素;②道德教育被誉为裴斯泰洛齐整个教育理论实践体系的核心思想,他强调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③此外,佩斯泰洛齐认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是教学的基本要素,通过掌握这三个要素可以实现智育的目的。
第4单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 1746~1827)是瑞士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关于适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慈善教育和普通教育上,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力图通过教育改善人民的生活。
为此,他被誉为“贫苦者之友”。
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顾下生活。
9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由于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
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农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时期。
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情享乐,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同情。
从此,“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拜者。
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
由于宣传社会改良思想,这个组织被取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断了学业。
从此,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由于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
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在抚养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初的教育工作。
他决心按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其中有一些缺点。
于是,他按照自己对儿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观察记录,并记下了“教育3岁孩子的日记”。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他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
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留了50个5-10岁的孤儿和流浪儿。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
那你知道裴斯泰洛齐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道德教育裴斯泰洛齐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
他是从道德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论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
他认为,人犯罪的根源在于人心之外,罪恶的社会环境会腐败人的心灵,为防止道德败坏,必须改善社会环境。
同时,人的犯罪并不是不可避免或无法挽救的,如果人的内在本性善良到能够抑制罪恶时,便有力量去改善周围的环境,使之不断扩大,从而避免犯罪。
因此,对人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要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立法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和发展人内在的道德情感,形成人的道德观念,培养有道德的人。
在道德教育实践上,裴斯泰洛齐把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家庭式的道德情感教育。
他认为,只有家庭中亲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最亲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
一旦这种情感或关系破裂,儿童将会终生受苦。
他认为,母亲在培养儿童的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母亲通过对儿童的热爱和信任,可以激发儿童爱、信任和感激的种子,爱、信任和感激交织在一起,发展良心的萌芽。
儿童从对母亲的爱开始,进而发展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
因此,裴斯泰洛齐认为,在教育中,把儿童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他人,转移到社会,这种能力是教学艺术的关键。
他认为,还应把家庭的自然关系和爱的气氛引进学校。
在学校里,师生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就是手足关系,学校应像家庭一样充满亲情和欢乐。
在“新庄”和斯坦茨,裴斯泰洛齐就是以这种家庭化的爱的教育感化力量,教育儿童,发展他们的道德力量。
(二)智育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智力教育。
他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天赋才能和能力,发展儿童的心智。
第九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19世纪初期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活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68-1798年)诺伊霍夫新庄的“贫儿之家”(失败)·1768年在新庄建立示范农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产量;(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实验的教育家)·1774年建立新庄“贫儿之家”,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革新实验;·1780年以后撰写《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等论著,获得巨大的成功,1792年,法国共和国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的荣誉称号;第二阶段(1798-1799年)斯坦兹孤儿院(失败)·1798年瑞士政府委派裴斯泰洛奇主持斯坦茨孤儿院,进行全面的教育实验,办成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式教育机构,进行“心、手、脑的教育”。
(德智体发展完整的人,为他的教育目的提供了实验验证)第三阶段布格多夫实验(成功)·1800年在布格多夫多所小学当教师;·1801年建立培养初等学校教师的培训班,开展第三次教育实验获得成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并发表重要著作《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初步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第四阶段:伊佛东时期·1805年,学校迁到伊佛东,规模扩大到设有小学中学和师范部,各种教学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实验应用。
最初十年,是裴斯泰洛奇教育生涯的黄金时期,成为欧洲教育的圣地,德国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等来考察参观;·1825年,停办后回到新庄(最初是为了贫苦儿童而办学,但是随着名气的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来学习,与最初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停办)二、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培养“完人”的和谐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本性中的智力、精神和身体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能力均衡、和谐的发展,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即所谓的“完人”。
第十一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及其意义。
(1)教育革新实验的指导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革新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早期,裴斯泰洛齐主要重视生产劳动的经济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只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外部结合,教学与劳动之间并无内在意义的联系。
后来,裴斯泰洛齐关注生产劳动的教育价值,将两者在人的内部结合起来。
他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人有重大教育意义,并认为这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途径。
因此,他不仅把学习与劳动相结合视为帮助贫苦人民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改变贫困状况的手段,而且将其和体育、智育、德育联系起来,肯定其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2)教育革新实验的意义①裴斯泰洛齐在教育革新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化理论。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部符合科学。
但他从改革脱离实际、呆读死记的旧教学的强烈愿望出发,在长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方法,对促进教育教学心理学化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裴斯泰洛齐在实验中创建的小学各科教法,是初等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它改变了一直盛行于小学中的那种以脚本为中心,教师强迫注入,学生呆读硬背,单纯文字重复的教学方式。
他重视直观,强调儿童在实际观察事物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思考、推理和判断,得到清晰的观念。
2、“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重要含义及其影响。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并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发展人的能力的方法。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是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中引申出来的。
进一步使卢梭提出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的思想有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化”波动。
(1)“教育心理学化”的主要含义①教育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裴斯泰洛齐主张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认为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第 4 单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对于适应人的自然天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要点放在慈善教育和一般教育上,努力探究教育规律,改革教课方法,力争经过教育改良人民的生活。
为此,他被誉为“贫困者之友”。
他的教育思想在很多国家获取流传,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平生易教育活动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 5 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料下生活。
9 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因为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单和孤独。
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乡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期间。
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兴享福,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怜悯。
此后,“除去磨难的本源”成为他一世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改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快速发展。
当时,法国的启发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敬者。
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
因为宣传社会改进思想,这个组织被撤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止了学业。
此后,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1768 年,他在苏黎士邻近的“新庄”,成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良生活,因为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
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合适他的工作,在抚育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先的教育工作。
他决心依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此中有一些弊端。
于是,他依照自己对小孩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察看记录,并记下了“教育 3 岁孩子的日志”。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余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小孩的教育问题。
1774 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50个 5-10 岁的孤儿和漂泊儿。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者,他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欧洲开拓了一条新的教育道路。
他的教育思想贯穿“感性教育、联想教育和活动教育”的原则,以及“整体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教学”的理念,这些原则和理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育界,直到今天。
1. 感性教育Pestalozzi的教育思想的第一个原则是感性教育,这是指教育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他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和感性认识的方式来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Pestalozzi提倡感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世界。
他的学校采用了各种视觉辅助材料和实验仪器,如模型、图表和地图,帮助学生以观察的方式学习科学、数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此外,Pestalozzi提倡感性教育还包括鼓励学生通过创造性活动和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联想教育Pestalozzi的教育思想第二个原则是联想教育,这是指教育应该通过生动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
他提倡教育者在教学中注重逻辑关系和联想,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Pestalozzi认为教学应该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采用综合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主张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整体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活动教育Pestalozzi的教育思想的第三个原则是活动教育,这是指教育应该通过学生的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他认为,学生需要身体上,智力上和感情上参与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知识。
在Pestalozzi的学校,学生通过各种创意和体育活动来释放精力,并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
他的学校门户敞开,受到贫民和孤儿的欢迎,这些学生在学校中获得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4. 整体教育Pestalozzi的教育思想的第四个原则是教育应该是全面的。
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
思想
裴斯泰洛齐是泰勒的学校教育术语中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关注的是“自己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模式。
裴斯泰洛齐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斜文学好那就可以了,它是为了探索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强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内心的素质,强调美育和道德育,教学活动融合传统文化、艺术、技术、实践和体育。
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是要有正确的指导和积极的情感参与,他们不仅要理解到什么是学习,而且应该学会从动手实践中获得乐趣,相信才能的发展和未来的可能性。
总之,裴斯泰洛齐认为,应该有一种及时、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以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名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要素教育”: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名言:1.使功课劳作合一,提倡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最好途径。
2.人们的教育,要从严肃认真的专业训练入手才是脚踏实地的.。
这比什么书本教材都重要。
3.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
4.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
5.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6.教你的孩子们规矩勤劳,不要在穷苦中失措,败坏了品德而行为不检。
7.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晴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
8.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
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
9.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
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
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
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10.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
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11.我的主要办法,首先是通过孩子们对共同生活的初步感觉和在发展他们初步的能力上,使他们产生姊妹兄弟般的友爱,把整个团体融化于一种大的家庭的朴实精神中;并且就在这种基础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中,鼓舞他们一般的义务感和道德感。
述评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同情劳动人民,热爱穷苦儿童,期望通过教育使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
虽然他没有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的途径,但是他无私的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的思想是与他的人生与教育哲学密切联系的。
裴斯泰洛齐深信,对人民最好的帮助就是是他们获得自由与自立。
他指出:“人要有自由,万能独立地生活。
”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一切天赋的力量和才能,使他们成为一个符合于他们社会地位的完善的新人。
“新人”是指有德行,有智慧,有优良好身体,能劳动的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提出了一些措施。
首先,必须遵循自然的原则,按照自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
这一原则是他在学习过卢梭的《爱弥儿》之后所提出的,他接受了卢梭的教育遵循自然的思想,在培养完善的“新人”的教育实践中,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其次,教育必须具有民主性,使所有人都能受到教育。
“只有依赖于教育,人才能成为人。
”再者,教育应该是非宗教性的。
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教育出一个“新人”,而宗教信仰是不包括在内的。
最后,教育需要政治,法律,风俗等方面的配合。
离开了社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教育是办不好的。
因为裴斯泰洛齐深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于是他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确认感官在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强调直观应成为教育教学的基础。
即按照人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实施教育的教学。
要求将教育目的、教育理论指导寄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规律,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符合人的认识规律观,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要素教育思想贯穿在裴斯泰洛齐的全部初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也可以说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重心。
他所说的要素教育,就是说初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要从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到远,循序渐进,使教育、教学方法简单化、容易化。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如果儿童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就能够认识他们的周围世界。
他强调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
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
"因此,儿童的教育与教学的工作必须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
裴斯泰洛齐分析了各方面教育的基本要素:体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运动。
它表现为最简单的搬、推、捡、摇等基本动作。
这些基本动作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这是自然赋予儿童的能力,是儿童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
母亲对婴儿的爱以及满足其身体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婴儿得到母亲的照顾、关怀和帮助,爱和信任的情感就会在孩子的心中萌生和发展。
从对母亲的爱,很快扩展到那些与母亲亲近的人身上;在爱母亲和亲人的基础上,扩展到对周围邻居的爱,最后直至爱全人类和爱上帝。
随着这种爱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道德力量逐步得到形成。
智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
裴斯泰洛齐明确指出,"使一切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和词。
"原因在于数、形和词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3个基本特征。
儿童若要获得清晰的概念,必须以这3个基本特征作为手段去认识事物。
教育心理化的含义教育心理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三、论爱的教育与家庭教育 *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三、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四、论要素教育和各科教学法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裴斯泰洛齐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 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
人物简介:教育实践活动:1769年,在涅伊霍夫建立“模范农场”,进行新的耕作方法的实验。
教给附近农民新的农业技术方法,希望由此来帮助农民增加生产、改善生活,改变农民生活贫困的现状。
五年后实验以失败告终。
1774年开办“贫儿之家”,它并不是单纯的慈善救济机构,而是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精神面貌的场所。
裴斯泰洛齐力图把它办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构,他希望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农业、手工业技术教育,把儿童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以及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
最后由于经济困难,孤儿院于1780年被迫停办。
1798年,被资产阶级新政府派去担任斯坦兹孤儿院的管理和领导工作。
裴斯泰洛齐把多年孕育的教育理想在斯坦兹孤儿院进行实验,他的学校教育家庭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心理化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都在斯坦兹孤儿院的教育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由于战争的原因,1799年,斯坦兹孤儿院被迫关闭。
1800年,裴斯泰洛齐应朋友的请求到布格多夫城创办一所小学,在此他把全部精力放
到初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上,确立了“教育心理化”的思想。
这所小学被视作欧洲近代初等学校的开端。
1801年,建立了著名的布格多夫学院,在这里他的“教育心理化”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实施并逐步完善。
1805年,迁到伊佛东城,建立了伊佛东城学院,1825年停办。
就教育目的和结果而言,要求教育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就教育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素质不同的儿童,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慧和道德情感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
教育心理学主要著作《隐士的<a name=baidusnap0></a>黄昏</B>》1780 《林哈德和葛笃德》 1781-1787 《论教学方法》 1800 《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1801 《母亲读物》 1803 《天鹅之歌》 1825 《生命归宿》 1825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