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20
苗族
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食物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
苗族人最喜食糯米。
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
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
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
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
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
令人增加食欲。
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
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
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
爱吃火锅。
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
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
服饰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
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
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
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
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
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芦笙舞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主要有自娱、竞技、礼仪三种类型。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
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
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
“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
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
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
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彝族
彝族,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祖、罗婺、阿西泼、阿细、撒尼、尼颇等自称,诺苏是彝族当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地区,有共同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服饰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形态有近百种。
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彝族服饰的色彩较为丰富,款式变化多姿,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火把节
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
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
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
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
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
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
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
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
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
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
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
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绿汁镇各个彝族聚居地区的群众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左脚舞会。
到那时,到处都是身着鲜艳彝族服装的彝族男女,到处响彻月琴声调子声,大家不分民族,不管相识不相识,拉起手,跳起舞,彻夜狂欢。
饮食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
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傣族
傣族(Dai nation)即“傣泰民族”,自称“dǎi”与“tài”之间的发音,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泰国和老挝的主体民族。
服饰傣族是云南省物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
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
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饮食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
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
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
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
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
饮食蒙古族的饮食大致分三大类,即肉食、奶食、粮食。
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肉食大致: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爱的食品。
尤其愿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种多样。
常见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手扒肉”的做法是将全羊切成若干段,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佐
料,煮沸片刻后就起锅。
肉香味美,鲜嫩异常。
“全羊”也叫“羊背子”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较讲究。
“全羊”是将全羊肉背上第七肋骨至尾部割为一段,再割四肢头颈,胛各为一件,带尾入锅,将全羊的各部分放在大木盘里待客。
肉又嫩又脆,宴客、祭奠以全羊为佳品。
饮料主要有三种:(1)奶茶又叫蒙古茶。
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饮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
奶茶的做法一般是先将砖茶砍碎捣乱,按水多少,将砖茶装入一个布袋里,放入开水或冷水锅中至水开再稍熬少许茶色适中,然后把茶袋取出,再加入新鲜的牛奶、放盐,烧沸后,用勺频频撩扬,待茶乳交融,即为奶茶,有的一次熬茶,分多次用,再用时再加盐和炒米或小米。
(2)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的牛、羊奶“塔日嘎”能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
(3)奶酒,又叫蒙古酒。
把发酵的奶放入锅中慢火熬煮、蒸馏后即酿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这种饮料酒精度不高,牧民常用它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节日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也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
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
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2016年1月10日,首届中蒙冰雪节(达茂)在百灵庙那达慕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幕。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
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在历史上,许多东西方旅行家、探险家、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写到蒙古包,如法国鲁不鲁乞写出
的《东游记》等。
藏族
藏族是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藏族信仰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
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
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饮食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过去牧区粮食极少,肉食与奶制品又相当匾乏,裕粑也磨得粗糙,不吃蔬菜,并视蔬菜为野草,逐水而居,饮食无定顿,饥而食,竭而饮,旺季饱食饱饮,淡季节食。
现在牧区生活已大有改善,看一个家庭富裕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储备粮的多少,而不是看肉和奶的储备量,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富足的,不稀罕。
牧民吃肉喜欢用白水煮,把带骨大块肉放锅里,肉煮至半熟时就可捞出来吃。
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握刀,把肉片下,剩下干净的骨头。
多用胸岔肉和助条间的肉敬客。
对尊贵的客人要奉敬~盘羊尾,尾捎上还要留有一塔象征吉祥的白羊毛。
牛羊的头和小腿肉留作自家食用。
肩呷骨处的肉是给牙齿不好的老人吃的,假如
小伙子在女朋友家吃了这种肉,即表示女方已默许了他们的婚事。
节日
转山会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
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
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
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
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
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
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侗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桥。
最能反映侗族人民高超建筑技艺的要数“风雨桥”。
这种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风避雨的桥屋而得名。
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形如游廊。
桥梁构造不用一根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结构精巧,十分坚固,令人叹为观止。
侗族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
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
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
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
侗族的主食是大米,山区则多食糯米。
侗族还喜食酸味,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离酸”的俗语。
油茶是侗族人民的普遍嗜好,也是待客佳品,做法是用谷雨茶同糯米炒成糊状后再冲水,拌以茶油炸好的米花、黄豆、花生等,其味鲜美,清香可口。
侗族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祭牛神节等。
吃新节时,旱稻刚熟,家家尝新米饭,供奉祖先,并唱侗歌、侗戏,举行斗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