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5课时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
- 格式:ppt
- 大小:799.00 KB
- 文档页数: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面积∣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面积∣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面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第四章第四节的探索活动:三角形面积。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模型和计算器,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三角形模型,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2. 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们介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给出一个例题,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解答,以此来巩固他们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以此来检验他们对于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配合图示,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2. 题目: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应用,并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们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其他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案:《三角形的面积》课程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学会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求解。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角形的模型或图片,计算器,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特征。
2.学生分享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和了解。
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的面积公式,并提问: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三、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和求解。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2.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他们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涉及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推导过程。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释其推导过程。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活动过程】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1、认识三角形(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
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
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第5课时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的?学生:先转化成长方形,再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教师课件出示56页流动红旗图。
教师:如图,有一个三角形的流动红旗,我们要求它的面积,可不可以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我们这节课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1.学习第1题。
教师:这个流动红旗的面积可以怎么求呢?预设1:用数格子的方法。
(由于数据较大,不容易得到面积)预设2:把三角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为三角形面积推导做准备。
课题三角形的面积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及第5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三角形面积猜想与验证的探究活动,体验割补等方法在探究中的应用。
2.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能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纸板(锐角、直角、钝角各2个)2.学习第2题。
教师:三角形能不能转化为我们已经学会的计算面积的图形呢?引导学生用两张同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纸板剪一剪、拼一拼。
学生1:我将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通过拼接转化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上台演示)学生2:我将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拼接转化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上台演示)学生3:我将两个相同的钝角三角形通过拼接转化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上台演示)学生4:我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高剪开,与另一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学生上台演示)教师:看来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任意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精选5篇)《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
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教材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说明:这里强调“过程”,即: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探索与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要教师直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讲明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的状态。
这样设计,符合了新课程学生的现代学习观。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用:1、实验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
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一等奖创新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5课时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教案班级:课时:课型: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自主学习、迁移推理的能力,在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猜想、动手操作、实际运用等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这种转化思想,为后面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注重让学生掌握这种转化方法,通过逐步深入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三角形面积猜想与验证的探究活动,体验转化、割补等方法在探究中的应用。
2.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明确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们学过什么图形?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动画。
师:同学们想过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板书: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1))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给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师:五(1)班获得了一面流动红旗,你有什么办法求出这面流动红旗的面积?生:画方格,数一数……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方法求出的面积准确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请你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几何游戏:从学具中找出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面积你会算吗?③拼成的图形与原来每一个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分组合作,交流探究,派代表展示成果。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2.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三角形的面积。
3.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算术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1.如何解决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2.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算术问题。
教学方法:1.示范2.小组讨论3.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课程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很重要的,你们知道它的用途吗?2.引导思考可以防止我们在建筑、绘画和设计等方面出现错误,因为在这些方面,我们要经常计算出一些形状的面积。
第二步:教学知识1.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可以用公式 S = (1/2)bh 来计算的,其中 h 是底边边垂直的高度,b 是底边的长度。
2.三角形的类型有些三角形比较特殊,需要单独计算。
例如,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S = (√3/4) a²,其中 a 是边长。
3.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在购买地毯时,需要知道房间的面积,需要计算房间的面积,需要测量墙壁和地板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房间内的所有物体的面积。
第三步:教学实践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关于三角形面积的课本练习。
2.示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向学生示范如何解决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3.问题解决老师和学生一起识别课本上的难题,一起解决难题。
第四步: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面积的求解和应用,你们学了吗?接下来要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实际问题中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分享。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探索活动中,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即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们将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如何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如何将三角形分割成更小的三角形来简化计算过程。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参与探索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方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将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们需要理解并记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如何将三角形分割成更小的三角形来简化计算过程也将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三角板、直尺、剪刀等;学具包括练习本、彩笔等。
第一步:引入实践情景。
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如金字塔、桥梁等,并引导学生们观察三角形的特征。
第二步: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会通过教具演示,讲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三步:进行例题讲解。
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们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解题过程。
第四步: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进行计算,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第五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写在黑板上,并标注重要的点和线段,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六步:设计作业。
我会布置一些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作业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1) 底为4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2) 底为8厘米,高为10厘米的三角形;(3) 底为12厘米,高为15厘米的三角形。
答案:(1) 24平方厘米;(2) 40平方厘米;(3) 54平方厘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4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4 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整个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特性以及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容易忽视底和高之间的关系,对面积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三角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讲解新课:讲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三角板和剪刀,制作三角形模型,并计算其面积。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5.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探究活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依托,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并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并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合作交流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实践活动法: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剪刀、彩纸、直尺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三角形纸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那么三角形呢?它的面积又是怎么计算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面积。
呈现(10分钟)1.教师分发三角形纸片,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的计算方法,并解释他们的思路。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用三种方法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结果相同,体验数学多样性与渊源性;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1.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三种方法:底乘高法、海伦公式、重心法;2.能够正确地解答与三角形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海伦公式的推导过程;2.能够应用重心法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方法1.课堂探究法;2.情境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活动1:利用底乘高法计算三角形面积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底乘高法计算矩形面积的方法;2.定义底边与高的概念;3.以具体实例为例,引导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活动2:探究海伦公式1.在黑板上给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底乘高法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2.依次讨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计算方法;3.教师给出海伦公式的式子,并关联各个概念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4.引导学生用海伦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活动3:应用重心法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理解重心的概念;2.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找出三角形的重心;3.教师讲解利用重心法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原理;4.引导学生用重心法计算三角形面积。
活动4:综合运用三种方法1.给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利用底乘高法、海伦公式和重心法三种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引导学生互相比较计算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总结与评价1.学生以探究和实践为主,深入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和应用;2.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理解了不同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3.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索三角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章的第4节,即三角形的面积。
我们将通过转换法,将三角形转换为已知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转换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我已经准备好了PPT、三角板、直尺、剪刀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手册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果有一个底为4cm,高为6cm的三角形,我们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在学生理解了转换法之后,我会给他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
我会逐一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PPT进行板书设计,清晰地展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转换法的原理。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将是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练习题。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为5cm,高为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是20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能够运用转换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我会考虑在下一节课中给予更多的指导。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关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学生们会对三角形的面积有更深入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转换法的引入和应用、学生实践操作的引导、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以及课后反思的深入性。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在这个单元,学生将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但同时,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概念,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索活动:让学生通过切割、拼接、观察等操作,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面积公式。
3.公式讲解: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上《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五上《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五上《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底1.5厘米,高2厘米。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二、尝试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看书。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第四单元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在的学校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第四单元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三角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我会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们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原理,让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乘以高再除以二来计算。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写出来,并且通过图示的方式来解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做题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反思我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看看是否需要再进行一些额外的教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教学,让我的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底乘以高再除以二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这个计算方法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通过例题讲解和实践练习来让学生们充分理解和掌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原理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的地方,他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要通过底乘以高再除以二来计算。
在这个问题上,我会通过图示和实际例子来解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原理,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北师大版(秋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秋季教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会使用三角形的底和高来计算面积,以及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探索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3. 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三角板、剪刀、胶带。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三角形,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你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们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吗?”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们思考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3. 实践:学生们将分组进行实践,使用他们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尝试拼出平行四边形,并计算面积。
4. 讨论:学生们将分享他们的实践结果,讨论哪些方法更有效,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发现。
5. 巩固:我会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巩固他们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使用该公式计算面积。
七、作业设计1. 底为4cm,高为6cm的三角形。
2. 底为6cm,高为8cm的三角形。
答案:1. 面积= 1/2 × 底× 高= 1/2 × 4cm × 6cm = 12cm²2. 面积= 1/2 × 底× 高= 1/2 × 6cm × 8cm = 24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