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 格式:docx
- 大小:27.58 KB
- 文档页数:2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工作要效率,学习要效果,这是一种通识。
教师的工作效率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如何是我所要探讨的教学有效性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以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创新型教学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那么在这新环境下,如何使高中历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呢?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性要想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首先教学目的要明确:我们在教学时,要告诉学生什么?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什么、领悟了什么?只有目的明确,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第17课《解放战争》:从课题看这是一节讲述战争史的课,其基本内容是“内战爆发”(背景和原因)、“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果和意义)。
课程标准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基本内容和要求很清楚,我们通过教学主要告诉学生什么呢?我们可以尝试确立以下三个目标:目标一:中国与世界,即二战后世界格局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在此目标下,重点讲述背景部分,即引用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在雅尔塔会议、美苏掌控世界格局基本划定、美苏秘密协定损害中国利益的背景下,美苏共同推动了国共重庆谈判。
重庆和谈表面上看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可事实是受到大国干涉,是在三国(美、苏、中)四方(美、苏、国、共)共同作用下召开的,也是中国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对和平解决中国问题所做的一次有益尝试。
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了,但当时的中国并未能真正独立,和谈有美苏的影子,内战也是在美苏博弈和国民党政府不妥协的情况下爆发的。
由此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角度观察和审视中国历史,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和世界紧密相连。
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世界史观,用普遍联系的方法思考历史,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教学也就是有效的。
目标二:战争及其教训。
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需要历史老师认真的学习教育理论,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策略历史是高中课程里一门重要的课程。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怀,可以熏陶他们的爱国意识,拓宽他们的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改善不良状态,从而在成绩上有所上升。
高中历史课是向同学们讲授历史知识,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需要历史老师认真的学习教育理论,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那么,我们应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呢?一、做好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
这种灌输知识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低下,不能调动高中生们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
我们想要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就需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做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自主、探究、合作这三个点。
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把师生互动放在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是为了活跃课堂,使学生们都可以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竞争、合作探究。
打造高效课堂,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做一个引导者而非传教者,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同学们从被动学转换到主动学。
历史,使一些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同学对这个学科不感兴趣,要想使学生感兴趣,就需要教师逐渐引导,组织好课堂教学。
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吸引同学们主动学习。
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很多种,最简便的一种是提问,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回答,或者给同学们分成小组,小组内或各个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增加每个学生的存在感,使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独特性。
现在课堂上都用多媒体讲课,师生们可以好好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毕竟只有知识丰富了,才能刚开的开展高效历史课堂。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倍受关注。
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渗透人文教育,使历史成为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
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展开论述。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图说历史时事热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的掌握,更为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学生情感的培养与价值观的树立。
这对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历史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使历史学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这是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
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对新课改的认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谈几点体会。
一、提出问题,诱发学生主动探究动机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与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新课改大力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倡要将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诱发学生主动探究动机,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索性与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来完成探究过程。
并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善于提问,让学生逐渐学会提问,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策略摘要作者针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性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和意义,并且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1研究背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的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本论文追求的核心目标。
2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来说,它与一般的教学有效性有其共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
首先,它的独特性是由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决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次,它的独特性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历史学科具有前瞻性、当代性、人文性、主客观统一性及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持续发展,也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
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新课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激越浑厚,槌槌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精彩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我每节课的导入都精心设计:其中以“引趣开讲”“设疑开讲”“温故开讲”三种导入法为多。
1.引趣开讲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
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2.设疑开讲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
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法。
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
这样的导入便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学科思维。
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
”可见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
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起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所以它既是学生是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
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方法是有效性课堂的关键“喜新”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
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始终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音调上课。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摘要高中并不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初始阶段,经过初中一轮的学习,高中的学生对于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有专家曾这样说到:“一个有效的历史课堂,当能给学生以思想、以眼界、以胸怀、以情感、以文化等的升华与提高”。
历史课所设立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锻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情操,不断地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师们也为此而做出了许多努力与改变,但是较真起来去问,我们的教学真的改变了么?真的贯彻了课改的要求了么?我们的课堂果真是有效的么?这时,或许很多老师都会心虚。
现如今的课堂,虽说高举着课改的伟大旗帜,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的历史课堂还是穿新衣演旧戏、换汤不换药的路子,不知道应该说是在掩人耳目,还是在掩耳盗铃。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历史有效性1引言所谓有效的课堂,是指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和技能,学业上获得进步和提高,具体表现为: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少到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热爱到热爱。
传统教学里“死记硬背、生硬灌输、题海战术”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难以扭转的教学行为上的惯性,使得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很是普遍,这种虚假招数,只能使课堂在“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让课改成为一个虚有其表的空壳,课堂效率低下或者根本是无效的。
为了从实际上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课改的理念和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
2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2.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如何高呼课改的口号都不能够把课改落实到位,要想真正实现课改,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观念不更新,高中历史课堂永远只能是穿新衣演旧戏的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课堂就好像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台下的学生都是一个个的小观众一般,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因为老师的生硬灌输,学生也只能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我市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如何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挑战,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谈一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前的教学大纲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什么,认识什么,行为主体是教师,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用这些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二、合理整合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如何才能共同有效学习?余文森教授回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那么,在教学中该采取什么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联系实际法学生认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实之间有着一条无形的鸿沟,对现实生活而言没有多少用处,历史成绩仅反映出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好坏。
正在实施的课程改革,不仅是对原有学科体系进行知识的重新整合,更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继往开来,加强引导,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愉悦,变没意思为百听不厌的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知识和心智方面获得进步,真正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就目前而言,有效教学的研究早已在教育界开展得轰轰烈烈,探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教师工作的本质,也是历史课改关注的重点。
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进一步思考改变历史课堂无效现象的手段和途径。
一、高中历史课堂无效的现象(一)课堂提问的无效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交流,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问是否有效也就成为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但是由于教师逻辑的不严密或是备课过程中不够精益求精,历史课堂有时会呈现无效设问,这就起不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培养能力的作用,课堂效益明显降低。
(二)材料呈现的无效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地图、图片、影视、动画等。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材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其中解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就是高中历史新课程考核目标和要求之一。
由此引进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清晰、不典型以及量过多等原因,导致材料引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通过引进历史资料,来培养学生史料阅读、提炼史料信息和史料分析的能力是可取的。
但由于材料一的文字量太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又太少,所以材料一的呈现基本是无效的。
(三)课堂讨论无效课堂讨论,就是学生或老师先提出一些带有探讨性质的问题,而后老师让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或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别讨论,通过老师的指导得出最后结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有效的打破以往课堂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状态变的活跃、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浅谈历史现状及策略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思维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改进和优化教学效果。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1、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在许多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和探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
2、教材内容的局限性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注重政治史和经济史,而对文化史、社会史等方面的关注相对较少。
此外,教材中的一些表述可能较为抽象,缺乏生动性和具体事例,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
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历史学科被认为是“副科”,在高考中的比重相对较小,因此他们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此外,历史知识的记忆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枯燥和繁琐,从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4、评价体系单一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
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1、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
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通过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问题:“如果当时清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结果会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或者让学生分组合作,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还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高中历史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媒体教学,提高成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
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媒体
在高中教育阶段,历史是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方式与理念过于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较为低落等等。
因此,如何有效改变上述现状,从
真正意义上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大教育者最常用的一种
教学手段,是指在实际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与心理需求,以提问的
方式向学生传授一些重要的知识,其主要目的为,一是为了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
新授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来是为了能够通过有效的问题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与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三来是为了有效推动学
生主动思考意识的发展与提升,使其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
要以历史教材和学生认知心理为依据,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
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学习欲望,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内容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以
问题情境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出示虎门销烟图片,并以谈话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图片中下令销毁鸦片的哪位官员叫什么?他为何要这样做?鸦片指的是什么?”以此来有效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并引出本节课题;然后,待学生回答结束,我除了会给予学
生一定的口头表扬外,我还会再次提问学生:“同学们,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英国的状况如何?”接着,我会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清晰地认识到当时中国与英国之间无论是经济方
面还是军事方面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之后,我再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虎门销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与及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以及中
国战败的各方面原因等,以深化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
最后,我会再次提
问学生:同学们,对于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一教训,我国做出了哪
些实质性的改变呢?以此来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振兴
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而且对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也有一定帮助。
二、媒体教学,提高成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已成为现代教育语境下一种必
备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成效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而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看,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有效优化教学
过程,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而且对学生多角度学习历史、全面把握
历史事件也有着显著作用。
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
听结合的优势,通过视频、电影等形式来丰富学生历史情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从而提升学生历史学习体验,切实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知道辛亥革命的大致过程以及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及教训,我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辛亥革命”的影视片段,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冲击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然后,我会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本节知识,如:让学生根据视频与教材内容,自主总结这场伟大革命的起因、动机和历史意义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之后,待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我会积极鼓励给小组学生派出一名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试讲,而此时的我则是在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武昌起义的爆发原因?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是什么?等。
最后,我再结合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成果,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将本节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进行精讲,以此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除此之外,我还会定期组织观看爱国电影,如《建党伟业》,逐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已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对促进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宏.探究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才智,2019(07):37.
[2]刘瀚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