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复习资料(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以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集合:
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认识0-20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
3. 加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加法口诀。
4. 加法的应用:能利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过程。
6. 减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减法口诀。
7. 减法的应用:能利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8. 顺序数和顺序数的比较:了解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
9. 数量概念的认识:认识各种数量,包括少、多、相等等。
10. 数量的对应关系: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比如一对一、多对一。
11. 数字的顺序:学习1-100的数字顺序。
12. 位置的认识: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13. 图形的认识: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
14. 图形的特征: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比如边数、角数等。
15. 长度的认识:认识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
16. 长度的估测:能够估算物体的长度。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秒,能够读取时间。
18. 时间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时间的先后顺序。
19.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0. 数据的整理:能够整理数据,比如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2013.1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 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四、比较大小。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5厘米()5米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3. 教室宽6( )4. 一棵树高3( )5.小明的身高130( )6. 操场长80(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期末复习(2)一、计算45÷9= 63÷9= 21÷7= 21-3×5= ()-37=612÷7= 8×7= 0×100= 0÷4+6= ()×7=3518+9= 44÷6= 37+37= 47-28+12= 36÷()=637÷7= 91-18= 8+22= 12-2×0= 47÷()=9 (2)54-26= 21÷21= 72-8= 1+9×7= ()÷7=6 (4)如果: 1+3=2×2=4 1+3+5=3×3=9那么: 1+3+5+7=()×()=()1+3+5+7+9+11=()×()=()二、填空题1.角有一个(), ()条直边。
锐角比直角()。
2.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 ()条棱, ()顶点。
3.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一个稍大一点正方体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
4、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条边, ()个直角, ()相等。
5.指出各部分得名称6. 这种长方体它相对的2个面都是()形。
这种长方体其中有2个面是大小相等的()形,有()个面是大小相等的()形。
7、要搭成正方体框架还缺几根小棒?几个小球?并把它画完整缺()根小棒缺()根小棒缺()个小球缺()个小球8、各有几个?有()个角, 有()个正方形,其中有()个直角。
带有的正方形有()个。
9、缺几个能放满?缺()个能放满缺()个能放满缺()个能放满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 这个图形是正方形。
()2.一个正方形剪去一个角, 剩下部分一定有3个角。
()3、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每个正方形有4条边, 所以正方体一共有24条长短相等的棱。
()4.四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四、选择题1.3时, 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5)(2)处。
13二、填上“>”“<”或“=”。
3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厘米25米50厘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7.一张床大约是2()8.手指的宽大约是1()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注意,画完线段长度要标注是几厘米)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1。
42+21+28= 98-13= 62-13=45+17+22= 87-52-27= 23+59-35=三、解决问题(注意连续两步求解的题目,学生错的比较多,经常只做一步)1、图书馆原有故事书45本,借出28本,又买来20本,问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2、我们一共要做78朵花。
今天上午做了22朵,下午做了29朵。
还要做多少朵才能完成?3、小红做了38道题,小刚比小红多做12道,小红和小刚一共做了多少道题?4、合唱队有男同学28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15人,合唱队共有多少人?5、爷爷上午卖了23个西瓜,下午比上午多卖出16个西瓜。
爷爷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西瓜?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学生要知道)11、拼角:直角+锐角=钝角(有时候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锐角+锐角=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选择题1.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来的角一定是()。
①直角②锐角③钝角2.用“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可以直接计算出()的结果。
①5+5 ②5×5 ③7×53.一个立体图形,小明只看到它的一个面是圆形的,它可能是()。
①正方体②圆柱③长方体4.妈妈说:咱们8:30洗衣服,然后一起到超市买东西。
小红说:我11:30要和小朋友打球。
小红可能在()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①8:25 ②9:05 ③11:405.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①有关②无关③不能确定6.小明有两件颜色不同的上衣和两条颜色不同的裤子,他可以有()中不同的穿法。
①2种②3种③4种④5种7.图形里有()个角?①没有②2个③3个④4个8.小刚和3个同学去公园玩,票价每人7元,一共花()元。
①21 ②10 ③289.下列图形中,哪个是的右侧面()。
10.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个不同的钝角。
A.5个B.4个C.3个D.2个11.()×6<47 ()里最大能填几?A.7B.8C.912.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个角。
A.4B.6C.813.3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下面正确列式是()。
A.3+3+3+3B.3+4C.4×314.右图中共有()条线段。
A.3B.4C.5D.615.积是30的算式是()。
A.20+10B.6×5C.54-2416.()×6<39,括号里最大能填()。
A.6B.5C.717.有2排桂花树,第一排有4棵,第二排有9棵,一共有()棵。
A.2×4B.2×9C.4+9D.4×918.用0、5、8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A.6B.3C.2D.419.右图中有()个直角。
A.5B.6C.720.连一连,在右图中的四个点之间最多能画()条线段。
A.4B.5C.621.在9米、90米和90厘米中,最短的是()。
A.9米B.90厘米C.90米22.观察,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资料【精选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资料【精选12篇】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期末复习资料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例1,例2.第40页中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3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部分:填空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2.厘米可以表示为cm,米可以表示为m。
3.小刀、橡皮、图钉、铅笔、书本、小鸟的高度这些物体比较短,只能用厘米作单位。
楼房、大树、电杆、公路、旗杆这些物体比较长,可以用米作单位。
4.小华的身高可以表示为134厘米,也可以表示为1米34厘米。
5.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用尺的中间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大刻度减去小刻度,得出测量结果。
7.1米=100厘米,3米=300厘米;500厘米=5米,800厘米=8米。
1米-45厘米=55厘米,37厘米+63厘米=100厘米=1米。
8.1厘米大约有我们的中指宽,1米大约有我们的教桌长。
9.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拉紧一段线,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笔直的马路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10.经过给出的一个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线段,经过给出的两个点,只能画出1条线段,如下图:. . .1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软尺、卷尺、皮尺、测量轮等。
12、一行树、一排电杆之间的间隔比它们的棵数少1,楼层之间的楼梯比楼层数少1。
如:有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的间距是8米,第1棵树与第10棵树之间的距离就是8×9=72米。
小花家住在8楼,每层楼梯有9个台阶,小花从一楼回到家,需要走7×9=63个台阶。
第二部分:判断1、一棵大树高18厘米。
(×)。
2、一位篮球运动员的身高195厘米。
(√)3、小明的铅笔长15米,课本书宽18米。
(×)4、小云从家到学校走了300米。
(√)5、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9的长度是6厘米。
(√)6、我们的教室长是10cm,教室门高2cm。
(×)7、小鹿每分钟能跑30厘米,小蚂蚁每分钟能爬30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1.厘米和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1米=100厘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米做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度对齐,物体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4.数学书的厚和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张开手臂和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5.线段是直的并有两个端点。
6.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就数有几条边。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笔算加法和减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4.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退一当十),在个位上加十再减。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要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加减估算估算方法:1.读题,弄懂题意,有“大约”要估算。
2.把每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
3.口算整十数,得出估算结果,记着得数前面写约等于号。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直角标志。
4.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
张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8.数角:先数单个小的再数组合成大的,最后全部加。
.数角窍门:如右图:数出单个的角有4个,然后从4开始依次递减相加:4+3+2+1=10(个)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但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要点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资料第一章表内乘法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
比如:7+7+7+7+7+7就是求6个7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6×7或7×6表示在乘法算式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读法】6 × 7= 42读作:6乘7等于427×6=42读作:7乘6等于42乘几就是几。
乘任何数都得。
二、乘法应用题有两种:1、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如:3个8是()又如:6个7是多少?三、解决问题每个鸡舍里有8只鸡,这里有9个鸡舍,一共有多少只鸡?求一共多少只鸡,也就是算9个8是多少用乘法每个鸡舍的只数×鸡舍的个数=一共有的只数8× 9= 72 (只)答:一共有72只鸡。
四、乘加乘减问题:乘加:6+6+6+6+6+4=5×6+4乘减:6+6+6+6+6+4=6×6—2方法:比5个6的和多4,所以是加4;比6个6的和少6,以是是减2。
1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的6倍是()。
5的9倍是多少?办理问题一辆小客车可以坐9人,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5倍。
大客车可以坐多少人?求9的5倍是多少,就是求5个9是多少。
9× 5=45(人)答:大客车能够坐45人六、注意与加法区分1、2与5的和是多少?2+5=72、2与5的积是几何?2×5=103、2个5的和是多少?2×5=104、一个因数是2,另外一个因数是5,积是几何?2×5=105、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2+5=76、2个5相乘,积是多少?5×5=25第二章角2(1)一个角有(1)个极点,(2)条边。
(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我们的红围巾上有(3)个角,个中有(2)个锐角,有(1)个钝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会用刻
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理解单位的概念。
2.计算: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会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表内乘法:熟记乘法口诀表,并会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4.角的认识:了解角的概念,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三角尺画直角。
5.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进行除
法计算。
6.方向与位置: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能够根据
给定的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7.统计: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并能够回
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8.图形与拼组:了解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特
点,会进行图形的拼组。
9.生活中的数学: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单问题,如时间计算、购物等。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重点知识,通过学习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期末总复习4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36分)1.估一估,填一填。
2.3.4.()是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5.下面的图形中分别能找出几条线段?6.二、动动手,动动脑。
(共24分)1.画一条比5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4分)2.你知道下面各种面上分别是几时吗?画一画。
(10分)3.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
(每题5分,共10分)(1)用给出的点作顶点画直角。
(2)用给出的点和边画直角。
三、动动手。
(每题10分,共40分)1.量一量。
2.如图有四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多少条线段?3.下面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分别是什么角?4.早餐时稀饭和主食各取一种,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线连一连。
答案一、1.242.323.6[点拨] 3+2+1=6(个)。
524.②④③①5.46776.6:258:2011:305:15二、1.略。
2.[点拨] 有上午9时说法,没有下午9时说法;有下午3时说法,没有上午3时说法。
3.略。
(答案不唯一)三、1.62.6(画图略)3.钝直锐钝4.2×3=6(种)题目要精选精做对于深陷“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的同学来说,要记住一句话:题贵在精而不在多,没有质量做再多的题也没用。
也就是说,做题要善于精选、精做。
学霸支招我在学习中,采取精选、精做的原则,附以题后思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精选,是指在众多的习题册中选出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一两本。
细心做完。
精做,是指细心做完所选的练习册后,用心体会练习册内的知识体系,了解作者的侧重点以作参考。
所谓题后思,就是在每次做完一道题后,花一定的时间用于回顾刚才做题时的思考方式,思路的形式,以及思维为何在某处出现障碍,之后是如何解决的。
刚开始做题后思的时候,可能会很慢,但随着不断重复使得速度不断加快,最后每次只需花费10到20秒的时间而已。
将该同学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在做题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想一想,该题考查什么知识点?(2)回忆一下,以前是否碰到过类似的题?(3)此类题通常采用哪种可行方法?基本思路如何?思考如何寻找其突破点。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日积月累复习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的基本应用- 了解加法的符号和意义:加法的符号是“+”,它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
- 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交换律表示数的相加次序可以改变,结果不变。
例如,2 + 3 = 3 + 2。
- 掌握加法口诀:零加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即0 + 3 = 3。
其中,0被称为加法的零元素。
- 熟练进行加法运算:通过实际物件的组合和计算器的使用,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减法的基本应用- 了解减法的符号和意义:减法的符号是“-”,它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 理解减法的概念: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通过加法解决减法问题。
- 掌握减法口诀:任何数减去零都等于这个数本身,即3 - 0 = 3。
其中,0被称为减法的零元素。
- 熟练进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物件的分离和计算器的使用,加深对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数的排序和比较1. 数的排序- 掌握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线图和实际物件的比较,将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 熟悉数的大小关系:了解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以及其运用。
- 运用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数字问题和数的排序练,运用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2. 数的比较- 熟练使用“比较大小”:通过实际情境和数的比较,判断数的大小关系。
- 运用不等关系:通过数字问题和数的比较练,运用不等关系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长度和容量的比较1. 长度的比较- 使用直尺测量长度:通过使用直尺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理解和掌握长度的概念。
- 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通过使用厘米和米来比较物体的长度,加深对长度的理解和掌握。
2. 容量的比较- 使用容量器测量容量:通过使用容量器测量具体液体的容量,理解和掌握容量的概念。
- 运用容量单位进行比较:通过使用毫升和升来比较液体的容量,加深对容量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日积月累复习的内容,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二(上)数学复习纲要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 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1)运算: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2)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
为避免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
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容易出错。
(2)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A、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准确判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写出答。
错误典型: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a、表格分析不够仔细:如“书第5页第3题”第二单元购物人民币: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十分进一角,满十角进一元。
例如 8角+ 1元5角=2元5角4、元、角、分的减法计算:元和元相减,角和角相减,分和分相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计算。
5、准确理解题意,抓住“正好”“不同”“几种”等关键词语理解题意。
解答后要注意验算。
人民币的认识1、根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2、会认以小数形式表示的价格: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第三位表示几分。
3、计算人民币时,单位名称相同时直接加减;单位名称不相同时,要先进行换算成相同的再计算。
1元=10角 10角=1元 1角=10分 10分=1角 1元=100分100分=1元4、人民币比大小,先看元,元谁大,它就大:元相同在看角,角谁大,它就大:角相同再看分,分谁大它就大。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1、完成105页第2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
(补充练习题)5 □ 7 5 7 5 4 □+ □ 6 - 3 □ - 3 □ + 2 57 □ 4 □ 3 □ 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1、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2、106、10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米和厘米的复习1、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3、估计与测量(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角与直角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观察物体”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3、104、109页。
教学目标: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复习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说一说(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
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
二、复习对称图形1、回顾反思什么是对称图形?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
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掌握。
三、拓展练习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统计”的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104、10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最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