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梁化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5.1 光合作用教案2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3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复习课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章的第一节《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并对维持大气中碳、氧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初步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根据本课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2)正确书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3)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实质的分析,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2)通过整合复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合作交流,感受团结协作,体会探究带来的快乐;(2)体会生物科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应用。
2、难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法、“三通两平台”辅助教学法2、学法:观察、讨论、合作学习3、教学媒体:微课、课件、实物展台、练习等相关的资料五、教学过程:用》复习课课程教学设计(一)问题导入:观察如图一株树“A 、B 、C 、D 、E ”五大生理作用,区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所摘取。
问:一粒种子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构成参天大树的物质来自于哪里呢?树的构成材料居然是二氧化碳和水,你把树烧了,树就会化作原来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火焰的光和热中散发出来的是原来被束缚在里面的太阳光,而那一小部分灰烬则来自泥土。
第1节光合作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概述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制作叶片表皮临时装片,进一步熟练显微镜操作。
4.根据叶片光合作用的功能特性,推测叶片的结构组成。
5.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在观察活动中,养成细致严谨、善于思考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1.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制作叶片表皮临时装片,熟练显微镜操作。
【教学难点】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解决型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准备】
1.显微镜、叶片横切永久切片。
2.实验用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3.收集并自拍植物叶片组成、结构及植物表皮上气孔结构等相关图片。
4.自制植物叶片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第1节光合作用(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获得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2.能力: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并强化安全意识(刀片很锋利);(2)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二.教材分析“叶片与光合作用”,是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的内容。
该节要求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徒手切片,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内容涵盖了7年级上册所要求的主要内容。
包括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教科书中显得非常重要,本节的教学设计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特别强调场所。
(2)是不是整个植物体都含有叶绿体?哪些器官含有叶绿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体的哪些部分是绿色的,从而得出“叶片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的结论。
)(3)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适于接受阳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以问题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
这样做既可复习已学知识,又可引入新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创设实验情境,体验探究过程(1)探究切片方法,制作临时切片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较好地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经片刻思考后,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可用显微镜;有的提出要先用刀片将叶片切薄。
5.1 光合作用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难点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关键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教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植物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热身: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导入新课: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淀粉还可以产生什么物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演示实验1: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取一个玻璃水槽,注满清水,按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井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学生与教师共同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方法是:在一个玻璃水槽中加入1000mL清水,插入一支细管,用口通过细管向水中吹气,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适当增加。
将金鱼藻等实验材料放入水中,在水中剪取植株顶端的嫩枝,以避免空气从切口处进入茎的输导组织内。
将3--5个嫩枝的切口端向上,用一个短管漏斗将选取的嫩枝罩在里面,漏斗边缘垫几个小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分析与学法说明不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水落到试管的下部。
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
请注意观察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
讨论:课本P73(1)(2),P75(1)(2) 演示实验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1.剪取天竺葵(或马铃薯、甘薯)带有5-6片叶的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暗处2—3d。
5-1光合作用(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2.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现象,制定实验步骤,归纳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制定方案,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2.尝试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准备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视频及动画,收集关于材料选择,对照原则等资料。
2.制作教学授课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过程:(一)知识回顾:1.请你描述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2.书写光合作用反应的方程式。
光(二氧化碳+ 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叶绿体(二)新课学习【引】每当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无数微小的生命工厂又开始了一天新的活动,这些工厂就是指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他们将阳光作为进行生产的动力,因为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光合作用。
——《科学探索者》【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学生进行简单的回顾)随着科学的发展,就不断地有人去验证它的正确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见证科学发展史上验证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
1.验证叶绿体在光下合成淀粉:【引】:谁能告诉我检验淀粉的存在,我们用哪种试剂?(碘液)①请你先自己思考两分钟,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设计这个实验?②实验材料的选取:【引】:大家阅读教材后告诉我,该实验中选择了哪种植物?天竺葵。
【介绍】:光合作用产物主要是糖类,不同的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产物有所不同,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洋葱、大蒜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糖类曾经被认为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而蛋白质、脂肪和有机酸等其他物质,被认为是利用糖类再度合成的,现在已知这些物质的一部分却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由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转变形成的。
5.1 光合作用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能力,及探究能力。
思想教育领略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重点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难点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关键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教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具盆栽的银边翠、银边天竺葵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热身: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是什么?引入新课:英格豪斯的实验表明,在光照下植物只有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这实际上涉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等问题活动: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材料器具:盆栽的银边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等斑叶植物的叶片、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镊子、酒精、碘液、清水。
方法步骤:1.从一种或几种斑叶植物上摘取一片叶,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将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2.待叶片呈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引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学生与教师共同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教师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本实验原理与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原理基本相同。
教师应引导各小组学生自己设计并执行实验计划,通过分析叶片绿色部分与白色部分的不同实验结果,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结论。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3.用清水漂洗把叶片上的碘液冲掉,观察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将实验观察结果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注意:(1)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小心,以免被沸水、蒸汽烫伤。
(2)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要小心。
讨论: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2.分析实验结果,你组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3.你组认为绿叶细胞的——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小结:学生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教师提出来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进行总结.教学反思。
5.1 光合作用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能力方面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思想教育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重点制作和观察徒手切片难点制作和观察徒手切片关键制作和观察徒手切片教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植物叶片,刀片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课前热身:1、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引入新课: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出入叶片?叶绿体又是怎样分布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将会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活动:观察叶片的结构材料器具:鲜嫩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毛笔、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取一片双子叶植物的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2)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3)重复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引入新课提出目的要求,出示实验材料器具学生准备实验选择实验材料的要求:蚕豆、槐、菠菜、大叶黄杨、丁香、等都可作为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材料。
这些植物生活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叶片较厚,容易横切,且叶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人盛有清水的玻璃皿里。
(4)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用低倍显微镜现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5—8现察叶片的结构,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植物(如蚕豆)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呈半月形的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