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阮籍与稽康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855.50 KB
- 文档页数:15
阮籍、嵇康诗选读阮籍诗钟嵘《诗品》:(阮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评析] 《咏怀》诗现存82首,是阮籍平生诗作的总题。
由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魏末晋初时代,阮籍之诗大多隐晦曲折。
刘宋时期的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
‛(《文选李善注引》)李善也说:‚(阮籍)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文选〃咏怀诗注》)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它典型地体现了上述诸特点,用现代的批评术语来说,它近乎一首朦胧诗,它写了‚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也写了自己不寐而弹琴,写了自己的‚徘徊‛‚忧思‛,但却没有指明或暗示其具体内容。
清代一些学者往往征引史实来考证其所指,结果往往是反失其旨趣。
其中方东树之见‚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较为贴近。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
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显示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
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只好借琴弦抒忧愤。
这是从实景来理解。
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暗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其六十一》)!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
清人吴淇说:‚‘鉴’字从‘薄’字生出……堂上止有薄帷。
论阮籍、嵇康的仕隐之心前言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两大领袖,是正始时期最重要的两个文人,他们对当时及后世的思想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其生平活动和思想倾向都为历代学者所关注。
他们在对待出仕和归隐的问题上都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
阮、嵇这种心态的产生与他们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到明显的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痕迹。
阮籍、嵇康的儒家思想在前人著述中,很多人都认为阮籍、嵇康身上的儒家思想痕迹不是很明显。
但是作为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阮、嵇二人,在他们的言行和著作中其实都透露着儒家那种积极入世和顺从儒家秩序的思想。
虽说在魏晋之际儒家文化那种大一统的格局被打破,但是根植于当时文人心中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真正被推翻,阮、嵇当然也没有例外。
先看阮籍,他出身于儒学之家,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曾受学于蔡邕。
有着这样的家庭出身和早期所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对他后来的思想有很深的影响。
阮籍就曾自述:“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⑴可见他早年是十分爱好儒家经典的,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孔子弟子中的以德行见称的颜回和闵子骞。
在《乐论》中,阮籍就称赞礼乐有着教化作用,强调要维护儒家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认为“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从这可以看出阮籍把礼乐的教化作用提到了平天下的高度,具有一种浓烈的顺从儒家秩序的情怀。
阮籍是一个怀有济世之志的文人。
据《晋书•阮籍传》:“(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
”由此可以看出,阮籍不仅有济世之志,而且眼界很高,抱负甚大,我们来看其《咏怀诗•三十八》、《咏怀诗•三十九》: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的故事阮籍嵇康魏正始年间,以嵇康带头的竹林七贤就喜欢在当时山阳县竹林下,饮酒狂欢,抒发自己的志向,向世间倾吐自己的抱负,反对官场制度。
而在这七人中,嵇康和阮籍的文学造诣相对较高,而他们的友谊却远远胜过二人在文学上的成就。
阮籍嵇康嵇康和阮籍,都是文人墨客,都是竹林七贤,他们都不慕权贵,都不在乎礼法的约束,他们的生活是当时人们向往的那种真是,纯真。
对于二人的事迹人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有人知道一些小故事,有人曾经读过二人的作品,但是最珍贵的还是二人坚如磐石的友谊,但是这一点却鲜为人知,我们一起来看看二人的惺惺相惜。
阮籍比嵇康年龄大,所以先从阮籍说起,《滕王阁序》中写阮籍猖狂,把他错误的当成了反面教材。
其实不是,阮籍面临的穷途末路不是一般的逆境,他在绝境中嚎啕大哭,不是在向困难低头,相反,他是在向不顺利*** 这种无奈是很多人不曾体会的,我们似乎可以从阮籍绝望的哭声中听出他的反抗,他的不甘心。
嵇康和阮籍是一见如故的好朋友,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嵇康的哥哥前去吊唁,阮籍并没有得到安慰,嵇康听说就拿琴和酒到阮籍母亲面前,在当时看来,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但是阮籍看出了嵇康是想要用动听的音乐和美酒来送别自己的母亲。
可见二人不被传统礼数束缚,追究更高的生活意境。
正因为二人有这样的羁绊,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经常把二人相提并论,而他们的名字也将永远连在一起,被后人铭记。
嵇康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是中国音乐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鼓琴曲,嵇康在临死前弹奏这首曲子,让《广陵散》被人们所知道。
嵇康广陵散嵇康除了在文学上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研究魏晋时期的资料,在音乐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特别的感应能力,在乐器演奏上有极高的天赋。
说嵇康在联系弹琴的时候几乎是无师自通。
嵇康对于琴和琴曲的嗜好,让人们对他产生了种种猜测,嵇康也伴随着他的音乐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美丽的传说。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琴,他把自己的家业卖了,向尚书令讨了一块玉,把玉切成薄片镶在琴上,嵇康对这张琴十分热爱,日夜守护者它,有一次,嵇康的好友山涛开玩笑,在嵇康睡觉的时候说要剖琴,嵇康用生命相威胁,才让爱琴逃过一劫。
高考作文国学类素材专栏:阮籍&嵇康(附:真题解析及写作点拨)主题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戏游人间、洒脱、真实、人生态度。
人物介绍阮籍——大哭又长啸阮籍,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诗人,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性格孤僻,天赋异禀,八岁可写文章,酷爱儒家,不慕名利。
曾被迫出任蒋济的椽属,不久告病辞归。
他40岁时任步兵校尉,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赞同老庄“达”的观点,强调天人统一,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作品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勤学而学有所成,八岁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酷爱“啸”这一歌吟方式。
其作《咏怀诗》八十二首善用不同的写作技巧,象征、比兴、寄托、借景抒情、形象塑造等,形成“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语言朴素,不事雕琢,但是意境深远,用词贴切。
《咏怀诗》主旨意义深厚,突出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无奈伤感和对现实的难以忘却,给人以“陶性灵、发幽思”的人生启示。
钟峡赞誉“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咏怀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情调震惊当时诗坛,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
苦心孤诣之作《大人先生传》展露饮酒放纵、横决礼俗的人生态度。
“大哭又长啸”的“离经叛道”是阮籍独特的人格典型,成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文化形态,对曹雪芹产生影响,笔下《红楼梦》里男主角贾宝玉身上带有阮籍的影子。
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阮咸被称为“竹林七贤”。
相关佳句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琴鸣。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诗》2、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咏怀诗》3、壮志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咏怀诗》4、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咏怀诗》5、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咏怀诗》6、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文选·阮籍》7、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历年真题201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嵇康阮籍素材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
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的故事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
多备受推崇的名士。
他们以才华横溢、思想开阔和为政清廉著称,对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世说新语中关于魏晋名士的一些故事:
一、嵇康与阮籍的交往:
嵇康和阮籍是魏晋时期最具才华的两位名士。
他们以自由不羁的个性和才华横
溢而闻名。
两人结交甚密,互相切磋琴棋书画,并共同研究诗歌与音乐。
嵇康和阮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互相启发,还共同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对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王羲之是魏晋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他精通隶书、篆书、草书等各种书体,尤以行草书而称。
王羲之崇尚自然,他认为书法应该追求自然流畅的笔画与简洁的结构,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至今,被后世称为“王羲
之法帖”,对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陶渊明与归田之志:
陶渊明是文人雅士中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归田田园的向往与追求成为魏晋时期
知识分子的共同情感。
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居于田园之中,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优美的诗歌作品。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淡泊、宁静的追求,成为了唐宋以后田园诗的重要源头。
这些故事展现了魏晋时期名士们的文化修养、思想追求和为人处世的方向。
他
们以独特的才情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成就,不仅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榜样,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时间,天下名士减半。
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人。
曾官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
三国魏末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1)一代美男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
嵇康之子)卓卓如野鹤之在鸡
群。
”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
(2)性情狂放
“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3)绝交山涛
1800多字与其说在羞辱山涛,不过说是羞辱司马氏集团残暴虚伪的统治。
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阮籍(兄子咸咸子瞻瞻弟孚从子修族弟放放弟裕)嵇康向秀刘伶谢鲲胡毋辅之(子谦之)毕卓王尼羊曼光逸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
开府之日,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
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篲;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
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也。
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当。
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
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
乞回谬恩,以光清举。
”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
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
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
后谢病归。
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
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
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宣帝为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
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
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
阮籍和嵇康~~⽵林七贤阮籍和嵇康的诗⽂ 以上诸⼈的⽂学作品⼤致在汉末魏初,⼈们习惯称之为“建安⽂学”。
到三国后期,魏国⽂坛亦趋消沉,只有阮籍和嵇康的诗⽂⽐较有名,⽂学史上所说的“正始⽂学”,主要即以阮、嵇为代表。
⼆⼈的简历和哲学思想,前已作过叙述,这⾥只谈谈他们的⽂学作品: 阮籍在哲学上的造诣,逊于嵇康,但在⽂学上的名声则超过了嵇康。
《⽂⼼雕龙》第47《才略》称:“嵇康师⼼以遣论,阮籍使⽓以命诗”。
意思是说嵇康的⽂章善于推论哲理,阮籍的诗则极有⽓势和风度。
阮籍遗留⾄今的⼋⼗⼆⾸五⾔《咏怀诗》,素称名作。
从诗的内容看,多讽刺时事,充满着内⼼的苦闷,从表达技巧说,采⽤了隐晦曲折的笔调。
例如: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趾。
⼀⾝不⾃保,何况恋妻⼦。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从这⾸诗还是⽐较容易看出魏晋易代之际反映到阮籍⼼中的苦闷、畏惧和⽆可奈何的情绪。
他这种⼼情,也是后代⽂⼈⼠⼤夫所经常遇到的,因之就能引起共鸣,为⼈们所喜爱。
⼜如: 驾⾔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梁王安在哉! 战⼠⾷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吾有,朱宫⽣尘埃。
军败华阳下,⾝竟为⼟灰! 这⾸诗借战国时魏国⾃取灭亡来影射曹魏权移司马⽒。
由于曹叡荒淫奢侈,致使战⼠离⼼,由于曹叡不能引⽤品才兼优的⼤⾂,⽽托国于曹爽庸⼈,致为司马懿所啖⾷,酿成亡国易主的悲剧。
⼜如: 昔年⼗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望所思。
丘墓蔽⼭冈,万代同⼀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噭噭今⾃嗤。
这诗说他⾃⼰本有济世志,但魏祚将移,既不能为权逆势⼒效⼒,⽽保持忠节荣名,对丘陇枯⾻,亦有何益!不如⾛羡门⼦的求长⽣之路。
实际,这只是他⽆可奈何的⾃我解脱。
陈寿说阮籍“才藻艳逸”①;刘勰说“阮旨遥深”②,“响逸⽽调远”①;钟嵘谓阮籍“咏怀之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在⽿⽬之内,情寄⼋荒之表”②。
阮籍简介篇一:阮籍生平简介阮籍生平简介阮籍,字嗣宗。
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卒于魏景元四年(263)。
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在曹魏时期,官至步兵校尉,担任此职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出自《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页第一段)阮籍生于东汉末年汉献帝统治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
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战争频发。
但是建安也是在这一时期。
频繁的交战,统一天下的欲望使这个时期的君主广纳贤士,为当时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学环境。
出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可以说阮籍幸运,但这也是阮籍的不幸。
阮籍的父亲阮瑀因为罹患疫疾,死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21年)。
当时的阮籍年仅三岁,与寡母相依为命的童年给阮籍带来的失落感与压抑感融入在阮籍日后的作品中。
那阮籍的父亲阮瑀又是谁呢?阮籍的父亲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事,后为仓曹掾属,在政治上隶属于曹氏集团。
阮籍父亲所属的政治集团以及他父亲给他的出身使他作为士族在文化方面也享有一定的特权同时,在政治上也享有一定的特权。
也为后来司马昭主动提出与阮籍联姻奠下了伏笔。
士族以积世文儒为贵,如果祖先曾作武将或其他咋也就不算纯粹。
大抵东汉末士族制度形成依赖,士族在政治地位上有高低,而且在门第上世系上矜清浊。
晋武帝自称諸生家,就是在政治地位以外,还要争取门第上的清望。
司马师娶东汉名儒蔡邕的外孙女羊氏为妻,司马昭娶魏名儒王肃的长女王氏为妻,这都是司马氏通过婚姻来提高门第的一种表现。
司马昭给晋武帝聘弘农郡华阴县杨氏女(杨艳)为妻,也是含有同样的意义。
华阴杨氏按门第来说,是无与伦比阿纯粹士族(《中国通史简篇》第二册第四章,第367页)。
这种种原因给阮籍的性格和人生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曹氏和司马氏的对峙令当时的政局动荡,也为后来。
阮籍入竹林埋下了一颗种子。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敏相与期。
嵇康和阮籍作者:李国文嵇康和阮籍(1)鲁迅先生认为,这两位文人,“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
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这大概是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嵇康骄视俗人,当然是无所谓的,骄视当朝执政,骄视大将军司马昭,就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
阮籍敷衍了事,也许对俗人而言,觉得你不够意思,可对统治者来说,一个文人,做到不生事,不惹事,不找事,不犯事,当然要省心省力许多,于是,司马昭决定放他一马,由他自便。
这样,阮籍保住了首级,嵇康交出了脑袋。
“竹林七贤”中的这两位文人,阮籍的佯狂,似是南人所说的“捣浆糊”,“无厘头”,而嵇康的刚肠疾恶,锋芒毕露,抵抗到底,不逊不让,则是北人所说的“较真”,“别扭”。
阮籍为什么要“犯嘠”,嵇康为什么要“杠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将军要篡夺曹魏政权。
其实,阮籍和嵇康,并非特别坚定的,要誓死捍卫曹氏帝王的勇敢者。
不过,阮籍于高贵乡公在位时,封过关内侯这个虚位,任过散骑侍郎这个闲差,嵇康娶了长乐亭主,当过驸马,与曹魏宗室有姻亲关系,还任过中散大夫。
在感情上比较倾向于魏,因之,这两位文人对执政的司马昭不开心,不买帐,不合作。
于是,这二位,阮籍老翻白眼,嵇康老梗脖子。
应该说,谁来当皇帝,这两位已经享有盛名的文人,既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
可他们,是有头脑,有思想,有见解的文人,不能不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视若罔闻。
第一,司马氏之迫不及待,之步步进逼,之欺软凌弱,之凶相毕露,让苟延残喘的魏主,度日如年。
太过份了,太不像样子了,因此,很是看不过去。
第二,司马氏大权在握,箝制舆论,镇压异己,不择手段,弄得社会紧张,气氛恐怖,道路以目,宵小得逞。
太嚣张了,太过份了,所以,很心烦,很厌嫌,这两位很有点脾气的文人,便产生出来这种对立甚至对抗的情绪。
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嵇康和阮籍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二人一生的言行和遭遇也多类似。
至于其他五人,或者在司马氏手下作了大官,或者在学术、人品上表现平庸。
嵇康(223至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西)人。
父昭,曾为魏督军粮治书侍御史。
康早孤,靠母、兄抚育成人。
康少有俊才,豪迈不群,任性而行。
不修名誉,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景初三年(239年),魏少帝曹芳即位时,康年十七,后娶曹操子沛王林的孙女为妻,曾作过中散大夫。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及其党何晏等,独揽政柄,从此嵇康隐居不仕,他与阮籍等寓居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修武)。
史称: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
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休七贤”。
竹林七贤结伴游处的时间大概在正始未年至嘉平未年的五、六年内。
七人中,嵇康和阮籍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二人一生的言行和遭遇也多类似。
至于其他五人,或者在司马氏手下作了大官,或者在学术、人品上表现平庸。
我们在此只谈谈嵇康和阮籍的政治处境和哲学思想。
嵇康只活了四十岁,便被司马昭杀害。
他短促的一生,可以司马懿发动政变为分界线而分为两段。
前一段即嵇康二十七岁以前,“康以魏长乐亭主婿,迁郎中,拜中散大夫”。
这时,大致过的是读书弹琴、饮酒咏诗,“自足于怀”的无忧虑生活。
后一段则过着如同孤臣孽子般的生涯。
所以我们说:司马懿杀曹爽政变不仅使魏政权落于司马氏之手,也使嵇康一生发生重要转折。
司马氏要篡位,主要依靠军事实力和儒家豪门的支持。
但篡位的勾当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司马氏除广泛笼络有名望的士大夫以外,还为自己图谋篡代制造理论根据。
于是汉朝统治者先已行之有效的儒家伦理名教便应时而出。
司马氏首先标榜一个孝字,用以诱导士人慎言保身,勿为祸先:另外又宣扬尧舜禅代、汤武革命,给士人指明政治方向,让他们为新王朝的建立出力效劳。
恶搞高手阮籍与嵇康阮籍能够名满天下,成为西晋一位耀眼明星,实事求是地讲,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本事挣来的,只有少部分是炒作的结果,反正和他爹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虽然他爹阮,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曹操的重要幕僚,代曹操起草过许多军国文书,但阮籍三岁的时候他爹就死了,压根就没在大树底下乘过凉。
不过,正是这种有娘养却无爹管的家庭背景,使他变得敏感、放任,还有那么一点点软弱的性格趋向。
有那么一个时期,阮籍可能还是有当官过把瘾的梦想的,也是希望头上能戴一顶乌纱帽到处显摆的,甚至发誓要比他那个早死的爹做得更好。
但他到官场混了几下,敏感地意识到官场实在太险恶,实在不宜久留,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掉进漩涡丢了小命,那就非常地不划算了。
确实,汉、魏、晋在短短几十年间频繁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台,搞得满天下乱哄哄的,除非阮籍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想当混世魔王碰运气,否则只能趁早逃之夭夭,躲到自家后院里喝酒到天黑,唱歌到天亮,装聋作哑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但司马家族的人坚持认为阮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他们应该不遗余力争取拉拢的对象,并希望他能够自觉投身到司马家族的事业当中,心甘情愿地为司马家族服务,最好是敢于牺牲,用自己的热血染红司马家的旗帜。
为了将阮籍团结到自己周围,那个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大打亲情牌,主动派人向阮籍提亲,要阮籍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即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
按说这绝对是天上掉大馅饼的事情,是阮氏家族鸡犬升天的大好机会,但阮籍有根神经闪闪发了一下光,马上意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政治婚姻只有一个结果,到时司马家族会学我们的花儿乐队放声高唱:“吃了我的请你吐出来,用了我的请你还回来。
”那样就不好玩了,就身不由己了,就真的成了司马家族牵着鼻子的一条走狗了。
阮籍敢硬着头皮恶搞司马昭那么一下下,天底下也就没有什么是他不可以恶搞的了。
人们都说喝酒要有酒德,要有君子风度,可是阮籍一听到所谓的君子风度就冷笑,坚决认为要装君子就别往酒桌边挤,纯属他爹的瞎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