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学科
一、学科介绍
1、学科专业介绍。历史教学与课程论是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本学科以历史教育史、历史教师教育、历史比较教育、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课程教法和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实践,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构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便服务中学历史教学。
本专业是海南省惟一历史学专业硕士点之一,其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本专业现有专业实习基地2个,教育实习基地4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有南海区域研究生中心和琼属华侨华人研究中心2个。近几年来本专业导师已参与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目前在研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完成和在研《高校世界史学科体系改革理论研究》、《构建为基础教育服务体系研究》和《河南师范类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研究》等教学课题多项,本专业导师先后出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中学课程教学研究·历史》等教学相关的专著若干;先后发表《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试析义务教育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特点》等教学论文10余篇,受到同行的好评。本专业一直承担海南省历史学科的中学教师师资培训,导师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有能力完成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研究方向介绍。本研究方向围绕中学历史教学与课程而进行,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历史教法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紧密联系基础历史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旨在系统地总结当前国际、国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自身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理论体系。
作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5101)
一、学科简介
作物专业是海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也是统一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最早的学科,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从1958年建校时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我国唯一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面向包括海南在内的中国热区进行科研、服务和人才的重要学科点。作物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为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高产优质协调机理与栽培调控机制、环境友好与作物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等。学科注重“作物、环境、技术的系统结合”,利用作物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形成高效生态安全配套的现代高新技术,促进常规栽培与育种技术的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海南热区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热带作物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现拥有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海南省作物栽培学重点学科。学科师资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总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
二、培养目标
培养在作物种植、生产与管理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作物种植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品学兼优的作物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课程考核管理规程
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考核既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既可以反映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程度,也可以反映了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考核管理,严格考核程序,严肃考场纪律,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章考试命题
第一条命题原则
1.试题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主要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
3.试题应避免出现学术上尚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条命题要求
1.各教学单位应加强对命题工作的领导,根据教考分离的原则,组织好本单位有关考试课程的命题工作。命题小组或命题教师应由教学经验丰富、并且近期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一般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2.公共必修课考试采取统一命题;各专业课程考试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命题;教学内容、学时、进度相同的课程一般应实行统一命题考试。
3.笔试题一般应由记忆、理解、应用三部分构成。三部分比例大致相当。试题中应避免怪题和偏题。试题中应有一部份以测试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深度和融会贯通、独立思考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4.试题题意要清晰明确,文字准确简练,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必要的原始数据和资料,须在试题中提供。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各教学单位应建立试卷库或试题库,并尽量采用试题库随机命题。
6.命题时,应同时确定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每道题的分数须在试卷上注明。正确答案所涉及内容不应有争议,答案要科学、合理、用词准确。
研究生大纲
摘要:
一、引言
1.研究生教育的背景和重要性
2.研究生大纲的作用和目的
二、研究生大纲概述
1.研究生大纲的定义和分类
2.研究生大纲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生课程设置
1.公共课程
2.专业课程
3.选修课程
四、研究生培养方案
1.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2.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研究生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
1.实践教学环节
2.科研能力培养措施
六、研究生毕业要求与评价标准
1.毕业要求
2.评价标准
七、结论
1.研究生大纲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2.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正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阶段,研究生大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本文将从研究生大纲的概述、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毕业要求与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广大研究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教育的背景和重要性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生大纲作为指导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文件,对于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生大纲概述
研究生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的。它主要包括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毕业要求与评价标准等内容。研究生大纲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教育体系,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研究生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则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方
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名称:水产养殖学
学院:海洋学院
2014年11月21日
目录
《生物学》教学大纲 (1)
《水生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5)
《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0)
《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大纲 (14)
《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 (19)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23)
《养殖水化学》教学大纲 (26)
《普通生态学》理论教学大纲 (30)
《生物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 (37)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41)
《鱼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45)
《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55)
《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理论教学大纲 (60)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64)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 (72)
《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理论教学大纲 (79)
《水产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85)
《生物饵料培养学》理论教学大纲 (92)
《海藻栽培学》理论教学大纲 (97)
《贝类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1028)
《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学
课程名称(英文):Biology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教材名称:《普通生物学》,顾德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自编实验教材《水产养殖综合实验指导书》
开设学期:1年级第1学期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等
先修课程:初中《生理卫生》、高中《生物学》
课程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
课程学分:3.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生物学》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生物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讨论稿)
为了规范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课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使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课程设置原则
1、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体现教育层次。为硕士生开设的课程应能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培养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博士生开设的课程应能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使他们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2、各教育层次的课程体系要体现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宽广度和纵深度,课程教学内容应具有学科前沿性。但应避免一些内容较少的高新科研技术类理论知识作为课程单独开出,可以列入各专业的文献综述或Seminar 中作为专题报告。
3、课程的开设应遵循按需设课、避免因人设课。
二、课程教学管理
1、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需要开设未列入培养方案的新课程,须经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所在学院分管领导审核,报研究生处批准。只有通过审批同意开设的课程方可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
2、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处负责组织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学位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课程的教学。
4、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在每学期结束前一个月,由各教学单位根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下学期研究生教学计划,并报研究生处备案。公共课由研究生处与开课单位根据教学计划共同负责安排,专业课由各教学单位根据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负责安排,并报研究生处备案,应避免与公共课冲突。一般应在学期结束前 1 周安排好下一学期的课程表。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4、身心健康,吃苦耐劳,勤奋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以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在以下3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1、作物栽培生理生态:主要研究群体结构、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对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营养生理、逆境生理等研究,揭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与机理。
2、作物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热带北缘地区的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栽培技术及其生产模式。
3、土壤肥力与养分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热带土壤肥力特征及可持续利用,热带地区土壤培肥的机理和措施,栽培作物的营养规律与需肥特性,作物高产、高效、优质的养分综合管理技术。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个别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须按规定提出延长学习年限的书面报告,经研究生处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在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延长学习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一、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等构成合理,以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介绍
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方式进行培养。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其校内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注:1、课程性质需说明是否学位廛。
2.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留研究生处,一份交学院;
3.学科负责人指;公共课为对口第或教研室主任;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为学位点负责人;专业选修课为方向负责人。
4.考核方式指:考查或考试,课堂笔试或写论文(或两者结合)。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教学大
纲
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研究生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探讨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深入了解地理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地理学教学实践。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 理解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2. 掌握地理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熟悉地理教学的不同模式和策略。
4. 运用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实践。
三、课程内容
1. 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综述
- 地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地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 地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 地理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 不同类型地理课程的设计要点
- 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3. 地理课程教材与资源
- 地理教材的选择与评价
- 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地理教材与资源的更新与创新
4. 地理教学模式与策略
- 地理教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 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
- 地理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研究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地理教学案例,探讨不同教学模式
与策略的优缺点,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地理教学理论。
4. 课程实践:安排地理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设
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
1. 学生参与度(20%):课堂讨论、问题提问、课堂小测验等。
《物理化学B》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气体(4学时)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
•掌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
•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临界现象。
•掌握饱和蒸气压概念。
•理解范德华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及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真实气体
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范德华方程.真实气体的液化(C02的p-V图)、临界现象、临界参数。
3. 对应状态原理及压缩因子图
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用压缩因子图进行普遍化计算。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
•理解系统与环境、状态、过程、状态函数与途径函数等基本概念,了解可逆过程的概念。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理解功、热、热力学能、焓、热容、摩尔相变焓、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等概念。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纯P V T 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中的应用,掌握计算各种过程的功、热、热力学能变、焓变的方法。
1、基本概念及术语
系统、环境、性质、状态、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途径。
2、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热、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焓。
3、可逆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可逆过程、恒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
4、热容
平均热容、真热容。定压摩尔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p,m与Cv,m的关系。
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理想气体的热容差,理想气体的恒温、恒压、恒容与绝热过程。
6、相变焓
7、标准摩尔反应焓
反应进度,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招生简章
一、学科介绍
1、学科专业介绍。历史教学与课程论是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本学科以历史教育史、历史教师教育、历史比较教育、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课程教法和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实践,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构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便服务中学历史教学。
本专业是海南省惟一历史学专业硕士点之一,其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本专业现有专业实习基地2个,教育实习基地4个,省级精品课程1个;有南海区域研究生中心和琼属华侨华人研究中心2个。近几年来本专业导师已参与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委员会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目前在研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完成和在研《高校世界史学科体系改革理论研究》、《构建为基础教育服务体系研究》和《河南师范类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研究》等教学课题多项,本专业导师先后出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中学课程教学研究·历史》等教学相关的专著若干;先后发表《世界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试析义务教育历史课标(2011年版)的特点》等教学论文10余篇,受到同行的好评。本专业一直承担海南省历史学科的中学教师师资培训,导师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有能力完成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研究方向介绍。本研究方向围绕中学历史教学与课程而进行,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中学历史教法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紧密联系基础历史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旨在系统地总结当前国际、国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自身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理论体系。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此页可加附页
注:1、课程性质需说明是否学位课。
2、学科负责人指:公共课为对口系或教研室主任;专业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为学位点负责人;专业选修课为方向负责人。
3、考核方式指:考试或考查,课堂笔试或写论文(或两者结合)。
4、本表一式二份,由编制教师在开学第一周内填报送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一份,报研究生处备案一份。
海南大学
2007----2008学年度第2学期研究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海商法(Maritime Law)报送时间:2008年2月20日学科:法学专业:2006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法学
所在学院:法学院学科负责人:主讲教师(职称):邹立刚(教授)辅导教师(职称):试验教师(职称):
采用教材:司玉琢主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006年第4次印刷。
教学进度安排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
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
1、学科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所需要的金融学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下,认真研究现代金融学发展的前沿理论,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既能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联系实际,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的实践工作,具备独立的研究、决策、管理、运营和创新的能力,并精通英语,能熟练地用英语从事相关的金融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和人民,遵纪守法、诚实正直、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够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谦虚谨慎,理论联系实际,养成孜孜求索、不断进取的优良学风。
3.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管理等方向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了解现代金融行业发展动态和学科研究前沿问题,能运用本学科理论和相关知识独立从事金融业的政策研究和业务运营,能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4.精通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并能直接用该语言熟练从事国际金融和跨国投资业务;有较强的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坚持体育锻炼,有强健的体魄,注重品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研究方向
(一)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