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 格式:docx
- 大小:19.80 KB
- 文档页数:5
传承佛法,弘扬佛法的金句1.离忧无异即菩提,心若净空即圣果。
2.一切诸法皆无常,无常是生死之根源。
3.放下执着,放下烦恼,方可开启智慧之门。
4.修行菩提,须具三观:无常观、苦观、无我观。
5.善守戒律,是净化心灵的基础。
6.慈悲为怀,无私奉献,助人利己,方能修得福报。
7.福报有限,修行无穷。
8.忍辱含垢,才能修得纯净的心灵。
9.随缘而安,莫过于顺应宇宙的法则。
10.人生苦短,修行是唯一的出路。
11.慈悲无界,功德无量。
12.众生皆苦,应以慈悲之心来解除众生的痛苦。
13.禅定是通向觉悟的最直接路径。
14.净化心灵,先要净化自己的行为。
15.吃素是对众生的慈悲。
16.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普贤菩萨——虔诚念佛,可积聚功德。
17.修行无止境,将来世菩提无有尽期。
18.忍辱是对自己修行的最大考验。
19.不为外物所缚,心灵自由才能得到解脱。
20.离开贪欲,心就能达到平静和安宁。
21.心静则智慧显现,修行就是修得心地平和与安静。
22.自觉清凉,自明充足,即是禅定的境界。
23.心如止水,方能澄澈明亮。
24.正见正知,能带领我们走向解脱之道。
25.修行佛法,莫为名利所困扰。
26.学佛要明白生命的真谛,不被表象迷惑。
27.本性空寂,离开一切烦恼是最终目标。
28.修行佛法,何求无得,顺应自然法则。
29.降魔伏妖,不如降佛降自我。
30.离开贪嗔痴,真理将自现。
31.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他人要宽容和睦。
32.智慧是对真理的觉醒,是修行路上的指南针。
33.念佛持名,是迈向解脱之门的关键一步。
34.修行佛法,修的是心的境界。
35.心量广大,方可施与度众生。
36.修行佛法,莫为外物所动摇。
37.以柔克刚,以悲救苦是佛法的真谛。
38.忍辱是修行菩提的捷径。
39.放下执着,方可体悟无我之理。
40.不贪、不嗔、不痴,才能解脱纷扰。
41.悟道须修禅定,修禅定须修戒定慧。
42.悟道靠平日的修炼,不靠讲究外在的炼胆。
43.心无妄念,方能大彻大悟。
学戒笔记四戒律的产生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没有法纪,难保国泰民安、兴旺发达。
佛教亦如此。
在佛陀创教初期,佛第子人数不多,他们根器特别深厚、心信清净。
佛陀三言两语的开示,即能证入圣人果位。
初期僧团可不必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
隨时间的流转,僧团扩大,佛第子的根器也深浅不一,心性复杂多变。
由是,一部固定的僧团内部的规范,就日益显得十分需要了。
据传,第一次制戒,是因须提那犯淫而起,制定第一条淫戒,并宣布须提那犯“波罗夷不共住”之重罪。
在须提那犯淫前,佛陀每次“布萨”仅仅只是宣说一些道德性劝诫性的颂偈。
而在须提那犯淫后,就不再是道德的宣说而已,而是“随犯随制”的规定,即具有强制力的戒律了。
这是僧团内部从“德化管理”走向“戒律管理”的分界奌。
至此,教内的戒律才真正有了相当程度的强制性。
规范敎内众僧,警示四众第子。
很显然,制戒之目的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保护比丘们不失戒体。
僧团内有了戒律,才能“梵行久住”(正法久住),也才能做到和合、安乐、清净、外化、内证、究极理想(正法久住)。
戒律不断补充完善,逐形成了五戒、八关戒斋、沙弥及沙弥尼戒、式叉摩尼戒、比丘尼戒、比丘戒、菩萨戒等戒律。
戒律的完成,主要在佛灭后约一百年内的原始佛教时期,即是佛教界公认的两次“大结集”。
第一次为王舍城结集或五百结集,第二次为毗舍离结集或七百人结集。
佛灭度之初,僧团仍強调“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但在之后,就出现跋难陀之类的比丘,期图否定戒律!若如是,佛教何存!有情大众何达于彼岸。
在佛灭后约一百年,大迦叶发觉僧团内部有不稳的迹象。
为了正法久住,趁佛灭后第一个“夏安居”之便,由大迦叶发起举行王舍城结集大会,结集经律遗教。
结集大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召开,有五百位大比丘参加。
以问答式,优波离当众诵出律文。
再经会众认可这条律文确属佛陀所说的,才算定案,是为“结集”。
完成了最初的律部,但无文字记臷,是口诵心记,口口相传。
这次结集长达七个月(一说为三个月),结出了律藏八十诵之多。
《格言联璧》全文及译文《格言联璧》(又名《觉觉录》、《传世言》)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
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
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
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
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是清人金缨编辑的一部格言集成。
金缨,字兰生,清朝道光、咸丰时人,他遍览群书,凡遇名言佳句便记录下来辑为《觉觉录》,后因《觉觉录》篇幅浩繁,刊刻费用巨大,又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选编为《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一类。
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其内容广博,意蕴深厚,涵盖了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
各个时代的思想精髓都有所包罗,厚重睿智的思想通过简练的话语得到了明晰的呈现。
此外,它的篇类编排也体现了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
除了最后两章的“惠言类”和“悖凶类”属于“善言善行”和“恶言恶行”的分章总结外,前九类大体上遵循着宋代以来君子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脉络。
虽然全书分有十一类,但是每类的首要思想都是在告诫人们要立德为先、修身为要,即无论做什么事,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而这种立德修身又不是靠空谈得来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不断约束改进自己来实现。
虛雲老和尚最後遺言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美女在前,則以為一枝花,其實,迷魂鬼子就是她.善用心者,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
時光長短,唯心所造。
一切苦樂,隨境所遷。
時間是?那?那的過,?那?那的催人老。
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古人說:「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禪是靜慮,要在靜中思慮好歹,擇善而從。
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
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
有憎愛心,就有煩惱;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於毫釐。
生日又雲母難日,自哀未遑,切不可作壽慶賀。
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
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
以持戒清淨自心,以佈施解脫自心。
坐禪要曉得調養身心。
若不善調養,小則害病,大則著魔。
用功的人要善於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平實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貪、戒嗔、戒癡、戒殺、戒盜、戒淫、戒綺語、戒妄語、戒兩舌、戒惡口。
如是十善老生常談,可是果能真實踐履,卻是成佛作祖的礎石,亦為世界太平建立人間淨土之機樞。
中下根人,常被境風所轉。
境風有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行人遇著利風,便生貪著;遇著衰風,便生愁懊;遇著毀風,便生嗔恚;遇著譽風,便生歡喜;遇著稱風,居之不疑;遇著譏風,因羞成怒;遇著苦風,喪其所守;遇著樂風,流連忘返。
如是八風飄鼓,心逐境遷,生死到來,如何抵敵?昔明代羅殿撰有醒世詩曰: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誰能脫離這詩的窠臼,誰就是大解脫人。
拾得大士傳的彌勒菩薩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
算数师目连经____(Ganak算数师目连经(Ganakamoggallana Sutta)如是我闻,一时,佛陀住在舍卫城(Savatthi)里东园的鹿母精舍。
有一个婆罗门名叫算数师目连(Ganaka Moggallana),他来见佛陀。
与佛陀互相问候,谈过礼貌友善的问候语之后,他坐在一旁,向佛陀说:「大师乔达摩,在这鹿母精舍里,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循着阶梯,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后一级。
在众婆罗门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学习婆罗门法。
在教导箭术的老师们当中,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射箭的方法。
在我们教导算数的算数师这一行里头,也可以看到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那就是:逐步地教导算数。
因为当我们最初教导新学生的时候,我们先教他数:一的算法、二的算法、三的算法、四的算法、五的算法、六的算法、七的算法、八的算法、九的算法、十的算法,乃至一百的算法。
如此,大师乔达摩,是否可以请您叙述,在您的教法与戒律中是否也有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可以的,婆罗门,在如来的教法与戒律中逐渐训练、逐渐实行、逐渐进步的情况如下:婆罗门,正如一个善巧的驯马师,当他要调伏一匹纯种的小马时,首先会让马习惯于带上马勒,然后进一步训练那匹马。
同样地,当如来要调教一个人时,首先会如此地训练他,说道:『谛听,比丘,你应当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如此谨慎地持守戒律。
』婆罗门,当比丘持戒清净,以别解脱律仪戒来约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与正当的去处,即使对于最微细的过失,也见到它所能带来的危害,谨慎地持守戒律之后,接着,如来会进一步训练他,说道:『谛听,比丘,严格地守护你的六根之门。
当你的眼睛看见外物时,不要执取外物的形相与细部特征。
序朋友送了三颗「神秘果」。
他说吃了一颗之後,三十分钟之内,吃再 的柠檬、柑橘、△梨…都会变得很甜蜜。
我看著这三颗貌不起眼,有点类似发育不良的小红枣子,心里想著:「世间真有这种事?人的味觉感官这么轻易就能改变?那世间还有什么 涩的东西?」不过,怀疑、犹豫、猜测、逃避、否定…都不是清问题的有效方法。
於是顺手拿来一个橘子,先尝一瓣,果然很 。
半信半疑地吃了一颗「神秘果」之後,再尝试原来那个橘子,答案立即揭晓:好甜喔!朋友的话真实不虚,一点也没有夸大。
一切的疑虑、臆测都因此一扫而空,连描述、说明都显得多馀。
由於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品种的「奇妙果」。
公元1971年11月间,它从斯里兰卡经由法国辗转到台湾来的时候,虽然我并没有吃到它的果肉,但却闻到了它的芳香。
这一嗅,非同小可,整整2 ̄3个月,所有过去所遭遇过的 涩味道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生从未有过的美味。
後来,虽然又回复到原有的感官状态—继续品尝种种 涩的滋味,一如从前;但是,这深刻的印象却是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的 (注1) 。
由於不晓得这颗「奇妙果」的学名,也没有种子,更不知道它的栽种、培植方法,所以往後13年间,四处寻找,遍访国内的专家也都莫明其妙。
幸好,我知道它的原产地是印度,又在1984年间找到了汉译的古籍(注2),里面明白记载了栽种、培植这种「奇妙果」的「四个要素」,总算弄清楚了它的品种、学名和功效。
精读汉译古籍之後,发现有关栽种、培植「奇妙果」的「第四要素」记载欠详,还是无法完整地栽种、培植。
幸而在1989年间,我已经把前面的「三个要素」都弄清楚了,也就开始著手试种看看。
其间由於英译和巴利典籍(注3)的对照,更让我知道了汉译古籍中的缺失和错误。
但是,因为初次培植的缘故,「第四要素」总是弄不清楚,也老是做不好。
因此,种了十年的果树,还是经常落花缤纷,就是结不成果子,当然也就尝不到它奇妙的滋味了。
到了1999年间,有机会再细读锡兰传来的古书(注4),总算是把「第四要素」的细目进一步地弄清楚了。
寺院师父办正法道场祝福语
1.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施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
2.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3.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烧手患。
4.道人见欲,必当远离,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5.一念之正,百邪隐退;一念之差,万劫俱来。
6.真修道人,当净其心;能净心者,可以超群。
7.勿贵人知,勿希天应;恒一其心,必坚必正。
8.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9.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10.万缘皆假,一性惟真;圣人假借以修真,愚夫丧真而逐假。
11.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利,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12.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
13.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14.若不观自己,则道心无所出;若不观众生,则悲心无所出。
15.人还为畜畜为人,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要披毛与带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志公和尚诗词志公和尚诗词十二时颂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入迷津。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外求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
用处不须生善巧。
纵使神光照有无。
起意便遭魔事挠。
若施功,终不了。
日夜被他人我拗。
不用安排只么从。
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
无明本是释迦身。
坐卧不知元是道。
只么忙忙受苦辛。
认声色,觅疏亲。
只是他家染污人。
若拟将心求佛道。
问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
未了之人教不至。
假饶通达祖师言。
莫向心头安了义。
只守玄,没文字。
认着依前还不是。
暂时自肯不追寻。
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
四大身中无价宝。
阳焰空华不肯抛。
作意修行转辛苦。
不曾迷,莫求悟。
任尔朝阳几回暮。
有相身中无相身。
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
心地何曾安了义。
他家文字没亲疏。
莫起工夫求的意。
任纵横,绝忌讳。
长在人间不在世。
运用不离声色中。
历劫何曾暂抛弃。
晡时申。
学道先须不厌贫。
有相本来权积聚。
无形何用要安真。
作净洁,却劳神。
莫认愚痴作近邻。
言下不求无处所。
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
虚幻声音终不久。
禅悦珍羞尚不餮。
谁能更饮无明酒。
没可抛,无物守。
荡荡逍遥不曾有。
纵尔多闻达古今。
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
狂子兴功投暗室。
假使心通无量时。
历劫何曾异今日。
拟商量,却啾唧。
转使心头黑如漆。
昼夜舒光照有无。
痴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
勇猛精进成懈怠。
不起纤豪修学心。
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越祖代。
心有微尘还窒阂。
廓然无事顿清闲。
他家自有通人爱。
夜半子。
心住无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属有无。
用时便用没文字。
祖师言,外边事。
识取起时还不是。
作意搜求实没踪。
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
一颗圆珠明已久。
内外接寻觅总无。
境上施为浑大有。
不见头,又无手。
世界坏时渠不朽。
未了之人听一言。
只遮如今谁动口。
十四科颂菩提烦恼不二众生不解修道。
便欲断除烦恼。
烦恼本来空寂。
将道更欲觅道。
一念之心即是。
何须别处寻讨。
大道晓在目前。
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
亦无因缘修造。
简述智者大师的乘戒四句话智者大师的乘戒是他在佛教修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准则和规范,用来引导自己和他人走向智慧和福报。
这四句话包含了深厚的智慧和生活的真理。
下面将对智者大师乘戒四句话进行简述:第一句话:不作恶,行善,净化你的思想。
这句话意味着要避免犯下恶行,同时要积极行善。
不作恶是指要远离任何伤害和欺骗他人的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行善包括了善行和善意的表现,比如帮助他人,关怀他人的需要等。
净化思想是指要清除思想中的杂念和不良念头,修复心灵的平静和和谐。
第二句话:放下执著,培养慈悲,寻求智慧。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放下执著,包括对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
执著会让人们产生贪心和痛苦,影响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培养慈悲意味着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心和关爱心,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能展现出宽容和理解。
寻求智慧是指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增加智慧和见识。
第三句话:居住清洁,宣扬真理,善待他人。
这句话要求人们要保持身心的清洁和纯净,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居住环境。
宣扬真理是指要传播有益的道义和价值观念,用言语和行动去影响他人。
善待他人包括了尊重和体贴他人的需要和意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第四句话:自省苦行,持戒深修,开启智慧,远离无明。
这句话要求人们要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审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自我反省和改进。
苦行是指通过自我修行和克己的方式来净化内心,争取心灵的升华和纯净。
持戒深修是指要遵守戒律和修正自身的行为,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自律。
开启智慧意味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智慧和领悟力,远离无明即远离迷惑和愚昧。
智者大师的乘戒四句话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智慧和原则。
这四句话不仅对佛教徒有指引作用,对于任何追求智慧和幸福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遵循这四句话中的准则和规范,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意识地修行和成长,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以戒为师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2-20 18:34:27繁體版说起戒来,十分容易,拿着戒的放大镜去挑出他人的毛病也非常简单,若要自己百分之百真正做到,世间又有几人及格呢?因此学戒持戒,并非拿着戒尺去衡量他人,去找别人的错处。
而是拿着它来省视自我,鞭策自己。
一个持戒严谨之人,不但夜闻敲门心不惊,心境坦荡荡的,自己安心还能带给周围的人一种安全与信心。
戒在小乘来讲“是正顺的解脱之本”,在大乘来讲则是“无上菩提本”。
戒仿如大地土,如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够不够深。
戒定慧三学以戒为首,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世尊入灭前弟子问:“您老走后我们依靠谁?”吾佛慈悲教示:“以戒为师”!《璎珞本经》也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由此可知戒对佛弟子的重要性了。
持戒能使我们这颗散乱的心不向外奔驰,逐渐地获得内心的安定。
在《大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阶梯,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之本;戒是诸善根之主导者,如彼商主导商人;戒是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
”由此可知,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戒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人心大乱;没有戒,人天轨道失序,戒实在是重要的法则。
人在世间,其地位之高下,不在于他的种族是否尊贵,色相是否庄严,是否博学多闻,更不在于他的财富有多少,而是在于他有无崇高的德行,而这种德行就是佛教讲的净戒。
一个没有戒行和智慧的人,纵使他富可敌国,又有高贵的种族,端严的外表,但这在佛看来,与禽兽相差无几!相反的,一个能够严守净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也没什么见闻,但他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敬重。
守戒,说穿了就是过有道德的生活。
“过有道德的生活”是人之本份,一个人能够把人做好,才有资格谈学佛。
在道场里,我们不是常听法师大德们说:“学佛要先学做人”吗?由此可知做人比学佛、成佛更重要!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还有心思去想学佛,去过有道德的生活呢?再说,“有道德的生活”是人之基本,不但宗教师需要,一般社会大众更是需要。
净心戒观法感想300字
净心戒观法,作为佛教中最基础的禅修方法之一,可以帮助人们
沉淀心灵,净化心境,达到心境平静、思维清晰的境界。
在我的禅修
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神奇之处。
在净心戒观法中,我们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要素:持戒、观想、正念。
持戒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戒律,摒弃不良的行为和思想,并以
此来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
观想是通过深入思考佛理,进而把握自身
的局限,摒除形成负面情绪的因素。
正念则是要能够掌握当下,放下
杂念,专注于当前的状态。
我在禅修中,就是积极践行这三个要素。
在持戒过程中,我更加
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情绪的控制,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因素
所影响。
在观想方面,我也更加了解自身的局限,思考人生、生命、
死亡、重生等哲学话题,提升自身的情绪素养。
在正念方面,我学会
将人生的每一个瞬间看作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杂念
和随意思考,让自己能更加专注于当下的状态。
净心戒观法不仅仅在禅修中起到加速心态转换的作用,更可以将
这一法则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将它化为我们的生活信条。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努力落实净心戒观法,感受重新净化的心灵和舒适的内心状态,达到真正的内心平静和清明。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佛教用“戒、定、慧”三种修学的方法来认知自己和世界,以达到求,功德无量的境界。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一、修“戒”“戒”主要是说遵守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
最常见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戒学按内容又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
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戒”的原意来看,佛教中的“戒”,它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也就是在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杜绝坏的行为习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如果培养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就不会去干坏事。
如果是一个将戒行思想根植于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的。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二、修“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
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
佛学中,通常将培育到高级的定力成为是“禅定”。
禅定是指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持续得维持极度的喜悦、快乐、平静等各种心情状态。
减少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多处于平静的状态。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
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这就是“定”的最高境界。
戒持的心得体会范文——戒律研究班“戒行功德”分享交流之五核心提示:持戒背后的力量最主要的是皈信三宝,对三宝的功德的信仰,对业果的深信,对僧团的归属感和依止感,当然,这都需要恒常修习,不断辗转增上。
贤甲法师分享:戒持的过程今天和大家分享持戒的一些要点,古德言:“修行是一人与万人战”,我自己的体会也是的确如此。
我们无始的烦恼很深重,烦恼大敌是很狡猾的,处处找漏洞,劫我们的功德财。
佛陀大悲而制戒,所以要生敬重心来护持。
首先要有警觉心,不然就忘失自己所受戒,不见罪,不见堕,就会随流任心,烦恼当道。
要有惭愧心,思维师恩、佛恩、众生恩还没有报,自己还是生死凡夫,恒怀惭愧,不然就我慢抬头,比较你我,分别外境。
要提起心力,不然会任运在烦恼的等流相续中;要有智慧的力量来解脱烦恼的等流心相续。
正知正念,当下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都要很清晰,所有的境界都要落实到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聚戒上,要保持内心的寂静,有了一定的定力,才能有智慧的观照能力,这样就持续安住戒善中。
持戒背后的力量最主要的是皈信三宝,对三宝的功德的信仰,对业果的深信,对僧团的归属感和依止感,当然,这都需要恒常修习,不断辗转增上。
警觉惭愧,提起心力,解脱等流,正念止作三聚发心,皈信三宝,定慧等持,安住戒善贤乙法师分享:正见作指导,持戒是捷径从凡夫到成佛,即是一个从现量境界到达圣言量的过程。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刻苦精进,即使如此,还是不能保证菩提路上的一帆风顺,比如修行的中途退失利益一切众生之心,进入二乘,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了。
所以在修行道路上要找到一个稳久快好的方法。
那么在道次第正见的指导下,戒律可谓最佳的选择。
我们在持戒的过程中,要去体会佛陀大慈门中流露的特别密护内众弟子的戒法,去揣摩戒法在佛道修行中有何殊胜,及持戒成佛是怎样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比量的境界。
贤丙师分享:什么是真正的法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心得,名为“真正的法喜是什么?”日常法师在讲解《南山律在家备览》时说:我们听完法师讲经说法,常常觉得“真好、法喜充满”,实际上这个法喜有几种差别:第一、讲的内涵与世间不同——新鲜。
戒定慧
戒定慧者以学为根以用为本,才能体现意义真实。
戒者戒心非修身,定者定境养性,慧者万事以正为慧。
戒非修身者,如若不从戒律下手,犯戒于多身心于昏沉。
万善具生。
众生一次次的被害,恶业一次次的加重,已有的善法一次次的毁灭若不颠倒想,有什么还能比上这个戒字。
定境养性者,人们的眼一睁,这呀那呀迷在心中,你挣我强,不知佛法的伟大怎样的真实,为虚假的快乐吃尽了多少苦头,而且还是沙拉间的,真性何从。
万事以真生慧者,不比就无慧,难辨真假,一切的众生善恶对比,何为根本,为何而存,一句阿弥陀佛念念提起,谁还能有佛的智慧,佛的善美,念念万事心不离佛,智慧暂生。
万物中有一无比物,万事中有一无比事,万法中有一无比法,无比之多见大法。
戒定彗互为因果,有戒就有定,有定就生慧,戒定慧是修行之根,度
世之本,学佛之士谁能离得,戒定慧就是净土资粮,戒定慧里有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一切从这里产生,直奔佛地。
过去修行访学道,一法更比一法新,现在修行访学道,法中无有一法新,若要真如自性现,空中有无他人参。
曹佛印写于1990年以前。
《法学阶梯》读书笔记《法学阶梯》读书笔记周江洪二??一年九月十九日星期三天气阴从今天开始,开始接触一些罗马法,毕竟这是整个民法乃至整个法学的基础.是法的法。
首先阅读的是《法学阶梯》,[古罗马]优士丁尼著,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朕将朕的关怀扩展到古人学识的无尽卷帙,如同在深渊中行走,靠着上天的眷顾,朕已完成了这一令人绝望的工作。
”P5——多美的语言~“正义是分给每个人以其权利的不懈的、永恒的意志。
”“法学是对神和人的事务的认识、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
”“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
” 法律的普遍性可以从关于“敕令”的论述中得到解释,“在它们具有普遍性的情况下,毫无疑问,约束所有的人。
”P19“不成文法来自由习俗确认的规范。
事实上,经使用者的同意所确认的持久的习惯,扮演了法律的角色。
”P21“自由——人们也被据之称为自由人——确实是每个人做他喜欢做的,不由强力或依法禁止做的事情的自然能力。
”P23权利滥用的原则或许可以从《法学阶梯》中得到反映,“如果主人的逞凶被认为不可忍受,他们被强制以好的条件出卖奴隶,并妥当地给主人以价金。
事实上,任何人不恶用自己的财产,是国家利益之所在。
”P37页其实,在人法部分,已经有许多现代法律的影子了,如P63页,就是“亲生子女或养子女,都几乎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尊亲从其权力下放走他们。
”这或许是受胁迫行为无效的最初影子。
P69,无疑,可以为一定时期或来自某一时期指定;或附条件地指定;或在指定继承人之前指定监护人。
(译者注:根据罗马人之遗嘱的格式,应先指定继承人,然后再作其他遗嘱处分,因为遗嘱之效力来源于对继承人之指定。
这里允许在指定继承人之前指定监护人,已经打破了严格的遗嘱格式。
)“但不得为特定事务或为特定事件指定监护人,因为他是为人,而不是为事件或事务指定的。
”将监护与普通的事务代理相区分。
(但是,十分有意思的是,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诉讼过程中的保佐人显然是为特定的事务进行的“代理“,而保佐制度又通常与监护使用类似的规则。
目录目录······························1~1摘要······························1~1引言······························1~1一、制戒的缘起·························3~3(一)过去七佛经验·······················4~4(二)舍利佛请求制戒······················4~4(三)最初制戒的因缘······················5~5二、戒律的名称及作用······················5~5(一)何为戒··························6~6(二)何为律··························7~7(三)戒律的作用························8~11三、制戒的意义·························11~11(一)十种利益·························12~13(二)一大理想,三大意义····················14~15四、当代佛子应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16~16五、结论····························17~17注释······························17~17参考文献····························17~17杭州佛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佛陀制戒的意义学僧法名:释宏航指导老师:照贤法师完成日期: 2014.9目录目录······························1~1 摘要······························1~1 引言······························1~1 一、制戒的缘起·························3~3 (一)过去七佛经验·······················4~4 (二)最初制戒的因缘······················5~5 二、戒律的名称及作用······················5~5 (一)何为戒··························6~6 (二)何为律··························7~7 (三)戒律的作用························8~11 三、制戒的意义·························11~11(一)十种利益·························12~13 (二)一大理想,三大意义····················14~15四、当代佛子应如何振兴重律守戒之风···············16~16五、结论····························17~17 注释······························17~17 参考文献····························17~17浅谈佛陀制戒的意义杭州佛学院学僧——释宏航摘要戒、定、慧是佛法的纲领,而戒为佛法的基础。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识!顶礼传承大恩上师!《亲友书》第2课学习笔记本课主讲“初善首义”以意义而谦虚;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
【本课颂词】:1.于大能仁之众教,王汝虽先已精通,犹如石灰依月光,岂非较前更美妙?【颂词解释】1.佛陀的教诲具备初善、中善、后善,就像《随念三宝经》中所说:不管是哪一个众生,最初如理听闻佛法,就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种下殊胜善根,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此为“初善”;对所听闻的法义抉择思维,将自心的染污和烦恼予以遣除,并直接享受法乐,此为“中善”;最后依靠修慧来行持,彻底远离三有,获得殊胜果位,此为“后善”。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犹如白色石灰或白漆所涂抹的墙壁,本来就很光亮了,如果再映上十五的皎洁月光,就会显得更洁白、更好看。
也可以喻为,金山上映上金色的,或者雪山上映上白色的月光,都会显得比以前更庄严。
2.如来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与僧众,施戒天尊六随念,各功德资常忆念。
【颂词解释】2.这里讲了六种随念,为大小乘之共同修法。
佛陀又名胜者,原因是他可以力胜四魔。
所谓四魔,一为烦恼魔,即对五蕴执著而产生贪嗔痴烦恼;二为蕴魔,即轮回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蕴所生;三为死魔,即五蕴刹那变迁、无常坏灭;四为天子魔,即对证得无生无死的果位从中作梗,令人散乱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属)。
超胜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经》、《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讲了六种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随念戒律、随念天尊。
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始终都不能忘记,要常常随念。
随念天尊:3.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杜绝一切醇美酒,欢喜贤妙之维生。
从颂词字面意思看,似乎没有讲“随念天尊”。
但实际上,行持十善、断绝美酒能转生天界,通过“因”来思维“果”,由此侧面来讲随念天尊。
【颂词解释】3.所谓十善,即身体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三种罪业,而奉行爱护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种善法;语言断绝妄语、两舌、粗语、绮语,而尽量说谛实语、化解怨恨、说悦耳语、精进念诵;心断除贪心、害心、邪见,而满怀舍心、修饶益心、依止正见。
南山律在家备览宗体篇60译文
摘要:
1.律学的重要性
2.戒律的作用
3.戒定慧的关系
4.遵守戒律的意义
5.结论
正文:
律学是佛教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包含了所有的学识。
在佛教中,除了佛陀以外,其他九界众生只有修学的份。
因为戒律唯佛一人能制定,一生补处的菩萨只有持戒的份。
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就是一生补处的菩萨,他们都只有持戒的份,不能动一字。
这表明律学的重要性,它是佛教的基础和根本。
戒律在佛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佛陀时代的善来比丘,佛就一句话召宣:善来比丘,快于我法中修梵行,尽苦源。
当时的人就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了,成了一个威仪具足的大比丘僧了。
正是因为他们信顺佛语,重视戒律,才有这样的成果。
戒定慧是佛教中的三无漏学,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戒能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使我们的心渐渐调伏下来,得定。
而定又能发起无漏智慧,帮助我们破除一切颠倒妄想,解脱自己。
所以,要想修学出世的佛法,戒是第一根本依止处。
遵守戒律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出三界生死之前,固执一点好,不该作不去作,该作的去努力增上。
未得解脱之前,持戒还是执着一点好,努力增长善法欲。
对善法要希求,对恶法要摈弃。
总之,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认为律学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戒律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规范行为,破除妄想,最终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一课律宗(一)
第一课律宗 (一)
一、戒律的重要性
律居三藏 (1) 之一,为佛门七众 (2) 所共修,释尊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槃后,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
」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正觉。
」观此可知:无佛之世,是靠戒律代替了师或佛的地位,无戒也就等于无师或无佛。
又曾受具足戒者,方能称为僧宝,故无戒也就无僧。
若就三无漏学 (3) 来说:有戒然后才有定,有定然后才有慧,此为必然的次序,绝不能幸致。
戒律之于佛法,关系至钜,非片言所能尽,仅仅提出了上述理由,其重要性,已可概见。
二、戒律的异名与七众戒
梵语尸罗,义译为清凉或戒,言三业过恶,其性热恼,惟戒防息其炽然焚烧之势,故曰清凉。
又毗尼或毗奈耶,义译为灭或善治,皆灭治三业过恶之义。
又优波罗忏,义译为律,乃法律之义。
又波罗提木叉,义译为别解脱 (4) 或处处解脱,是解脱三业过恶之义,这些都是戒律的异名,名虽异而体则同。
凡是佛门弟子,不论出家在家,皆当受戒,七众的身分,都是由受戒所产生出来的,其中何众应受何戒?已详前课(5),兹再将其列表于后:表内所列的,都小乘戒。
三、大乘菩萨戒
此外则有大乘菩萨戒,为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其中亦有在家出家之别:根据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则有十重戒四十八轻戒,是为出家大乘菩萨僧所应受。
根据优婆。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隆印法师发布时间:2013-9-26 12:01:57繁體版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以四念处为住。
《佛遗教经》记载世尊的教导:“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波罗提木叉,梵语,意为别解脱戒)戒律就是佛的法身,戒律住世,就等于佛陀住世。
戒的本义是防非止恶。
止恶的戒称为止恶戒,亦称为律仪戒,又分为世间的有漏戒和出世间的无漏戒。
而有漏戒中的欲界的戒,称为别解脱律仪,色界的戒称为静虑律仪。
出世间的戒称为无漏律仪。
别解脱律仪又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其中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的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及沙弥尼十戒,正学女六法戒。
以上是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说法。
大乘佛教里,戒不仅是止恶和行善的利行,而且更强调利他行的一面,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的十善戒以及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的三聚净戒。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是罪恶的,因此称为性戒。
不饮酒是佛教五戒中的特色,虽说酒的本质无罪恶,但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容易诱发其他性罪,因此称为遮戒。
五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石,三世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
不杀生而护生,不偷盗而布施,不邪淫而守礼,不妄语而诚信,不饮酒而清心,这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
大至杀人,小至杀鸡鸭、蟑螂、蚂蚁等都是杀生。
此外,浪费时间也是杀生。
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
与此戒律相对应,佛教要求佛弟子不得食肉。
《涅槃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
”戒杀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培养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意识。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应杀生,还要心存仁爱,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
偷盗有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
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徇私舞弊是间接的盗。
简单地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应偷盗,还要勤行布施。
布施的功德不在数量的多少,一分钱,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只要能利益他人的都要布施。
善行不见得要惊天动地,重要的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从别人的快乐之中体验到快乐。
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
如强奸、嫖妓、一夜情、同性恋、外遇、强迫别人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是犯了邪淫戒。
一个人犯邪淫,不但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
不邪淫,能使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念,忠于自己的伴侣,有助于建立幸福的家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杂秽不正的绮语。
不妄语就是要避免说假话,即不刻意夸大事实或掩盖实情,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获得他人的信任。
饮酒使人思想迟钝,神智迷乱。
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个人可能做出许多粗心、危险甚至不道德的事。
凡是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都属不饮酒戒之范畴。
佛云:“若以我为师者,凡是诸酒不得自饮,亦不与人,乃至不得以茅端滴酒而著口中。
”饮酒是恶趣之因,放逸之源。
佛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公案:迦叶佛时代,有位贤良的五戒居士,口渴难忍,便把家中的酒喝了,结果酒醉失去理智。
这时,邻家的鸡跑到他家来,他又杀鸡下酒。
不一会,邻家女主人跑来找鸡,他又一时性起将女主人强奸。
事后被邻家告上官府,他又在庭审中百般抵赖,其结果是这位居士连犯偷盗、杀生、邪淫、妄语等罪,可谓教训深刻。
故说酒是一切过失的根本,连草头许也不能饮用。
在浩瀚如海的佛教经典中,记载了许多佛陀告诫弟子以戒为师的谆谆教导。
事实上,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非是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是手段,是一切善法的唯一阶梯;慧(所谓“慧”者,觉也)是目的,是一切修学佛法者的终极所在。
要修成佛道,明心见性,成正等正觉,必须得首先学戒,故《涅槃经》说:“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由此可见,无论修学什么了义佛法,都必须以持戒作为基础。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位国王,种了一棵又高又大的上好果树,结出的果子香而甜美。
时有一人,来到王宫,国王对他说:“此之树上,将结鲜美的果子,你能吃到它吗?”那人说:“此树高大,虽然想吃,怎么吃得到?”于是,他们将果树砍倒,希望这样就能吃到果子。
结果砍倒了树,果子却还没有长成。
懊悔之下,又想重新把树种起来,无奈大树已枯死,无法再生。
如来法王有持戒树,修善修德,严持戒律,就一定能结出许多功德圣果,心生愿乐。
我们欲得如来佛果,首先就应当持戒,修诸功德,就如“如来法王有持戒树”一样,不假方便。
我们当中有不少学佛人,想成就法身,却又不能严持佛戒,老实做人,到头来终是一无所成。
就像这个国王砍果树一样,果子未熟而伐树,未得果子又想使大树重新生长,结果两者均不可得。
《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
”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就是要具足众戒,要持戒修正自己的三业,从起心动念做起,从现在做起。
“戒”“律”二字,虽然通用,但却各有所指。
“戒”者,止也。
“戒”就是严格禁止佛弟子作恶造恶,即“诸恶莫作”。
“律”者,持也。
“律”就是要求佛弟子积极行善,即“众善奉行”。
比如该做的善事必须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
“戒”“律”合起来,就是“止”和“持”——止恶和持善。
不少人对佛教戒律认识不够全面,只知其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知其积极的众善奉行,失之偏颇,就无法契入佛教的真正精神本质。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戒律中最基本的含义,也是世间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戒律是修学的基础,是通往一切善法的唯一大门,除此以外,再无别径可通。
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可以为善,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止恶修善。
其实五戒、十戒,抑或是比丘戒、比丘尼戒,都是相对狭义的、消极的,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制定戒律,最根本的含义是教导我们持戒的精神实质,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到达彼岸。
可以这样理解: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能正法常住;四众弟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众生只要持戒,就能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
从前有个富人,出远门时告诫仆人看好门户,不要把毛驴及绳索丢失了。
主人走后,邻居演戏,仆人想看戏,就用绳索捆了门板,放在驴背上,赶着驴去看戏。
这时,小偷乘机溜进家里,偷走全部财物。
主人回家后责问仆人,仆人却说:“您只嘱我看好门户、绳索和毛驴,除此以外,非我所知。
”主人怒斥:“留你看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留你何用?”处在生死轮回的人,迷恋五欲,成为爱欲的奴仆,就像那位仆人一样。
戒律就好比那门户,守住了戒律,就守住了六根门户,就能抵抗世俗的欲望,就能领略门户内的佛法宝藏,得证正果。
如果守不住戒律这扇大门,让贪恋五欲的绳索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无明烦恼就会覆盖自己的清净之心,佛法宝藏就会全部丧失。
不可不戒!戒恶扬善,自净其意,变消极守戒为自戒而守戒。
在“戒”的基础上众善奉行,努力精进,早证佛道,这才是我们守戒的唯一目的,也是我们正顺解脱之本。
严格地说,戒律的范围是很广阔的,除了佛陀给我们制定的戒律以外,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宗教政策,尊重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
从前,有个人在坛子里装了一些谷物,他的骆驼把头伸进坛子里吃谷出不来了。
这人十分发愁,有一老人告诉他说:“只要砍了骆驼头,就自然出来了。
”那人听了老头的话,砍下骆驼头,结果骆驼死了,坛子也摔碎了。
这就像我们学佛人,希望自己能修成佛道,却不严守戒律,放纵自己,甚至无恶不作,如何能成就法身?结果是既死了骆驼,又摔碎了坛子,使自己完全丧失了领悟佛法的途径,堕入三途而不能自拔。
《百喻经》里有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伙商人,欲到大海里寻宝。
入大海之法必须有向导引路,于是他们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名向导。
在向导的指引下,他们走到一处旷野中,遇到一个天神庙。
按庙规,过往行人必须拿活人祭祀天神方可通行,于是众人杀了向导祭神。
没有向导指引,这伙商人一上路就迷失了方向,不久便在绝境中全死了。
一切世人入法界修证正果,应当以“戒”作为自己的向导。
如果肆意违反佛门戒律,那就像那伙商人,要到大海寻宝,却又杀了寻宝的向导,最终会迷失方向,困死在茫茫的旷野中。
戒律就是我们学佛修行的向导,是一切善法的带路人。
戒律是佛陀的行持,没有行持就没有佛法。
读诵佛法经典而不能依戒奉行,就不是真正的修学。
戒律灭寂了,佛法也就随之灭寂了。
所以戒律是我们正觉的生活规范、学习规范、奉行规范,是引导我们证得圆满功德的唯一向导。
我们不可等闲视之!总之,严持戒律,才能身心俱安,才不烦恼恐怖,才能修定,最后明心见性。
严持戒律,才是二乘福、二乘人修学的基石。
戒律是一切善法的阶梯,是无上菩提之本,是得证佛道之门。
世尊涅槃数百年后,北印度罽宾国有一个叫阿利那的恶龙王兴灾作乱,为祸人间百姓。
当时有两千多名大阿罗汉各尽神通,都无法将这龙王驱走。
这时,有一位叫祇夜多的尊者来到龙池边上,向龙王三弹指,说:“龙王,你今出去,不得住此。
”恶龙听后随即走了,不敢有丝毫停留。
两千大阿罗汉不解,纷纷请教尊者,何来如此不可思议的巨大威力。
尊者说:“我从凡夫到修学佛法以来,均严持佛戒,尊师重道,清净身口意三业,即使是极细微的戒,也视同四重禁无异,所以神力不同。
”由此可见,严持戒律的威力是多么巨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