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四大联考)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9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页,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1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B.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13. 某学生读某一史学家对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他所说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A.郡县制 B.行省制度C.州郡县三级交错管理D.封国制与郡县制并存14. 唐诗在唐代大量出现,促使唐诗流行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15. 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的朝代是A. 西周B. 中唐C. 北宋D. 南宋16.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17.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知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这段对话的双方最有可能是A. 伏尔泰与法国贵族B. 伽利略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C. 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D. 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18.一位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中有“礼论”一篇,说明“礼”的起源是因为人各有所欲求,故彼此争夺,结果发生乱事,于是统治者才制定“礼义”,以确立每个人应遵行的分际。
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荀子D.韩非子19.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
深圳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历史学科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答案,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观察下面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出土的甲骨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大河流域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多元一体特点2.春秋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车”、“求金”、“告饥”,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国的摆布,周襄王也曾低声下气地向郑国“请盟”,这反映出当时()A.等级制度名存实亡B.尊卑观念土崩瓦解C.权力秩序受到冲击D.礼乐制度难以为继3.文景时期,深受“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理念的影响,许多官吏断狱从轻,“刑罚大省”,以至于“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断狱数百,几致刑措”逐步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汉初的司法实践()A.体现司法审判的公正理性B.契合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C.彰显以德治国的政治智慧D.沿袭秦朝司法的基本理念4.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了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
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5.前秦苻坚曾下诏,欲以谢安为吏部尚书,以桓冲为侍中,并为他们在长安修建邸第。
广东省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这说明()A . 中央集权的加强B . 官僚政治的弊端C . 君主专制的削弱D . 行政效率的低下2. (2分)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
”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A . 城市B . 都市C . 夜市D . 草市3.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劝是“哲学的突破”。
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 . 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 . 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 . 对人类自身的重视D . 对人权理论的创新5. (2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这一规定表明()A . 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 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C . 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D . 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6. (2分)(2017·红桥模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准确含义是()A . 君主制度法律B . 君主由议会选出C .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D .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7. (2分) (2017高二下·南沙月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A . 俾斯麦B . 华盛顿C . 查理一世D . 沃(尔)波尔8. (2分) (2017高三上·天津期末)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说明:本套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非选择题2小题,4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2.《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3.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杨立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历程。
根据图片中主角杨立青的服饰,判断左起第二个人物形象应处于哪一时期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他()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于一身6.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2019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将统治神秘化 B. 巩固君主统治C.宣扬鬼神学说 D. 宣扬君权神授2. 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制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劝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古代中国()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D.官僚的劝谏约束了君权3. 钱穆指出:“中唐以来之社会,既成一平铺散漫之社会,而其政治,乃为一和平的大一统之政治。
故一‘王室’高高在上,而‘社会’与‘政府’之间,堂陛益远。
”解决这一分离倾向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财政控制D.发挥科举制在选官、用官方面的功能4. 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在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在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健全,内容不可更改B.法律在公民心中的神圣地位C.民主政治的核心是直接民主D.捍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5. 《民法大全》中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担任律师。
”这直接违背了罗马法的哪一精神与原则()A.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皇帝的命令是最高法律”D.平等权是罗马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6. 《吕氏春秋》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记簿,遭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
”这一制度()A.保证中央控制地方财政B.提供了评定政绩的依据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避免了地方官弄虚作假7. 唐代柳宗元认为,西周“封建亲戚”式的封建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并在《封建论》中阐发了郡县制的优越性。
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此处“都邑之转移”应是指政治中心( ) A.自东方而移至西方B.自西方而移至东方C.自南方而移至北方D.自北方而移至南方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使用③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 )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5.西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说“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一年勤苦劳作,“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夕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这主要反映了()A.赋敛不时使农民受到额外剥削B.编户农民承担沉重的赋役C.农民占有土地很少,但负担很重D.商人趁困苦之际兼并农民土地6.唐太宗曾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汉武帝“拓定边方”的措施不包括()A.派人经营西南夷,使夜郎国归附汉朝B.将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C.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D.将版图扩展到今云南境内7.下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A.测定航行方向B.测定地震方位C.演示天象D.预测地震8.《史记》一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深圳高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4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族工业 D.家庭手工业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快”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古代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5.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6.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求8.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9.明清时期是中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其特征有A.打破前朝坊市界限,市市散于街道B.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黄金成为主要流通手段D.纸币广泛流通10.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广东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一上·洛阳月考) 据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分(弟)鲁公以“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分(弟)康叔以“殷民七族”;分(弟)唐叔以“怀姓九宗”。
西周此举()A . 消除了王室与商朝旧族的矛盾B . 加强了中央对各地的垂直管理C . 开创了天下为家的政治局面D . 凸显了宗法血缘的政治意义2. (2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如图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平面图,有关各俑坑的介绍正确的是()A . 1号坑面积最大,里面有四个方阵B . 2号坑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C . 3号坑呈“凸”字形,是兵马俑坑的指挥部D . 4号坑尚未建成,按古代军队编列,是右军3. (2分)(2020·河北模拟) 某学者指出:宋代(科举制下)逐渐增加的官户享有优免的特权,宗族势力赖以强盛,贫困化的一般族人则沦为隶属色彩较强的世仆,在其土地占有制度下,世仆制宗族组织逐渐形成,这导致官僚机构缺乏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能力。
该学者意在强调宋代()A . 特权阶层的增加迟滞经济改革B . 制度变迁促进经济运行模式调整C . 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D . 科举制发展制约经济效率的提高4. (2分) (2020高三上·尚义期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
这说明朱元璋()A . 强调法律治国作用B .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 .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 . 严查官员擅权贪污5. (2分)(2020·河北模拟) “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集团已经占据了督抚总数的多数,为总督者除曾国藩、骆秉章外,尚有刘长佑、左宗棠和毛鸿宾,共5人。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的封建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制度实行统治。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官制D.郡县制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3.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
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
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
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 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4. 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
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 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
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 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5.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 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
后冷 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 大会讨论解决办法。
这表明雅典A .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B.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C .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D.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6. 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的贵族 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
为此,议会在1876 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 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B.消除了自由D.摧毁了旧贵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g3wls(a10) xx.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报任安书》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文中涉及到了下列的哪些流派()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名家⑤杂家⑥兵家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⑤⑥2.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
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C.分封制趋于崩溃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中国”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义也不尽相同:①“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
”②“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远则唐太宗,次则后唐明宗,近则宋太祖、太宗也。
”③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④“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始,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据材料以下表述明显有误的是()A.①句“中国”是指周王朝,可见先秦时它只是一个地理概念B.②句“中国”一词具有汉民族国家的含义C.③句“中国”一词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近代中国意思大致相同的含义D.④句“中国”一词已基本脱离的地缘意义,而转化为民族国家概念,近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开始形成6.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尾市“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学科试卷1. 春秋时期,郑庄公利用周天子卿士的身份,私自“以王命讨不庭”,成其霸政。
其后的霸主无法获得卿位,便通过周王临时授予会盟征伐之权,求的霸政的合法性。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分封宗法制度不断强化B.周天子仍具有一定政治影响力C.霸主地位来自于周天子的认可D.周天子卿士的地位崇高2. 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3. 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
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A.牛耕技术的发展B.统治思想的异变C.政权更迭的频繁D.经济结构的变化4. 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A.客观上延续了藩镇割据局面B.保障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D.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5. 下表为宋代士家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A.崇文抑武观念形成B.主流思想观念影响C.政府倡导节俭治国D.门第观念日益淡化6. 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
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
这一变化过程说明()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7. 广州织布局筹建时,张之洞上书清廷:“臣并当劝谕商民集资购机,广设布局,保我利源,似为今日销土货、塞漏卮之要策”。
深圳市福田实验学校高三年级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台海网12月25日讯,蒋家媳妇蒋方智怡计划将两蒋(蒋介石和蒋经国)移灵浙江奉化安葬,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
蒋方智怡这种文化情结源自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2.有论者称,虽说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秦王朝却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
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实行男耕女织经营方式 B.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开创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3.《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5.“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6.右图是圆明园遗址(局部),以下对这幅图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圆明园遗址哭诉着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②圆明园遗址是八国联军侵华暴行的历史见证③中国的落后是导致圆明园被毁的重要原因④圆明园遗址昭示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光绪辛丑年,林纾“恶其名不典”,把《汤姆叔叔的小屋》易名为《黑奴吁天录》,林纾真正的动机是( )A.纠正斯托夫人给小说取名的不当 B. 林纾“不谙西文”,故作典雅C.“触黄种之将亡”,爱国保种D. 声援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8.《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三友实业社的工人在“国耻日”罢工一天,他们高呼:“你忘了五月九日的耻辱吗?”工人们异口同声回答:“不敢忘!”6月5日以后,上海很多行业的工人,陆续罢工。
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根本意图是()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C.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势D.通过整肃思想实现文化专制3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核心是在内地建设一批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并将东部部分重工业企业内迁。
这一举措()A.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B.完成了国家工业化任务C.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开发32.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神灵,蛊惑青年”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焚毁。
这说明当时()A.人文精神不符合时代需要B.神权主宰雅典社会各个领域C.哲学家在雅典没有生存环境D.城邦对公民思想自由的限制33.某西方学者写道:“《国际歌》中‘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与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同时代的维多利亚后期的现代发明。
”作者试图说明()A.欧美工业化进程加速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显现C.工业化加速社会分化D.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34.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当时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
据此推论,当时苏联()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农业经营方式变革成效显著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D.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35.1959年,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签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形成7国“小自由贸易区”。
该组织的成立()A.成为欧洲联盟的前身和组织基础B.说明冷战在欧洲对峙不断加深C.加速了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进程D.表明英国力图对抗欧洲一体化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产生了号称“百家”的众多理论类型,还产生了《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综合百家的理论文本及一批髙度抽象的理论成果。
这必然导致“立君为天下”理论具备完整的思路和丰富的内涵。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张玉泉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C.史学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文字说明()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B.秦始皇实行郡县制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汉武帝实行刺史制3、“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继续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
”材料中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举制实用文档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成。
这一时期是()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5、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6、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A.《浅谈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秦始皇与郡县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宋代行省制与中央集权的强化》7、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B.不多强化皇权C.重视思想控制D.重视法律的制定8、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检测历史试题2020年10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封成王之弟唐叔于晋,要求“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即沿用夏朝的政治执国,用戎人的制度来区划土地。
这一举措意在()A.强化专制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文化交流 D.巩固周朝统治2.唐朝时,面对考生众多而又要选拔人才的情况,主考官专挑那些生僻、容易混淆的偏题、怪题进行考查。
“今之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尾月,孤经绝句”。
据此可知,当时的帖经考试()A.提高了参加科举的门槛 B.降低了科举选才的公平性C.影响了人才选拔的效度 D.加深了考生对经典的理解3.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4.明代嘉靖年间,王阳明在为弃儒经商的方麟所写的墓志铭中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王阳明这种观点形成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传统社会结构逐步瓦解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梁启超曾说:“在三十年前(1898年左右)……《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受这部书最早而深刻。
”又说:“晚清思想之解放,(龚)自珍确与有功焉。
……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
”谭嗣同也说:“国初三大儒,船山先生纯是兴民权之微旨。
”由此可知()A.黄宗羲的主张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B.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渊源C.黄、龚等人的主张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D.黄、龚等人的主张成为戊戌变法重要的指导思想6.下面为晚清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趋势情况统计图(单位:两)这一变化趋势()A.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表明中国逐渐收回了关税主权C.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D.说明中国确立了洋税主体地位7.1913年,《时报》时评:“商界何以反对南方兵事?盖兵事一起,商人之损失无限。
2019-2020年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试卷综述】本套试题为月考文科综合用卷,历史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史部分,且侧重于政治和经济模块,适用于高三复习阶段性测试。
试题考查要点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王安石变法、监察制度、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儒家思想、孝文帝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涉及热点问题有:周年问题、民生问题、反腐倡廉等。
本套试题难度适中,适合高三前期阶段性测试使用,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提高考能。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②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③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④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表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普通百姓驾车的马匹数量有严格数量规定,这说明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制度,①③正确,②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这些制度被写入礼书,说明④正确,故答案应为B。
故选:B【思路点拨】运用排除法作答。
2.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④从分裂到统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A 解析:西周是贵族体制,选官制度是世袭制,地方有一定自主权,秦朝建立起官僚体制,官员由皇帝任命,地方完全服从中央,所以①②③正确;西周并不是分裂状态,排除④。
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历史地图提炼信息,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小项。
3.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律,会导致灾异。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右图《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地区在()2.有学者认为:“在文字发明以前,它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可靠的历史信息,如果能与考古资料恰当的印证,那么其中的真实成分将逐步显现。
”“它”属于()A.文献史料 B.图画史料 C.口传史料 D.实物史料3.4500年前的一份墓志文记载“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驿站。
死亡令我们沮丧,生存令我们快乐。
但是不要忘记了,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却是为了永生。
”该墓志文最可能出自()A.尼罗河流域B.希腊半岛C.黄河流域D.意大利半岛4.“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级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
”材料中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5.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更是雅典灿烂古文明的历史见证,它建成于下列时间轴的哪一阶段( )前8世纪 前7世纪 前6世纪 前5世纪 前4世纪AB C D6.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7.一位罗马作家对时局有这样的评论:“帝国之内一片升平……国家已经脱胎换骨,昔日优美的道德已一丝不存。
平等遭到剥夺,所有人都一股脑儿,仰望听命于第一公民一人” 。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第一公民” 是指恺撒B .“第一公民”受制于元老院C .罗马帝国实力达于鼎盛D .该作家是一位共和主义者8.历史上有这样一座城市,以奥斯曼建筑而著称,还有罗马甚至古希腊风格的建筑;众多的清真寺与许多古老的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并立。
这一座城市是( )A .罗马B .雅典C .伊斯坦布尔D .巴黎9.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 .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 .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 .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 .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0.“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
四校联考历史试题24.(分封制)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
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初步建立起周天子的专制集权体制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D.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25.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B.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初的抑商政策2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27.《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
而《明史》(清)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
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史官个人才识B.史著编撰意图C.史料运用方式D.史著编撰体例28.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
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A.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初步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29.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材料说明孙中山A.坚持汉族的主导地位B.已有“五族共和”的思想C.民族主义认识较狭隘D.将民族平等与反专制结合30.1941 年蒋介石评论说:“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根本意图是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C.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势D.通过整肃思想实现文化专制3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核心是在内地建设一批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并将东部部分重工业企业内迁。
这一举措A.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B.完成了国家工业化任务C.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开发32.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神灵,蛊惑青年”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焚毁。
这说明当时A.人文精神不符合时代需要B.神权主宰雅典社会各个领域C.哲学家在雅典没有生存环境D.城邦对公民思想自由的限制33.某西方学者写道:“《国际歌》中‘饥寒交迫的奴隶’,乃是与电灯、马克西姆机枪和‘科学’的种族主义同时代的维多利亚后期的现代发明。
”作者试图说明A.欧美工业化进程加速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显现C.工业化加速社会分化D.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34.1933~1934 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 3.2~9.4 戈比,而当时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 35~60 戈比。
据此推论,当时苏联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农业经营方式变革成效显著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战争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35.1959 年,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签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形成7国“小自由贸易区”。
该组织的成立A.成为欧洲联盟的前身和组织基础B.说明冷战在欧洲对峙不断加深C.加速了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进程D.表明英国力图对抗欧洲一体化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产生了号称“百家”的众多理论类型,还产生了《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综合百家的理论文本及一批髙度抽象的理论成果。
这必然导致“立君为天下”理论具备完整的思路和丰富的内涵。
立君为天下、天下为公、天下一统、政由君出、君臣合道、无为而治、广开言路、平均天下、孝治天下、法理天下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命题形成相互论证的内在逻辑,道义高于君主成为影响极其广泛的政治理念及政治价值。
——引自《中国学术界一个集体性的重大历史事实误判》(张分田《史学月刊》2016.9)材料二运行良好的政府必须像哲学体系一样有个一以贯之的系统,这样,财政、治安、和军队才会协调一致地朝着同一目标努力,这个目标就是国家的巩固和国力的强盛。
这样的系统只能源自同一个大脑,那就是君主。
君主如果愚昧无知,总是无所事事,寻欢作乐,他就无法完成为人民谋福利的神圣使命。
君主是国家的第一公仆。
……天主教徒、路德教徒、改革教派、犹太人和其他基督教派别生活在这个国家,并和平地生在一起……必须充分了解要尊重民众不去触犯他们的信仰,不管所信奉的是何种宗教。
——腓特烈大帝的《政治遗嘱》(1722 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立君为天下”理念形成的原因,这一理念对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带来哪些影响?(15 分)(2)材料二中的“政治遗嘱”体现了哪些治国思想?结合近代世界历史,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认识。
(10 分)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1765 年工业革命开始。
1861—1865 年,南北战争;19 世纪末美国超过英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19 世纪末,德国超过英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1933 年,罗斯福新政。
1928—1937 年,苏联实行“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45 年二战结束后,美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50—1952 年,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发展;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1954 年,赫鲁晓夫开始改革,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先河。
1973 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现象。
1978 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摘自《牛津欧洲史》和《中国当代史》解读以上材料,围绕“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中任意三个国家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朝初年,十分注意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唐政府规定征敛赋役的原则是“务在宽简”。
广大农民的主要负担是租庸调制,该制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计丁征取。
唐初规定每丁年纳“租”粟二石,随乡所出,输“调”绢(或绫)二丈,绵三两;若输布则二丈五尺,麻三斤。
每年服徭役二十日;不应役者,则按每日三尺绢折纳,叫做“输庸”。
凡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俱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
唐代租庸调制法,是在唐政府掌握相当数量的土地和劳动者的基础上实行,并成为当时社会赋役负担的基本方式。
……在均田制没有按规定实行的情况下,租庸调的规定,实际是不管土地多少,只要是劳动力,就要成为封建政府奴役的对象。
——摘自马金华《中国赋税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租庸调制实施的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租庸调制实施的影响。
(9 分)四校联考历史答案24—28:ACCBA29—33:BBADC34—35:CD41.(1)原因:诸子百家的著述与争鸣;群雄争霸,实现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历史上之乱兴衰的经验与教训(6 分)影响: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为汉代思想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创造条件;为君主统治树立道德规范,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如文景之治)。
(6 分)(2)思想:君主集权;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强大);君主勤政为民(或国家公仆思想);信仰自由。
(6 分)看法:18 世纪,启蒙运动发展,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展与争霸激烈,民族国家的强大成为国家建设的目标。
腓特烈大帝的治国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利于普鲁士向现代国家迈进。
但是这种开明君主专制的治理效果有赖于君主一人的雄才伟略,与同时期英国的代议制政府的治理模式相比,相差甚远。
(7 分,看法可以各抒己见,看法合理即可。
)42.示例一:论题: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分)论证:(每点3 分,共9 分)1688 年,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南北战争北方取胜,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到 19 世纪末美国超过英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末德国超过英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谈中国或苏联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亦可)总结:(此为加分项,如果考生在上面答题中已经得满12 分,此点不给分)以上事实说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改革成功),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功的政治改革,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示例二:论题: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有利也有弊。
(3 分)论证:(每点3 分,共9 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结束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建立国营经济等经济政策,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由于政府干预过度等原因,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苏联实行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斯大林体制建立,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有赫鲁晓夫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很快恢复发展,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正是由于这一体制,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体制改革。
总结:(此为加分项,如果考生在上面答题中已经得满12 分,此点不给分)以上可以看出,当国家经济困难、社会出现危机的时候,国家干预经济,往往会取得经济建设的成就;但是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又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45.(1)原因:唐代前期实行的均田制是租庸调制实施的前期;唐朝统治者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在赋役制度上唐袭隋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减轻;租庸调制的“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后来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