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探究走进课堂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让科学探究走进物理课堂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教学的发展。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
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之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的策略和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如何让探究更好的走进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呢?一、挖掘教材,诱发探究欲望物理教材所涉及的面相当广,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把隐藏在教材中的那些隐含的可供学生探究的源头给挖掘出来,组织探究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堂内的探究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按设计的计划进行。
另一类是课外探究活动。
这类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计划,并让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
明确他们所承担的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
要让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
同时,科学探究又是一种集体性的协作过程,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由学生个人来进行,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则应通过小组活动,甚至全班性的活动进行。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表现出对不同观点的尊重。
二、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有探究空间的教学方案在《密度》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分小组学习的形式。
发给每个小组两个形状、体积、表面颜色完全相同的铜块和铅块。
按照我课前站在学生角度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充分讨论区分这两个物体的方法,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任何方法,然后选择、分析和归纳出从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把它们区分开来,这种方法最严密和直观,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p=m/v。
让探究式学习走进课堂白雪峰(内蒙古兴安盟教学研究室,内蒙乌兰浩特137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呼唤探究式学习。
本文论述了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更新观念;注重策略;明确目标;提高实效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6)0320110203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白雪峰(6———),男,内蒙古兴安盟教学研究室主任。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对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从希罗多德开始,西方语言之Hist ory 、Hist oire 等词便有“研究”、“探索”之意,司马迁《报任安书》里也说:“网罗天下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一词,《词海》解释为“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即研究讨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探究”一词的解释是“探索追求”,探索,即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难,这说明“探究”是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追根溯源的方法。
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探究意识。
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培养训练出来的,没有科学探究方法指导的课题研究,往往容易成为“瞎子摸象”,甚至是无效的,而科学观念方法的建立和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反复体会。
一、更新观念,转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思想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以往的教与学的方式,它的实施意味着教师必须放弃或改变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某些固有的价值观、工作方式、教学技能、教学风格、个性特点,以适应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在实施探究学习的初期阶段,教师可能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给他们带来额外负担。
而且,有些教师仍把升学率作为教育所追求的惟一目标。
因此,要使教师真正投入到探究式学习当中去,首先要改变观念才会有自我更新知识的动力,才会在工作中不断的反思,进而不断地在实践中取得进步。
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绿洲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已获取的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化学,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实践科学探究的自留地,为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要探究。
一、探究——要处理好与接受的关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它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
从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发展而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
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互为条件。
勿庸置疑,我们掌握的绝大部分知识、技能、技巧都是接受性学习的结果,接受性学习功不可没。
今天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已走入死胡同,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加以淘汰,而是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地倚重接受性学习,并将这种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的惟一模式,而对探究性学习完全忽略或不加提倡。
现在我们强调基础教育中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适应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趋势,确立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应有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或完全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应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也包括自然学科基础的化学学科。
二、探究——应贯穿于化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1.以疑问为载体,激发学生展开科学探究的动力“学起于思,思起于凝。
”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基础。
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冥思苦想、百思不解或出现思维停滞的时候,正是开展科学探究的极佳机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好二件事,一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是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一、营造积极的探究氛围一个积极、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于尝试。
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这一单元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在不同的土壤中种植相同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
教师可以及时表扬这位学生的创新想法,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这个实验。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然后突然关掉,问学生:“为什么音乐停止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这样的情境会让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激发他们想要探究声音传播奥秘的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探究材料的选择和提供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和准备丰富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探究材料。
例如,在学习“电路”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电池、灯泡、导线、开关等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电路,探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时,可以准备不同材质、形状、大小的物体,如木块、铁块、塑料球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探究材料的结构性和层次性。
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材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材料的层次性则是指材料的难度和复杂度应该逐步递增,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如何将科学教育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教育和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将科学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将科学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 生活实例与数学结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例来引入数学概念和知识。
例如,通过讲解食物的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研究比例和百分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研究的实用性。
2. 实践探究与数学连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来探索数学规律。
例如,在测量长方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养实践探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数学问题与科学探究相结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通过给定球的重量和体积,让学生计算球的密度,并进行科学论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4. 多学科融合与数学教学教师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合作,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
例如,在物理学中研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时,可以与数学教师合作,引入相关数学概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5. 使用科技工具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科技工具来辅助数学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例如,通过使用数学软件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实验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数学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通过科技工具的应用,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融合科学教育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教师应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推动科学教育和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让探究性学习点亮小学科学课堂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思维。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体会:一、课始激发探究,创设有效情境创设情境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这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却要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
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
如我在教学《气体的热胀冷缩》时,上课开始先演示一个“喷泉”实验,即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烧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一米多高。
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也就激发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课中深入探究,形成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止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
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教师无法取代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
课中深入探究就是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深入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形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知识体系。
如我在教学《磁铁有磁性》一课时,先用魔术表演激发孩子学习探究本课的兴趣,然后根据本科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测、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从而得出磁铁能吸引铁制成的物体;继而又通过对各种硬币的探究,以及对教室里各种物体的探究得出判断一件物体是不是铁做的,最准确的方法还是使用磁铁;最后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住铁。
这一系列的知识理论形成,都是学生通过深入地进行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来的。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案例研究科学课堂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问题,促进他们的学科学习。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
一、案例一:植物的生长条件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通过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学生在组内自主讨论,提出了土壤、水分和阳光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接着,学生们利用小盆栽,在不同的环境中培育植物。
他们实验了在光照较强的和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在不同的浇水量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阳光、水分和土壤确实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这个案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案例二:能量传递与食物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能量传递与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
教师首先呈现一个食物链的图示,让学生分组探究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
学生们在小组中研究食物链,观察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他们通过观察并记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理解能量是如何在食物链中传递的。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传递的原理。
他们还发现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环节受到影响会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平衡。
三、案例三:物体的浮力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体的浮力。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能否在水中浮起?为什么?然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实验。
学生们在小组中讨论,提出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可能影响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然后,他们设计了几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学生科学探究课堂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科学知识,我们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开放的科学探究课堂环境。
一、课前准备在科学探究课堂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提前研读相关教材,了解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此外,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顺利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1. 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昆虫的身体被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呢?”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昆虫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原因。
2. 实验操作实验是科学探究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指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用不同长度的绳子摆放在悬挂的物体上,观察不同长度绳子对摆动的影响。
3. 数据分析在进行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方式,将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总结和展示科学探究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鼓励他们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进行展示。
例如,在学习化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酸、碱和中性物质的特点,并通过展示板或演示实验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师生互动和鼓励科学探究课堂中,师生互动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积极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在平常教学中,作为一名一线科学教师,我们常常碰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课堂纪律;课务紧张,一节课连着一节课;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一系列的问题常常导致的就是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探究不深入,或者只停留在表面的探究。
如何才能解决相关的教学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科学探究在课堂真正发生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探究的前提,更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这里的态度不仅仅是指学生对于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重视态度,也包括对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尊重意识。
学生往往认为不需要考试的学科都是副科,所以在心态往往不重视,上课随意插话,捣乱,不认真听讲,易开小差。
教师如何改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看法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科技产品的发明或科学在历史推动人类生活进步的方面入手,向学生阐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如汽车、飞机、电话的发明都离不开科学的进步。
另一方面,从学生年纪考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还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科学小故事,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秘密”“傅科制作傅科摆”等等。
多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端正学习科学的态度。
二、关注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科学教学,常常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学习,而实验探究,注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
纵观整个小学教育,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很少,再加上学生的生长环境,所以学生脑海中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如何让学生慢慢学会合作学习呢?我是这么做的。
在三年级接触新班级时,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我会把他们分成四个人一小组,一个班下来一共12个小组左右。
小组人数太多,会导致教师管理起来有很大难度。
怎样将班里任意四个人拼成一个小组呢?我会让学生抽签,抽到相同小动物图片的四个人,就组成一个小组。
在分完组后,还要在四个人中推选出一位相对积极主动的学生担任材料管理员,负责领取材料,提醒组员。
走进科学课堂进行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
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
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我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应做到:一、首先了解实验探究的目的、任务。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
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
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比黄豆圆一些。
如学习《运动前后》时,为了观测运动前后心跳、呼吸、脉搏的变化情况,鼓励学生设计观测方案,学生们兴趣高昂的积极讨论,想出把手放在鼻子下方感受呼吸频率,向医生学习用手测量脉搏跳动次数,用听诊器测心跳的方法。
科技走进课堂的好处作文“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给学生道理,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这种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更多时候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大量的题海练习,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是很难得到体现和发挥的。
而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服务。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教法和学法,为新型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在进行科技教育时,始终把科学课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把科学课的内涵延伸到课外科技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注重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成效显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
”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向往。
而科学课恰恰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自然奥秘的场所。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主动地学习并富有创造性。
首先,在科学课上,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服务者。
其次,在科学课上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准备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快乐,在做中学,寓教于乐。
如:制作叶脉标本、面包发霉了、绿豆发芽、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被压缩的空气、观察蚯蚓等等,我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学校实验室不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把抽象枯燥的课堂气氛变为生动而活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会兴趣倍增,迷上科学课。
有了课上浓厚的兴趣,老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学生会将这种意识、兴趣持续延伸到课外,会乐此不疲,主动意识会随之增强。
科学课堂“对话”,叩开探究之门科学课堂是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单向讲授知识,学生 passively 接收。
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更难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对话式探究”,通过开展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叩开探究之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对话式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科学是一门需要创新的学科,而创新的核心是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和进行实验。
通过对话式探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寻找答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提高其在科学探究和实验中的表现和成果。
对话式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 passively 接收。
通过对话式探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实验,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对话式探究是一种新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实践对话式探究的教学模式,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的乐园。
【2000字】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再次向我提问。
让科学探究走进课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探究真正走进课堂呢?
一、科学探究的灵活性
整天高喊实验教学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喊了几十年,但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
课堂还是由教师支配的,教师让学生听课、回答问题,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讨论……等等条条框框都是教师预先定好、划好的,学生只能在框子里打转,任何人也不敢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活动的时间很少。
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条目和知识灌输等教学目标上,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怎样的科学实验才是探究性的呢?我以三年级《磁铁的性质》为例来分析2种不同的案例。
《磁铁的性质》这一课的认知目标是:知道磁铁的4个性质。
不同的教法都能不同程度地达到认知目标的要求,但对于能力素质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不同教法达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教例一: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磁铁的4个特性:磁铁能吸铁;磁铁的两极磁性最强;磁铁的同性极相斥,异性极相吸;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然后让学生熟记这4个特性。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根据教材把知识灌输给了学生。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重结论、轻过程,只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教例二:教师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玩’磁铁,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发现磁铁的奥秘,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
然后分组实验,可以相互讨论。
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他们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磁铁,这里摸摸,那里碰碰,甚至可以拿着磁铁离座位去碰碰门、窗、黑板等。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
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
让没有发现磁铁这种性质的学生模仿刚才同学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
这个‘玩’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索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本课的认知目标要求。
以上两种不同的教例,体现不同的实验探究方式。
也是在不同的教育思想下形成的教学模式。
可以明显看出教例二中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实践,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自然规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教师是课前动了心思的,灵活的运用了教材。
二、科学探究的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实验活动内容的趣味性既决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决定了教师实验探究的成败。
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在调动了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科学探究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溶解现象》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糖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问: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我不作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把油、盐、面粉、粉笔末或一些自带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进行实验。
通过自己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兴趣高昂,人人参与。
又如:在教学《浮和沉》这一课时,我先把木块和石头放进水槽的底部,再请一位学生把清水倒入水槽,用手把浮起的木块按下,再放开,又把沉下的石头拿起再放下,让同学们观察沉与浮的现象。
学生见后跃跃欲试,参与的意识强烈。
为后面的学习实验开了个好头。
三、科学探究的的开放性
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更多的应是大自然。
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认识蚂蚁、蟋蟀,认识叶、花、果实,认识石头、到校园里去观察土壤等,都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探究科学。
这有助于拓宽科学探究的宽度。
四、科学探究的实施性
对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
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 。
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
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 。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
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
只要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探究性实验教学就能真正走进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