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简述新课改的结构(实用版3篇)目录(篇1)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2.新课改的主要结构3.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正文(篇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新课改,全称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部于 2001 年启动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工程。
其背景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教育观念滞后、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新课改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以适应 21 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新课改的主要结构】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其主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目标:新课改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内容:新课改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人文化和科技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实施: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益。
4.课程评价:新课改倡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个性化,强调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课程管理:新课改强调课程管理的民主化、人性化,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课程体系更加合理,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当然,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
但总体来看,新课改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主要结构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
目录(篇2)1.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2.新课改的主要结构3.新课改的实施与效果正文(篇2)一、新课改的背景与意义新课改,即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在 21 世纪初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其背景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如教育观念滞后、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激烈程度的提高,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础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各国纷纷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更加现代化、综合性、能力导向的教育。
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面临着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课程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融入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的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
以往的课程设置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加了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例如,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加创业教育内容,鼓励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创业者。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采用项目制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引进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评价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过去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培养。
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综合素质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倡导素质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智慧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全面的发展。
2. 推行创新教育。
学校应该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
3. 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就是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 1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什么是新课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介绍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探讨其对学生和教育的影响。
一、背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于对现有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反思,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二、目标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此外,改革还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内容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创新。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
同时,改革还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问题导向和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改革还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突破单纯依赖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
四、实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学校也应积极配合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支持,形成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合力。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和教育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生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其次,教育将更加强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改革还将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
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中文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口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的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基础教育体系目录1.1基本原因2.2改进内容3.3突出变化4.4课改难点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改进内容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课程改革。
这次课改,不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是准备工作,在历次课程改革它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说它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作了全国性的调查。
这次调查涉及全国9个省市的城镇、农村的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教师和校长,以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程功能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方面“难、繁、偏、旧”,课程评价方面过于注重甄别、选拔,课程管理上过于集中等。
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全球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势,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影响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严重束缩着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发展。
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培养方式的改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
需要一个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改革的要求和政策的纲领性文件,1999年教育部便组织力量起草《纲要》,到2000年1月份,逐渐形成了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框架。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历经了27稿,仅2000年就举行了上百次的研讨会。
征求意见稿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了有多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的咨询会议。
经过进一步修订,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将《纲要》以“试行”的形式正式颁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成为指导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课程改革也成为我们基础教育一项重大的改革。
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一)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1. 突出全面发展•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评价,不仅关注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发展,包括考试成绩、作品展示、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2. 强化能力培养•引入素质评价:评价不仅侧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如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
•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3. 强调个性发展•个性化评价: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评价,避免简单以班级平均成绩评价学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力。
•引导学生选择: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向,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4. 促进教学变革•推动创新教学: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塑评价模式:改变传统教育中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推崇多样性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
5. 加强社会参与•引入社会评价:将社会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强调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合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综合效应的最大化。
以上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些特点。
通过突出全面发展、强化能力培养、强调个性发展、促进教学变革以及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全面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新课标新一轮课程改革核心素养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飞速的变革和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愈加迅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课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简单来说,核心素养是指在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
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
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基础知识积累是学习其他高级知识的基础,具备了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知识。
此外,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这包括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掌握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利用的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
创新对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则是培养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提供创新性的教育环境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快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四,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教育他们学会与人相处、交流和合作,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最后,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下:
1. 注重素质教育。
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能力。
2. 强化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促进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方式,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 推进多元化教育。
教育应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推进多元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途径和选择。
6. 重视评价和反思。
评价和反思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
7.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和创新教育,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多元化教育,重视评价和反思,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 1 -。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义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首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改革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来,由学生自主、主动参与学习,不再是学校强制学生接受传统模式的教学,而是能够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挥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可能性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其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的素质。
课程的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思维能力,吸收和消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
最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实践教学作为核心,大力推行实践性课程,注重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生物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
但是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综合考核考查评价体系,或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或因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也陷入了一些误区,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盲目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有的教师可能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合作、探究”就不是一堂新课改理念下的课。
因此,在教学时,在不需合作的时候来个学生间的“合作”,在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
在听课者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种新的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自然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
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
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子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二:否定或摒弃“讲授法”的基本作用
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因为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
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有专家认为:“由知识传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在中小学教学中,讲授法永远是主要的,但不等于是惟一的,也不等于满堂灌与死记硬背;注重参与。
合作、体验、探究,并不是要取消讲授,也不应是用探究发现学习来取代讲授。
”很多教师都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讲“多”者往往会被冠之以观念陈旧、不合时宜等许多莫须有的罪名。
那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要不要“讲”?我们应该给“讲”一个什么样的名分?首先,“讲”肯定是要讲的,不过,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的“讲”和过去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中的“讲”相比,确确实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角色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也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一个完全将自己摆到和学生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性的学习者,同时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合作者。
但是,教师又是他们的“领路人”和他们中间的“专家”。
(二)是内容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知识,是“金子”,是“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
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以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现成的结果。
误区三: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忽略“三板”教学的独特功能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然。
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内容开发为不仅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和录像的教学课件。
例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通过影像文件展示其场所和过程,融声音、图片于一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等内容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光反应过程,改变了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也使知识更具直观性。
在讲述光合作用的意义时,我让学生先看白天和晚上光合作用对空气变化的影响动画,让他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发现光合作用还具有更新空气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电脑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课件的使用上,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生物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发挥“三板”教学和语言直观的独特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学习较为简单的知识时,充分利用“三板”教学的灵活性,留一些空间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避免因知识形象化而忽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板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教学的有效形式。
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精华,是构成生物知识的骨架。
教师通过板书把教学内容要点分类、编码,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训练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也利于学生依据板书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复习巩固。
板图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用简单的工具(如粉笔等)和简练的笔画在黑板上边讲边绘制成的简留或示意图(也可以师生共同完成),它只求其形似而不计其细节,也就是说,只要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即可。
板图具有简便省时、随用随绘、形象生动等特点,恰当运用板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我先在黑板上绘出植物细胞轮廓图,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在板图上标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学生们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上讲台标注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波泡等名称,有的用彩笔绘出了原生质层的位置,并凸现了质壁分离前细胞膜和细胞壁结合在一起的特点。
在我提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后,经过短时间的思考,有一位学生上讲台标出了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我不失时机地及时表扬,并借机总结了运用对比分析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图文转化、绘图、填图等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并在头脑中建立了空间概念。
“板画”和“板图”一样,是教师在教学中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在黑板上用简易的笔画,随教学进程,配合口头讲授,迅速地将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描绘出来,它具有板书、板图所不能及的独特作用。
总之,我们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我们在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法与规律,走出对新课改认识的误区,还生物课堂一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