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学生个人健康卡,对学生定朝进行健康检查,对所获数据归类整理,随时向学校领导汇报或者提供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情况或资料。
二、开展卫生常识教育,搞好卫生宣传,向师生介绍卫生保健、除害灭病等方面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定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调查与预防工作。
做好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等方面的调查与统计工作。
四、抓好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师生小伤小病,能及时处理和治疗。
协助领导做好教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
五、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掌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情况,指导教职工防病治病。
及时为新调进教职工办理医疗卡。
六、负责督促学生清扫教室和清洁区,检查环境卫生情况,开展卫生评比工作。
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和运动卫生的监控,经常巡视学生眼保健操情况。
七、管理好学生。
要及时上报,并做好造册登记工作,疗理师生伤病应认真写好病历,对支出药品要认真作好记载。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2)是一种组织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制度,旨在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除了常规的体检、疫苗接种等健康管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 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这包括食物营养、运动锻炼、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2.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3.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学生身体健康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
4. 饮食管理:提供合理的营养饮食方案,推广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营养不良。
5. 运动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和身体机能。
6. 疾病预防和控制:加强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定期检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进行预防接种和宣传预防措施。
7. 康复和辅助器具配备:为有特殊健康需求的学生提供康复和辅助器具,并进行个别化的康复训练和辅助服务。
校园健康促相关规章制度一、绪论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管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我校制定了以下校园健康促进相关规章制度。
二、体育锻炼1. 学生每天应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全校集体操活动,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免疫力。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但必须遵守体育馆和操场的规定,不得进行危险项目或者违规操作。
3.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受伤或造成他人伤害,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停止锻炼并向老师或医务人员求助。
4. 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指导。
三、饮食健康1. 学校食堂将提供健康的营养膳食,学生应按时,按量,按需用餐,不得挑食偏食。
2. 学生应遵守饭前便后之规,保持饮食卫生,不得在食堂内乱扔垃圾或者在食堂内吃零食。
3. 学校将定期举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在食品选择上做到谨慎选择,杜绝食品中毒事件。
四、卫生习惯1. 学生应每天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2.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沉迷于手机或电脑等电子产品,保持身心健康。
3. 学校将定期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卫生健康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疾病防控1. 学校将建立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隐患,做好疾病防控。
2. 学生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老师或医务人员报告,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3. 学校将加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六、心理健康1. 学校将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学生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心理辅导员寻求帮助,不得私自处理。
3. 学校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期间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干预和促进,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工作。
第三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学生为本,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二)预防为主,早干预、早纠正;(三)家校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四)科学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第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应当共同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共同参与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格局。
第二章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估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纳入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第六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第七条学校应当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每学期向学生家长反馈一次,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机制,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章体育锻炼与竞赛第九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体育锻炼质量。
第十条学校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水平。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竞技体育水平。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对残疾、体弱学生给予特别关照,提供个性化的体育锻炼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体质健康状况改善。
第四章健康教育与宣传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班主任、校医等人员为成员。
2.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健康教育内容1.普及健康知识: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饮食卫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食品安全。
5.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实施1.课堂教学: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健康教育课时落实到位。
2.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健康教育讲座: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
4.宣传栏: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健康知识。
5.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考核与评价1.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2.定期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六、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一、总则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2.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四、管理职责1. 学校成立学生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2. 学校卫生室负责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等工作。
3. 各班级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监督学生遵守健康管理制度。
4. 家长配合学校,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共同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五、具体措施1. 健康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2)班级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健康教育视频,普及健康知识。
(3)开展校园卫生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卫生意识。
2. 传染病防控(1)加强传染病防控宣传,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2)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
(3)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制度,防止疫情扩散。
3. 健康检查(1)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2)发现学生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
(3)对因病休学的学生,要求家长提供病情证明,待病情稳定后复学。
4. 校园卫生(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清洁卫生。
(2)开展校园绿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定期对学生健康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学校将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班级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
3. 对违反健康管理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学生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一、背景健康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健康素养教育。
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健康素养,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标1. 提高我校师生对健康素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3. 提升我校师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 促进我校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健康素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
2. 设立健康教育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健康素养教育工作。
3. 各部门、班级成立健康素养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健康素养教育工作。
四、实施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将健康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健康知识。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健康知识宣传周等活动,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3. 加强健康知识普及。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4. 强化健康行为养成。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
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提高师生心理素质。
6. 建立健全健康监测体系。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7.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共同关注师生健康。
五、考核评估1. 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健康素养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
2. 对师生健康素养水平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健康素养教育效果。
3. 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完善健康素养教育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健康素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部门、班级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健康素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健康素养工作的要求,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我校特制定以下健康素养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师生健康素养水平,使师生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营造良好的校园健康环境,降低师生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
3. 培养师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健康素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健康素养工作。
2. 设立健康素养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各项健康素养工作。
四、工作内容1. 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讲座、健康知识竞赛、健康主题活动等,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2. 健康检查: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师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3. 健康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舒适、健康的校园环境。
4. 健康饮食:推广合理膳食,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 健康运动: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 健康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7. 健康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健康素养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3. 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舒适、健康的校园环境。
5. 推广合理膳食,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 组织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六、考核与评价1. 定期对健康素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2. 将健康素养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总则为加强培训班学生的健康管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确保培训班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培训班全体学生。
三、健康管理内容1. 身体健康监测(1)新生入学时,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学。
(2)每学期初,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
(3)定期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2. 生活习惯养成(1)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均衡。
(3)提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疾病预防与控制(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2)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普及卫生知识。
(3)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4.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四、健康管理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健康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健康管理工作的实施。
2. 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级责任,确保健康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氛围。
4. 定期对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监督管理1. 学院对培训班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健康管理小组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3. 学生对健康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途径反映。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培训班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制度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根据《义务教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学生健康管理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饮食健康等方面。
第三条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实行“预防为主、综合干预、个性化发展”原则。
第四条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由学校的健康管理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医务人员、家长代表等组成。
第二章身体健康管理第五条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视力检查、听力检查、口腔检查等。
第六条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知识、运动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等。
第七条学校要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健康发展情况。
第八条学校要加强运动健身指导,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活动。
第九条学校要加强饮食指导,提供健康的营养餐,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十条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第三章心理健康管理第十一条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人际关系等方面。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四条学校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心理发展情况。
第四章饮食健康管理第十六条学校要提供健康的营养餐,确保学生的饮食均衡。
第十七条学校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堂的卫生和食品的安全。
第十八条学校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学校要组织开展饮食健康宣传和活动,提高学生对饮食健康的重视。
第五章家长参与管理第二十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介绍学生健康管理的工作情况和效果。
第二十一条学校要鼓励家长参与学生健康管理的工作,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增强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2. 降低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病休学、辍学的情况。
3.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确保学生健康信息准确、完整。
4. 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确保学校卫生环境整洁、安全。
三、管理制度1. 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健康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明确责任分工(1)学校卫生室负责学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工作;(2)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日常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并报告学生健康问题;(3)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教学,确保学生运动安全,提高学生体质;(4)后勤部门负责学校卫生环境的维护,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3. 定期健康检查(1)新生入学时,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2)每学期末,学校卫生室应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3)对患有传染病的同学,学校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
4. 健康教育(1)学校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健康意识;(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3)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疾病预防与控制(1)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消毒、通风等;(2)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登记,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3)对患有传染病的同学,学校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6. 应急处理(1)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应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四、考核与评价学校应定期对健康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促进学生健康的规章制度一、学生饮食规章制度1. 就餐制度:(1)规定学生每日三餐的时间,保证学生按时就餐,不要饥饿或过度饱饫;(2)规定学生用餐的区域和时间,禁止在教室或其他禁止用餐的地方吃东西;(3)鼓励学生合理搭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2. 食品安全:(1)规定学校的食堂应该具备食品安全合格证书,确保食材新鲜卫生;(2)规定学生不得在校园内买或吃未加工食品,不得买来路边小摊食品。
3. 赞助商限制:(1)禁止食品、饮料赞助商在校园内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2)学校不得与任何无关食品、饮料赞助商合作。
二、学生作息规章制度1. 作息时间:(1)规定学生上课时间,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2)规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
2. 休息方式:(1)规定学生午休时间,鼓励学生午休;(2)规定学生放学后的休息方式,鼓励学生运动、阅读或参加校园活动。
3. 限制使用电子设备:(1)规定学生每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限制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2)规定学生晚上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禁止学生熬夜玩手机。
三、学生运动规章制度1. 课间锻炼:(1)规定学生每日课间锻炼时间,鼓励学生在课间做适量的体育活动;(2)规定学生在体育课上要认真参加活动,积极投入。
2. 运动方式:(1)规定学生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提供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体育比赛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3. 减少坐立时间:(1)规定学生每节课后要站起来活动身体,缓解长时间坐立的压力;(2)规定学生在家庭作业时,每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四、学生卫生规章制度1. 个人卫生:(1)规定学生每日进行个人卫生,包括洗脸、刷牙、洗澡等;(2)鼓励学生保持个人卫生,不得长时间不洗澡或不刷牙。
2. 环境卫生:(1)规定学生在校园内要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2)规定学生做到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随地小便等行为。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
为了加强学校学生健康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2. 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三、制度内容1. 健康教育(1)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和技能。
(2)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2. 体检与筛查(1)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2)对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应开展传染病筛查,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3. 疾病预防与控制(1)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预防措施。
(2)发现传染病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
4. 卫生与消毒(1)学校应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公共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
5. 紧急处置(1)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2)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6. 家校合作(1)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
(2)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健康状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责任与义务1. 学校应成立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2. 学校教职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学生健康。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健康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政策法规为准。
通过实施本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学生健康管理制度5篇学生健康管理制度1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
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二、各班级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三、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与了解。
四、加强学生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
七、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
八、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
发现学生有病及时让学生到医疗机构就医,若发现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十分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医疗机构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九、应劝告患病学生及时治疗,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发热等传染病的学生带病来校学习。
黄泥湾学区学生健康管理制度2第一条学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深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依据的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依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招生体检医学建议书制度》等。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的学生范围:我校在校学生。
一、制度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我校特制定《学校学生健康素养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2. 降低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制度内容1. 健康教育(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2)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健康问题。
2. 健康检查(1)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2)对体检中发现的学生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3)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跟踪学生健康状况。
3. 健康饮食(1)开展健康饮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3)举办健康饮食活动,提高学生健康饮食意识。
4. 健康锻炼(1)开设体育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水平。
5. 健康心理(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6. 健康环境(1)加强校园卫生管理,确保校园环境整洁。
(2)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3)定期检查校园空气质量,确保学生健康。
四、制度实施1. 成立学校学生健康素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各年级组要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素养工作,将其纳入日常工作。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问题。
4. 定期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和改进。
五、制度保障1. 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对学校学生健康素养制度的认识。
2. 加大投入,为制度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
3.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4. 促进学校健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健康环境。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健康素养提升工作。
2. 设立学校健康教育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学校健康素养提升工作。
四、工作内容1. 制定健康素养提升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等。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1)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教职工讲解健康知识;(2)组织健康主题活动,如健康知识竞赛、健康知识宣传月等;(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提高心理素质;(4)加强体育锻炼,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5)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定期开展卫生检查,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3. 建立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对师生健康素养进行评估和反馈。
4. 开展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健康环境。
五、保障措施1.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健康素养教育水平。
3. 完善健康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条件。
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师生对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监督检查。
2. 将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重大调整,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后予以修订。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健康管理活动。
第三条学生健康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形成学生健康管理合力。
第四条学校应当承担学生健康管理的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学生健康教育、预防疾病、健康监测、意外伤害防范等工作。
第二章学生健康教育第五条学校应当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六条健康教育课程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个人卫生习惯;(二)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三)心理健康知识;(四)营养与食品安全;(五)体育锻炼与健身;(六)性教育与性健康;(七)其他与学生健康相关的知识。
第七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健康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第三章预防疾病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免疫档案,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疫苗接种。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采取措施改善学生视觉环境。
第四章健康监测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健康检查结果、传染病患病情况等信息,并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建立健全心理援助制度,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第五章意外伤害防范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意外伤害防范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
一、学生健康管理的总体要求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健康管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2. 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3. 强化健康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4. 建立健全健康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健康管理行为。
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
二、学生健康管理的具体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1)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
(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3)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2. 强化健康服务(1)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2)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 规范健康管理行为(1)建立健全学校健康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2)制定学校健康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健康管理流程。
(3)加强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4. 加强家校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健康素养。
(2)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健康管理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
(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三、学生健康管理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加大投入,保障学校健康教育资源配置。
3.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健康管理工作进行督导。
4. 加强健康教育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管理水平。
5. 积极开展健康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
四、学生健康管理奖惩机制1. 对在学生健康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学生健康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依法追究责任。
一、总则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学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2. 学校卫生室负责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组织开展学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工作。
3.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健康管理的具体实施,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健康状况。
4. 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学生健康管理1. 学生健康档案(1)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体检记录、疫苗接种记录、疾病史等。
(2)学生健康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 学生健康检查(1)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全校学生健康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血压、心电图等检查项目。
(2)学校根据学生健康状况,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工作。
3. 学生疾病预防(1)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处理传染病疫情。
4. 学生体育锻炼(1)学校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四、学生健康教育1. 学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2. 学校利用班会、团会等时间,宣传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3.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
五、学生健康管理考核1. 学校对学生健康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健康档案、健康检查、疾病预防、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等方面。
2. 学校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学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本制度,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一、总则为保障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2.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落实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学生免疫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5. 优化学校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应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家长。
2. 定期健康检查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视力、身高、体重、心肺功能等。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 健康教育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育、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4. 预防接种工作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学生完成疫苗接种。
5. 食品卫生管理学校食堂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6. 学校环境卫生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保持校园整洁美观。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7. 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与控制机制,对传染病、常见病等进行监测和防控。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8. 应急处置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加强师生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责任与考核1.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管理,将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2. 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3. 学校应定期对健康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学健康体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健康体质管理目标学校健康体质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三条健康体质管理组织学校应成立健康体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人员和体育教师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校的健康体质管理工作。
第四条健康体质管理措施1. 体育课程(1)学校应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周至少3课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课外锻炼(1)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锻炼,引导学生开展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集体运动,以及跑步、游泳、跳绳等个人运动。
(2)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健康教育(1)学校应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2)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4. 体质监测(1)学校应定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2)学校应将体质监测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5. 家校合作(1)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
(2)学校可组织家长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家长关注自身健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第五条健康体质管理保障1. 人力保障学校应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数量。
2. 物力保障学校应保证体育场地、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体育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3. 财力保障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经费,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组织体育活动等。
4. 政策保障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规定,建立健全健康体质管理制度。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制度
语文作为工具类学科,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有发展学生心智的作用。
写作是语文文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非常关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文章内容。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灵感,尽量挖掘感动点,要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性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所以,在作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交流,允许并尊重学生保留他们那些也许青涩,甚至有些偏执的情感体验。
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导”的准确性。
在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指导得当,不做过多渲染和铺垫。
清代王夫之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评价。
在进行作文点评时,教师要尽力言简意赅,切中文题。
对学生作文的巧妙构思,新颖立意,优美的语言,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进行鼓励和表扬,和学生一起共同赏析文中的精妙之处,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
此外,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
课程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也来源于社会。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贴近自然,产生写作的冲动和灵感。
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食堂、校办工厂及各类教学设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景观摩,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写作创造必要的条件,注入了必要的营养。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把学生优秀习作在班内或校内展示,或成立文学社,自办校刊,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体验的新鲜事物付诸笔端,还应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评论等。
这些方法可以既鼓励学生收集和积累书报资源,从中汲取营养,还可以开发和利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开拓知识空间。
可供作文教学的校外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社区,厂矿,农村,驻军部队等。
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大庆市为例,不仅有铁人纪念馆,油田科技馆,第一口油井这样的凝聚城市历史的建筑,还有儿童公园、龙凤湿地、黑鱼泡、连环湖滑雪场,红旗林场等自然名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厂矿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自然,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社会的责任,感受自然的美景,所见所感后,方能倾诉于笔端。
正如郭沫若所说:“上到口中,冷暖自知。
”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用生动的文笔,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
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的方法感知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主体的观察不仅停留在物象的外在形态,而且还会体验到它的内在神韵。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初绽之景,更把作者自己对初春的感受和体验都移入了本无情感的“红杏枝头”,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境界全出。
歌德说:“当敏锐的洞察力同善意和热爱相结合,就能探到人和世界的深处。
”在写作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用脑子去思考,我手写我心,写身边的事、身边的人,用心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才会激发
起学生对一草一木,对人生、国家的热爱。
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的文章有感而发,情真意切。
强化阅读,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人的生活范围和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社会和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各色各样的生活与人生。
我国古代就有“《文选》烂,秀才半”、“能读千赋则善赋”等说法,形象地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
大凡优秀的作品,本身都在告诉我们,文章应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
只有熟读、多读名人大家的作品,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才能学到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用于写作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培根在《论学问》中作过形象的比喻:“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即读书要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泛读求量,精读求质,只有正确处理好泛读与精读的关系,才能够构建起系统而广博的知识体系,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构建理论,系统学生的写作知识
现代写作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理论体系的学科,它以写作主体为研究中心,包括对写作行为、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写作技巧,乃至写作心理学、写作美学等一系列专业知识的研究和构建。
因而,大学写作课程开设目的和意义并不等同于以前的作文课。
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都不是针对简单的作文书写。
现代写作的教学任务,不仅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技能,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对训练内容进行科学设计,还要具有鉴别、测评、教授他人写作行为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