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则病进_之_大_脉与_病进_探析_张晓雷_沙茵茵_马家驹_王玉光
- 格式:pdf
- 大小:106.18 KB
- 文档页数:2
马家驹谢培凤谈《伤寒论》六经非《内经》六经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六经,是解读伤寒论的前提,是学习经方的基础。
有许多学者认为张仲景是根据《素问·热论》关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以及“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等论述,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其实,《伤寒论》和《内经》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理论体系。
因《伤寒论》序文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这一内容,故历代诸多医家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内经,但历来医家以内经释伤寒,越解越难明。
晋代皇甫谧指出:仲景论广《汤液经》而成《伤寒论》。
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
现代钱超尘教授及近代的杨绍伊等经过考证后,均认为序中“撰用”以下的23字为后人所加,非仲景文字。
近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经过毕生实践及研究后明确提出《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而《内经》属于针灸家言,二者源流不同。
《伤寒论》并不是沿用了《内经》的理论,同样《伤寒论》的六经也不是来源于《内经》的六经。
伤寒属于经方一脉,属于经方的辨证论治体系。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伤寒论》属于经方一脉,观《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而《内经》则属于脏腑经络理论体系。
绝不能因为《伤寒论》中的六经之名同《内经》六经之名相同而认为《伤寒论》之六经即为《内经》之六经。
六经理论具有系统性《伤寒论》是由《汤液经》论广而成,故直接吸收和借鉴了《汤液经》。
在古代朴素的辨证法、二分法、阴阳观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方法。
在八纲的基础上,发展为六经的辨证方法体系。
如“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观、寒热观。
王艳读马家驹老师《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感悟“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为人与治学的至境,学医先“尊德性”,后“道问学”而通医理。
《讲记》读来字里行间充溢谆谆教诲,传播中医诚意跃然纸上,一片苦心,我等感恩!1 高屋建瓴,搭建整体框架指出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核心:六经来自于八纲。
指出:在表里病位的基础上,加入了半表半里,使之成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在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上,分别有阴证、阳证,这样就形成了表阴、表阳、里阴、里阳,半表半里阴、半表半里阳的六经。
六经与八纲一一对应。
按照八纲的思路去重新读一遍《伤寒论》,从八纲的角度去看的条文,有新体会。
苦于之前在脏腑辩证读条文,原来如此!陆机说“石蕴玉而山辉”,明此,仿佛每个人心中蕴玉怀珠。
2 法比方重要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辩证统帅,立法选方用药。
“我们大部分的学习精力应该放在如何提高辨证的准确上,临床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辩证准确,如果辩证不准确,后面的立法选方用药加减再精妙,也难以有好的疗效。
”于繁杂症状之中切中要害,一招击中,从而起到了四两拔千斤之效。
辩证准确,似是而非,举棋不定之感,瞬间乌有,每于此时,心中便有会意之感,用于临床,疗效了然。
3 举一反三,醍醐灌顶如第22讲,“承气汤类方证及临床要点中”讲到五苓散中使用桂枝帮助我们理解“为何淤血与热相结,在里的时候要使用辛温的桂枝,就如大承气汤中用苦温的厚朴一样”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此不仅学活了药。
还学活了病机,不苑囿于一方一证,如果照此方法学习《伤寒论》一定会有很多启发。
4 提升境界,取类比象讲到承气汤无形之热依附于有形时邪的时候必须祛邪,其中举例煮饺子或者汤圆的时候,扬汤止沸,釜底抽薪。
书中老师这样的举例还很多,医理有时和我的的生活是息息相通的,记得当时我细细观察湖面的喷泉,居然帮着自己理解了五苓散用于水逆证的治疗,老师取类比象的方法,我深有感触。
《金匮要略》内科杂病学术思想研究本文旨在探讨《金匮要略》这部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中的内科杂病学术思想。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揭示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和治疗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金匮要略》是一部由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医学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医书之一。
它主要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多个科目的疾病治疗,而内科杂病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金匮要略》中,内科杂病被分为多个章节,涉及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方法。
张仲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强调了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的和相互影响,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在整体观念方面,《金匮要略》强调了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作者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因此,对于内科杂病的诊治,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以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在辨证论治方面,《金匮要略》注重对疾病本质的深入剖析,以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提出了望、闻、问、切等多种诊疗法,综合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还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即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地域特点,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这种灵活变通的治疗思想,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指导。
《金匮要略》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内科杂病学术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中的学术思想,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金匮要略》也代表着古代中国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的独特体系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医学瑰宝。
《景岳全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全书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多个方面,尤其是在治疗内科杂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其中,补益方剂在《景岳全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后世中医治疗内科杂病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配方。
福建中医药2023 年11 月第54 卷第11 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November 2023,54(11)《金匮要略》中疾病“因果关系”辨治观探微范丽妃,鲁玉辉*(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本文旨在基于“因果关系”辨证观窥视《金匮要略》中疾病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之间相关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疾病“因果关系”之间的多重复杂性,从而把握仲景辨证思维意旨,进一步深入研究杂病证治规律,对指导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金匮要略》;因果关系;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制约;转化;辨治观《金匮要略》论述杂病,但其既杂又不杂,在种种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存在着必然的某种规律性的因果关系,贯穿于全书之中[1]。
阴阳、五行学说蕴藏着事物间对立制约的关系,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及多元稳态性,《金匮要略》中杂病的辨治亦体现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对立统一与相制性,反应疾病矛盾变化过程“因果关系”的客观规律。
“因果关系”辨证观并非固化、孤立的,“因”与“果”之间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会出现相互转化以及在此为因、在彼为果的复杂情况。
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杂性则表现为“同因异果”“异因同果”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杂病辨治观。
笔者基于疾病“因果关系”辨治观探讨《金匮要略》中杂病的证治规律,以飨同道。
1 “因果关系”相制论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相互作用,可用于阐释万物间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在一定限度内,维持万物的动态平衡[2]。
若彼此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则会出现“因果”相制的病态演变。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第9条言:“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基于阴阳失调而施以“用阴和阳,用阳和阴”之法。
见于阴,因阳不足而阴有余也,则用“阳法”补其阳以制阴之偏盛;见于阳者,因阴不足而阳有余也,则用“阴法”补其阴以制阳之偏盛。
由阴阳互制之失为“因”,见阴阳失调之“果”,又以“因”治“果”,形成“因果”互制的辨治规律。
《医学源流论》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本文为很久之前所作,因当时对《伤寒论》了解不多,今天重新发出来,新加进去的内容标记为灰色,供大家学习参考。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
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
治病时要找到病根,找到具体病因在哪个经络脏腑,这是人们都知道的。
于是一些庸医就开始穿凿附会,你的病在哪哪经络,哪哪脏腑,并且说的神乎其神,骗人无数。
关于《伤寒论》的辨证体系目前有两大派,一直争论。
一派是脏腑经络辨证体系,以刘渡舟为代表,一派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以胡希恕为代表。
脏腑经络辨证体系,认为《伤寒论》源于《黄帝内经》,六经源于内经中的十二正经。
六经八纲辨证体系,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毫无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体系。
内经属养生和针刺一系,伤寒则属本草和汤液经一系。
守一更倾向于胡希恕老师的说法,即《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分属不同体系,并不能简单的认为伤寒中的六经就是内经中的经络。
我们知道,内经中基本上没有讲用药,主要是针刺。
针刺是可以精确定位的,哪条经络,哪个学位,银针直接就可以刺入。
中药则不同,中药服进身体,你说他有定位系统,可以直接只入某条经络,某个穴位?中药不行的。
中药走的是大的层面,比如走表,走里,走上,走下。
中药是有他的明确寒热和方向的,但要说只入某经某穴,确实牵强。
从《伤寒论》的语境和用药中,你也很难发现医圣说某药入某经,常用的语境是,此为表,此为里,或者半在表半在里。
这说明中药对于病位,是无法像针刺一样精确到经络和穴位的,只能精确到表中里这些大的层面。
故守一认为,《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分属不同体系,而伤寒中的表中里的大的病位,是可以涵盖内经中十二经络这些局部的病位的。
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
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必须从经络脏腑着手,而有的则从皮肉筋骨亦可施治,比如用铍(pī)针排脓放血。
中医六大医术:砭(biān)、针、灸、药、按跷(qiāo)和导引。
中医名著古籍之《实践脉学》序言 2体例 3上篇绪论3一、脉诊起源 3二、寸口诊法的理论起源 4三、寸口三部九候法 5四、九候法之原理 5五、脉证关系 6中篇脉法精髓7一、脉法7二、胃、神、根7三、提纲八脉8四、脉分纲目8(一)浮纲(以芤、革、散3脉为目) 8(1)浮脉8(2)芤脉9(3)革脉9(4)散脉9(二)沉纲(以伏、牢2脉为目) 10(1)沉脉10(2)伏脉11(3)牢脉11(三)迟纲(以结、代2脉为目) 12(1)迟脉12(2)结脉13(3)代脉14(四)数纲(以紧、动、促3脉为目) 14(1)数脉14(2)紧脉15(3)动脉16(4)促脉17(五)虚纲(以弱、濡、微、涩、细、短六脉为目) 17(1)虚脉17(2)弱脉18(3)濡脉18(4)微脉19(5)涩脉20(6)细脉(即小脉) 21(7)短脉22(六)实纲(以滑、长、洪、弦四脉为目) 22(1)实脉22(2)滑脉23(3)长脉23(4)洪脉24(5)弦脉24(七)大纲(即邪纲) 26大脉:26(八)缓纲(即正纲) 27缓脉:27五、奇经八脉28(一)何谓奇经? 28(二)奇经八脉简摩28(三)经、络、奇经总论28六、评气口九道图29七、脉诊的具体应用综述30(一)别外感与内伤30(二)别内因七情所伤及病气、血、痰、食、郁、五疴30(三)别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所伤为病30(四)六经证脉法30(五)七怪脉31八.妇人脉法31(一)妇人脉法重点31(二)妇人常脉、病脉、孕脉 31(三)将产脉、产后脉 32(四)不孕脉32九、小儿诊法32(一)虎口三关法32(二)外诊法32(三)脉诊法32下篇补正四言脉诀32小结40序言祖国医学,自古迄今,非常重视诊断,以之作为审因辨证论治的唯一根据,辨证又以四诊八纲为要目。
习俗相仍,四诊中又以脉诊为显要,患家请中医治病,俗呼为“看脉”,意思是“看脉”二字可以代表整个渗治过程与医生本身的学识技术高低。
医脉摘要《医脉摘要》序李君宇仁精于医,生平以搜罗医籍,为药且精于鉴别。
偶见元明旧刻及前贤秘本,必重价购得之,虽质典,亦所不惜。
自颜其斋曰“味异”,足见其所好之深也。
予与李君有同嗜,朝夕过从,相与纵谈医学。
往往夜深忘倦,而李君亦乐而忘返也。
辛酉岁暮,朔风猎猎,细雨霏霏,予偶造其庐,见案头置一册,颜曰萧廉泉《医脉摘要》,下署“希琴迭砚斋主人手抄”。
询之,系新得之旧书市者。
假归一读,其选摘辨别至精至当,后附时方歌、药性赋,亦简洁可喜,盖亦医学中之识途老马也。
亟录一过,置诸案右,以供浏览。
因志数语,以弁于简端云。
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戍春三月上完广陵龙池氏陈宗转识于守一斋。
医脉摘要卷上发 热 辨伤寒发热,多兼恶寒,有仲景成法可循。
惟杂病发热,颇类伤寒,不可不辨。
凡脉数、发热、头痛而身不痛、右脉或紧或滑而左脉平和者,伤食也。
夏月,四肢发热、身体沉重、胸膈烦闷、但不恶风、不头痛者,湿热相搏也;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时剧者,风湿也,身热而烦,但头不痛、脉不浮紧、不恶寒者,虚烦也。
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左脉大于右者,温病也,身热、头痛、自污、多眠、阳脉浮数、阴脉濡弱者,风温也。
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唇干燥、烦闷不宁、而身不热者,脾热也。
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始发也。
(原注:又有夜间发热,天明则退,或自汗出者,乃血发热,热在荣分,故不作渴,也宜清荣之剂。
)太阳为先天之主阳,其热发于荣卫,故一身手足壮热。
阳明乃太阳少阳相合之阳,其热发于肌肉,故蒸蒸发热。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阳,其热发于腠理,时开时合,故往来寒热。
此三阳发热之分也。
太阴为至阴,无热可发,因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发热于手足,所以太阴伤寒,手足自温;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耳。
少阴为封蛰之本,若少阴不藏,则坎阳无蔽,故有始受风寒,而脉沉反发热者,或始无表热,八九日来热入膀胱,致一身手足尽热者。
厥阴当两阴交尽一阳初生,其伤寒也,有从阴而先厥后热者,有从阳而先热后厥者,或阳进而热多厥少,或阳退而热少厥多或阴阳和而厥与热相应。
试论“中医学的本质是抽象的物理哲学”
张晓雷;沙茵茵;马家驹;王玉光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6(9)6
【摘要】对于中医学的本质研究始于现代医学进入中国的近现代。
目前,虽然经
过很多学者的思考与研究,但对于中医学的本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本文结合中医经典以及临床思维,参照西医学特点,对中医本质进行了思考:中医学的本质是抽象的物理哲学。
对中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院校学生与临床工作者对中医的认识、学习、学术传承与科学研究,不至于舍本逐末,从而可以避免中医临床水平的下降以及中医西化等问题的发生。
另外,从中医的本质可以知道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与评价中医学是不恰当的;对于中医学的学习、传承、研究应重点落实到中医的本质上。
【总页数】2页(P756-757)
【作者】张晓雷;沙茵茵;马家驹;王玉光
【作者单位】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
究生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骨伤科;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科;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试论中国传统绘画为什么没有走向极端的具象与抽象——从哲学基础角度看中国传统绘画的具象与抽象
2.跨越物理属性抽象图形本质——从一根毛线引发的事件谈起
3.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本质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4.抽象名词的逻辑分析及其词项本质的归约──蒙太格论某些哲学实体的性质
5.试论追问哲学本质的困境及其出路——从舍勒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谈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脉理精微,贵在实践;脉证互参,审因论治孙慧怡;赵进喜;杨桢;贾海忠;王艺霖;贾冕【摘要】脉诊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诊察方法,是探求病因病机、指导辨证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脉象的形成具有客观物质基础。
要学好脉诊,应重视传承经典,多参师,在实践中体认。
临床上应重视四诊合参,以全面把握病情,审因论治,提高临床疗效。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720-722)【关键词】中医;脉诊;临床【作者】孙慧怡;赵进喜;杨桢;贾海忠;王艺霖;贾冕【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方药系;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1脉诊是中医四诊里最有特色的诊法,能够反映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脏腑功能的强弱、邪正力量的消长,因此在临床辨证中有重要价值;尤其在病情复杂、主诉与体征不相符时,脉诊就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玉符潜夫论·述赦篇》所说:“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
”在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让脉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疗,是中医界所关注的问题。
“铿锵中医行”第六期,特邀请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各位专家,就如何认识脉诊,如何学好脉诊,如何用好脉诊等,展开讨论。
此谨总结报告如下。
赵进喜教授:《诊家枢要》云:“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
百家者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
”可见脉诊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重视“望、闻、问、切”,西医强调“视、触、叩、听”。
毋庸置疑,脉诊是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察方法,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作为探求病因、辨别病位、揭示病机、指导治疗、预测疗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病机是辨证论治之灵魂张晓雷;马家驹;沙茵茵;王玉光【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6(36)6【摘要】辨证论治包含辨证与论治两个阶段。
即根据四诊以辨证,所选之方药或所组之方药必须要与所辨之"证"符合。
病机即病因导致某证候和某证候出现特定症状与体征的过程,对病机的分析也是对该过程的分析。
病机主要就是体现在某"证"出现特定的症状与体征的过程,而辨证论治也是围绕这个过程而展开的,即据症(包括望、闻、问、切)以辨证、审证而察机、据证参机以选方、随证而加减,而其中的关键即病机。
现在中医大夫之所以出现临床效果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没有坚持中医特色与中医思维。
如果应用西医思维来统摄中医,其临床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中医大夫只有坚持中医特色、中医思维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这样才能提高中医的自信从而培养铁杆中医人。
【总页数】2页(P950-951)【关键词】辨证论治;病机;中医临床;中医思维【作者】张晓雷;马家驹;沙茵茵;王玉光【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09【相关文献】1.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学的灵魂 [J], 邓铁涛2.路易体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J], 王晶;于跃怡;付东婷;徐甜;肖康;文潇彧;谢蓓佳;曲淼3.从三焦辨证论治慢性心衰的中医病机和中医药治疗 [J], 张学学;马静;张肖倩;许航;贾瑊;贾承明4.灵魂不能丢优势要发扬——论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 [J], 李今庸5.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 [J], 邓铁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则病进,太阳自解---郝万山讲伤寒论(十一)大则病进,小则平关于脉象,《黄帝内经》有这样的两句话"大则病进,小则平"。
这是说在一个病的发展过程中,脉由大而变小,由浮紧变得没那么紧了,表示邪气的衰退。
所以,不要看到脉没有那么有力就担心,实际上这是好的现象。
1,病重时的强脉"大则病进,小则平",在临床上很有意义,作者在年轻的时候做大夫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
有一个肿瘤晚期病人的家属请作者判断病人还能活多少天,以便安排外地的亲戚朋友来北京的日程。
作者摸了摸脉,发现脉很有力量。
他就以为病人生机旺盛,不会死。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那个家属就打来电话说病人死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现象,作者不断思索,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大则病进"。
本来作为一个肿瘤晚期的病人,他极度消瘦,脉象应当很弱。
可是,他的脉很有力量,这提示了邪气盛。
所以这就是"大则病进"。
2,弱体质的大脉一个知识分子,或者一个经常没有更多体力活动的人,他的脉应当小。
如果他的脉突然很大,和他的工作经历、身体素质不相符的话,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个老师最近总觉得特别的累,向作者求诊。
她的脉又大又有力,还比较快。
而她却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有亢进,刚做过的体检也正常。
虽然作者觉得作为一个女老师,不应当有这么大的脉,担心她身体有什么问题,但当时没有更多的经验,就不能多说什么,只是提醒她多休息。
不料,两个月后,这个老师就因为肝癌住院,并很快去世了。
当时,大脉已经提示了她体内有一种代谢旺盛的病灶,只是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进一步判断和确认出病情。
3,经验的帮助有一年,一个同学在外地给作者打电话,称最近心脏咚咚地跳,体内就好像有一个代谢旺盛的病灶在活动。
同时,身体也是很累,体重也下降的厉害,两个月里掉了 10 公斤。
作者感觉不妙,催他赶快来北京检查。
这个同学是个知识分子,身体比较弱,脉应当比较细。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总论脉式《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
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俟定乃诊,师亦如之。
释曰∶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
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学人知之。
《经》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参决死生之分。
释曰∶切脉动静者,以脉之潮会,必归于寸口。
三部诊之,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推其所自,用背经常,为不内外因。
三因虽分,犹乃未备,是以前哲类分二十四字,所谓七表八里九道。
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者,细数动虚促结代革散。
虽名状不同,证候差别,皆以人迎、气口一分而推之,与三部相应而说证。
故《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而汉论亦曰∶人迎紧盛伤于寒。
以此推明,若人迎浮盛则伤风,虚弱沉细为暑湿,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涩思结,悲紧恐沉惊动,皆内所因。
看与何部相应,即知何经何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也。
其如诊按表里,名义情状,姑如后说。
但《经》所述,谓脉者血之腑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文藻虽雅,义理难寻,动静之辞,有博有约。
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
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
风湿寒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内外既分,三因颖别,学人宜详览,不可惮烦也。
《经》中所谓视精明者,盖五脏精明聚于目,精全则目明,神定则视审,审视不了,则精明败矣;直视上视,眩瞑瞑,皆可兼脉而论病状也。
所谓察五色者,乃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泽,不欲如垩;青欲如苍玉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漆重泽,不欲如炭。
五色精败,寿不久矣。
所谓观五脏有余不足者,候之五声。
五声者,脏之音,中之守也。
中盛则气胜,中衰则气弱。
《唱医雅言阐释》之五(脉大门脉小门脉忌门)《唱医雅言阐释》陈治生阐释《唱医雅言》一书为道光元年(1821) 隐居陕西名医汪海峤在陕西蜀河朝阳古洞修著。
有残卷本卷前页可看到“敦厚老人汪海峤著,明一后学王太华校正”等字样。
能查到的记载为:道光元年(1821)名医汪海峤在蜀河朝阳古洞修著《唱医雅言》,民国十七年(1928)《新镌唱医雅言》由陕西旬阳华阳五彩石印局印刷出版。
《唱医雅言阐释》作者陈治生,陈治生,民间中医,凭着对中医深切的爱好,学习临床三十载而经久不衰,自学考试完成中医专业课程,三十年来游学拜师六七位,或求之于丹道,或求之于民间大德,或问道于学院派教授。
近九年为孟河派马培之第四代传人程知惜入室弟子(孟河医派本土这一支的传承是:马培之--->邓星伯--->杨伯良--->颜正华、张元凯---->程智惜、范智超---陈治生)。
有关唱医的记载可参考第一期介绍。
孟河医派这一支每一代都有著述:马培之著《医略存真》、《马培之医案》、《务存精要》、《外科集腋》、《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伤寒观舌心法》、《药性歌诀》、《青囊秘传》、《纪恩录》,邓星伯著《邓星伯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杨伯良著《杨伯良医案》(学苑出版社),张元凯参编《孟河四家医集》(第一版),并著《医刍融新》,程知惜著《程知惜医案》(待版),陈治生著《唱医雅言阐释》(待版)。
陈治生手写本《唱医雅言》已经丢失,其校释的本子是抄写其师某道医的。
现拟在中医学苑微信公众号分期推送,希望读者有所获益。
如有问题可直接微信陈先生。
(wxid_mqiv6yimt3ny22 昵称春生)脉大门左寸大,心家热,头腰疼痛气血结;足手心,似火燮,口燥心烦渴不歇。
右寸大,心不宽,肺经咳嗽有风痰;腰背疼,手脚酸,心中烦躁口苦干。
左关大,不调血,痛背痛腰又疼胁;手足软目赤赫,行路昏昏常怕跌。
右关大,食难进,胃口膨胀常欲困;腰疼痛,头眩晕,食后伤风胸饱闷。
2009年以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概况
张晓雷;马家驹;蔡永登;王玉光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7(36)8
【摘要】流行性感冒是人畜共患的动物源性疾病,每年都有爆发流行,造成大量危重症患者与死亡病例,对人类的健康、生命、学习、经济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流感流行期间,充分展示了中医药防治急性危急外感病的优势。
综述2009年以来中医对流感的认识与防治概况。
参考文献65篇。
【总页数】4页(P717-720)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研究概况;综述
【作者】张晓雷;马家驹;蔡永登;王玉光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9
【相关文献】
1.建国60年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的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 [J], 李泽庚;童佳兵;彭波;杨程;张念志;刘志刚;王婕琼;张国梁
2.1968年以来流行性感冒在我国人群中活动的概况 [J], 郭元吉;董振英
3.中医药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优势及RCT研究概况 [J], 吕尚锋;赵旭东;林霞;修志
华
4.中医药防治和护理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J], 李玲;梁秋雨
5.新中国成立60年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实践的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预测研究之一——流感的中医学认识及流行趋势分析 [J], 童佳兵;李泽庚;刘健;彭波;张念志;杨程;王传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脉学阐微》邢锡波中医瑰宝苑前言邢锡波老医师研究祖国医学脉诊历数十年,对于脉学理论曾做过系统、深入的探讨,并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潜心体会,验证各种脉象与疾病变化的关系,认真探索其中的规律,《脉学阐微》一书系邢锡波医师根据中医脉学理论的基本精神,结合积累了丰富的诊脉经验。
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晚年编著的。
书中重点阐发了脉诊的作用,正确的诊脉方法,各种脉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对二十八部脉的体状、主病、鉴别等都作了系统、清晰的归纳,并有选择地摘引了一些古人对脉诊的论述。
不但阐明了脉诊在中医辩证中的重要性,而且对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中的脉象演变规律,作了明确的阐述,对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同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邢锡波医师对于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合参”一向身体力行。
本书对于各种脉象,从脉位、脉力、脉率、脉形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附以图象,详加说明,使读者能清楚地领会各脉的特征。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主要从字句、标点、编排等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内容稍有补充和调整,如有不妥,望读者批评指正。
河北新医大学脉学阐微一、脉诊的意义祖国医学的脉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心主脉”这个科学道理,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总是损伤气血的功能,促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变化。
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脉象的变化,与人体抗病机能的强弱和病势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病势重则需要的抗病机能强,故现洪大滑数之脉。
病在外,则人体气血抗病机能即趋向于外,故现浮脉。
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机能趋向于内,故现沉脉。
这种脉象的变化,是随着机体防御机能的改变而出现的。
古人在临床上体会到,机体防御疾病机能与气血的循行有密切关系,故利用脉搏的变化以指导诊断。
脉搏的浮沉迟数,是机体与疾病矛盾斗争的体现。
临床诊察要根据脉象来诊察疾病的性质,部位、与演变,并通过望,闻、问、切全面结合,才能得到疾病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制订出符合病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则民论脉诊杨则民氏为近代著名中医,理论造诣很高。
拙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曾有专节介绍。
以下所引,是他对脉诊的见解。
杨氏所论或偶有不当处,但总体而言,笔者自觉不如杨氏认识精当。
引文见杨氏遗著《潜厂医话》。
(董汉良陈天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引用时改正了几处比较明显得错别字和句逗。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
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
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
前贤知之,发为振聩之论:“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
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此李时珍之说也。
“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
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
”此张景岳之说也。
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
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
且《史记·篇鹊传》曰:“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症结”,但以脉为名耳。
夫创寸口诊脉之扁鹊犹如此,况其后人乎。
考古人切脉,非独寸口而已。
十二经,奇经八脉、阳跷、阴跷、阳维、阴维、冲、任、督、带皆可按诊之,王叔和之脉经详言矣。
盖脉之搏动原于心房,故凡浅层动脉无不可按。
人迎、趺阳、巨里古人多诊之,惟桡动脉为最浅层,按之更明晰耳。
最先论述按桡动脉(即寸口)者为《难经》,后人因奉之以为不易之诊法(《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证)。
按脉之搏动而相对的分为种种脉象,其名与日俱多。
伤寒金匮所言,只十余种,后人则增为二十四种,脉经更增至二十七种,且有更增二种为二十九脉者。
此外如柯琴主十脉,陈修园主八脉,近人恽铁樵主内经十脉,殆无一定者也。
以脉测病已近悬揣,更分配脏腑于寸口三部而诊之,则妄甚矣。
试以王叔和、李时珍、张景岳、李中梓诸家所分配者观之,其差参殊甚,比而观之,其异如下:左关以候肝胆,右关以候脾胃,诸家皆同,左寸以候心与心包,张与二李同,王则以候心与小肠也,其异一;右寸以候肺胸中,二李皆同,王则以候肺大肠,张则以候肺心包也,其异二;左尺以候肾膀胱,诸家同,惟张更加大肠,时珍更加小肠,其异三;右尺以候肾大肠,二李同说,而王则主候命门三焦,张主候肾小肠也,其异四。
中医古籍阅读《察病指南》察病指南(公元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
三卷。
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作者:施桂堂朝代:宋年份:公元960年—1279年序一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谓之巧也.然亦曷尝真见其所谓巧者.特窃是名以欺世耳.间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于医书之委压.惑于议论之纷纭.无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于此.常即此与举业并攻.迨夫年将知命.谢绝场屋.尽屏科目之累.专心医道.取灵枢、素问、太素、甲乙、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参考互观.求其言之明白易晓.余尝用之而验者.分门纂类.裒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间如定四季六脏平脉.与夫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见于两手三部者.亦本于圣贤之遗论.特推而广之.触类而补之.其他言之未甚昭着者.则附以己意发明之.盖将以贻诸子孙.非敢求人之知也.年来疫疠盛行.病者不幸而招医.多见以阳病服桂附者.悉殒于非命.岂惟不知脉.并于证而不知.吁何惨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医之运耳.奚暇问其学之精否.殊不知恃运以言医.虽幸而或中.而所丧亦多.求其万举万全者难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锓梓以广其传.庶几与同志者共云.淳改元九月立冬后四日永嘉施发政卿序序二七月既望.祷雨获应.翌日.皂史递诗筒来.睨而视之.乃岘山施君为喜雨作也.语意伟健.有宰官寻痛声之句.其知予忧民之忧者欤.越数日.又以裒类医书出示.议论可观.非儒而医不能也.予未尝学医.未尝无活人之心.为邑于斯.每访民间疾苦.思有以起其危.日夜懔懔.用药不同而用心同.其相与勉之.淳乙巳良月冀邸赵与谘书序三能医人多矣.能使人皆能医人不多也.盖以医医人有限.以医教人无穷.施桂堂察病证有书曰指南.考本草有书曰辨异.而续易简又有方有论.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书此方论也.不特自能医人.且欲人莫不能医人.录录辈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广狭盖可见.淳丙午正月中澹齐赵崇贺书卷上十二经总括左手寸口.手少阴心脏部.为帝王.(一云君主之官)属朱雀.南方丙丁君火.主血脉及暑.外候在舌.其神神.其志喜.其声笑(一云言)其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液汗.其音征.其卦离.其数七.(此成数也其生数二)其变动为忧.其腑手太阳小肠.其积伏梁.如臂连脐.左手关上.足厥阴肝脏部.为尚书.(一云将军之官)属青龙.东方甲乙木.主藏血及筋爪风.外候在目.其神魂.其志怒.其声呼.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音角.其卦震.其数八.(此成数也其生数三)其变动为握.其腑足少阳胆.其积肥气.若杯覆左胁边.左手尺内.足少阴肾脏部.为列女.(一云作强之官)属玄武.北方壬癸水.主藏精及骨髓齿水湿寒.外候在耳.其神志.其志恐.其声呻.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液唾.其音羽.其卦坎.其数六.(此成数也其生数一)其变动为栗.其腑足太阳膀胱.其支脉曰巨阳.其积贲豚.在脐下.右手寸口.手太阴肺脏部.为将军.(一云相傅之官)属白虎.西方庚辛金.主藏气及皮毛燥.(一云寒)外候在鼻.其神魄.其志忧.其声哭.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音商.其卦兑.其数九(此成数也其生数四)其变动为咳.其腑手阳明大肠.其积息贲.在右胁边.右手关上.足太阴脾脏部.为大夫.(一云仓廪之官)属勾陈.中央戊己土.主藏智.肌肉劳倦湿.外候在唇口.其神意.其志思.其声歌.其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音宫.其卦坤.其数五.(此生数也)其变动为哕.其腑足阳明胃.其积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右手尺内.手厥阴命门部.属相火.一名神门.一名手心主.一名心包络.主藏心.与肾同气.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腑手少阳三焦.上焦其卦干.中焦其卦艮.下焦其卦巽.诊三部脉法寸部法天.主上焦.诊自头以下至心病也.关部法人.主中焦.诊自心以下至脐病也.尺部法地.主下焦.诊自脐以下至足病也.三部九候三部者.上中下.即寸关尺也.每部三候.各自分天人地.上部天以候头角.上部人以候耳目.上部地以候口齿.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下部地以候肾(九候虽有数说.不如此说易晓.今亦难用.姑存之.)王子亨云.一位有三候.浮取之属阳.沉取之属阴.中得之为胃气.故无胃气则死.左右三部六候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其穴在两乳间)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腹属下焦.右手尺中亦可候也.)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三焦之所主也)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右尺外以候心主.内以候腰.四季脉名春弦(谓端直如弓弦也)夏洪(一云钩.谓脉如钩芒.来疾去迟.)秋浮.(一云毛.谓如鸿毛之轻举也.)冬沉.(一云营.一云石.谓其沉也.)诊五脏四季常脉春肝脉微弦而长.(一云弦细而长.一云弦长而软.一云濡弱而长.)夏心脉洪大而散.(一云浮大而散.一云浮洪而.一云洪而微实.一云浮大而洪长.一云洪大而长.)吕广云.非是.乃小肠脉也.四季脾脉娜娜而缓.(一云软大而缓.一云沉而濡长.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旺一十八日.)秋肺脉浮涩而短.(一云微涩而短.一云轻虚以浮.)冬肾脉沉滞而滑.(一云沉濡而短.一云沉而紧实.一云沉细.一云沉实而滑.一云沉濡而滑.)定四季六脏平脉春肝脉欲弦而长.心脉欲弦而洪浮.脾脉欲弦而缓.肺脉欲弦而微浮.肾脉欲弦而沉濡.命门脉欲弦而滑.夏心脉欲洪大而散.脾脉欲洪而迟缓.肺脉欲洪而浮涩.肾脉欲洪而沉滑.命门脉与肾同.肝脉欲洪而弦长.秋肺脉欲浮而短涩.肾脉欲微而伏.命门脉欲微而滑.肝脉欲浮而弦细.心脉欲浮而洪.脾脉欲浮而微缓.冬肾脉欲沉而滑.命门脉与肾同.肝脉欲沉而弦.心脉欲沉而洪.脾脉欲沉而缓.肺脉欲沉而涩.定四季相克脉春得秋脉者.死于庚辛日.(谓金之克木也)夏得冬脉者.死于壬癸日.(谓水之克火也)四季得春脉者.死于甲乙日.(谓木之克土也)秋得夏脉者.死于丙丁日.(谓火之克金也)冬得四季脉者.死于戊己日.(谓土之克水也)五脏相克所不可胜者为贼邪.其难治也信矣.至于所可胜者为微邪.虽不治而自愈.王叔和脉赋云.春得脾而不疗.冬见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难救.秋得肝亦何疑.反以微邪为可畏者何耶.及观灵枢经云.水动而火明.火炎而土平.土盛而金生.金盛而水盈.乃知叔和之说有所本.试即土盛金生言之.夫土气既旺.则生金以克木.使肝脏之脉弦而缓.是本脉尚存.脾或侵之.此所谓微邪不足虑.若本脉全无而独见脾脉者.斯足为害也.余脏可以类推.诊五脏贼邪脉东方角木春肝木.木畏金.遇肺金乘木大逆.八月死.南方征火夏心火.畏水.遇肾水乘火大逆.十一月死.中央宫土脾土.畏木.遇肝木乘土大逆.二月死.西方商金秋肺金.畏火.遇心火乘金大逆.五月死.北方羽水冬肾水.畏土.遇脾土乘水大逆.六月死.(此即前四季相克脉也.前言其所死之日.此言其所死之月.故两存之.)诊四时虚实脉歌春得冬脉只是虚.(谓春脉弦.反得冬石脉.是肾水.为木之母从后来乘肝木之子.为虚邪.)兼令补肾病自除.(母虚则补之)若得夏脉缘心实.(得夏洪脉.是心火.为木之子从前来乘肝木之母.为实邪.)还应泻子自无虞.(子实则泻之.)夏秋冬脉皆如是.在前为实后为虚.春中若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四季缓脉.是脾土.为木之妻不胜于夫.为微邪.虽不治而病自愈.)下指轻重法凡诊候安神靖气.男先诊左手.女先诊右手.将中指揣得关位.却以第一指着寸部令彻骨.渐徐举指.关尺部皆然.(此先重而后轻也.活人书云.先浮按消息之.次中按.次重按.此先轻而后重也.亦得.)诊五脏动脉法脉来五十动一止者.五脏六腑受气足.其人无病.脉来四十动一止者.一脏无气.谓肾气先尽也.其人后四年春草生时死.脉来三十动一止者.二脏无气.其人后三年谷雨至时死.脉来二十动一止者.三脏无气.其人后二年桑椹赤时死.脉来十动一止者.四脏无气.其人后一年草枯时死.脉来五动一止者.五脏无气.其人后五日死.王叔和云.脉来四动一止八日死.三动一止六七日死.两动一止三四日死.(别本云.但此止者非结脉促脉之止也.此是代脉之止也.至于代脉.非达人者难窥者乎.)诊六腑平脉法左手寸口.手太阳小肠.脉洪大而紧.(一云洪大而长.)为受盛之官.名受盛之府.左手关上.足少阳胆.脉弦大而浮.(一云大而浮.一云乍数乍疏乍短乍长.一云乍大乍小乍短乍长.其与祟脉无异.何以区别.然两手三部皆然方为祟脉.今独左手关部如此.则谓之胆脉可也.)为中正之官.名清净之府.(一云中精之府)相火胆与风木肝合脉.急则为惊.左手尺内.足太阳膀胱.脉洪滑而长.为州都之官.名津液之府.寒水膀胱与君火肾合脉.急则为瘕.心脉居午.谓之君火宜也.今肾脉居子.亦谓之君火何义.命门脉为心主居亥.谓之相火宜也.今胆脉居寅.亦谓之相火又何耶.及观内经天元纪大论篇.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而释者谓午亥之岁为正化.子巳之岁为对化.由此言之.则心肾皆可言君火.以其热气主之也.厥阴既主风气.而手厥阴命门不当以相火言.少阳既主其相火.则胆与三焦为相火明矣.右手寸口.手阳明大肠.脉浮短而滑.(一云短而涩)为传道之官.名传道之府.右手关上.足阳明胃.脉浮长而涩.(一云浮大而短)为仓廪之官.名水谷之府.燥金胃与湿土脾合.右手尺内.手少阳三焦.脉洪散而急.为决渎之官.名外府.脉息大数人一呼一吸脉各行三寸.此一息也.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为一周也.复会于手太阴.诊五脏脉诀轻手于皮肤得之者肺也.至肌得之者心也.至肉得之者脾也.至筋得之者肝也.至骨得之者肾也.男女反脉男子阳脉常盛.阴脉常弱.女子阳脉常弱.阴脉常盛.男得女脉为不足.病在内.(当作虚医)女得男脉为有余.病在外(谓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当作实医.)男子生于寅.寅为木.女子生于申.申为金.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三阳从地生.故男子尺脉沉也.三阴从天生.故女子尺脉浮也.观人形性脉法人长则脉长.人短则脉短.人肥则脉沉.(一云脉浓.一云脉细而实.)人瘦则脉浮.(一云脉急.一云脉大而长.)人壮脉欲大.人弱脉欲小.反者为逆.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老人脉微.微阳羸阴者平.(一云脉濡而缓)妇人脉当软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脉实自.呼吸八至.(一云幼人脉数而壮)性急脉急.性缓脉缓.察平人损至脉法凡一呼一吸为一息.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是一息之间脉四至并五至.不大不小.不短不长.是为平人之脉也.一呼一吸脉不及四至者曰缓.(一云气虚)其人少气三至者曰迟(一云损)其人可治.二至者曰败.(一云寒)其人难治.延时而死.一至者曰息.其人虽行.方当着床.待时而死.此为阴病之损脉也.故曰阴病脉迟.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一云离绝)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一云无魂)八至者曰脱(一云夺精.一云无魄.)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一云困)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一云绝魄.一云命倾)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诊暴病脉法脉来急大洪直者死.细微者无害.诊祟脉法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为祸祟.(别本云.右尺洪大为祟脉.)寸尺有脉.关中无脉为鬼病.诊病内外法脉浮大者病在外.沉细者病在内.诊病脉法左手脉横在右.右手脉横在左.脉头大者脐上.脉头小者脐下.诊候约法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洪为惊为痫.(一云数为虚为热.滑为实为下.)又云.风则脉浮.寒则脉紧.中暑则脉虚而滑.中湿则脉细而涩.(活人书云.脉沉缓为中湿.脉细者非也.)伤于阴则脉沉.伤于阳则脉浮.辨杂病脉吐汗温利可否法弦紧者可下.弦迟者宜温.紧数者宜汗.脉微者不可吐.虚细者不可下.沉微者不可汗.人迎气口脉人迎脉在左手关前一分.(其穴在结喉两旁同身寸之一寸五分.动脉应手者是也.)诊之以候六淫.浮则为风.紧盛则伤于寒.气口脉在右手关前一分.诊之以候七情.浮则为虚为气.紧盛则伤于食.辨三因寒暑燥湿风热谓之六淫.属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属内因.疲极筋力.尽神度量、饮食饥饱、叫呼走气、房室劳逸、金疮折、虎野狼毒虫、鬼疰客忤、畏压溺等.为不内外因.陈无择云.凡诊须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其不与人迎气口相应.为不内外因.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也.定生死诀阳病得阴脉者死.阴病得阳脉者生.脉病患不病者死.(名曰行尸)人病脉不病者生.(为内虚尸厥)既有人病而脉不病者.直是息数脉与相应者可治也.难经云.然人形病脉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谓息数不应脉数也.脉经云.病患得健脉.名曰卧尸.脉诀云.病患脉健不用治.夫人病脉不病者.安有是理.当如难经之说.谓息数不应脉数者是也.人之初病.脉非数则迟.必此等脉可生.若健脉则急大洪直.与形证相反者.断不可治.下指疏密法凡诊视其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古人身长其臂亦长.故寸部占九分.关尺部各占一寸.三部共二寸九分.今人身短其臂亦短.有三部共不及二寸者.若根据古法诊之.则头指诊在关部.次指诊在尺部.第三指诊在闲处.如何知病之所在.今但以高骨为准.逐一指诊.指其部位.不必拘九分一寸之说.庶几可也.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七表脉七表脉属阳.浮芤滑实弦紧洪也.(秘宝以洪大浮数紧动滑实为阳.伤寒论以大浮数动滑为阳.)一、浮脉.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似水上浮物.以手按之虚散.举之有力.故名曰浮也.(浮为在表.主风虚乏短气.)左手寸口脉浮.主伤风发热.头痛目眩及风痰.左手关上脉浮.主胃虚腹胀.小便难.(肝脉本微弦而长.今见浮脉.周氏云.主胃虚腹胀.乃是胃经受病何也.黄帝云.主小便难.乃是膀胱经受病又何也.岂肝脉从小腹上挟胃而然耶.)浮大而实.主眼目昏痛.溢关与寸口相应.主目眩头重筋疼.浮洪盛大.主筋脉缓弱.身体无力浮大而长.主风眩癫疾.左手尺内脉浮.膀胱受风热.主小便赤涩.浮而紧.主耳聋及淋闭.浮而大.为阳干阴.溺则阴中痛.浮而数.主小便频.并热淋.右手寸口脉浮.肺感风寒.主咳嗽气促.鼻塞清涕.冷汗自出.背膊劳强.夜卧不安.(浮本肺脉.但全浮则为病.如浮涩而短.斯为平脉也.)浮而实.主咽门干燥.伤损有疮痈.浮短为肺伤为诸气.浮滑为走刺.浮缓为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浮紧为肺有水.右手关上脉浮.脾气不足.腹满不饮食.食不消化.积热在胃中.浮滑而疾速者亦然.浮缓不思饮食.浮而实脾胃虚.主消中口干饮水.多食亦饥.浮大而涩.为宿食滞气.浮滑为饮.浮细而滑.为伤饮.浮而微.则伤客热邪风.主病寒热去来.进退不定.右手尺内脉浮.大肠受风热.主大便秘涩.客热在下焦.浮数主大便坚.(大肠虽肺腑.居下焦.)寸关脉浮而疾.名阳中之阳.主头痛.尺寸俱浮.主患气.俱浮而滑.男子疝瘕.妇人有孕.或月闭不通.浮滑疾紧.为百合病.趺阳脉浮虚者.(浮为风为虚.风脉则指下浮有力.虚脉则指下浮而无力.)二、芤脉.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其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喻似指按芤草叶.芤叶即葱类.中心空虚.故名曰芤也.(主失血)左手寸口脉芤.主吐血.微芤者衄血.左手关上脉芤.主腹内作声有瘀血.亦主吐血眼暗.左手尺内脉芤.主淋沥.小便赤或有血.右手寸口脉芤.主胸中积血瘀血.右手关上脉芤.主腹内暴痛.肠胃内有痈积瘀血.(活人书云.主大便血.)右手尺内脉芤.主大肠血痢或下血.三、滑脉.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或云往来流利.按如动珠子而有力.替替然.与数相似.故名曰滑也.(主吐逆)左手寸口脉滑.心藏热.滑而实大.心惊舌强.左手关上脉滑.肝藏热.上连头目为患.滑散为瘫.缓滑而浮散者有风.左手尺内脉滑.肾与膀胱俱热.主小便结涩淋沥.茎中痛.尿色赤.又滑为风.多血少气.少气则四肢困疲疼.多血则疼痛小便赤.滑而弦.主腰脚痛.滑而弱.主阴中痛.(脉赋解义云.男子尺部见滑.主膀胱冷气缠聚.小腹急胀.便漩利数.两胁胀满.直以滑脉主冷亦未可.当如弦脉说.)右手寸口脉滑.阳气盛实.主呕逆.滑而实.肺脏大热.主毛发干焦.胸膈壅滞.聚气为痰.头目昏重.涕唾稠粘.咽中干燥疼痛.或时咳嗽.右手关上脉滑.脾脏热.主口臭恶气.喘息粗大.胃脘先受寒气.变为热实.饮食不下.下则吐逆.病脾风疝.滑实为胃热.滑而大小不匀.必吐.为病进.为泄利.右手尺内脉滑.下焦有实热.渴而引饮.饮冷过度.脐似冰冷.腹鸣时痛或下痢.妇人主血气实.经月不通.(然而尺脉滑者.亦本形也.脉赋解义云.尺脉滑.主胞络极冷.女经不调.则以滑为阴脉也.)和缓为妊娠.滑而浮大小腹痛.滑而弱大便痛.滑为鬼疰.滑数为结热.滑为痰逆.趺阳脉滑者.胃气实.四、实脉.按之洪大牢强.隐指然.故名曰实也.(主病在内)左手寸口脉实.胸中热甚及生寒热.实而大.主头面热风所攻.心中躁闷.身上疼痛.面色赤.实大而滑.主舌强心惊.语话艰难.左手关上脉实.主腹中切痛.实而浮大.肝气盛.主眼目赤痛昏暗.左手尺内脉实.主小腹满痛.小便涩.实而滑.主淋沥茎中痛.尿色赤.实而大.膀胱热.主小便艰难不通.实而紧.主腰痛.(或本云.实紧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时时利者难治.)右手寸口脉实.主上焦热.实而浮.是热乘肺脏.咽门干燥.伤损有疮痈.及主气寒喘咳.右手关上脉实.脾脏虚弱.饮食减少.(热气蒸脾虚也)反胃气壅滞.实而浮.脾家热.主消中唇口干燥.饶饮水浆.食多不饱.四体劳倦.(陈无择谓实而紧为胃寒.然二脉虽属阳.实脉则主热痛.紧脉则主寒痛.今二脉俱见.谓之主胃寒.恐非也.)右手尺内脉实.主忽下痢.(此则热痢.黄帝脉经于关部之脉实.腹满寒疝下痢.夫其阳脉如何主寒疝.必传之讹也.今下痢移于尺部.属下焦也.)五、弦脉.劲急如张弓弦.故名曰弦也.脉经以为表脉则属阳.伤寒论以为阴.脉赋解义亦云弦滑之脉虽属于七表.皆主于阴.数说不同.当如活人书说.若弦而洪数者为阳.弦疾而沉且微细者为阴.主拘急.又巢元方、王子亨以弦为虚.主拘急.左手寸口脉弦.主头疼有心气.心胸中急痛及心悬.如人大饥之状.主劳气发作乏力.多盗汗.手足痛.左手关上脉弦沉.主患痃癖.(痃者悬也.以悬于心下.或左或右或中也.癖者侧也.其气在于脐胁之侧.或上下左右也.)弦而紧者.胁下痛.为恶寒.为疝瘕.为瘀血.弦小者.为寒癖.左手尺内脉弦.主小腹急满痛.弦而滑.主腰脚痛.右手寸口脉弦.主皮毛枯槁.右手关上脉弦.主胃中寒.有宿食及饮.右手尺内脉弦.主小腹中拘急.下焦停滞水积.弦数为劳疟.双弦胁急痛.弦长为积.弦急中风热.(急者紧也.弦紧多主寒.此言中风热何也.)六、紧脉.按之实数.似切绳状.来疾而有力.故名曰紧也.(主痛)左手寸口脉紧.主头痛.紧而沉.心中气逆冷痛.左手关上脉紧.主心下苦满热.及心腹痛.筋脉拘急.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紧而实.主患癖.左手尺内脉紧.主脐下及腰脚痛.右手寸口脉紧而沉滑.肺气实.主咳嗽.右手关上脉紧.主脾中痛.胁肋下拘急.欲吐不吐.干呕气逆冲.昏闷.盛紧者腹胀.紧而滑者.为宿食.为蛔动.为吐逆.右手尺内脉紧.主下焦疼痛.紧而长过寸口者.为疰病.紧而急者遁尸.紧而数者.寒热俱发.下之乃愈.尺寸俱紧而数.其人中毒吐逆.七、洪脉.极大在指下.举按满指.或云来大去长.故名曰洪也.(主热)左手寸口脉洪.主头痛.胸膈胀满烦热.左手关上脉洪.肝脏热.及四肢浮热.遍身疼痛.(手足本属脾部.今四肢浮热.乃见肝部.则知关脉主中焦病.故肝脾俱可候也.)左手尺内脉洪.膀胱热.主小便赤涩.而脚疼.右手寸口脉洪.主毛发干焦.涕唾稠粘.咽喉干燥.洪而紧.为喘急.右手关上脉洪.胃中积热.主翻胃大吐逆.口干.洪而紧为胀.右手尺内脉洪.主大肠不通.燥粪结涩.洪大为伤寒热病.洪实为癫.洪紧为痈疽.洪浮为阳邪来见为祟.洪大紧急.病在外.苦头痛发痈肿.(别本云.三部俱洪.三焦俱热.)八里脉八里脉属阴.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也.(秘宝以微沉缓涩迟伏软弱为阴.伤寒论以沉涩弱弦微为阴.)一、微脉.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往来如秋风吹毛而无力.故名曰微也.(主气痞)左手寸口脉微.心脏虚.多忧惕.寒热更作.寒气上侵.心胸痞结.阳不足恶寒.虚劳盗汗.微而浮弱.心中寒.左手关上脉微.心下气满郁结.目暗生花.四肢拘急.左手尺内脉微.主败血不止.男子溺血.女子崩血.久为白带.右手寸口脉微.上焦寒气痞结.微弱为少气中寒.右手关上脉微.胃中寒气胀满.饮食不化.厥逆拘急.右手尺内脉微.小腹寒气.积聚肚痛.脐中声吼而泻.尺寸俱微.男子五劳.妇人绝产.微浮秋吉冬病.二、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故名曰沉也.(沉为在里.主冷气水病.一云主湿冷洞泄.)。
王四进经方讲座-30-《辅行诀》对脉法的理解及十八个用脉我看了看张大昌和他的徒弟学习《辅行诀》对脉法的理解,觉得非常有价值,咱们今天也学习一下这些经典的好东西。
他们分了三十六脉,包括了十八种体脉和十八种用脉。
他们的理论里有体有用,体讲的是它的形态物质、阴的层面,用讲的是功能、能量、阳气的层面。
从形状上看,第一种体脉叫坚脉,坚者硬也,其脉梗然而动。
一摸好像顶手,按上去挺硬,所有的实病都会出现坚硬的、坚实有力的脉象。
咱们按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说,所以张大昌的脉法没有从气化的角度讲。
他是先说那种脉象主什么病,再说三部里面的寸脉坚了,你就知道在胸部上焦,关脉坚了就是在中焦脾胃,尺脉坚了就是在下焦出现了实质的东西。
他是把象讲出来了,然后再说是哪个部位。
他说加沉曰牢,沉取摸到坚脉就叫牢脉。
牢者牢固也,沉取特别坚硬有力,并主痼积在内,有淤血、痰凝、结块等有形的东西。
加浮曰实,浮脉主表实证,因为浮而有力。
就是人体内的正邪之气都很旺盛,人体正气在攻邪的时候就出现实证,他说的是表上邪气实、盛,不是说的有实质的东西。
这种实病有伤寒和中风,病主外淫邪盛,摸到了浮而有力的脉。
外感风寒或暑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脉象,正邪在表激战所以叫实。
第二是软脉,软着柔也,好像按在棉絮上了。
力不胜指,轻轻一摸就下去了,诸虚病主之。
只要摸到软脉,就说明病人比较弱,气血和脏腑都虚弱。
加浮曰散,就是咱们上次讲的久病逢之却可惊,浮脉没有根儿就成散脉了。
软而无力的话人就危险了,轻轻一摸没了,再摸还有,特别没根儿。
就好象咱们做饭上面飘着的那一层油一样,一碰就没了。
有表无里,病主荣卫耗亡,久病者死,卒病者危。
一得病就是这个脉象,脱了元阳就非常危险了。
加沉曰虚,浮取没有,沉取是软的就虚弱了。
还没有到阳气飘散的程度,虚者不足也,好像按粥一样,一下手指就陷进去了,一点都没有阻力。
正气夺则虚,没有正气了,病主气血亏损不行了。
第三是长脉,这种脉特别长,超越了寸关尺了,寸上和尺下都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