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课题听课安排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数学教案听课纪律
一、听课准备:
1、准时进入教室,按时带齐用品,包括课本、笔记本、铅笔、橡皮等。
2、手机静音或关机,不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3、安静入座,不做无关动作,不影响他人听课。
二、听课过程:
1、认真听讲,保持专心,不私自交谈,不打哈欠。
2、积极思考,有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不私自大声嘈杂。
3、做好笔记,重点内容务必记下,不在课堂上睡觉、打瞌睡。
4、不进行其他与课程无关的活动,不在课堂上吃东西、喝水。
三、课后复习:
1、整理课堂笔记,复习课堂内容,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积极完成作业,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到课前准备。
3、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听课态度:
1、尊重老师,听取老师的教导,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2、不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发表不当言论,不损害老师的教学形象。
3、不利用听课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保持专心听课。
以上是高中数学教案听课纪律范本,希望同学们能够遵守听课纪律,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祝大家学习进步!。
教师实习听课是⼀项必不可少的实习内容,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资料,是课后进⾏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听课记录,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听课记录篇1 ⼀、导⼊新课 1.师⽣谈话,交流有关国旗的知识。
师:每周⼀,⽼师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中都会感到⼀种神圣和激动,谁给⼤家介绍⼀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国旗的知识? 2.引出国旗规格问题。
让学⽣读兔博⼠⽹站的内容。
3.估计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
⼆、新课学习 1.结合学校所挂国旗的规格写出长和宽的⽐。
2.化简所写的⽐,并交流结果。
3.由长和宽的⽐类推宽和长的⽐。
长和宽的最简⽐是3:2,反过来,宽和长的⽐就是2:3了,他们是有关联的。
4.任选两种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师:对,同学们看⽹站中给我们提供了五种规格的国旗,我们现在就从中任选两种,分别求出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
学⽣在练习本上试作。
5.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汇报⾃⼰的发现。
交流中,教师把学⽣所求的⽐值按“长和宽的⽐值”“宽和长的⽐值”分类板书,⽅便引导学⽣观察计算结果 6.引导学⽣观察写出的⽐和⽐值,找出发现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任选了两种不同规格的国旗,分别求出了长和宽或宽和长的⽐值,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7.认识⽐例,通过两个⽐的⽐值相等,把两个⽐⽤等号联起来,建⽴⽐例的数学模型。
我们就可以把⽐值相等的两个⽐⽤等号连接,写成下⾯的形式如: 240:160=144:96= 师:(板书)好,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例(板书)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例吗? 8.认识⽐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组成⽐例的四个数叫做⽐例的项。
两端的项叫做⽐例的外项,中间的项叫做⽐例的内项。
⽐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试⼀试问题,让学⽣⽤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
认识⽐例的基本性质。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X月X日上午在X年级X班开展了一次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活动过程1. 听课本次听课活动,教研组邀请了X年级的X老师授课,课题为《X年级X班》。
在课前,X老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为学生呈现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
课堂上,X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X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X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和帮助。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针对X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首先,大家肯定了X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清晰,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针对X老师的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
(2)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秩序。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交流在评课环节结束后,教研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听课活动,收获颇丰。
同时,针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本次数学教研组活动听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听课、评课、交流等形式,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总结:1. 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教研活动有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研活动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方向。
数学教研组课题活动方案【精选7篇】数学教研组课题活动方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仍然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断深入课改实验,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潜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标:1、以党的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带给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3、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
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构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4、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潜力。
5、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督促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研措施:(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
提倡每位教师本学期在小组里讲一节公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用心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
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透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
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坚持推行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常规考核,收集、整理优质课件资料,并及时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落在实处。
(二)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科学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初高中听课教案数学
教学内容:初高中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3.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30分钟)
1. 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结合具体例题展示解题方法;
2. 逐步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带领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分组或个人练习课堂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引导讨论思考;
3. 老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应的作业练习,巩固当堂所学;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和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或指导,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数学教研组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1. 活动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数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计划组织一次数学教研组专题活动。
2. 活动目标
1. 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其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2. 分析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3.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活动内容
1. 专题讨论: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
2. 经验分享: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共同分析和评价教学方法和效果。
4. 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形成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和改进方案。
4.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
5. 活动组织和参与人员
活动组织者:数学教研组
活动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6. 活动筹备和实施
1. 筹备阶段:确定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活动计划和日程安排,通知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2.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计划和日程安排,开展活动,记录活动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7. 活动评估和反馈
活动结束后,组织成员进行活动评估和反馈,总结活动成果和改进意见,形成活动报告,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以上是数学教研组专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希望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共同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X月X日上午开展了数学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 通过反思,引导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活动共听课两节,分别为X年级X班数学课和X年级X班数学课。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3. 反思:评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
四、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1)第一节数学课:X年级X班数学课本节课由X老师执教,课题为《分数的意义》。
X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上,X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数的概念。
(2)第二节数学课:X年级X班数学课本节课由Y老师执教,课题为《三角形内角和》。
Y老师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课堂上,Y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2. 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评价。
以下为部分评价内容:(1)X老师的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X老师的不足:1. 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2. 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
(3)Y老师的优点:1. 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2.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主题:小学数学听课教案目标:1. 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情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 掌握小学生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3. 培养对数学教育的热爱,增强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听课安排:确定听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 观察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氛围等方面。
3. 分析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
4. 反思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差距,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一、听课安排(5分钟)1. 提前与授课教师联系,了解听课内容,确保听课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听课时间、地点,提前到达听课现场。
二、观察教学(20分钟)1. 观察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专注、积极,能否跟上教学进度。
3. 观察课堂氛围:是否民主、和谐,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良好。
三、分析教学(15分钟)1. 分析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与课程标准是否相符。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分析教学内容:是否严谨、丰富,能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4. 分析教学评价:是否公正、合理,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教学(10分钟)1. 对比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差距和不足。
2. 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教学评价:1. 听课笔记:记录听课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和建议。
2. 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总结听课经验。
3. 交流分享:与其他教师交流听课心得,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小学数学听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要注重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5日开展了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与。
本次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二、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听评课活动共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以下是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1)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张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课题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李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以下是评课的主要内容:(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两位教师都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注重解决教学重难点。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两位教师都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两位教师都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教学评价及时、到位。
两位教师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不足:1. 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在讲解过程中,部分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2. 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些环节讲解过多,导致其他环节的教学时间不足。
3.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
数学教研组规章制度一、教研组成员基本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投身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
2、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研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二、备课制度1、集体备课(1)每周定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2)主备人提前准备好详细的备课教案,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讲解和分析。
(3)备课组成员认真倾听主备人的讲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备课教案。
2、个人备课(1)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备课。
(2)个人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教师要提前一周完成个人备课,写好详细的教学教案。
三、教学常规制度1、课堂教学(1)教师要提前到达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2)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作业布置与批改(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2)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和纠正。
(3)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总结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辅导学生(1)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料和辅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特长。
4、考试与评价(1)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考试,严格考试纪律。
(2)认真批改学生的试卷,做好考试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初中数学听课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2. 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平方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意义。
2. 提问:那么,什么是平方根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方根的定义。
2. 举例说明平方根的求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对平方根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几位学生上台板书,讲解答案和解题过程。
3.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选取小组代表进行解答,总结解题思路。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 强调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平方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让学生掌握了平方根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题,加深了对平方根的理解。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运用平方根的知识。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此外,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角。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折角的实践活动,探索角的本质特征和大小比较方法。
课堂上还进行了课本练和角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
通过充分利用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让研究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后,通过总结全课和布置作业,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并在家中进一步探索。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他们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研究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3.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图画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通过小组活动和汇报,引导学生分类图形,并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4.在小数乘法的课堂中,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其意义,进行小组讨论算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听课时间:1课时听课人:小学数学教师一、引入问题教师通过一道实际问题引入课题:“XXX买了1/2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初中数学7年级听课记录很多人都不知道听课记录吧,没关系,下面和一起来看了解吧!听课课题《圆柱的体积》听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一个长方体的钢锭通过锻造形成一个与长方体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具。
)师: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两个物体的体积是一样的。
师:比较这两个物体,它们还有什么是相同的?生:这两容器的高也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有关。
]师: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怎样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新课学习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怎样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我想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高得到呢?)师:对啊!我们是不是也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沿着圆柱底面扇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如果我们把这相等的16块分成32块,64块,或更多,,那么拼成的立体图形就……(学生回答: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更接近于长方体的演示过程。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媒体操作:点击后出现: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再点击出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例题。
(1)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师:为什么杯子的数据要从里面测量?(2)学生尝试完成例题。
①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②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502.4大于498,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计划第一篇: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计划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数学教研组听评课计划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上课、听课、评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
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优点,并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老师之间更好地互相切磋教技,改进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现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制定的听评课计划的要求,引领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听评课的注意事项(一)、听课的注意事项1、听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
教师之间要坚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2、听课前原则上应自行先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导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听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听课过程要做好记录,听课后要写好评议,不能只听不评。
3、听课过程中,尊重讲课老师,认真听讲,不与其它老师谈话,不得在课堂上议论探讨,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
4、听课后,讲课者要积极主动向听讲者征求意见,虚习学习,改进教学,听课者要客观求实,做到公正评价。
5、听课内容要求:①“听”教学思想:教学思想、学科思想是否明确科学,是否充分体现课改理念;②“听”目标设计:是否遵循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是否恰当;③“听”教法、学法: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否充分体现,是否将知识操作化,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媒体及课件运用是否合理、科学、有效;④“听”教学结构:教路学路是否科学、明晰、流畅,问题(目标)生成是否科学,是否形成课前预习尝试探究→课中参与体验、感悟→课后拓展的教学流程,教学容量、课堂节奏,时段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板书是否简明科学、美观工整,具有信号导向作用;⑤“听”教学效果:是否充分体现主体发展意识,最优化教学意识和反思性教学意识,教学交往、师生互动、信息反馈是否多元多维,学生活动与练习安排是否科学有效,问题升华是否合理有特色。
数学听课记录苏教版数学听课记录(精选10篇)听课是一门科学,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听课记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听课记录篇1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数学备课组活动计划活动名称: 数学备课组活动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和备课水平2.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3. 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活动时间:此次数学备课组活动将安排为每周一次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共计进行10次活动,共计20小时。
活动内容:1. 第一次活动: 回顾数学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讨论不同老师的备课方法和体会。
2. 第二次活动: 分享和讨论教材选择和使用的经验,对教材进行评估和调整。
3. 第三次活动: 探索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的使用,如数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
4. 第四次活动: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讨论教学策略和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5. 第五次活动: 分享和讨论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6. 第六次活动: 讨论评估和反馈的重要性,分享和讨论各种评估方法和工具。
7. 第七次活动: 分享和讨论课堂管理和纪律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策略。
8. 第八次活动: 探讨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讨论解决家长关注的问题。
9. 第九次活动: 分享和讨论不同年级和课程难点的教学经验,互相借鉴和学习。
10. 第十次活动: 总结活动成果,制定下一步的个人和集体发展计划,展望未来发展。
活动形式:1. 讨论会: 就某个话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倡导开放式思维和互相启发。
2. 分组讨论: 将教师分成小组,就特定的课程或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3. 专家分享: 邀请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分享,提供专业知识和经验。
活动评估:1. 各个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反思活动的效果和收获。
2. 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用于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
活动实施:1. 确定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地点,在各个活动前提前通知和宣传。
2. 邀请专家参与活动,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协调。
3. 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馈,制定下一次活动的计划。
以上是一个数学备课组活动的简要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