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3 5杜甫诗三首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0
《秋兴》组诗创作背景及题解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
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
(《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登高》主旨及写作特色简析
一、中心主旨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
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二、写作特色
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
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
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
“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靠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简介《杜甫诗三首》是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3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选取了杜甫三首代表作《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展示了杜甫诗歌中的豪放与激情,以及哀怨与乐观并存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的诗歌艺术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探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诗歌的创作背景、特点和主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诗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杜甫《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三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解读杜甫诗歌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
•如何理解并分析杜甫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杜甫诗三首》中的三首诗歌:《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
2. 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杜甫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析法:逐行或逐句分析诗歌,解读其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并互相交流,拓宽思路。
•归纳法: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杜甫的诗歌特点,梳理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杜甫的肖像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杜甫的认知和兴趣,以及对古代诗人的好奇心。
2. 分析《登高》(30分钟)(1)朗读和感受首先,请学生自行阅读《登高》,然后按照节奏逐句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豪放和壮丽。
(2)诗歌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杜甫对社会现象的态度。
3. 分析《月夜忆舍弟》(30分钟)(1)朗读和感受让学生自行阅读《月夜忆舍弟》,然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诗歌,让全班感受诗歌中的哀怨和离别之情。
五、《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 理解作者,体会晚年诗人心境,深刻理解悲秋情结。
2. 简介律诗,掌握其特点。
3. 强化背诵默写。
4. 了解三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设想:在强化朗读默写的基础上采用解说、讨论、比较等方法组织教学,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透过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
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
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诗风沉郁(以精练字句表现广阔内容,反映深刻社会现实,抒发深沉苍凉情感)顿挫(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歌音节铿锵,愤激难抑)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
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
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
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6),7岁学诗,15岁扬名。
24岁进士试未中。
漫游齐赵梁宋,与高适、李白打猎取乐,把酒论文,过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
存诗20余首,多五律、五古,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十载(746-755)。
到长安求官,奸臣当道,仕进无门,挨冻受饿,卖过药,直到44岁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存诗100余首,多五七言古体诗,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
流亡时期(756-759),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长安沦陷,北上武陵奔肃宗,被俘陷贼,后冒死逃出,到凤翔肃宗行宫,授左拾遗,不久因救房琬上书直言,几乎一死,贬为华州司功,永别长安。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
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
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
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
“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
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到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纡,屈也。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
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纡”字,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
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这,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
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而以萧曹为不足道,此论皆自子美发之。
”黄生曰:此论出,“区区以成败持评者,皆可废矣。
”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最后,“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五首》全文及注释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庾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画工毛延寿被杀。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臣。
【简析】: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
第一首写庾信。
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
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第5课杜甫诗三首我眼中的杜甫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
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
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
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
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有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
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
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
而今,若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连线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第5课杜甫诗三首我眼中的杜甫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
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
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
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
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有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
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
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
而今,若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作者连线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高一语文必修3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必修3 《杜甫诗三首》二、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2、鉴赏诗歌语言意境三、课文知识分析1、走近杜甫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后来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吏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
5杜甫诗三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感兴之意。
首联从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
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5杜甫诗三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
“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
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
“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
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
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本课选读的是第三首,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归,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
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
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
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
“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
这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反差强烈,令人不忍深思。
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
也许在夜月里,依稀仿佛,或可听到环佩作响,那是昭君的魂魄归来了吧!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
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登高》也是杜甫在夔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
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
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格调高亢,气势恢弘,境界阔大,读之令人振奋。
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
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
诗人被这大自然的声音震撼了,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生命的旋律。
本来,55岁可能正是人生的金秋,是“夕阳无限好”的时候。
可是对于长期漂零在外、体弱多病的杜甫来说,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将过早地结束人生的旅程。
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独自登高,以切实的体验感受这“风急天高”“长江滚滚”“落木萧萧”的秋天!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然而,三年之后的秋天,诗人58岁时,却再也不能登高赋诗了。
那年冬天,他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二、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其中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
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呢?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春女善怀,秋士易感”。
如宋玉的《九辨》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2.杜甫晚年的律诗有什么特点?本课所选三首诗都作于夔州,都是律诗。
这些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品,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即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样联章的七律,犹如咏发情感的“捆绑火箭”,皆为精心制作而成,为前此创作所无。
唯其早年有太多作品关注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赫赫在前,故晚年不再重复,独存精神,厚积所发,铸成更为深沉的诗情。
3.怎样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对这句话的理解素有争议。
一是“丛菊两开”的“两开”具体所指是什么?一种说法为杜甫在夔州两见菊开。
考察杜甫的行踪,他出川的当年曾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度过了一个秋天,写《秋兴八首》时已到夔州,再历秋景。
“两开”还应该从出川算起较确,故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到夔州的当年。
二是“他日”作何解?不同于课本注释的另一种解释为:“他日”即“来日”也。
诗意为:“丛菊两开”,徒作来日回忆之泪耳,即“而今乐事他年泪”之意,清人钱谦益就是持这种观点,他在《钱注杜诗》中评道:“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
”解“他日”为“向日”(从前)或“来日”在训诂上都有根据,于诗意也各有所长,很难分出高下来。
4.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
她自恃美貌,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葬绝域,令人悲慨。
对王昭君,历代不乏歌咏,就连北宋王安石这样的“硬汉”也写了《明妃曲》,对昭君出塞之事大加议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这是因为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
杜甫咏王昭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5.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
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关于练习一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参照古人的评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并探寻作者隐藏在“秋兴”后面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这两句是清人仇兆鳌的评语(见《杜诗详注》),应该说对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的把握是对的,只是言之过于简略。
诗的前两联不能理解成仅仅是为了“托兴”服务的,写景本身也很重要;后两联也不能理解为空泛的抒情,诗人还是选取了典型事物,如“丛菊”“孤舟”等作为陪衬。
对作者情怀的理解,可参考“课文研讨”部分。
二《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咏怀古迹”中寄托的情感,并注意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答案: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这里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三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设题意图:介绍古人对诗句分析的结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参考答案: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曾就这两句诗分析出八层意思,原文是:“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对学生的分析,可参考上面古人的意见评判。
学生能就其中的几点谈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四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选择一首你体会最深的,写一篇鉴赏短文。
也可以就你感兴趣的方面,如写景、抒情、对偶、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等,做一些比较分析。
设题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写一点鉴赏文字,并就某一方面的问题作深入探究。
参考答案:略教学建议一、参考“课文研讨”,介绍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杜甫晚年的心境。
简介律诗的格律特点,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对仗,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对(相反)等,为朗读背诵做好准备。
二、要切实抓好朗读和背诵。
读律诗和读古体诗有所不同,律诗音律更优美,节奏更鲜明,表意更细腻,在整齐的形式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诵读时,要根据诗意读出感情色彩。
以《登高》为例,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木、江);第三联的“悲”“常”“病”“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