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4课+蜡烛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课蜡烛
教材分析:
《蜡烛》是一篇通讯,描写了在战火烧灼的战场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学习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两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收集反法西斯战争的资料;预习字、词。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感人事迹,表现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检查:
1、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
...
..颤巍巍
2、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3、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材料,老师补充。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
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见课本19业到22页)
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
(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体现了老夫人不怕艰难,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小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总结:本文通过写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的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感情,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1、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非常多,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这些语句,并说明作者为什么着重对环境的描写?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写炮火,不是笼统的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教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慰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老妇人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就更伟大了,成功的塑造了老夫人这一形象。
2、作者对老夫人掩埋烈士的每一步都作了详细的描写,突出了非常吃力的特点。请你
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的句子,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答案:如果笼统的说“他非常吃力的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他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3、烛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烛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特别结尾处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四、质疑问难。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含义?
五、拓展延伸。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读到此句时,你心里想到了什么?写下来。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重点。进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片段,来表现一个人的形象特征.
八、板书设计
4 蜡烛
西蒙诺夫
环境描写→不怕牺牲
细节描写→不畏艰难友谊母爱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