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33
滑坡及其治理措施一、滑坡简介滑坡,作为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由于其产生的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问题之一。
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凡是较陡的地方均可发生,发生频繁,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相余处,20%,二、(2)排水;(32.1,通常所谓的砍头压脚;或减缓边坡的总坡度,即通称的削方减载。
这种方法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的措施,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对滑坡体防治效果好,所以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对厚度大、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体,其治理效果更加明显。
对其合理应用则需先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的位置。
2.2排水工程由于水是形成滑坡的重要作用因素,特别是作用于滑动面(带)的水增大滑带土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强度参数,减小滑阻力,因此修建排水工程总是治理滑坡中首先应考虑的措施。
排水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
地表排水以拦截和旁引为原则,用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入天然沟谷。
滑体表面的截水沟修建成树枝状,主沟应尽量与滑坡方向一致,支沟与滑坡方向成30°~45°斜交。
地表排水以其技术简单易行且加固效果好、工程造价低而应用极广,几乎所有滑坡整治工程都包括地表排水工程。
只要运用得当,仅用地表排水即可整治滑坡。
由于地下排水工程能大大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正应力从而提高抗滑力,因此加固效果极佳,工程造价也较低,应用也很广泛。
②同时,植2.32.3.1临时条件。
2.3.2 抗滑桩抗滑桩是一种被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的传统滑体加固方式。
对一些中、深层滑坡,用抗滑挡墙难以整治的情况下,可以用抗滑桩。
抗滑桩在滑坡体上挖孔设桩,不会因施工破坏其整体稳定。
桩身嵌固在滑动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借以抗衡滑坡体的下滑力,这是整治滑坡比较有效的措施。
但是,由于其多为悬臂梁式设置,不但受力状态不理想,而且为克服较大的弯矩作用,往往设计的断面较大,配筋率较高,造价也非常高。
浅谈滑坡的形成与防治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
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中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
据初步调查,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处,小型灾害点多达数十万甚至100多万处。
1949一2009年的45年间,共发生破坏较灾害6000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灾害事件至少有1200次。
崩滑流灾害分布十分广泛。
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个别省自治区3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滑坡形成机理1.基本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条件的复杂程度及斜坡坡度控制着岩崩滑坡产生的临空条件。
深沟大川强烈的地形陡峻切割,悬崖临空高耸的直载地形是滑坡、崩塌最有利的发生地段。
各级阶地剥夷面间的斜坡地段,崩塌、滑坡也十分发育。
上下陡中间缓的折线山坡及山坡上部形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同时由于汇水面积大,易产生沿基岩面滑动的土层滑坡。
(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有的斜坡由软弱岩层组成,有的斜坡由土体风化坡积物组成,特别是页岩、油岩煤系地层等及地表覆盖的各类粘土层、碎石土都是塑性的,它们的抗剪强度较弱,在水、风化作用及其外力的影响下,都很容易发生崩塌及滑坡。
(3) 地质构造: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滑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断裂破碎带为滑坡提供了物质来源。
二是各种地质构造结构面,如断层面、层面、卫理面、节理面及地层的不整合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滑坡的周界。
三是各种构造面控制了山体斜坡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
如果软岩及土层位于山坡脚部位,可能因受压而被“挤出”,甚至山坡脚的建筑物的开挖有可能造成失稳而产生崩塌、滑坡,造成很大的危害。
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破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活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跨山”、“地滑”、“土溜”等。
Key words:landslide;formation mechanism;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1.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1.1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体松散土层。
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石土层的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易产生变形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1.2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积水,从而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的特点。
1.3地震对滑坡的影响。
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滑坡的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很不利。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震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变形,最后就发展成滑坡。
2.滑坡的防治措施整治滑坡的措施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以制止滑动或控制滑坡发展为主;二是针对危害采取的措施.要避开滑坡危害,两者均须明确滑坡变形产生的基本条主要原因和变形过程,然后才能针对病因采取整治措施。
对大型崩堤性滑坡集中地段,在选线中以绕避为主。
对一般的滑坡,应迅速查清其性质和原因,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
对大型复杂的滑坡群,短期内不易彻底查清其性质的,应分期连续整治,先采取稳定坡体的临时措施。
滑坡的形成机理以及工程防护措施一、滑坡形成的机理:1、滑坡形成的条件:①地理本身条件。
如地质地貌②外在条件。
如内外动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影响第一个条件的因素有多种:岩土类型:总体来说,产生滑坡的物质条件是岩土体。
一些结构比较松散,容易风化且抗剪程度很低,在水的作用下一系列变化的,如性质发生改变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页岩、岩片等会比较容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条件:当构造成斜坡的岩、土体通过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变为不连续的,才有可能造成向下滑动。
同时构造面试雨水渗透进去的通道。
地形地貌条件: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与一定坡度的斜坡是产生滑坡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仅满足一个条件,则不可为。
如江、河、湖、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何建筑的边坡等。
水文地质条件:我们因该知道对胁迫稳定性有巨大影响之一的是水。
他的影响有许多种类,包括软化作用,冲刷作用、静水作用和动水压力作用,还与浮托力作用等。
对于第二个条件而言,人类影响较多的地区以及地壳多动的地区容易产生滑坡之类的地质灾害,一些外部影响以及外部作用,将会对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造成影响,甚至可能改变,从而导致滑坡的发生。
主要的影响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侵泡、河流等地表水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此外还有一些人为的不科学的行为,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能导致滑坡的产生。
二、.滑坡的防治原则和常见防治措施有哪些?答:滑坡的防治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查明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整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防治措施有(一)排水:(1)排除地表水:对滑坡体外地表水要截流旁引,不使它流入滑坡内。
(2)排斥地下水:滑坡体内地下水多来自滑坡外,一般采用截水盲沟引流疏干。
(二)刷方减载:这种措施施工方便,技术简单,在滑坡防治中广泛采用。
主要作法是将滑坡上部岩,土体清除,降低下滑力;清除的岩,土体可堆筑在坡脚,气反压抗滑作用。
浅谈滑坡的形成及治理摘要:滑坡如果产生,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所以宜及早施工,同时尽快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使滑坡带尽早稳定。
关键字:定义;特征;原因;方法;检测一、滑坡的定义和特征(一)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俗称“走上”、“垮山”、“地滑”、“土溜”等。
(二)各类滑坡的共同特征:滑带土体软弱,易吸水不易排水,呈软塑状,力学指标低;滑带的形状在均质中多近似圆弧形,在非均质土中为折线形;水多是滑坡发展的主要原因,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滑坡多是沿着软弱结构面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斜坡应力状态的改变(爆破、机械振动等)均有可能诱发滑坡。
二、滑坡的形成原因(一)产生滑坡的内在条件内在条件是指斜坡体本身就具备的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地质地貌条件,这在滑坡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通常情况下,滑坡形成于地形高差偏大的山地、高原地区,且高差越大,滑坡越易形成。
同时在另一方面还要有适宜的斜坡坡度、高度和形态,便于形成滑动的临空面。
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是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
2、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它的性质和结构对滑坡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般情况下,外表坚硬,结构完整的岩石,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也强,斜坡整体性好,不易发生滑坡。
3、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是滑坡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断裂构造面促进了斜坡岩土体的风化作用及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破坏了岩体的整体性,地下水或地表水将沿着断层滑动面运行,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产生滑坡的外在机制1、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力等,为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滑坡形成的机理与防治措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滑坡形成的机理与防治措施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
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的不断扩建、增建和城市旅游开发等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地质、地貌,尤其是乱伐森林、乱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泥石流、高边坡滑坡事件屡见不鲜。
为遏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开展地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目录一、分析滑坡形成的机理 (1)(一)形成滑坡的基本条件 (1)(二)形成滑坡的主要条件 (2)(三)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3)(四)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4)第二章滑坡的防治措施。
(6)(一)排水工程 (6)(二)支挡工程 (8)(三)减载 (10)(四)固化 (11)第三章发生滑坡时的应对措施 (12)(一)山体滑坡处置对策 (12)(二)行动要求 (13)(三)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3)第四章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16)(一)人工呼吸 (16)(二)心脏按摩 (16)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一、分析滑坡形成的机理(一)形成滑坡的基本条件地质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下的斜坡,由于受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间歇地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
浅谈山体滑坡的防治方法1 前言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
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运输。
大规模的滑坡,可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极大。
斜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整体下滑的现象,叫作滑坡。
引起滑坡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体内部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了它的抗剪强度,稳定平衡遭到了破坏。
滑坡类型如图1、2、3所示。
图1 整体滑坡收稿日期:2005-04-29作者简介:李俊勇(1969-),男,高级工程师,从事路桥施工管理。
对滑坡的处理,一般是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所以应该重视滑坡的调查工作。
只有查清产生滑坡的原因,分清主次,才能采取行之有效防治措施。
2 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特征2.1 地貌(1)山坡或河谷谷坡上的圈椅地貌是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的地方。
圈椅地貌是指背后靠山,左右两侧为山梁,中间围出一块缓坡地,外形象圈椅状的一种地貌。
圈椅地貌中的缓坡地多由坡积物组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汇集之处。
(2)在较陡的大段河谷谷坡中间,夹一段台地缓坡地,有时坡面被冲沟切割成鸡爪形梁。
这种缓坡或山梁往往容易发生滑坡。
(3)平整的山坡面,没有地下水出露,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但杂乱无规则的山坡,可能是不够稳定的山坡。
(4)在凹岸中突然有一小部分向河床中凸出,凸出地段并见有大块孤石堆积,这种现象有可能是由古滑坡舌部的残留物。
(5)双沟同源地形,如沟谷不深,沟间距离约数十米到数百米,沟源相连成钳形。
沟间山坡多呈上、下部形成陡面,中部较缓的鼻形斜坡地形,也容易发生滑坡。
这种地形,往往是由于山坡曾发生过位移,水流对周围侵蚀发育的结果,是古滑坡错落残留的痕迹。
2.2 岩层页岩、泥岩、泥灰岩、千枚岩、滑石片岩,以及其它容易风化、遇水软化的岩石及粘性土、黄土都容易发生滑坡。
2.3 构造断层面、节理面、褶曲两翼的倾斜面、不整合面,以及倾角较陡,倾向山外、走向与路线交角小于45°的基岩层面。
滑坡的主要防治措施滑坡是指地面上的土壤或岩石因失去自身稳定性而发生的垂直或倾斜方向的运动,导致地表的形状发生改变,给人类活动和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滑坡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滑坡的主要防治措施。
1. 采取土地规划和管理措施土地规划和管理是预防滑坡的首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使用:避免在滑坡敏感区建设居民区、工业区或公共设施,确保土地使用与地质特征和土地稳定性相匹配。
•制定滑坡敏感区域的管制措施:将滑坡敏感区域划定为受限制的区域,并限制在这些区域进行开发和建设。
•建立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利用和土地开发的监管,确保在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符合规范和标准,减少滑坡的风险。
2.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滑坡防治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常见的土地改良技术包括填充和加固、排水、改良土壤等。
•坡面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坡面,防止土壤侵蚀和侵蚀导致的坡面破坏。
常见的坡面保护措施包括植被恢复、动植物工程、表面覆盖等。
•抑制滑坡体:采取措施抑制已经形成的滑坡体的进一步滑动和扩展。
常见的抑制滑坡体的措施包括挖掘排水沟、设置排水管道、设置固土墙等。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滑坡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滑坡的动态信息,对滑坡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河流管理措施河流是导致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河流管理措施:•河道治理:加强河道整治,保持河道的通畅和稳定,减少水流对河岸和坡面的冲刷和侵蚀。
•导流与排泄:设置合理的导流和排泄系统,控制河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减少对岸坡的冲刷和侵蚀。
•水库调节:合理调节水库的水位和水量,控制水库的最大蓄水位和洪水释放,以减少对河岸和坡面的压力。
4. 社会教育和风险管理在滑坡防治过程中,社会教育和风险管理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教育公众:开展滑坡防治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一、概述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
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
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因此,研究滑坡的成因及行为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来避免滑坡的发生或者是减少滑坡发生后的损失。
下面从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滑坡的成因及滑坡的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二、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1.滑坡的形态特征滑坡在平面上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与滑坡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
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它基本上未变形,保持了原有的岩体结构;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由于各段滑体运动速度的差异而在滑体上部形成的滑坡错台;7,滑坡舌,又称滑坡前缘或滑坡头,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状伸入沟谷或河流,甚至越过河对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决定了滑坡的范围;9,封闭洼地,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拉开成沟槽,相邻滑体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洼地;10,主滑线,又称滑坡轴,滑坡在滑动时运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体的运动方向;11,滑坡裂隙,分为四类:1,分布在滑坡体上部的拉张裂隙;2,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隙;3,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的扇状裂隙;4,分布在滑坡体下部的鼓张裂隙。
滑坡山体管理制度一、滑坡山体的定义和成因滑坡是地球表面岩土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条或多条滑动面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山体是指山体地下岩土层在不稳定状态下,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而发生滑坡现象,通常会伴随有大量的岩土物质向下滑动,造成山体形状的改变,对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威胁。
滑坡山体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降雨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山体岩土层不稳定,易发生滑坡。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过度开发、疏林滥伐、过度开采等,这些因素会破坏山体生态平衡,加剧滑坡的发生。
二、滑坡山体的危害1. 对人类活动的威胁:滑坡山体的发生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当滑坡发生在居民区域或交通要道等重要场所时,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滑坡山体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的土壤和植被的破坏,破坏生态环境平衡,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山体的稳定。
3.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滑坡山体的发生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农业、交通、旅游等领域,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滑坡山体管理制度的内容与重要性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滑坡山体,预防和减轻滑坡灾害给社会带来的损失,建立科学的滑坡山体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滑坡山体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滑坡山体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范围和管理措施,为滑坡山体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滑坡山体监测预警体系,对滑坡山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滑坡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应急处置。
3. 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加强滑坡山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研究滑坡的成因和规律,提高滑坡山体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4. 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建立健全的滑坡山体应急处置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及时疏散受威胁人员,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题目:浅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学号:********姓名:黎省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南充奥鹏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03月29日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学号******** 姓名黎省学习中心南充奥鹏指导教师李华东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年月日毕业论文任务书班级201009 学生姓名黎省学号10924408开题日期:2013年03 月20 日完成日期:2013年03月29 日题目浅析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1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第一步:在全面掌握有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着手收集资料,拟定该论文大纲;第二步:依据指导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第三步: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第四步:依据老师的指导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第五步:论文定稿并对论文进行装订;第六步:对论文答辩进行准备。
2、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10 周)周)周)3 周)第四部分滑坡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周) 第五部分结束语( 1周) 评阅或答辩( 1 周)3、参考文献[1] 张浩、李东哲,1987,滑坡与泥石流,地质出版社。
[2] 张永年,1990,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中国滑坡分布,成都地图出版社。
[4] 地质矿产部等,1991,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出版社。
[5] 吕景胜、高庆华,1992,灾害管理,地震出版社。
[6] 涨至洁,韩宝平等,1994,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备注指导教师: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钢笔填写):黎省 2013年03 月29 日目录摘要…………………………………………( I ) 关键词………………………………………… ( I ) 前言………………………………………… ( 1 ) 第一章分析滑坡形成的机………………………………………… ( 2 ) 理1.1基本条件………………………………………… ( 2 ) 1.2滑坡形成主要条件………………………………………… ( 6 )…………………………………………( 8) 1.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 8 ) 1.4 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二章滑坡的防治措施………………………………………… ( 9 )………………………………………… ( 12 ) 2.1 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 14 ) 2.2 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2.3 滑坡灾难发生时的………………………………………… ( 15 ) 躲避措施………………………………………… ( 16 ) 2 .4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第三章滑坡发生时的应对………………………………………… ( 18 ) 措施第四章灾害发生后的自………………………………………… ( 21 ) 救互救结论………………………………………… ( 22 ) 致谢…………………………………………(23 ) 参考文献………………………………………( 24 )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经常会破坏地面工程、环境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惨重等现状。
本文就滑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滑坡;地震;地质构造;时空分布前言中国是滑坡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
据初步调查,全国大约有中型以上灾害点3万处,小型灾害点多达数十万甚至100多万处。
1949一2009年的45年间,共发生破坏较灾害6000多次,造成重大损失的严重灾害事件至少有1200次。
崩滑流灾害分布十分广泛。
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上海等个别省自治区3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而最近,2009年6月5日下午,重启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件,据2009年6月15日网上最新报道,事故发现9具遗体,另外有63人失踪,2008年9月8日,发生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的“9•8”特别重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已确认262人遇难,……,所有这些,都无不表明,研究滑坡形成机理及做好其安全防护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章分析滑坡形成的机理1.1 形成滑坡的基本条件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击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1.2滑坡形成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2.1 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1.2.2 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
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1.2.3 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
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1.2.4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1.3 滑坡活动强度的主要因素1.3.1 滑坡自然因素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
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
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1.3.1.1 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成滑坡的滑速越高。
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1.3.1.2 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
构成滑坡滑面的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1.3.1.3 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1.3.1.4 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
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1.3.2 滑坡人为因素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
例如:1.3.2.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
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1.3.2.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
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
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
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
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应加以重视。
1.4 影响滑坡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1.4.1 影响滑坡时间规律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大致有如下规律:1.4.1.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
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1.4.1.2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
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