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史期末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2011-2012年第一学期《香港史概论》科目考查卷专业:班级:任课教师:姓名:学号:成绩论香港经济发展史摘要:经过160多年时间,香港从一个可谓荒无人烟的孤岛迅速发展为今天的远东轻工业制造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令世人为之侧目。
香港作为近代城市的发展,经历过一段相当曲折的路程。
关键词:香港;经济发展;国际金融;贸易;信息中心于漫漫一百多年时间里,香港人齐心合力写下了一段传奇经历,令香港由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渔港转变成今天的国际大都会,亚洲最重要的城市。
在踏入新世纪前,且看看香港的发展史,了解多年来香港作为枢纽角色的转变。
(一)转口港形成前时期(1841-1860)古代香港地区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手工业,以制盐、制香、修船为主,海上运输也颇具规模,屯门、尖沙咀、香港仔等都曾是比较活跃的港口。
1841年英国人强行在港岛登陆,1842年正式割占香港后,初期主要是从事最恶毒的鸦片走私活动。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受开放五口通商的直接影响,在港的部份外商将其实力分散到新开的商埠,香港的经济地位受到严重打击。
但进入50年代以后,国内外形势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适应华侨社会的需要,横贯东西方向的“金山庄”和沟通南北交通的“南北行”应运而生,为这种交往所需的旅馆业、各种商号也纷纷设立。
华商很快便掌握了港贸易额的1/4以上,中国商人社团开始在港岛崛起。
香港己略具近代城市的雏型了。
(二)转口港时期(1860-20世纪50年代)香港作为一个转口港的地位,从其确立以至完成,并向工业化城市的转变,经历了将近100年的时间。
以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为标志,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60-1898年)1860年10月24日,英国政府通过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了南九龙。
从此,自南九龙至港岛间的广阔水域置于英国的实际占领下,这对于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1896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这使得从西欧到香港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5,000公里以上,欧洲来港航线方便多了。
新鲜热乎的考题回忆!by Queenie S.
香港发展史12-06
一,辨析(5*6)
1 港元自发行以来一直在市场上正常流通
2 梁振英是继董建华,曾荫权以来的第三届香港特首
3 恒生指数的这个“恒生”来源于某银行家
4 1997年香港回归以前不是英国的殖民地
5 在香港处于宪制地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港币与人民币的联系
二,简答(10*2)
1 香港廉政公署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作用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政策的作用
三,论述(25*2)
1 为什么说只有新中国才能实现香港回归这一全民族的百年夙愿
2 举例说明香港与内地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TIPS:
1 题量大,书写需尽力、尽快。
2 看好分数布局啊,lz最后两题只用了半个钟头,有资料没时间,各种写不完,很痛苦啊!。
香港电影发展史
香港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20世纪初至50年代: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主要是黑白无声电影,通常是根据小说或传统戏剧改编的作品。
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是东南亚,特别是华人社区。
在50年代初,
香港开始制作有声电影。
2. 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是香港电影业的黄金时期,也被称为“香港电影新浪潮”。
电影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香港电影开始涉足不同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警匪片
和喜剧片等。
在这个时期,香港电影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上取得了很
大的成功。
3. 80年代至90年代: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业面临了许多挑战。
由于盗版和影片制作成本的上升,香港电影的利润开始下降。
然而,香港电影依然能够制作出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影,如《英雄本色》和《无间道》等。
4. 2000年代至今: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业继续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大陆电影业的崛
起和互联网的普及,香港电影的市场份额继续下降。
然而,香港电影仍然能够制作出一些
非常成功的电影,如《功夫》和《无人区》等。
此外,香港电影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制作
方式和市场机会,如与内地和海外制片厂合作、制作网络电影等。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成为亚洲乐坛的重要中心,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流行歌曲。
本文将回顾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代表性人物。
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香港电影工业兴旺,电影配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时期,香港的流行音乐主要受到西方摇滚乐和流行乐的影响,其中以美国摇滚乐队的音乐最为受欢迎。
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黄霑、谭伟文等。
进入6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开始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
当时,一些本地音乐人开始创作自己的歌曲,并以粤语为主要演唱语言。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既有摇滚乐、流行乐,也有民歌和情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手之一是邓丽君,她的歌曲风靡一时,成为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
7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当时,香港的音乐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
流行音乐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包括摇滚、流行、民歌、电子音乐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包括张国荣、陈百强、罗文等。
他们的歌曲不仅在香港风靡一时,也在整个华语乐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0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的转折点。
随着亚洲乐坛的崛起,香港的音乐产业开始面临竞争和变革。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包括摇滚、流行、舞曲等。
同时,一些新的音乐流派也开始兴起,如粤语说唱和地下音乐。
代表性人物包括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等。
进入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时,香港乐坛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音乐人和歌手,如张敬轩、容祖儿、谢霆锋等。
这些新一代的音乐人在音乐风格和形象上都有所突破,为香港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香港的音乐产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一些歌手和乐队开始在海外举办演唱会和巡回演出。
进入21世纪,香港流行音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音乐产业也面临着盗版和数字化的冲击。
《香港发展史》第七讲香港经济的起步发展一、工业(1)、香港经济起步阶段的工业格局皆与转口贸易有关..“自由港”的确立.为了将香港作为英国永久性东方贸易据点,义律1841年6月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声称“因香港位于中华帝国的海岸,英国政府对进出(中国)货物一概不收捐税。
”其中支柱行业为造船业和船舶修理业1857年建成的香港仔造船厂为最早的造船企业.1866年黄埔船坞建成,1870年又与联合船坞合并,其资本总额达到100万;1880年香港已成为中国南部重要的转口港.1917年太古船坞为英国建造了奥图力加斯号轮船,为当时世界上同类型轮船中最大的.洋务运动至今仅存的硕果招商局李鸿章奏呈清廷批准“设局招商”,试办中国近代轮运业,以求实现“自强求富,振兴工商,堵塞漏卮(Zhi),挽回利权”.成为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家工商企业,我国近代创立的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第一,1872年购入外国商船亚丁(Aden)号;同年12月26日创立招商局.组建了中国近代史第一支商船队,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事业.招商局开辟并创办了第一条中国商船近海商业航线;第一条长江商业航线;第一家以西方股份制模式建立的企业;第一家近代大型煤矿—开平矿业局;第一家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厂矿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机器织布局.第二,李鸿章倡办的华商轮船事业,打破外国轮船把持中国海上运输的格局。
为挽回利权,招商局北起天津南到香港沿海分设机构,与香港的怡和、太古、旗昌等英资公司竞争,至19世纪80年代争得北洋航线60%利益。
后虽与外资订立“齐价合同”以吨位分配,招商局仍得44分;怡和、太古各为28分。
洋务运动先驱者招商局总办唐廷枢(1832-1892)广东香山人,1848年在香港玛礼逊教会学堂学习,后在香港巡理厅和英怡和洋行担任买办10年,曾代理该行长江一带业务.1873年脱离怡和洋行,经盛宣怀介绍,李鸿章委任其轮船招商局总办,成为招商局主要经营者,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第三,招商局“借船出海”成功经营之道1、成功筹集大量资金.1873-1874年47.6万两;1882年增加到200万两.2、有成效地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873年购买英国“拉泰克号”轮船;后又购进英国“和众号”.3、创建性地采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股份制、保险制、核算和竞争机制.总部设在香港的招商局,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资产540亿港元.招商局属下的海虹集团、中国基金等在香港上市;招商银行2006年成功在香港上市(2)、20世纪初期,虽然也有一些其他轻工业的建立,但是无论在规模和水平上在香港经济格局中仍然居于次要地位.最早的食品加工企业是1878年建成的中华糖厂.1900年成立了香港中华总商会是由香港华商组成的社会团体,是香港历史最长及最具规模的五大商会之一。
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
百年前。
近几十年来,香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小型港口城市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香港以前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贸
易和服务业,而现在的经济更加多元化,包括金融、信息技术、旅游业等。
香港的经济发展也使其成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前来投资。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香港以前的城市建设落后,基
础设施落后,而现在的城市建设更加现代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香港的城市建设也使其成为一个全球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香港以前的社会发展落后,社
会福利水平低,而现在的社会发展更加先进,社会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香港的社会发展也使其成为一个全球社会福利先进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前来定居。
总之,香港以前与现在的变化是巨大的,从经济、城市
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香港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
香港发展历程经济香港的发展经济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清政府的不稳定和香港地理位置的优势,香港成为了一个繁忙的港口和贸易中心。
同时,香港还发展起了一个重要的航运业务。
20世纪初,香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但在战后迅速恢复并重建了港口和交通基础设施。
随着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革命,香港成为大批中国人逃离共产主义政权的避难所,这对香港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助力。
随后,香港开始逐渐发展低成本制造业和轻工业。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这段时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内地需要香港作为窗口来吸引外国投资和进行外贸。
与此同时,香港开始大规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建设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成为了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定了香港回归中国的日期为1997年,并确保香港可以保持高度自治和资本主义体制50年。
这个决定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的稳定和保障。
回归后,香港的经济继续迅速发展。
尤其是在1990年代,香港成为了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贸易和金融业务繁荣。
2003年之前,香港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贸易、金融和房地产等服务业。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香港的经济开始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竞争和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香港开始积极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
特别是在近年来,香港政府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此外,香港还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和推广国际会展业来拓宽经济发展领域。
总的来说,香港的发展历程经济从一个繁忙的港口和贸易中心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不断调整和转型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香港仍然是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动力和潜力的地区。
港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于哪一年?A. 1996年B. 1997年C. 1998年D. 1999年答案:B2. 香港的行政长官是由以下哪种方式选出的?A. 直接选举B. 间接选举C. 任命制D. 抽签制答案:B3. 香港回归中国后,实行的是什么制度?A. 一国两制B. 一国一制C. 两制一国D. 多党制答案:A4.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中,有几只紫荆花?A. 1只B. 2只C. 3只D. 4只答案:B5.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上,有哪两个字?A. 香港B. 特别C. 行政区D. 中国答案:A二、填空题6.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____色,区徽上写着____。
答案:红色,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____。
答案:紫荆花8.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包括____和____。
答案:中文,英文三、简答题9. 简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原则。
答案: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10. 描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
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邻。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和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香港的历史与文化,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一讲香港的早期发展一,香港史前历史香港地区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共分为3个时期:1,新石器时代中期;2,新石器时代晚期;3,青铜器时代.考古发现显示,远在6000年以前,人类已经在香港地区活动.二,香港早期文明考古发现的唐代石灰窑,宋代铜钱,明代青花瓷,证明香港地区自汉代开始,文化上占主导的是中原文化三,香港早年海上交通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必要交通工具是船舶,停泊船只,开展贸易集中于地势优良的港湾. 其中重要的是屯门湾.唐代时期,广州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阿拉伯和南洋的“番船”大多经屯门湾进入内河.当年商船往返广州必经之路屯门湾.唐玄宗设屯门镇防守.16世纪初期曾被葡萄牙占领3年之久,后被夺回.四,4大民系的迁入宋朝以前,居住在香港地区的是少数驻军和农民.以后来自于陆上的有:广东人,客家人;来自于水上的有:蛋家人,鹤佬人.客家人原居住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汉人.西晋末永嘉年间开始的战乱,一部分汉人背井离乡,南徙渡江,至赣闽粤等地.被称为客家人.现主要分布于两广福建台湾及海外.因其语音保留较多汉语古音韵,被称为客家方言.位于闽粤边陲福建闽西“土楼之乡”的客家土楼一瞥。
早在1000多年之前,从中原一带举族南迁的客家人,为避免外来的冲击他们依山而建,聚族而居。
此处客家土楼现在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泰国前总理他信,第4代华裔泰国人,原籍广东梅洲。
父亲是潮洲人、母亲是客家人,成为泰国首富。
《财富》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唯一的泰国人。
鹤佬人亦称福佬人.来自广东东北潮汕等地区及福建省一带.原主要生活在船上,后部分于近代改居岸上.香港新界东部聚居许多鹤佬渔民.五,5大姓族居民于北宋中叶从江西迁居香港的邓氏家族开始,开基立业,传宗接代.随后迁入的大族有:侯彭廖文等4大家族.史称“新界五大族”.六,香港早期的教育自大族迁入以后,为提升宗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及统治权力,大力兴办教育.最早为北宋邓族创办的力瀛书院.自清朝康熙至同治200年间,出了2名进士,文武举人10多名.从事教育的多为大小书院,馆,塾,书室等学舍,现今仍存者有30余处,其中包括当年用于书舍的宗祠七,行政区的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广东为楚国领地;秦始皇统一后归南海郡番禺县;唐朝改属宝安县;南宋海上行朝于香港地区;明朝改属东莞县;明末清初派巡检驻九龙城寨.清朝初期,为了平定明朝遗臣的抗清斗争,在东南沿海推行“迁界” 海禁政策,沿海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时间长达7年之久.“迁界”亦称“迁海”,就是强制坚壁清野.沿海50里划地为界,强令居民内迁,禁止船只出海,违者处死.广东巡抚王来任向朝廷力陈迁民之苦;两广总督周有德力主:先展界,后设防.成为当时反对迁界的地方官员的主要代表.香港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在锦田建造的周王二公书院.迁界自康熙元年1662年到1669年.新安复县,允许迁民回原地复业,并招集邻近地区人民垦荒种田.从此客籍农民,大量入迁.复界后,赋税为当地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复界后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农业为香港地区的主要生产活动,农作物稻米能自供自给;2,渔业也是居民另一生计;3,商业活动只限于香港地区的市镇;4,借助广州开办对外贸易,主要外销产品有香树,珍珠,海产品等.香港名字由来:广东东莞一带盛产莞香,“东莞女儿香”很有名,古代是有名香料产地。
4.1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选择题1.(2022春·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1982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A.为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B.最初是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的C.为经济特区的设立提供借鉴D.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提出2.(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地位不变3.(2022春·广东广州·八年级执信中学校考期末)如右图所示,奥运会女子团体乒乓球比赛颁奖仪式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与中国香港乒乓球队一起拍摄合影留念,大陆与香港同胞肩并肩心连心得益于哪一制度的成功实践()A.—国两制B.对外开放C.民族区域自治D.九二共识4.(2022春·广东湛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币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
这两枚纪念币共同反映了()A.一国两制有效推行B.地方治理因地制宜C.直接民主充满活力D.民族交融共同繁荣5.(2022春·广东·八年级期末)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一国两制”是一种制度创新,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社会主义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6.(2022春·广东梅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主要得益于A.“一国两制”方针B.经济特区的设立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2022春·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内地,赌博是违法行为;在澳门,博彩业自1847年就成为合法产业。
香港经济发展史香港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奇特的例子。
在殖民地的背景下,加上中港之密切联系,形成了香港特有的中西交融文化。
因此,香港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亦同时受到内地的因素的影响。
是故,香港的经济增长模式(Growth Model)也异于世界其他国家。
以下,我们会先回顾历史,看看香港如何在独特的环境下发展成一个亚洲的枢纽城市。
战前的香港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被割让予英国,随后,英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由此时起,世界各地的货物及资金开始在港聚集。
凭着水深港阔的天然港,英国开始在本地建设货仓、码头等海港设备,令香港踏上了转口贸易的路。
1896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大大缩短了由欧洲到香港之航程。
而到了1911年,来往香港至广州的九广铁路亦正式通车。
此两项建设加速了香港发展成转口港之步伐,令香港在20世纪50年代前在转口贸易方面独领风骚。
战后的发展日本在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统治几乎令本港的对外贸易全面停顿,香港面临第一次经济打击。
到香港重光后,本地外贸又重震声威,单是1947年至1951年五年间,香港外贸总额就增长32.4倍,平均增长达35.4%,大大超越了战前的水平。
可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长期眷顾香港。
1951年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中国发起抗美援朝,联合国因此宣布对华实施禁运。
由于中国一直以来是香港对外贸易的重要伙伴,本港经济因此而受到沉重打击。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促使灵活多变而且适应力强的香港人寻求新的出路─轻工业。
在战后,大量内地人涌到本地,他们带着的资金及技术为香港发展工业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战后的西方工业国开始放弃成本不断上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改为向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这正好为拥有大量廉价劳工的香港带来一个机会,发展出口导向的轻工业。
在十多年间,香港的工厂数目增加了八倍,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八成。
这是香港的第一次经济转型,而这次转型比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地区如台湾及新加坡早了六年至十年,令我们早着先机,在亚洲工业领域上叱吒一时,连带航运业亦因此而受惠。
香港电影发展史香港电影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20年代。
当时,香港的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仿制外国电影。
直到20世纪30年代,香港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并崭露头角。
在二战期间,香港电影业遭受了一定的打击,但并未全面停滞。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英国电影制片公司撤离香港,使得电影拍摄和制作受到了限制。
然而,一些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然在困难的环境下坚持拍摄,并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二战结束后,香港电影得以重新发展。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成为东亚电影的中心。
香港的电影制片公司开始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一年制作上百部电影。
这些电影主要以爱情和武打片为主题,吸引了整个华人社会的注意。
到了1960年代,香港电影逐渐开始引入了西方的电影技术和风格。
电影制片公司不仅开始使用彩色胶片拍摄,还引入了外国电影的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
这一时期,大量的香港电影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进军东南亚地区和美国市场。
在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即港产片的诞生。
港产片以香港当地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香港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的生活。
这些电影注重表现现实,剧情紧凑,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使得港产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代表。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成果丰硕,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香港电影不仅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还成功跻身全球电影业界,成为国际电影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9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一方面,香港电影市场饱和,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开始下降;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也对香港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香港电影制片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在200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重新焕发活力。
由于新导演的涌现和制片公司的改革,香港电影开始引入新的元素和概念,创造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香港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思路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港发展史期末考试回忆版⾹港发展史期末考试回忆版以前的⼀、概念题(5分⼀个,四⼩题)1、迁界第⼀讲⼋,清初迁界清朝初期,为了平定明朝遗⾂的抗清⽃争,在东南沿海推⾏“迁界” 海禁政策,沿海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时间长达7年之久.“迁界”亦称“迁海”,就是强制坚壁清野.沿海50⾥划地为界,强令居民内迁,禁⽌船只出海,违者处死.⼴东巡抚王来任向朝廷⼒陈迁民之苦;两⼴总督周有德⼒主:先展界,后设防.成为当时反对迁界的地⽅官员的主要代表.⾹港⼈民为了纪念他们,在锦⽥建造的周王⼆公书院.迁界⾃康熙元年1662年到1669年.新安复县,允许迁民回原地复业,并招集邻近地区⼈民垦荒种⽥.从此客籍农民,⼤量⼊迁.复界后,赋税为当地政府的主要收⼊来源.2、克什⽶亚号公主事件第⼋讲3,“克什⽶尔公主号”事件1955年震惊世界的⾹港启德机场“克什⽶尔公主号”空难1955前往印尼万隆参加亚⾮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先⾏⼈员、越南代表团⼯作⼈员、中外记者共11⼈罹难,国民党特务在该机停放启德机场时放置定时炸弹,造成飞机在飞⾏途中爆炸.为建国后⾸次恐怖主义事件. 3、另起炉灶第⼗讲“另起炉灶”在建国初期,⽑泽东提出的我国重要外交⽅针之⼀,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由于彭定康⼀意孤⾏,坚持“三违反”,与中国政府对抗,中国就不得不采取措施,宣布⾹港的三级议会将于1997年7⽉1⽇解散重组。
4、中国政府对⾹港问题采取弹性政策第九讲第1,中国政府对⾹港问题采取弹性政策.⽑泽东、周恩来提出的战略构想:“长期打算,充分利⽤”.a,保持与西⽅的沟通;b,打破美国等对中国的封锁;c,抗衡苏联的制约;d,吸引外资的基地.⽑泽东于1959年针对党内、军内出现的急于收回⾹港的观点指出:“⾹港还是暂时不收回来好,我们不急,⽬前对我还有⽤处.”周恩来:“要进⾏社会主义建设,⾹港可作为同国外经济联系的窗⼝,吸收外资,争取外汇.”中共中央机关报《⼈民⽇报》于1963年3⽉8⽇发表⽂章指出: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中国政府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持现状.为了保证对⾹港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央决定:1,不允许内地的政治运动波及⾹港.在⽂化⼤⾰命中发⽣红卫兵⽕烧英国驻中国代办处的严重事件,⽇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亲⾃处理,下令逮捕肇事的红卫兵头⼦等⼈,避免事态扩⼤以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对震惊中外的⾹港1967年骚乱及冲突,中国政府再次重申:⾹港应该保持现状.⾹港民众罢⼯罢市事件1967年,⾹港各⾏业⼯⼈因劳资纠纷,相继举⾏了声势浩⼤的罢⼯罢市,酿成⼤规模骚乱并扩⼤⾄边境冲突,港府出动防暴队进⾏武⼒镇压,造成51⼈死亡,800⼈受伤,5000多⼈被捕.由⾹港青年苏守忠带头反对天星⼩客轮加价,触发⼤规模暴乱。
从香港回归到今天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从1997年7月1日开始,香港恢复了中国的主权,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自回归以来,香港发生了很多变化和发展,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回顾香港自回归以来的发展历程。
一、回归后的政治变化香港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行政、立法、司法、财政等方面享有广泛的自治权,香港居民也享有法治、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和保障。
在香港回归后的20多年时间里,香港政治发生了很多变化。
由于香港和内地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香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政治分歧和对立。
例如,2019年“修例风波”就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揭示出香港社会一些矛盾和问题。
二、经济变化回归后,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香港的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旅游等领域发展迅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同时,香港也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香港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健、教育、住房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香港的居民也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创业的机会。
香港的人口整体素质也明显提高,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三、文化变化香港的文化多元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回归后,香港政府也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香港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艺创作得到了发展和推广,香港的电影、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同时,香港也吸引了众多国际文化活动和展览进入香港,成为了东亚乃至全球的文化中心之一。
四、社会变化在回归后的20多年间,香港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香港的社会结构经历了逐渐变化的过程,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香港发展史第六讲香港文化的雏形(一)香港文化的雏形一、宗族文化宗族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
它是历时最久的、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存的社会群体,还是古老的合法民间组织。
它的文化——家族文化及与之密不可分的家庭文化,又是可能具有普世性的文化资源。
从香港宗族的组成状况、分布空间、它的兴衰历史,到民间宗族的建设、宗祠、家塾、祖坟、规范与祖训;宗族的活动、祭祖、修谱;族人间的人际关系;宗族与村落关系;宗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至今都可以寻觅到历史上的痕迹。
中国民众秉承的观念:哪里有他的宗词,哪里就有他的精神寄托。
乡村和小镇是祖庙祖坟所在地,也成为宗族文化的发源地,是民风习俗的温床,是真正的家,真正的归宿,真正的安全所在。
所以中国向来的传统是“小难避城,大难避乡”。
宗族文化的作用:第一,凝聚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政治意义;第二,娱乐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文化意义.民间的活动主要在2个层面:a,个人及家庭的;b,社会群体的.二、宗教文化宗教是最早的人类文化活动之一约公元前1万年前原始宗教出现;约公元前6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希腊、罗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盛行。
1,佛教的传人和发展A,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B,作为主体的内地人迁徙来港;C,多种情感和希冀的融合.自从1993年香港宝莲寺大佛开光以来,香港凸显亚洲佛教圣地的地位.2007年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中国佛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及重走唐僧西行路组委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以“感恩神州,祈福中华”为主题的“万众供佛齐天祈福盛会暨大型梵乐演唱会”。
这次盛会是中华地区一次团结和谐的大型佛教盛会。
首次恭请两岸四地南传、汉传及藏传三大语系诸山长老,包括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淨良长老、澳门佛教总会会长健钊长老、联同500位大德高僧、居士,率领12500名高僧、信众,借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机会,以感恩之心,一同祈求香港及中华民族繁荣安定。
1. 初创时期(1897—1945)-电影传入与起步: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公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影片,1896年其助手将电影传入香港12。
1898年,美国爱迪生公司派摄影师到香港拍摄纪录片,标志着香港正式进入电影领域13。
-本土剧情片出现:1913年,黎民伟制作了香港第一部本土故事片《庄子试妻》,标志着香港电影事业的萌芽12。
这部电影不仅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还使黎民伟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12。
-独立制片体制:此时期,香港电影逐渐形成独立制片体制,拍摄了多部教化题材、抗战题材、言情片和喜剧片。
2. 延续时期(1945—1955)-左右之争与国语片、粤语片之争:战后初期,香港电影界出现左右派之争,同时国语片与粤语片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语片与粤语片的恢复与发展:国语片方面,大中华影业公司、永华影业公司等崛起;粤语片方面,工业逐渐恢复并发展。
3. 黄金时期(1956—1966)-大型工业化制片企业崛起:光艺、电懋、邵氏等大型工业化制片企业崛起,推动了香港电影的繁荣。
-多样化类型片出现:时装文艺片、古装文艺片、喜剧片、武侠片、歌舞片等多样化类型片出现,丰富了香港电影的题材。
4. 过渡转型时期(1967—1979)-“卫星制”取代大厂制:制片模式发生转变,卫星制逐渐取代大厂制。
-动作类型新发展:新武侠片、功夫片、刀剑武侠片等动作类型片得到新发展,涌现出张彻、胡金铨、李小龙等杰出电影人3。
5. 繁荣时期(1979—1993)-“卫星制”与院线制度结合:以“卫星制”为主导、以院线制度为支柱的电影产销新秩序形成。
-香港新浪潮电影:这一时期,香港新浪潮电影兴起,代表人物有许鞍华、徐克等3。
-商业类型电影的整合与变异:喜剧、动作等商业类型电影得到整合与变异,出现复合类型片。
6. 风格化时期(1994—2006)-电影工业低迷:香港电影工业陷入低迷,制片机构、制片数量及相关产业萎缩。
-个性特色显著:尽管如此,香港电影仍展现出个性特色显著的电影工业模式,如电影资源的重组模式、借助新传媒工业的发展模式等。
香港小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为人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下面是香港小巴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里程碑:1.1960年代:香港小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
当时,香港的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传统的巴士服务无法完全覆盖到偏远地区和小街小巷。
一些有创业精神的人开始使用较小的面包车和货车来运送乘客,为市民提供点对点的定制服务,这就是香港小巴的起源。
2.197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巴行业逐渐规模扩大,小巴公司开始成立并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政府开始认识到小巴的重要性,并在1974年颁布了香港小巴管理条例,对小巴行业进行了监管。
3.1980年代:在80年代,小巴逐渐成为香港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为了增加服务的标准化和整体管理水平,政府成立了新的机构,即香港小巴服务有限公司(KMB),并颁布了更多相关法规和规定,以确保小巴行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4.1990年代:小巴行业在90年代进一步发展壮大,小巴车辆的数量和路线网络不断扩展。
政府继续加强监管,推出了不同类别的小巴牌照来管理不同类型的小巴服务,并对车辆的规格和质量进行了规定。
5.2000年代:进入21世纪后,香港小巴行业继续发展并面临新的挑战。
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同时推动环保措施和使用更加环保的车辆。
6.近年发展:近年来,香港小巴行业继续迭代和改进。
政府推动电动小巴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和补贴,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互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的发展也为小巴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在线预订和实时乘客信息等。
总体来说,香港小巴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之一。
它为市民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出行选择,并在交通网络的补充和连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港金融发展史一、早期发展(19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一)开埠与贸易带动金融起步1. 开埠背景- 1841年,香港被英国占领并开始作为贸易港口。
随着贸易的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产生。
- 当时香港主要的贸易对象包括中国内地、英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
贸易的繁荣促使了货币兑换、钱庄等早期金融业务的出现。
2. 传统金融机构的兴起- 钱庄和银号成为早期香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主要从事货币兑换、存款、放款等业务,为本地商人以及与内地贸易往来的商家提供金融支持。
- 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相对有限,主要依赖家族或本地资本运作,管理模式也较为简单。
(二)银行的建立与初步发展1. 外资银行的进入- 1845年,东方汇理银行(The Oriental Bank Corporation)在香港开设分行,这是香港第一家外资银行。
随后,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于1859年在香港设立分行。
- 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了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和业务模式,如外汇交易、国际贸易融资等。
它们主要为英国与亚洲之间的贸易提供金融服务,并且在香港的金融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 本地银行的萌芽- 在20世纪初,一些本地华人资本开始涉足银行业。
例如,1912年成立的广东银行,它主要服务于本地华人企业和居民,开展储蓄、贷款等业务。
虽然本地银行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初期不及外资银行,但它们在满足本地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战后发展(20世纪中叶 - 20世纪末)(一)经济转型与金融发展机遇1. 制造业带动金融服务需求增长- 二战后,香港开始从转口贸易为主向制造业转型。
纺织、塑胶等制造业蓬勃发展,企业的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 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信用证等金融服务,促进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多元化。
2.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起步- 20世纪50 - 60年代,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发展逐渐规范化。
港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时间是:A. 1997年7月1日B. 1998年7月1日C. 1999年7月1日D. 2000年7月1日答案:A2.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以下哪种方式产生:A. 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B. 由香港居民直接选举C. 由香港居民间接选举D. 由中央政府和香港居民共同选举答案:C3.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什么颜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二、填空题4.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______。
答案:紫荆花5.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上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字样,其中“香港”二字的英文是______。
答案:Hong Kong三、简答题6. 简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
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以普通法为基础,同时保留原有的法律体系,包括英国普通法、香港本地法律以及适用于香港的中国法律。
7. 描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单位及其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单位是港币,其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会随市场汇率波动,但通常保持在一定的兑换范围内。
四、论述题8. 论述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特殊地位及其意义。
答案: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这不仅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的尊重和支持,同时为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区域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专题训练—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选择题1.(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改革开放以后,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大业,邓小平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A.“一国两制”的构想B.西部大开发的战略C.兴办经济特区的主张D.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2.(2022春·河北张家口·八年级统考期末)2019年9月20日,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宣布与中华台北“断交”,中华台北所谓“邦交国”仅剩15个。
而选择与中华台北“断交”的国家纷纷选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表明()A.“一国两制”是解决中华台北问题的最好方案B.国际社会推动两岸和解C.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度增加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3.(2022春·河北承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生活方式C.经济制度D.主权归属4.(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你认为他正在学习的是“一国两制”的()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中华台北、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A.背景B.内涵C.结果D.影响5.(2022春·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中华台北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中华台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坚持□□□□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材料中□□□□应填写()A.一个中国B.互利互补C.社会主义D.互不干涉6.(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A.维护香港和澳门的利益B.维护中国的利益第1页/总15页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维护中华台北的利益7.(2022春·河北沧州·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