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
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
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
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
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
“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
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种传统文化被称为“中国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包容性。
张宗洲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理论》中指出,中国文化以其包容性闻名于世,其与此同时也是一种融合的文化,它既能够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又能保持原有的价值观。
这一特点使得中国文化具有极高的容忍和可塑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继续繁荣发展。
古老的中国文化已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也有许多种族和宗教,但每一种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共同包容。
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有了卓越的多元性,在不同文化、思想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继续发展了几千年,保持了丰富的内涵。
中国文化的宽容和开放性,使许多以前排斥的外来文化得以融入,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当中国曾经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人民将其融入自己文化中,并将其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这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也可以被当作是中国最重要基石之一。
此外,中国的包容性还在当今的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包容性不仅包括对异族和异宗的宽容,还包括对新思想的容纳。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当代社会,中国的文化还被认为是充满着变化,能够接受外来文化,形成新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文化可以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弹性和充满活力,使其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凭借其多元性而发展壮大。
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也是中国社会结构独特性的一种体现,也让中国有更强的生命力去应对外部胁迫,以自然面对多样性。
总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的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的确令人赞叹,因为它拥有极高的可塑性,使得中国文化深入人心,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现代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若能够将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传承下来,一定会给接下来的一代以美好的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以包容性为其特点。
这种包容性能够催生创新、开放及管理技巧,促进社会的发展。
它也激励人们追求海纳百川、包容一切的态度;发展一种更加优秀的和平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敦促人们搞清楚自己,紧密联系自己、社会及环境。
通过深入分析及思考,它强调人们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在此框架内发展出更优美的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养一种多样性的思维模式,以及更开放的头脑及心态,以实现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及生活方式的实现。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家庭及社会的尊重及责任。
此外,中国从古至今,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找到有效的可行之路。
也就是说,要做到多角度思考,运用更全面、多样化的思路,来解决当代社会的挑战。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友谊、宽恕、审慎知足。
也就是说,要珍惜朋友关系,和平解决分歧及纠纷,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来应对不可抗力。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已成为当代的重要启示,应该被广泛传播及实践。
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历经千秋万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昌盛,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凝聚着众多民族的智慧,开启了历史上全新的篇章。
但是在此过程中,却也不可忽视的是中华民族的所特有的宽容和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侧重在统一,强调道德礼仪习俗及时久的传承,强调无论是来自哪里的人都要有平等的态度,这种包容性和团结精神一处久被受到世界的赞赏。
传统的中华文化中崇尚“仁爱”的理念,希望能够在各个层面上提供减少冲突的可能性,以及带动每个人对他人的理解,甚至是相互间的友谊。
在中华民族文化里,任何想法和行为都必须有相应的道德标准,这不仅仅是对不同民族的友好,也是对人类的普通社会价值观的统一。
此外,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还强调“忍让”的道义,鼓励人们尊重他人的观点,相互包容,尊重他人,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淡化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君子文明、克己复礼,这种温和的文明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友谊。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传承。
中国一直强调家庭与儒家思想,主张要除弊立善,不断完善,传承优秀的传统思想与文化,以便子孙后代继续发扬,不断创新,实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促进了人民之间的和谐,这是历史上的见证,也是如今的收获。
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和平、开放、包容、互利的理念在国际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在新形势下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在构建完美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财富,希望我们所有的民族都能和谐相处,共同携手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未来美好的梦想。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不仅获得世界的认可,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希望中国继续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希望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中华文明包容性看中华文化开放胸怀心得体会
中华文明以其包容性而闻名于世。
在探讨中华文化的开放胸怀时,我深刻体会到了
历史传承的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
从夏、商、周等古代王朝开始,中华文明便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了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这种包容性在历史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思想观念的开放性:中华文化以其开放的思想观念而独具特色。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众多的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这些思想流派相互交融、互相启发,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哲学思维。
中华文化强调对不同观点和思想的尊重,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文化传统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开放胸怀也体现在对各种传统文化的包容与传承上。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包括诗词、书画、音乐、戏剧等各个方面。
而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封闭的,而是容纳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保持活力和创新性。
国际交往的开放性:中华文化开放胸怀的体现还可在中国的国际交往中找到。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的贸易中心之一,与其他国家保持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等通商路线,中华文化与亚欧大陆的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这种开放的姿态不仅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传播,也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
总之,中华文明以其包容性与开放胸怀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地缘位置——外部相对封闭,腹地相当辽阔中国处于东亚地区,东邻海,北部、西部有草原高山戈壁等天然屏障阻隔,这形成了中国外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腹地辽阔、气候适宜,具有较优越的农耕生产环境,让华夏民族得以长期繁衍生息并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
同时中华大地的广阔领域造就了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性和顽强性的特点。
中国文化长期地延续和包容,不仅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的顽强延续力有关,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所形成的隔离机制也有关。
(1)农业生产形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中国文化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文化。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长期习惯于‘顺天’,特别是和规律性的四季气候,昼夜寒暑,风调雨顺对生产生活的巨大作用,在人们的观念中留有深刻的印痕,使人们对天、地、自然怀有和产生亲切的情感和观念。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正是这种地理环境使人们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要求与“天”人和而为一体的朴素愿望。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对中国和文化、包容性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天人合一”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宇宙观。
“其他文明的宇宙观强调宇宙是由各自独立部分凑合而成,中国的宇宙观强调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及和谐的存在。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人认为宇宙万物从终极去看原始不可分的,而西方思想则出处看作对立的。
中国人的思想总是趋向于和,按照阴阳观的逻辑推理:两个真的或好的事物,其存在便意味着相互有别又相互依赖和不足;两个不相容的事物,仍是相互补足和依赖的。
这种大和思想使中国对外来文化更多的注重包容吸收,而不是排斥和取消对立。
例如龙和凤本是不存在的,它们的形象实际上是吸收多钟动物形象(图腾)而虚构出来的,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各个部落都能够接受新的图腾。
(2)民族文化形成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奠定了文化包容性的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第一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碧霞元君信仰的特点--儒释道“三教合一”“碧霞元君”是道教女神,似无疑问。
泰山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碧霞祠、玉皇庙、东岳庙、王母祠、元始天尊庙等道观密布,占据了岱顶和主要道路两侧。
但泰山自古为儒、释、道三教繁盛之区,绝非道教一家独有。
自山麓以下有不少佛教寺院,如灵岩寺、玉泉寺、普照寺、法华寺、资佛寺等。
道、佛两家,一家山上,一家山下,在泰山倒也能长期共处,相安无事。
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探究,同样也会发现,身为道教尊神的泰山娘娘身上也有着诸多的“佛性”。
在某种程度上泰山娘娘与另一位在民间有着重大影响的佛家偶像观音菩萨竟有着惊人的相似,简直是观音菩萨的“翻版”。
其一,同为女性。
在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最低,受压迫也最深,所以神道也最容易受到女性的尊重和爱戴。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原为男性,进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国情渐渐改头换面,到唐朝时便以女性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而道教中的泰山主神原本也是男性神东岳大帝,到了北宋真宗时才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清时期元君信仰逐渐兴盛起来并超过了东岳大帝,泰山娘娘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山女神。
泰山女神的“制造”是否有“盗版”之嫌,尚难定论。
但从泰山娘娘信仰产生和兴盛的时间上来说,确实要晚于观音菩萨。
其二,同样大慈大悲,有求必应。
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其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
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是“大慈大悲”的救世主。
她神通广大,能使不孕者生子,盲人复明,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这与泰山娘娘的司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其三,同为慈爱、热情、正义、平等、公正和希望的象征。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不分贵贱贤愚,世俗群众有苦有难时希望她援福解脱,就是个人或家庭有什么愿望或烦恼时,都会到观音神像前祷告,求菩萨及时暗中帮助。
而到泰山娘娘神像前烧香叩拜的民众中,不少是为了祛病防疾,有为本人祈求祛病者,也有为亲戚朋友、父母儿女祈求祛病者。
从民族方面论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第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不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夏商时期所谓的“华夏”其实仅仅是指河南、陕西、山东、河北等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目前“汉”文化所包括的范围远远大于这一区域,这是通过不断的包容、吸收而形成的。
我国北方的很多居民在古代被称为“胡人”,我们今天用的很多乐器也来自于西域,比如“胡琴”。
但后来,它们都逐步成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是独特的,世界上其他文明被外族入侵后几乎都毁灭了,而中华文明则在被外族侵略中不断向前发展,不论是鲜卑人还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后都被同化了。
满族统治中国后,更是使用了汉字。
最初是清末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之后是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再后来则是孙中山对西方制度的学习,成立了中华民国。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中国一直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当时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它主张人类的平等和解放,共产国际也提出将社会主义革命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相结合,这些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
扩展资料:包容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优势:中华民族早就懂得以文化成天下的历史责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标识。
世界四大文明,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有序传承,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和一大优势。
这个特质和优势使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兼容并蓄,把各种文化中好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文化的血脉不因分分合合而中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聚合力、同化力。
历史证明,不仅外来文化会被中华文明同化,而且在文化力的作用下,占领和统治中原的其他民族也会被同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泛丰富,包容性强,其多元性是其独特之处。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并经过长期的历史洗礼,逐渐形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以互相融合、和谐共存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传统。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多元性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来看,它主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化、历史等方面。
这些方面博大精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说,宗教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佛教、道教、儒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方面有易经、老子、庄周、孔子等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方面有北京糖画、陕西南瓢虫剪纸、四川皮影、南京昆曲等不同的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方面则以《史记》、《资治通鉴》等巨著为代表。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上。
中国地域辽阔,分为北方、南方两大区域,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如北方的冰雪文化、南方的水乡文化,盛产不同的民族风情与文化遗产。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离不开其包容性。
通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就是互相包容,和谐共处。
在历史悠久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这些外来文化往往都能够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
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不单单体现在对文化的包容上,也体现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包容。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注重家和万物共生,把人与自然、人与人划分在同一个社会生态环境中。
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个性化等,都不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不同生命个体的平等关怀。
三、如何维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特征,如何保持这个特点是所有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
首先,在教育方面,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更加深入地向每一位中华子孙普及,并引导他们从基层民众的角度理解与体验。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体系,涵盖了包括语言、宗教、艺术、风俗等在内的各个方面。
其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中国文化一直被称赞的重要原因。
首先,中华民族内部的多元性不言而喻。
中国地域广阔,群众众多,历史漫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系。
例如,汉族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民族群体,而且各地方言的差异很大,不同的地区间存在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和节日,其中不乏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而除了汉族之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文化、宗教都千差万别,并且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融合。
这样多元的文化状况,使中华民族文化得以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得到了全球的认可。
其次,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但是中华民族又十分注重包容性。
例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很多国内群体抵触接受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念。
但实际上,中华民族文化一向讲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十分开放。
历代中国王朝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和融合,是中国文化之强大的一个方面。
比如说,唐朝时期,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接纳和改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得现今佛教在中国的流传非常广泛。
而除了佛教之外,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还有众多,例如来自蒙古的元文化和清文化,日本的奈良文化和京都文化等。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包容不仅体现在历史上,现代社会也同样如此。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各种各样的文化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包容的文化体系。
例如,现在的中国已经放宽了对于异性恋、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的歧视,对于LGBTQ人群的认知和接纳不断提高。
再例如,中国传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的文化节日依然举足轻重,而如今的中国电影、音乐、时尚也在逐渐成为世界上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如今的中国文化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是其魅力所在。
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2013年03月08日13:04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月上摘要包容性是文化创生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包容更成为人类和谐共存的前提。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包容性文化资源,这具体表现为在社会生活层面强调文化的多元开放,在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倡导“中庸”的人生智慧两个方面。
未来中国的“包容性发展”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这就是恪守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理念,实现社会改革实践的全民参与和创造,并将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键词中国文化包容性和而不同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非常重要的载体,一个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通常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发展时代。
全球化时代的生存,首先要学会文化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这就促使我们对此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我们融入世界、与世界文化交互激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逐渐学会了如何“包容互鉴”地与世界各国相处。
历史表明,一种文化的先进性,首先意味着广泛的包容性——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积极的文化因素,也吸收了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这样就使其具有更为丰富和鲜活的内容。
今天,中国政府提出“包容性发展”,倡导以共建共享为本质要求的现代世界发展体系,无疑具有思维与战略的前瞻性,对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存和当代中国的和谐文化实践,意义十分深远。
文化包容性内涵与意义包容(Inclusive),基本的意思是宽容、接纳。
具体是指行为主体在面对于己不同的事物或思想时,能够无偏见地容忍和面对。
从哲学角度看,包容的本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反思自己,检视是不是自己在某事某思上也有错误;其二是如果反思不出自己有何错误,起码要做到不靠暴力强权限制对方的思想和身体自由。
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性是包容的最突出特征,即允许他人自由行动或判断,坦诚对待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一、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
这个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其包容性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二、地理差异的影响中国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这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北方的冰雪世界到南方的湿润热带,中国的不同地区孕育出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
比如,北方的饺子和南方的粽子代表了不同地区人们对食物的喜好和制作方式上的差异。
三、历史演变的影响中国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朝多代的更替和各类文化的融合。
这种历史演变的过程使得中国文化具备了包容性。
从古代的各国文化交流到现代的文化融合,中国一直是一个接纳不同文化的国家。
例如,丝绸之路的兴起与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
四、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传统艺术形式。
这些多样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源泉。
五、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中,也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
当代中国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
例如,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而现代舞蹈则是中国现代艺术表达的新形式。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且具有活力。
六、宗教信仰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信仰在中国都有众多信徒。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将不同宗教信仰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哲学体系。
这种宗教信仰的包容性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电影、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繁荣使得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更多的展现空间。
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艺术家和创作者前来合作与交流,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包容是指主体将客体放入特定的容器或区域内。
包容的反义词是排斥,就是主体拒绝容纳某客体或将其排出。
包容性现在通常指社会个体或某个社会主体能够包容客体的特性。
能够正常多包容的,就说其具有较好包容性;反之,就说其不具有较好包容性。
比如,允许个人拥有枪支(客体)的国家(主体)比不允许个体拥有枪支的国家在枪支上更具有包容性。
包容的是形容词,表示某主体对某具体客体是否可以包容。
这里包容的与宽容的是同义词。
包容度是指主体正常容纳事物的能力或程度。
比如,对异见(客体)的包容能力,各个社会(主体)的包容程度是不同的,主体对持有异见者采取的措施有发动战争、处死(例如布鲁诺的例子)、判刑、其他迫害、打压、不给发声的条件、容许自由发声。
可见,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主体,对相同的客体具有不同的包容度。
包容性发展是一个特定概念,参见包容性发展词条。
基本信息文化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
即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和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例: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地区,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都能和谐相处.黄河三角洲文化又是黄河大流域文化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黄河大流域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独特的自身特质,既离不开博大精深的古齐鲁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又具有移民文化特征的现代新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经历了5千的历史演变。
古代王朝的变迁同时带来不同民族流血冲突/但每当一个王朝建立后,必然在文化上进行改革或沿用一些先进文化并伴随着各民族的相互融合。
例如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还是用汉文化来管理他的王朝。
所以一个野蛮民族统治了一个文明民族,最后还是被文明民族的文化所同化。
所以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友好态度曾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是应该消灭他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
其中,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以其包容性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一、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体现1. 语言文字的包容性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形态多样,既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基本构造,又有繁简、正草、行楷等多种书写形式。
汉字的包容性表现在它能够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例如,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外来词汇,如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以及西域、蒙古等民族的文化,使得汉字的内涵更加丰富。
2. 哲学思想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
这些哲学流派各有千秋,但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例如,儒家主张仁爱、忠诚、礼义等道德观念,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等政治理念。
这些哲学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哲学体系。
3. 文化艺术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包括诗词歌赋、书画篆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而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例如,唐代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元代的戏曲则融合了南北方的艺术风格。
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原因1. 地理环境的包容性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各异。
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各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华文化得以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 历史发展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民族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强大的包容性。
例如,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与包容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承的古老国度,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的表达。
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内容,更在于其适应性和包容性。
一、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中华文化具有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
这些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和更新。
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中华文化,正是中华民族适应时代变化的文化力量所体现。
历史上,中华文化适应了许多外来文化的输入,例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以及希腊、罗马、印度等文明。
中华文化逐渐将其吸收、融合进自身文化之中,通过吸收优秀文化成分,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这些不同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广泛性。
如今,中华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更加多元复杂,但是中华文化的适应性仍然表现得十分强大。
世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太极拳、中医、汉字书法等,都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和学习。
通过国际交流,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断得以延续下去。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最为明显的是其文化态度。
中华文化强调“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观念,不仅要尊重他人的文化传统,还要尊重不同民族、地域、宗教和文化中的个别差异。
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共存和包容,在现代社会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中,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和保障,这些文化传统在中华文化中融汇贯通,并继承下来。
中华文化的大度和包容,为多元文化的协调发展搭建了桥梁。
现如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除了在文化输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还在文化意识的塑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普世价值,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华文化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优势,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源泉。
研讨发言:中华文明包容性彰显中华文化开放胸怀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想就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开放胸怀进行一番研讨发言。
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这种文明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个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文明包容不同的思想流派和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各自有其独特的观点和信仰体系,它们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演化和发展。
这种包容性意味着中国文化是多元共存的,不同的观点可以和平共处。
其次,中华文明还包容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中华文化通过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这种包容性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并且相互影响。
最后,中华文明还包容不同的宗教和信仰。
中国拥有众多的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这些宗教信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中华文明通过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容纳,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宗教共存模式。
正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开放的胸怀。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得到体现,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倡导文化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与对话。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的开放胸怀成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力量。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胸怀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可以为全球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因此,在探索和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胸怀。
我们应该尊重多元文化,追求共同进步,以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个性。
中国是一个伦理社会也同时设一个文化社会,文化对中国社会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造就了三千年的中国社会。
梁漱溟先生认为自周孔安排伦理名分以组织社会,设礼乐揖让以涵养理性起就构建了一个文化的社会,在接下来的三千年中,整个社会文化几乎停滞,在人伦的怪圈中一直循环往复。
而也正是这种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的文化,容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
一切以对他义务为基础和与人相之厚情的情谊关系,包容了社会的种种矛盾,也消融了社会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归于清明安和。
三千年的发展的跌宕历史表明,周孔文化这种极强的包容性。
中国的文明好像一个平静的湖面,停滞不动。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有很多次的外族入侵,建立政权的事件。
在四世纪北方五胡蛮族侵入,在北方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在接下来将近两百年的战乱后,渐统于隋朝,这更本没有对中华文明带来更本性的变化。
到了忽必烈建立蒙古大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是史上对中国文化的最大的冲击浪潮。
然而就是这个浪潮也是悠久的浮动在大湖的湖面上,并没有像侵入罗马人的日耳曼人那样掀起更本倾覆河床的怒涛,百年后,朱元璋继续了文明的传承……外来宗教的传入,如佛教、景教……也见证了同化它种文明的巨大能力。
包容性无声消融了一切冲击,迫使外来文化移风易俗以适应中国文化的发展。
正如一颗石子投入了无尽汪洋的海洋中,没有激起一点波澜。
中国文化沿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文明发生巨大的改变是一两百年的事情。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我们看到了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了解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
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从制度层面到文化层面……中国也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正式这些学习与运动使得涵养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
遂有了师道不尊,孝道不从等不良品行的丑陋的中国人。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第一,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形成一个高潮。
中国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过与外来佛教文化的会通交融,获得新的营养而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所以,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这一点,在《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三者合一的许多描写。
以唐朝为例,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伊斯兰教、医术及至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使得首都长安成为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
明末清初,西方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
虽然这时的中国已渐趋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有所减弱,但许多有识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献,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大批热血知识分子仍然不忘吸取西方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种文化开放心态,正是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的表现。
第二,中国文化长期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司马彪:《读汉书·五行志》)。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充满生机的北方民族文化,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盛唐是中国最为开放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发挥得尤为淋漓尽致。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法曲》)。
首都长安更是“胡化极盛一时”,胡汉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正是这种包容会通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
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不同地域的文化。
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扩展,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地区文化相辅相成,渐趋融合。
第三,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
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中华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古老的文化体系,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境内广泛流传,也扩散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是因为它具备了多元化的特征。
中国境内有众多不同的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这些不同因素相互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重要的部分。
中华文化还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哲学和信仰,这些思想和信仰不同,但却能够相互协调和融合。
此外,中华文化还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如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中华文化之所以得以传承至今,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
中华文化不仅能够包容不同的民族、地区和语言,也能够包容不同的思想、信仰和文化。
中华文化中的道德观念非常重视助人为乐、互助互爱,这种道德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化还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尊重历史和传统,也将其传承到了今天。
中华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性带来了许多优势和好处。
首先,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能够使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能够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的世界中。
其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够使人们更加和谐快乐,增强个人和社会的稳定性。
最后,中华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性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总结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包容的文化体系,其中包括了众多的民族、语言、思想、艺术形式和信仰。
中华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性为其传承至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供了优越的基础和心理环境。
人们应该更加关注中华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性,进一步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继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陕西省渭南市714000 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我文化传播系杨乐【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
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的渊源、中国历史发展及文化的连续和近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等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关键词】:民族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一、中华民族形成的多元性与混合性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多元性与混合性“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一文中提出。
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
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与混合性。
并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我们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三亿人民。
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
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
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
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凝聚着民族最根本的东西。
楼宇烈指出,文化是历史非常重要的载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样式、风俗习惯,这些是民族认同最根本的东西,我们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
“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这个文化,我们还哪有历史了,这样就没有历史了。
”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当时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曾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
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
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
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
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种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影响深远。
1、先秦时期。
在这一时期,周文化最具典型。
周人在周原建国时,他们和商人的关系是并存的,可是他的势力不如商人大,国家不如商人大,人口不如商人多,但是他的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
他以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在打败商人以后,由于人少,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建立了许多驻防的点,每个驻防的点到后来都变成了一个国家;从考古学上看最显著的一个驻防点就是在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周人是同姓不婚的民族,它以通婚的方式和其他的族群融合在一起,同时以包容的方式来共存,不仅在燕国的地点如此,即使在长江边靠近下游的当涂县所出现的遗址也有同样的现象。
这种包容性极强的情况使得周人可以继承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的传统,那个传统就是从一个交流混合体里面构成的共同体系,它在周人身上得到延续。
2、秦汉时期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华大一统思想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迅速统一了文字,促进文化的相互融合。
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民族交流的增多有利于文化的进步。
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和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包容性中华文化。
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过董仲舒的阐发,使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
当然我们不否定佛教和儒家文化,和道家却是产生过碰撞和矛盾,有时甚至存在尖锐的对立。
经过磨合,中华文化还是接受了佛教文化,包容了佛教文化,从而使佛教成为中国化,使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也就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教文化。
3、唐朝时期中华历史上最强盛的大唐时期,在思想,文化,国力,疆土等等方面几乎都达到了鼎盛,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气度是分不开的。
唐初突厥曾经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为了国家安宁都不得不向突厥称臣。
然而唐太宗打败突厥后,并未赶尽杀绝以雪父耻,反而极其包容的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经与大唐为敌的突厥降将,担任五品以上的将军和中郎将,约占朝庭武官之半,同时,唐朝还允许归降的突厥人迁入中原。
这些举措,深得各少数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赏尊号添可汗。
历史上吐蕃(今西藏),曾经是一个剽悍好战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时有征战发生,然而,唐朝几次战胜吐蕃以后,反而派出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将农业和佛教传播到吐蕃。
此后数十年中吐蕃与大唐和睦相处,这不能不说是文教之功。
很显然,赶尽杀绝只会加剧仇怨,边疆地区仍不安定,战争还会再起。
这期间产生的唐文化圈至今仍然影响着欧亚一些国家。
这里很大原因是唐朝政府在文化上采取的开放政策。
究其原因有三点:一、唐朝统治者拥有着胡人血统,并不是单纯的汉人,所以在心理上没有严重的扬汉抑胡的心理,因此对外来文化能够客观对待。
二、唐朝前的五胡乱华使得非汉族文化大量涌入中原,使得中原百姓对外来文化不再有抵触心理。
三、唐朝有着强大的国力,对周边的国家根本无所畏惧。
所以开放国门。
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文化将会失去生命力,每次乱世,当有塞外民族侵略中原的时候,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发展的时候,除了战争促成了民族融合外,还因为在战争年代,文化的传播没有了政府的干涉,是完全自由的。
正是唐朝宽容政策,对各少数民族首领所采取的册封政策,对吐蕃的和亲政策,赢得了人心。
在文化上,唐朝尊道,礼佛,崇儒,施行开明的三教并立政策。
也正是这种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造就了唐代恢弘的文化气象。
4、元朝时期蒙元时期是野蛮民族对文明民族的统治。
蒙古统治者不仅不让自身的文化同汉文化相结合,更用暴力阻止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因此文化遭到大规模破坏。
蒙古统治者开始打算把华人都杀了,耕地改为牧场。
后来有人劝说蒙古大汗,留着华人收税比放牧更实惠。
于是蒙古开始对华人横征暴敛。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鲜明的无神论观点。
《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
单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各种宗教斜教横行。
蒙古人没有文化,因此更容易信仰各种宗教。
尤其是喇嘛教,在蒙古地区非常流行。
蒙古人只需要聚敛,不知道怎么合理统治,更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知识分子的地位非常低下,甚至不如娼妓。
因此,文人和底层人民在同一地位。
文人无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治国安邦上,智能在民间文艺上发挥自己的能力。
于是元曲发达。
文化的毁灭,文人的堕落,导致中国文明在蒙古统治时期大规模倒退。
明朝赶走蒙古人后,虽然明太祖洪武黄帝有计划有步骤的企图恢复中国文明。
但也没有完全成功。
明朝只能称为部分的恢复了中华文明。
和宋朝比,明朝文明要落后很多。
明朝知识分子也的素质也比宋朝差很多。
5、清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包容性是由清朝开始的。
清人表面虽推尊中国传统文化,但挟其部族之私,已将中国传统中吸纳外来文化的部分压下去,如清初大儒请求经世致用的精神,本来是可以接上西方文化器物的,而清廷为监控人心,强用文字狱消解经世致用的精神,迫使士人只能埋首故书作不涉现实的文献考证,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失去了张力。
在清末西方国家挟着船坚炮利直扣中国大门时,有识之士如魏源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调方向,如果不是清廷的顽固抗拒,中国的现代化就可以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开展。
由于清廷的狭隘部族思想,而实行闭关锁国的自绝国策,并将中国传统文化扭曲成排外的文化价值体系。
清廷在一连串的战败,签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而后被迫接受西化,推行[洋务运动]。
由于是不情愿的,因此只作局部因应敷衍渡日;最后迫出康梁的[维新运动],就是清廷的腐败无能的后果,但政治变革抵触了政治上的既得的利益者,维新仅百日而败。
在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强力冲击之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机能仍在,而清廷的顽固则是历次文化融通的努力扫与失败的主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保证了中华文化体系的连续性。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