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内科临床治疗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4.41 KB
- 文档页数:2
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赵训智;朱刚剑【摘要】目的探讨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取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照组采取顺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 d肝脏指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肝脏指标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指标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及1例发热;对照组为3例恶心、5例呕吐及4例发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疗效肯定,洛铂为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毒性较顺铂更少,疗效更为显著.【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5【总页数】4页(P133-136)【关键词】洛铂;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不良反应【作者】赵训智;朱刚剑【作者单位】石首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内科,湖北荆州 434400;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目前化疗栓塞术(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首选方式[1]。
TACE将营养肿瘤的肝动脉进行栓塞使得癌结节出现局部缺血坏死或对肿瘤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在将肿瘤供血切断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正常肝脏组织的血供[2]。
顺铂为传统铂类药物,但是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副作用为医生所顾虑的主要问题。
洛铂为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抗瘤谱更广,溶解性好、毒性低。
因此,本文拟收集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析洛铂的治疗价值。
八年制内科学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中的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不足5%。
本病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远期疗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早期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
【流行病学】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55%,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肝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间具有明显差异。
东亚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和南欧,而北欧及美洲的发病率最低。
国内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其中江苏启东、福建同安、广东顺德、广西扶绥是高发区。
男:女比例为2.7:1。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多认为与以下易患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不同,故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不同。
我国肝癌患者中HBV的检出率髙达90%,而在欧美及日本等HCV感染的高发国家及地区,肝癌患者的HCV检出率高。
HBV的致癌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是由于HBVDNA与宿主DNA的整合、HBV游离复制型缺陷病毒的存在以及HBV的某些基因产物使宿主基因组丧失稳定性,激活或抑制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内的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细胞癌变。
HCV的致癌机制不同于HBV,其可能是通过表达基因产物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而诱发肝细胞恶变。
基因1型HCV感染者较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肝癌;HBV/HCV重叠感染或合并HI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性明显增加;血清肝炎病毒检测值长期处于高水平者更易发展为肝癌。
第十五章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而我国占其中的45%。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男女之比为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高发有关。
但是世界各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差别较大,西方发达国家HBV并不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
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抗体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可能有关。
(二)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各地报告为50%~90%。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三)黄曲霉毒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粮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肝癌发病率高,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常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 l-白蛋白结合物水平及尿黄曲霉毒素B1水平亦高,提示黄曲霉毒索B。
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它可能通过影响ras、c-fos、P53、Survivin等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的发生。
(四)饮用水污染根据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60~101/10万)明显高于饮井水的居民(O~19/10万)。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
(五)遗传因素不同种族人群肝癌发病率不同。
在同一种族中,肝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否与遗传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
最新: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内科治疗部分摘要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临床诊疗行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专家意见等于2023年更新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笔者针对新版指南中对于肝癌内科治疗策略更新进行研读。
原发性肝癌在中国是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的肿瘤致死病因[1-3],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
原发性肝癌根据其病理分型可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11u1ar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其中HCC发病率占比最高(85%~90%)[4-6]o近几年来,HCC治疗领域高质量大型临床研究及突破性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可及、结合专家意见,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SocietyOfCIinicaIOnco1ogy,CSCO)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3版)》的基础上,更新并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M CSCO新版指南〃)[7]o相较于国内其他规范[8],此次CSCO新版指南新增了多种国内外最新的晚期HCC内科治疗方案,更改了部分方案的推荐等级和证据等级,也为HCC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尽管外科手术治疗仍是HCC治疗的基石,但HCC尤其是晚期HCC的内科治疗策略在HCC治疗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CSCO新版指南关于HCC内科治疗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1晚期HCC一线治疗策略更新得益于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面突飞猛进的研究进展[9-14],此次CSCO新版指南在全身治疗,尤其是晚期HCC治疗策略上有较大更新,在原有的索拉非尼、奥沙利粕为主的系统化疗,仑伐替尼、多纳非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I级专家推荐药物基础上,新增了以下3项联合方案。
1.1 CSCO新版指南在I级专家推荐药物基础上新增3项联合方案1.1.1 新增〃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方案此方案的相关研究ORIENT-32研究[15]对未经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中国HCC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生存期(overa11surviva110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1,PFS)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在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re1atedadverseeventsJRAE)发生率与索拉非尼组相当。
原发性肝癌的内科临床治疗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4T15:14:12.3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2期作者:杨荣[导读]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
(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医医院)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
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内科临床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内科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早期防治肝癌的意义很大,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做出诊断,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1]。
1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可能与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遗传因素及酒精中毒等因素有关。
此外,肝癌高发区的水土和某些食物中含有亚硝胺类物质较高,用霉烂咸菜提取浓缩粗亚硝胺喂饲大白鼠可诱发肝癌。
2临床表现
2.1肝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主要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
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
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
2.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
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
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2.3行进型肝大:肝大呈进行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节或巨块。
2.4肝癌转移症状:肝癌如发生肺、骨、脑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少数病人可有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2]。
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
2.5并发疾病症状:并发症常发生在肝癌晚期,为本病致死原因。
常见的并发症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结节破裂出血等。
3检查与诊断
3.1检查
3.1.1检测肝癌血清标记物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本法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有相对的特异性。
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
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
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
(2)血液酶学及其他肿瘤标记物检查:原发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凝血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3]。
3.1.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是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4]。
(2)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3)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4)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在B型超声导引下行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适用于经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5)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对血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5]。
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3.2诊断
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大者,应及时做详细检查。
如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甚至可检出早期肝癌。
4内科治疗
4.1全身化疗
我国应用斑蟊制剂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也具一定的姑息作用,多数患者治后症状有所减轻。
全身化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肝外转移;肝局部病变无法行手术、局部消融疗法或肝动脉内插管栓塞化疗;门静脉主干癌栓;一般状况KPS>70分;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正常上限2倍、白蛋白>30g/L、INR<1.4[6]。
4.2联合化疗
联合化疗对肝癌的疗效有所提高,虽然尚不是很理想,但近年有病理达完全缓解的报道,例如Leung报道,DDP+5Fu+IFN方案连续4天给药治疗5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有效率26%、中位生存时间8.9个月、13例有效病例中9例变为可手术,并有3例术后病理证实达到完全缓解[7]。
4.3动脉化疗
近20多年来由于介入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动脉内介入治疗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医学分支。
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或TACE 加门静脉栓塞(PVE)使有效率大为提高,生存期也有改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TACE不但用于晚期无法切除的患者,也用于术后或肝移植后的辅助治疗,或与射频消融等非手术疗法联合应用。
4.4生物靶向治疗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生物靶向治疗已用于肝癌的临床研究。
我国自行研制的超短肽新药如酪丝亮肽、尿多酸肽已通过临床Ⅲ期试验证实对肝癌有一定的客观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小结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与低发区相比,其发病年龄较轻且病情进展较快。
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饮水污染、酒精性肝硬化等。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改水(饮用深井水代替塘水)、防霉(改吃面粉、大米代替玉米)、和防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8]。
同时开展普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其后,在治疗上强调综合治疗原则,总体疗效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灵华,曾斌.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2):126-128.
[2]曾筱怡,邱金宝,陈林.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J].上海医药,2016,(19):20-23,57.
[3]纪昌林,杨润芝,肖绍树.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1):40-43.
[4]姚洁,王国夫,施夏青,陶剑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1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6):417.
[5]张春红.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2):1888-1889.
[6]刘淑云,江桂云,刘淑晶,曹洋,陆莹,刘辉.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内科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3):422-423.
[7]张婷婷.原发性肝癌内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08-209.
[8]商红叶.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5,(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