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1)
- 格式:doc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4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物理课程是学习物理学的启蒙课程,引言则是启蒙的开篇,它为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领略物质世界的美妙与和谐。
从引言的教材看编写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终生的探索热情,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质疑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目的不是通过一节课可以实现的,要一如既往的贯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本节教材采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生动的画面,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尝试体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对于这些物理现象,由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有限,教师无需花费时间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并产生疑问,产生追根到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科学学科,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停留在了解、识别的层面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处于低层次,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层次;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的一些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初中的学习,更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目标设计】目标设定的要素是: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起点;二、将《课标》与教材内容结合;三、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效度以及实现途径。
根据以上几个要素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感受物理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全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奇妙的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
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
通过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生活和提出科学问题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
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学生了解物理课本各项栏目的设计意图。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历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长短两支蜡烛、玻璃罩(大、小)、小烧瓶、水、金鱼、酒精灯、火柴
乒乓球、漏斗、气泵
五、教学设计。
教案:苏科版八上物理引言1 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物理现象的概念,区分自然现象和人为现象,以及物理现象的分类。
2. 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古代人们对物理现象的探索,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3. 物理学的应用:介绍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对物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通过对物理学应用实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现象的分类和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2. 教学重点:物理现象的概念和物理学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现象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图片或视频,如彩虹、磁铁吸引铁钉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点讲解:(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物理现象的概念,区分自然现象和人为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分类。
(2) 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古代人们对物理现象的探索,以及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3) 物理学的应用:介绍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实例,讲解物理现象的原理和特点,如光的折射、力的作用等。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解答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3. 物理学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物理现象的概念,并给出两个例子。
(2) 描述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要介绍其中的两位重要科学家。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意识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难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磁铁、电流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电流通过灯泡发光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物理现象。
2.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现象的定义,并通过PPT课件介绍物理现象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物理现象。
3.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讲解如何观察物理现象,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4.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通过PPT课件展示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5.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介绍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物理现象观察和实验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
六、板书设计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记录下来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答案:如观察到电流通过灯泡发光,原理是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内的电阻产生热量,使灯丝发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一单元——《奇妙的物理现象》。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探究,帮助学生培养对物理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丰富物理实验技能。
二、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并能够描述常见的物理现象,如声音传播、光的反射等。
2.能力目标:掌握观察、实验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如光的传播和反射等,并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仪器和材料、教科书、作业本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准备好笔记本和实验报告本。
五、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学习新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使用PPT辅助教学,向学生介绍并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3. 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来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声音的传播实验和光的反射实验等。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 深化训练和实际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和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框架。
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理解声波、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特征和技术应用。
•掌握电流的概念,了解电路元件、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教学内容2.1 光和颜色2.1.1 光的性质•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光的能量:能量大小与光的强度、频率有关。
2.1.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反射面时,按照反射定律,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在入射面的法线上的投影相等。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光线发生偏离,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2.1.3 颜色的形成•光的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
•光的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混合时,可以产生多种颜色。
2.2 声与声音2.2.1 声波的特征•声波的传播:是一种机械波。
•声波的速度:根据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声波的频率:影响声音的高低。
•声波的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
2.2.2 声音的特性•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量:由声波振幅决定。
•声音的质量:由音色决定。
2.3 电流和电路2.3.1 电流•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基本性质。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的电流,单位是安培。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
•电压:描述电流流动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
•电功率:描述电流对外界做功的能力,单位是瓦特。
2.3.2 电路•电路中的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开关等。
•电路的基本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3.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形成。
•声波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4. 教学难点•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混合形成。
•声音的质量和音色的形成。
5.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
•归纳总结法。
•案例分析法。
6. 教学过程6.1 教学准备•课件和教具。
•课堂练习题和答案。
•学生笔记和教案。
6.2 教学步骤6.2.1 光和颜色1.引入话题,介绍光的性质和传播方式;2.示范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特征;3.讲解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形成原理;4.练习巩固,让学生做相关题目。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电磁现象等。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能量等。
3. 物理学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实验法、数学模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的启动、物体的下落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方法讲解: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3. 物理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请列举三个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请简述一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一个实际案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和方法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二)师生交流
1.钟罩里的蜡烛
取一长一短的两支蜡烛和一个玻璃钟罩,点燃蜡烛.
猜想:在罩杯子后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那支
蜡烛先熄灭?讨论并说明理由.
实验验证:罩上玻璃杯,观察实验现象.
2.烧瓶里的金鱼
器材:出示装有金鱼的盛水烧瓶、酒精灯,
实验:用火加热烧瓶的颈部,思考:
①金鱼会不会被烫死?
②为什么对着烧瓶的底部加热会把金鱼烫死?
③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沸腾?
3.透过盛水玻璃看书本上的字,观察到的现象:
4.如图所示,隔着手掌用条
形磁铁去吸引铁钉,
(选填“能”或“不能”)吸
住它;如果在磁铁和手掌之
间放上一块铜片,则用条形
磁铁(选填“能”或“不能”)吸引小铁钉;
如果在磁铁和手掌之间放上一块铁片,则用条形磁
铁(选填“能”或“不能”)吸引小铁钉.
5.读一读: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
(1)富兰克林研究的问题
是.。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
2. 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通过实例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2. 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小电扇、气球、塑料尺等。
3. 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自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总结五个部分。
1. 导入: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物理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和有趣。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物理现象。
2. 讲解: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如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发生的过程。
同时,介绍一些有趣的例子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光的折射实验、彩虹形成实验等,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的原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知道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教时: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具有规律性,物理学就是探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知道物理学对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深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看图、实验、讨论等学习活动,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
(2)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欲望。
(2)通过讲述物理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喜欢物理”的情感态度。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物理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同学们,当你进入八年级时,你将会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物理,英文名称是否physics ,她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给你科学想象的无限空间。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研究,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2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导语二 同学们,物理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从树上掉下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因特网能传递各种信息……我们心头还萦绕着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奇妙的物理现象[看一看]点燃两支蜡烛(一长一短),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是长蜡烛先熄灭,还是短蜡烛先熄灭?(见课本图0—1)[议一议]为什么短(长)的先熄灭?[点 拨] 如果玻璃杯较小,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温度高密度小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到玻璃杯的顶端,长蜡烛先熄灭;如果玻璃杯较大,二氧化碳气体下沉到杯的底部,短的蜡烛先熄灭。
[猜一猜]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烧瓶的颈部,不金鱼会怎样?(见课本图0—2)[想一想]金鱼为什么没有被迅速烫着?[做一做]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见课本图0—3)[想一想]书上的字为什么变大了?[试一试]给你玻璃杯、课本(纸张)、文具盒(铁质)、塑料板等到物品,隔着上述 图0-1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发生变化吗?[点拨]同学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电现象、热现象、磁现象等。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概念,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具体包括: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如力、运动、声、光等;2.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启发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力的作用和声的传播。
难点则在于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为此,本课将采取实验教学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准备必要的物理教学器材,如力计、音叉、反射镜等;2. 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演示设备,如物理现象演示模型等;3. 设计合适的互动活动和小实验,如重力作用的实验演示和光的反射游戏等,以便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引新知,激发兴趣首先,在课堂上我们会先以一种充满趣味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水波的涟漪、落叶的飘落等。
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们思考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随后,我们将正式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物理现象。
在介绍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验和图片展示,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二、知识探究,深入理解1. 概念引入我们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等。
在介绍这些概念时,我们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实验演示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演示。
例如,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实验,让学生们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摆动钟摆的实验,让学生们理解单摆的运动规律。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程目标
1.了解常见的物理现象及其引起的原因;
2.掌握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
3.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感知到的物理景象和现象,如雨滴的落下、香蕉熟的变化、火车飞速行驶时的声音等。
二、物理现象的分类及解释
1.机械现象:指物体在空间内的运动和变形。
例如电视上广告中,喝汽水时汽水瓶变形的画面就表现了机械现象;
2.光学现象:指光线在空气、水、玻璃和其他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现象。
例如太阳光折射进水中后看上去发生了偏移的现象,就是光学现象;
3.电磁现象:指电场、磁场、电磁波等现象。
例如手机通讯时发送一些电磁波信号传达不同信息的现象,就是电磁现象。
三、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
物理现象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物体的形态、材料、温度、环境等等。
例如,体育赛场上的比赛时,运动员在进行力量竞技时,需要考虑到发挥的最佳环境及自己的体质等因素。
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学习,我们可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当我们想要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费用时,可以运用电功率和电量的关系来计算出电费总量。
思考题
1.电视机里的一帧画面是怎样形成的?
2.红色、蓝色、绿色光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
总结
物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物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只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引言1 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现象的奇妙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物理现象的奇妙性质。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难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物理实验器材。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摩擦起电等,引起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解释物理现象的奇妙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物理现象。
3. 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惯性实验、浮力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5. 应用:介绍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如电力、交通工具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奇妙的物理现象1. 物理现象的定义和分类2. 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4.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两个你曾经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略2. 查找一个物理学的重要成就,并简要介绍其意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引言部分。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力、速度、功、热等。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风吹树叶、拍打篮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3. 实验:安排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如重力实验、摩擦力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的奇妙。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答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题目。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能量、空间、时间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力、速度、功、热等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法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描述一下你生活中所经历的某个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答案:略2. 题目:列举出你认为的五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学习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 Research methods。
《奇妙的物理现象》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奇妙的物理现象”,主要围绕声音、光、力等基础物理现象展开,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魅力,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等基本物理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所知道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15分钟)(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如振动产生声音,以及声音的传播介质等。
(2)光的折射与反射:介绍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如光线在两种介质交界处如何改变方向等。
3. 实验操作(20分钟)(1)声音的传播实验:通过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光的折射实验:利用透明水杯和水,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交流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物理现象的奇妙之处,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写下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感想。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操作能力、与同学交流的情况等。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作为一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孩子的学习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名为“奇妙的物理现象”的课堂活动。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3. 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发现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难点: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水杯、小车等;2. 学具:记录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和体验各种物理现象,如风吹气球、水流、小车滑行等;2. 观察与记录:让孩子们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他们观察到的物理现象;3. 分享与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并讨论其背后的原理;4. 实验与验证:通过教具,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验证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难点: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程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通过这个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名为“奇妙的物理现象”的课堂活动时,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我选择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让他们亲身体验和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如风吹气球、水流、小车滑行等。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和兴趣程度,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观察与记录的环节是孩子们主动参与的过程。
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记录本和彩笔,让他们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他们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②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组织好实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教学器材】蜡烛2支,去口无色大可乐瓶罩1个;带水烧瓶1只,小金鱼2条,酒精灯1个,火柴、玻璃杯(带水),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磁铁、小铁钉等物品;散开的塑料捆扎绳;自制教学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新课引入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板书课题: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0.1 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1.看一看,图0—1中的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2.猜一猜,如图0—2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小金鱼会怎样?猜想:观察现象:猜想:观察现象:让学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现象,激发其兴趣。
通过学生亲自活动去体验、感悟想象与实际是有差别的,只有做过的才是最真实的。
图0—1 图0—2动手做一做0.2动手做一做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如图0—3所示,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问题?2.用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等物品,试一试,如图0—4,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教师:上述这些做法就是实验。
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板书)演示实验:散开的细碎的塑料包装绳,用干燥的手捋几次(1)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2)实验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是光现象;“空中雷电”是电现象;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又称“树霜”)是热现象;夏日里,雨过天晴时,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现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物理课程是学习物理学的启蒙课程,引言则是启蒙的开篇,它为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领略物质世界的美妙与和谐。
从引言的教材看编写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终生的探索热情,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质疑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目的不是通过一节课可以实现的,要一如既往的贯彻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本节教材采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生动的画面,展示奇妙的物理现象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尝试体验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对于这些物理现象,由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有限,教师无需花费时间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并产生疑问,产生追根到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科学学科,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科学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停留在了解、识别的层面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处于低层次,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层次;有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小学科学的一些成熟的研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初中的学习,更要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的研究方法,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目标设计】
目标设定的要素是: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的基本起点;二、将《课标》与教材内容结合;三、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四、教学重、难点内容需要达到的具体效度以及实现途径。
根据以上几个要素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感受物理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全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
察能力。
2、让学生在观察后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评估,让学生体验如何发现有研究价值
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神奇使之产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亲近的感情。
2、通过物理现象与生活与科技的联系,使之认识到物理学是有用的,激发他们学好物理学报效祖国的豪迈热情。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学生学习目标设定:
1.通过实验和观察,能描述实验现象;
2.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能科学地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能进行有依据的猜想;
【学习过程】
第一模块: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成为一门有着众多分支、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它主要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为了防止学生对学习物理学产生恐惧感,本人在引言内容之外补充了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和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的一些图片,所选内容如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课本图片:
初中九年级上册的课本图片:
选择这些内容的学习目的是:
让学生知道物理学并不陌生,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一些科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由于内容和深度的不同,所选择的学习方式也不相同,要尽快适应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第二模块:有趣的物理现象
根据本节课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一:“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感受物理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
实验一(演示):观察如图所示的玻璃罩内两支点燃的蜡烛,学生观察是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
选择此实验的原因:两次实验一次短的先灭,一次长的先灭,在两
个实验现象的矛盾冲突中,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神奇与有趣,培养
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要达成这一兴趣目标,本环节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做出短蜡烛先灭的
实验现象,笔者采用的实验器材是:玻璃罩用声现象中真空铃实验的玻璃罩,它的容积比较大,两支蜡烛的长度截成一厘米和二厘米,实验时两支蜡烛的间距为五厘米,这样操作实验的成功率非常高。
(可以在提供的课堂教学视频中观看)
实验二(分组):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杯子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
了什么?改变杯子与字之间的距离,你又发现了什么?
选择此学生实验的原因:一是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字透过水杯成像的变
化,引导学生发现变化的初步规律,并用学科语言进行叙述;对于初
学物理,能力要求可能比较高,但本课的目标只要培养学生有这一方
面的意识,完整的规律叙述留在以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去解决。
二是通过学生观察竖直方向所成的像不变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特别是同样用水杯观察,为什么会出现水平方向变化而竖直方向不变这一神奇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实验三(演示):如图所示,将玻璃板、课本、铁板,铝板,塑
料板等分别置于磁铁与回形针之间;猜一猜:哪种材料放入时,
回形针会掉下来?
选择此实验的目的:不仅要通过磁场能够穿过玻璃板、铝板、
塑料板,不能穿过铁磁性物质这一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还要通过介绍磁屏蔽现象的应用,说明学习物理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豪迈热情,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第三模块: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根据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二:“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选取的教学内容是:课本WWW选取如图所
示的一个小实验为问题的情境,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
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轻轻搅动,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有研究价值
的问题。
此环节教学流程细化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通过牛顿在苹果树下观察与思考这一熟悉的图片,解说科
学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现象中提出有研究价
值的问题。
第二环节:出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把提的问题写在草稿纸上。
第三环节:评价学生的问题,看看哪些同学有科学家的潜质。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下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争着要把问题读
给其他同学听,来证明自己具有科学家的眼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估意识,为下一节内容体验科学探究做铺垫。
)
【板书设计】
引言:
第一节:奇妙的物理现象
1、物理学是有趣的
2、物理学是有用的
3、研究物理学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是“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的一节录像课,经过精心准备和设计,基本达到了开篇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堂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过分关注答案的严谨性,如柱型透镜成像的规律,但要培养学生从变化中找规律,从现象矛盾中找原因的意识。
二、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学生的猜想、提的问题很幼稚,这是由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教师要在幼稚的问题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加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