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法
- 格式:pdf
- 大小:317.74 KB
- 文档页数:1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孙思邈,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说你或不知,原来孙思邈是中国四大发明:火药的发明家。
在《丹经内伏硫黄》一书中,记述他用硝石、硫黄和木炭混在一起,制成火药。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後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後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a) 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後将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 (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後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後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耳聪目明法)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覆。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3.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4.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5. 耳常鼓(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覆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槽骨退化。
7.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8.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调心调心为养生之首。
心之平和,则五脏六腑皆安。
当去杂念,存善念,心宽体健,疾病自远。
二、调息呼吸为生命之本。
调息即调呼吸,使之深长细匀。
清晨吸清气,夜间吐浊气,肺腑自洁,身体健康。
三、调饮食饮食为养生之基。
饮食需定时定量,五味调和,不偏嗜。
食物要新鲜,避免生冷不洁,确保脾胃健康。
四、调睡眠睡眠乃恢复体力之时。
应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则精神焕发,身体强健。
五、调起居日常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外清洁整齐。
顺应季节变化增减衣物,避免过劳或过逸,使身体适应自然。
六、调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宜居之地,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有助于心情舒畅,身体康健。
七、调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但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伤害。
八、调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通过按摩、针灸等方法调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筋活络,防治疾病。
九、调气血气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调气血即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使气血流畅,充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十、调脏腑脏腑功能正常,则身体强健。
调脏腑即是通过饮食、药物、按摩等方法,使脏腑功能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十一、调精神精神饱满,则身体健康。
当避免过度思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使精神焕发。
十二、调智慧智慧使人明智,避免愚痴。
通过学习、思考等方式提升智慧,有助于明辨是非,避免过度烦恼,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十三、调道德道德高尚,则内心平静。
当培养仁爱之心,注重道德修养,使内心充满善良与美好,从而身体健康,长寿延年。
综上所述,孙思邈养生十三法涵盖了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与心灵,我们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的养生十要1.啬神。
即养生之术。
“夫养性者,欲所惊剞以成性,性自为善。
”性善则内外百病不起,灾祸无由以生。
性善即良好的道德修养。
他“身居乱世纷争之中,视功名利禄如粪土”。
啬神之要又须节制情志和七情以养神。
神者为心所主,七情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属五脏,过用则伤。
告诫人们“莫忧思,莫大怒,莫悲伤,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
”要做到“拼外援”以养神。
2.爱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爱气必须懂得精能化气,气有生精,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思过用必定耗气伤精的道理。
爱气还须通晓“依时摄生法则”,即使身体适合四季气候的变化,如冬季严寒,阳气内藏,不可作劳汗出,以免发泄阳气,有损健康。
所以要以食摄养以保气。
3.养形。
即重修身之道。
他说“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长生也。
”养形的要妙在于“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强调运动能使人气血流通,经脉和调。
但要避免过劳。
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只有重养形方能强身。
4.导引。
导引、按摩,吐纳、调气是孙思邈养生要妙的重要内容。
前者为健身体操,以动为主,后者为呼吸体操,以静为主,二者均属气功范畴,名动静气功。
导引调气可祛病延年。
5.言论。
养生须“从四正”(言行坐立),言为四正之首。
他强调“言最不得浮想妄想”。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思无邪”,只有心无邪念,言语才能得其“正”。
他要求人们“莫多言,多言则乏汽。
”“宜少语,少语则气得以充养。
”要做到慎言语以防耗气。
6.饮食。
他认为,饮食养生以节俭为第一要妙。
日常饮食,“每令节俭”。
如果贪图口味,多餐大饱,以致食后腹中彭亨短气,以致发生疾病。
他提倡“淡食”即饮食清淡,少用厚味辛辣油腻甘肥之物。
做到节饮食,以保平安。
7.房事。
他强调,男女之情乃人伦之常,不可强禁,也不可太放,为贵有节而已。
他提出成年已婚健康人,每月同房两次,每年24次,对身体最为有益。
也可根据年龄而定,如“人年20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物泄”做到房事有节,保天年。
闭目养生十三法。
1、闭目养心:在日常诸事纷扰、头昏脑胀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
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气血通达顺畅,心理平衡,情绪愉悦,头脑清晰,浑身轻松。
2、闭目降气:凡遇愤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难捺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情绪,离开是非之地,闭目思量。
同时用自己的双手食指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胸膛闷塞顿开,肝火胃气下降,躁怒平息,心情和缓。
3、闭目行悦:在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闭目独坐,尽量默忆,想象以往得意欢愉之事,即会觉得心神平衡,悲伤烦乱之情就会逐渐消失。
4、闭目卧思:人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为睁眼思维方式,第二为梦境思维方式,第三即是闭目思维方式。
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即卧而不寐,闭目臆想联翩。
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又处于充血、充氧状态。
如此,可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闭目消食:吃完饭后闭目休息10~30分钟,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
这对肝脏的保养,尤其是对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人们吃完饭(尤其是午饭,因为吃的一般都比较多)后,体内的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下,正常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肝脏的损害。
6、闭目赏乐:你可以常常闭目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
优美的旋律可增进大脑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7、闭目解乏:劳逸结合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当身体劳动累了,或读书、看报、写字疲乏的时候,不妨闭目静养片刻,这对迅速恢复精力和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
8、闭目释烦: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1.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各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
3.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
重复做10下。
(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
(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孙思邈的养生四少诀:言少心事少食少睡少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著有医学专著《千金要方》,被后世尊奉为“药王”。
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还非常重视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自己也收获101岁的高寿。
他在《孙思邈方书》中说过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
”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道理,适合我们学习。
1.少说话,以防损伤肺气现代社会处处需要沟通,工作中免不了随时接打电话、汇报请示,下了班很多人也喜欢聚会聊天、唱唱卡拉OK。
然而,成天说个不停会伤气,尤其是肺气和心气。
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消耗肺气容易使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
因此,适当放慢语速、少说些话,可保护、收敛肺气,给身体“节能”。
2.少思虑,避免气机郁结当前社会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不少人背负重压,心事重重,甚至吃不下、睡不着。
正所谓“思则气结”、“多思则神殆”,思虑过度容易导致气机郁结不行,进而引起疾病。
不妨顺应自然,不要反复纠结一些小事,更不可钻牛角尖,抱着乐观的心态解决问题。
3.少吃点,避免心气不足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人们吃得越来越好,很多人甚至以“吃货”自居。
然而,《古乐府》三叟诗中提出,“量腹节所受”是老人长寿的因素之一。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家也证实,吃“七分饱”有助养生。
吃太多容易导致气滞,使心气不足,增加肠胃负担,还会导致肥胖、高血脂等问题。
要做到七分饱,必须细嚼慢咽,在“似饱非饱”时马上撂筷子。
4.少赖床,以防气血不畅许多上班族平时工作累,周末喜欢睡懒觉;也有人因工作压力、生活琐事等心烦意乱,夜不能寐。
中医认为,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睡多睡少对身体都没有好处。
孙思邈还说过:“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睡得太多、缺乏活动,会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骨脆弱,脏腑功能减退。
最好保持规律的作息,睡前不宜运动,也不宜大喜大悲,可以适当静坐、散步,或听点舒缓的音乐等,使身体渐入佳“静”。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以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
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說你或不知,原來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火藥的發明家。
在《丹經內伏硫黃》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黃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又名耳聰明法。
1.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
早晚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2. 目常運(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3.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
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圍繞上下顎轉動。
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時,盡量想象將口水帶到下丹田。
從現代科學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調和荷爾蒙分泌,因此經常做這動作,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5. 耳常鼓(a) 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
重覆做10下。
(b) 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摺,雙手食指壓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10下,卜卜有聲。
孙思邈六字养生诀2009-07-04 10:15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收治病健身的功效。
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肾病,妇科杂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
现将此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式: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而舌舐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每变换一个字都以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以多站一会,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呼吸法:自然顺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二阴)。
收小腹,缩肾(环跳穴处肌肉内缩),体重后稳至脚跟,脚趾轻微点地;呼气时,两唇轻合,舌舐上腭,全身放松,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它的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实行阴阳转换。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这时采用自然呼吸。
具体作法是两臂从侧前方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转腕使手心翻向上,同时旋臂屈肘使指尖向上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两手指相对应。
两手的指尖不要接触,两手向内转动时手指明尖高度不超过眉毛,然后似按球状徐徐在胸前下落至小腹前着腕下沉,松腕恢复预备式。
一:“嘘”字功养肝。
发音:“嘘”(XU阴平)读需。
口型: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抽,舌的两边向中间微微卷起,牙齿露有微缝,向外吐气动作:两手重叠于小腹之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子则相反)内外劳宫穴相对,以下手的鱼际穴压在脐下边沿上,开始呼气并念“嘘”。
两眼随吐气念字慢慢尽力瞪圆。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药王孙思邈是一个上寿之人,据说他活了141岁。
他是如何获得长寿的呢?原因之一就是他每天都做养生十三法。
有养生专家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习练,现归纳出如下13种药王养生秘诀:1、发常梳。
将双手掌互搓数次,令掌心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用手疏头发,经后脑至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疏头动作,可以明目,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目常运。
第一个方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用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方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二个方法是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在眼部。
这两个方法可强化眼睛的功能,对眼疾及近视有调节的作用。
3、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右侧臼齿,各3050次。
叩齿时,不用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叩。
叩齿一面方面可锻炼自己的精神集中的能力,一方面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退化。
4、漱玉津。
口微微闭合,舌头从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士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转,不过,方向转反了也没有关系)转三圈;然后舌尖点依次点下鄂、上颚和门齿缝50次(过去讲72次)。
点下颚时意念点到肚脐和命门连线的中间或靠后一点点,点上颚时要点到头顶百会。
点完之后,口里会有许多唾液,这是先用唾液漱漱(人安静之后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次下咽。
第一次下咽是想着从身体中间直接送到命门;第二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左边(女士从右边)划个弧线到命门;第三次下咽时要想着从右边(女士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经常做这种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1. 饮食调理:孙思邈强调饮食调理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及高热量食物。
2. 调节作息:孙思邈主张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孙思邈建议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4. 气功养生:孙思邈提倡练习气功,对于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
5. 精神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养生同样至关重要,孙思邈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来调节心情。
6. 中草药调理:孙思邈主张食疗和草药调理,他认为中草药对于强身健体有很大作用。
7. 养生按摩:孙思邈倡导定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
8. 精神养生:孙思邈认为精神修养同样重要,他推崇读书、诗词、绘画等方式来养护心灵。
9. 常题万愈方:孙思邈认为预防胜于治疗,他主张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
10. 定期体检:孙思邈主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调理和治疗。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孙思邈养生十三式简述》
1,扭膝盖。
身体微下蹲,两膝靠拢,两手按在膝上左右扭动20次。
2,常搓脸。
双手先搓热再搓脸,力度适当,上下搓50次。
3,梳头。
手搓热,十指由额头起向头顶到后颈部,梳若干次。
4,摇头。
动作要缓慢,合眼低头,先顺时针摇几圈,再反过来摇几圈。
5,捏耳。
手指在耳朵上下轻捏,感到发热,再用双手捂住耳朵,按住,抬起,反复几次。
6,叩齿。
牙齿不停上下咬合,注意前后牙都叩到,几十到几百次。
7,吞津。
舌头在口腔内慢慢搅动,牙齿内外,上下腔,都搅几遍,会有津液分泌,然后把津液分三次用力吞下。
8,提肛。
随时可以做,不拘次数。
9,散步。
按条件来,时间、速度、路程长短,适度。
10,转睛。
双手搓热,捂一会双眼。
然后,双眼向下看,再左看、上看、右看,一周完成再反向转睛。
反复几次。
11,扭腰。
双手叉腰,前后、左右,轻轻扭动。
次数不限,动作要缓慢,幅度要适当。
12,推腹。
仰卧床上,双手搓热,由上而下推腹,几十到几百次。
也有揉腹的,双手叠合放腹部,先顺时针围绕肚脐转动60次,再反时针转动60次。
二者选其一即可。
13,搓脚。
蜷腿,以手搓脚底、脚趾、脚面、脚踝,也可连带搓一搓小腿。
以上十三式,只要坚持下来,必有保健功效。
——2021.2.9暮色苍松整理。
2014年8月18日星期一资料来自网络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目明法。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00多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目常运(1)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2)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1)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反方向再做一下。
(2)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在口腔内,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5. 耳常鼓(1)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2)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面常洗(1)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2)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介绍_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介绍孙思邈养生六字诀是一套以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主要是在呼气时,通过用口呼吸的配合疏通和调节经络和气血,排除身体内所对应的致命邪气,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孙思邈养生六字诀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孙思邈养生六字诀介绍孙思邈养生六字诀是一套以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主要是在呼气时,通过用口呼吸的配合疏通和调节经络和气血,排除身体内所对应的致命邪气,已收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对冠心病,高血压或低血压,肝肠炎,气管炎等多方面疾病,甚至对癌症都取得了重大的治疗效果。
孙思邈据传享年102或141岁,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岁老人,他的养生六字诀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健体,方法简单实用,后来又被称为《太上玉轴养生六字气决》或《六字延寿决》等。
这是孙思邈根据养生家陶弘景《六字气决》改编的,也经过他自己的养生时间,这才流传下来的保健养生方法。
这套六字养生诀主要分为平时练法和四季练法。
平时练法分站式动练法、站式静练法和坐式静练法三种。
主要是以依次练习“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为方法,而其中“嘘”字功养肝,对于肝脏虚火旺盛,食欲不振,以及眼睛干涩,头晕目眩都有作用。
“呵”字决补心。
对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等有功效。
“呼”字健脾。
可以治疗脾虚,腹泻腹胀、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
“哂”字润肺,可治疗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等呼吸疾病。
“吹”字强肾。
男子腰腿无力女子宫寒等都有疗效。
“嘻”字理三焦。
主要可对耳鸣、眩晕、喉痛、小便不利有功效。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介绍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养生之术非常有名,据说孙思邈活了141岁,是古代追尾长寿的人,人们对他的养生之术非常感兴趣,那么今天小编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发常梳,就是说将手掌搓热然后从前额慢慢经过后脑扫向颈部。
每天分早晚做10次。
这样做的目的可明目祛风,对脑部、耳部都有保健作用。
目常用首先是将手心搓热,敷在眼部几秒,还有就是闭眼再睁开眼睛,眼珠以左上右下打转,重复3次,这样可以强化眼睛。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近日身體違和,熱心老友寄來古方,一讀之下,發覺原來從小自不同管道已學了十之八九,只是未曾有恆習用,也不知出處,今天架起老花鏡@@,一一補註。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孫天醫,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亦是氣功養生的實踐家。
他在西魏時代出生,相傳他活到14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
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隋唐時曾推拒當官,唐太宗更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
不過,更為出名的,是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不說你或不知,原來孫思邈是中國四大發明:火藥的發明家。
在《丹經內伏硫黃》一書中,記述他用硝石、硫黃和木炭混在一起,製成火藥。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又名耳聰明法1. 髮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
早晚做10次。
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經常做這動作,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 所以從小抓頭的人頭髮比較多,蠢人常抓頭,頭髮也比較多... 一笑。
2. 目常運(a) 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覆3次。
(b) 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
這動作可以強化眼睛,糾正近視和懶視。
@@: 所以目不轉睛的書蟲和機精眼睛最差。
3.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須發出聲響。
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
這動作可以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 吾家老頭子今年七十,有練此功,牙齒健康。
唔...証明此對老不脫牙有助。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
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裏,圍繞上下顎轉動。
孙思邈的“⼗⼆”养⽣诀
孙思邈的“⼗⼆”养⽣诀
孙思邈是随唐时代著名的医学家,中国传统⽼年医学的奠基⼈之⼀。
为便于推⼴养⽣经验,在总结养⽣理论和实践时,孙思邈嵌⼊了⼀定规律的数字。
“⼗⼆不”:孙思邈认为,养⽣必须抛弃⽇常⽣活中不利于健康的⾏为⽅式。
他提出“⼗⼆不”:“是以养性之⼠,唾不⾄远,⾏不疾步,⽿不极听,⽬不极视,坐不久处,⽴不⾄疲,卧不⾄(?),先寒⽽⾐,先热⽽解。
不欲极饥⽽⾷,⾷不过饱;不欲极渴⽽饮,饮不欲过多。
”当是“饮⾷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作劳”。
“⼗⼆少”:孙思邈归纳总结了养⽣“⼗⼆少”,他说:“养摄⽣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认为“⾏此⼗⼆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多”:孙思邈在倡导“⼗⼆少”的同时,还提出反对“⼗⼆多”。
他说:“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神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欢。
”在此基础上,希望⼈们“莫忧思,莫⼤怒,莫悲愁,莫⼤惧,莫跳踉,莫多⾔,莫⼤笑。
”
“⼗⼆伤”:孙思邈告诫⼈们:“深忧重悲伤也,悲哀憔悴伤也,喜怒过度伤也,汲汲所欲伤也,戚戚所患伤也,久谈⾔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强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即卧伤也,跳⾜喘乏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养⽣贵在避免对⼈体⾝⼼健康可能造成伤害的⼀切不利因素。
倘若“积伤⾄尽,尽则早亡”。
摘⾃《益寿⽂摘》2012/11⽉合订本第33页(摘⾃《长寿家园》2012年第10期)2012年12⽉27⽇星期四打印发表。
养⽣⼗三法(动画⽰范)药王孙思邈养⽣⼗三法⼤家对于药王孙思邈了解吗?据史料记载,孙思邈⼀直活到141岁,是历史上最长寿的医⽣。
它是怎样拥有长寿的呢?其实最⼤的原因就是他每天都会会做的养⽣⼗三法,这套养⽣法不但能够延年益寿,⽽且对于很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
下⾯为⼤家⽤动画⽰范⼀下,药王孙思邈这套养⽣⼗三法!发常梳针对:头痛、⽿鸣操作⽅法:将双⼿掌互搓数次,令掌⼼发热,然后10指向后,由前额开始⽤⼿疏头发,经后脑回颈部。
早晚各做数次。
作⽤功效:头部有很多重要的⽳位,可以明⽬,预防头痛、⽿鸣等。
⽬常运针对:近视、缓解眼睛疲劳操作⽅法:第⼀个⽅法是——合眼或闭眼均可,⽤眼珠转圈,先左、上、右、下顺时针⽅向转;然后眼珠逆时针转圈。
重复3次。
第⼆个⽅法是——搓⼿36下,将发热的掌⼼敷在眼部。
作⽤功效:可明⽬、治疗近视、缓解眼睛疲劳,尤其适⽤于经常玩⼿机,视⼒疲劳的⼈。
齿常叩针对:⽛痛、蛀⽛操作⽅法:我们把嘴慢慢的闭上,以此进⾏叩门齿、每个动作30~50次,但是不要⽤太⼤的⼒⽓哦,我们在叩门齿的时候必须出声⾳。
作⽤功效:轻轻的叩,这个动作能够给起到加强肠胃吸收,防⽌⽛痛、蛀⽛和⽛退化的作⽤。
漱⽟津(⽟津即⼝⽔)针对:延年益寿、健胃肠操作⽅法:(1)⼝微微合上,将⾆头伸出⽛齿外,由上⾯开始,向左慢慢转动,⼀共转12圈,然后将⼝⽔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开始,反⽅向再做⼀下。
(2)⼝微微合上,这次⾆头不在⽛齿外边,⽽在⼝腔⾥,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然后再反⽅向做⼀次。
吞⼝⽔时,尽量想象将⼝⽔带到下丹⽥。
作⽤功效:“唾为肾之液”,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常⿎针对:提⾼听⼒、记忆⼒操作⽅法:⼿掌掩双⽿,⽤⼒向内压,然后放⼿,应该有“扑”的⼀声,重复做10下。
作⽤功效: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常洗针对:美容、去皱纹操作⽅法:搓⼿36下,暖⼿以后上下扫⾯。
作⽤功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