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科研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7
中科大近年来的突出成就
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中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教育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下面将详细阐述中科大近年来的一些突出成就,以展示这所学校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辉煌成就。
首先,中科大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教师,致力于国际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科大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一大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发表并被广泛引用。例如,中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此外,中科大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其次,中科大在教育质量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
实践机会,包括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实践等。中科大的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术竞赛中屡获佳绩,并在各行各业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平台。
第三,中科大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和认可。中科大的学术期刊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并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论坛。学校举办了许多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学者和专家参与交流和合作。这些学术交流和合作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发展。
山西财经大学文件
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成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科研导向机制,提升科研综合竞争力,促进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规范科研成果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我校在岗(含返聘)教职工及在校学生以山西财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单位)完成或参与完成的各类科研成果的管理。
第三条科研处为学校科研成果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全校科研成果管理;各学院、科研机构为科研成果的基层管理单位,负责本单位科研成果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科研成果种类与分级
第四条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著作、教材、专利五类
学术论文:是在学术刊物或报纸上发表的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
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项目研究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科学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研究成果。
著作:是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的正式学术出版物。
教材:是正式出版的供高等学校学生使用的各学科专业教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及CAI课件);不含论文集、习题集、考试指导等形式的出版物。
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第五条学术论文分为A1、A2、A3、B1、B2、C1、C2七级
(一)A1级
1、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通报》、《求是》等期刊(详见附件)上的学术论文(不含各类介绍性、报道性、访谈性、论点摘编性文章);
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讨
于新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近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步转移到了人才竞争。随着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增,企业对那些复合型、高端型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强。国内政府部门更加注重教育发展,将高校作为社会企业人才输送的重要培训平台,近年来其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且高校资金来源与支出途径愈发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使得其运行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成为当前高校运行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方向,探析了高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质量内控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问题;建设策略
一、高等院校强化内控管理意义
(一)满足高校运营发展需求
高等院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具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包含就业处、教务处、科研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等。这一背景下,高校加强内控管理,可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利,规范其工作流程,提高部门间协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相互制衡,以减少高校财务腐败现象的出现。同时内部控制管理可完善高校各业务活动的管控机制,结合高校发展目标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可促使高校及时发现并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高校健康发展。
(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科学划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及功能,高校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之一,其在经济活动中拥有一定的管理职责,发挥市场在高校内质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作用。这一环境中,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可防范并控制风险,调整学校组织架构,有效提高现有学校的经营管控能力,为学校未来的稳步发展而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并实现高校经济管理目标,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完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实施办法
为做好我校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工作,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关于印发<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9号)、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59号)等文件精神和我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1.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用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巩固改革成果的需要,是我校三轮岗位聘用工作的延伸与发展;
2.在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任工作中,须兼顾历史、现状和发展,既要考虑历史上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又要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还要为进一步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3.坚持岗位公开、程序透明、公平竞争原则,精心组织,以人为本,稳慎推进首次分级聘任工作。
二、岗位设置
按中国科学院核定批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执行。
三、聘用范围
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的实施范围,为我校各单位中2006年7月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1.在进行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时,只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现聘岗位的分级聘用工作,不进行专业技术正高、副高、中、初级岗位层级之间的聘用;
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首次聘用人员的范围,限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4.11.15
•【文号】教技[2004]3号
•【施行日期】2004.11.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的通知
(教技[200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协调、持续、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我部制定了《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
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实施中的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报我部。
附件: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附件:
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抢抓机遇,迅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和支撑“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
现,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高等学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人才的竞争成为国
际竞争的焦点。
在近代历史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革命性突破,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兴起,也成为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强国崛起与更替的关键因素。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围绕知识要素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这预示着国家间的力量有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一个国家不管现在处于何种地位,如果不重视创新,都有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挑战与危机。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报告》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已经全面转向依靠科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现已成为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彰显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一、中心基本情况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本科教育设有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系统生物学系和生物技术专业是医药生物技术系共4个系。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承担着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全部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本学院研究生实验教学工作。学校对生命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学校积极地投入资金总计近3400万。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赵忠教授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具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实验中心的教师大多具有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的丰富经验,且有较强的科研背景和教学研究的经历。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47名,其中具高级职称17名,中级职称16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26名,45岁以下36名,平均年龄约40岁。
安徽⼤学电⼦信息⼯程学院研究⽣导师信息
姓名:胡根⽣
性别:男
出⽣年云:1971.5
职称:教授
学院:电⼦信息⼯程学院
研究⽅向:
1.图像处理
2.智能信息处理
个⼈简历
2003年6⽉获江苏⼤学硕⼠学位,2006年6⽉获华南理⼯⼤学博⼠学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的研究和教学⼯作。近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10余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5篇。
学术成果
1.基于⽀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电⼦学报.
2.具有多分段损失函数的多输出⽀持向量机回归.控制理论与应⽤.
3.在线多输出⽀持向量机回归及在投资决策中的应⽤.华南理⼯⼤学学报(⾃然科学版).
4.具分段损失函数的⽀持向量机回归及在投资决策中的应⽤.控制理论与应⽤.
在研项⽬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基于⽀持向量机的遥感影像云层去除新⽅法(批准号KJ2010A021)》
姓名:孙⽟发
性别:男
出⽣年⽉:1966年
职称:教授
学院:电⼦信息⼯程学院
研究⽅向:
1. 计算电磁学及应⽤
2. ⽆线通信与电磁兼容
3. 电磁散射与⽬标识别
个⼈简历
1988年、1991年毕业于⼭东⼤学⽆线电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学位和硕⼠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学博⼠学位。1994年7⽉—1998年8⽉,安徽⼤学讲师;1998年9⽉—2003年8⽉,安徽⼤学副教授;2003年9⽉⾄今,安徽⼤学教授。2002年在⾹港城市⼤学⽆线通信中⼼做访问学者,2003年9⽉—2006年9⽉在中国科学技术⼤学信息与通信⼯程博⼠后流动站做科学研究⼯作。
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班级:环科0912
学号: **********
姓名:**
2011年7月5日
全国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的情况分析
——东北地区部分院校专业情况分析
鉴于本专业第四学期的实践认识课程要求,我们特成立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对中国各区域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小组成员及其研究区域情况如下表:
1、我们研究环境科学专业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方向、环境科学的研究目的等等,以便于我们从理论上有一个总体的认知,以下是对这些问题比较详尽确切地解释:
1.1、环境科学概念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的科学
1.2、环境科学专业设置背景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科学技术领域里重大的研究课题。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就世界范围来说,环境科学成为一门科学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高校开始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直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
1.3、环境科学知识体系
分五个知识领域,分别为: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验与实践。其中每个领域又包含若干课程。
1.4、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内容
探索全球范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1.5、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目的
为维护环境质量、制定各种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制定环境规划、环境政策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依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标注才算有效,否则
基金委将不予承认。项目结束后所填报的《总结报告》及所附有效论著(标注过的),将
作为申请新项目时的评审依据。标注内容:
中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
英文:“Project ********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可缩写为“Project ******** supported by NSFC”。其他语种,参考英文标注。
标注位置应在学术论著、鉴定证书、技术资料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的封面,或书前
扉页,或论文首页等醒目处,或致谢部分。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中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973计划)
英文:科技部建议用第二种,第一种可能还将修改。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NKBRP) 项目编号:×××
Founded by MOST(科技部英文缩写)项目编号:×××计划
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中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英文: 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缩写: SRFDP
4、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中文: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英文: Trans-Century Training Programme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科技奖励是对科技人员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的肯定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科技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奖励既是对科技成果的承认,也是对科技人员创造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可作为衡量科技人员贡献大小的一种标志[1]。
科技奖励工作包括申报、评审、奖励三大部分,其中申报工作是科技奖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申报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果的获奖与否,甚至直接影响到获奖等级,这就在无形之中对科研管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科技奖励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奖励工作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导向的长期国策,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2]。近年来,随着各级科技奖励制度的不断完善,科技奖励申报工作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加强,高校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也就凸现出来。根据笔者近年来成果管理的工作总结,高校在科技奖励申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科技人员重视不够
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实践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申请项目的积极性非常高,而对于科技奖励的申报却很少能提起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带来了难度和阻力,也给高校科技奖励获奖率的提高带来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一是一部分科技人员认为职称已经到位,各方面待遇都已经享受,思想上已经松懈,不愿意再费时费力申报奖励;二是部分科技人员对各级各类科技奖励的政策不甚了解,尤其是现在好多奖项都是采用网络申报或者系统申报,导致一些科技人员操作不熟练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会甚至不敢申报;三是一些科技人员平时不注重材料的收集、集成和整理,等到报奖通知公布后才仓促准备,导致一些附件材料例如评价材料、经济效益证明以及论文的引用证明等准备不足,出现被动申报和仓促申报的现象;四是部分科技人员习惯于潜心研究,只顾埋头干活,没有认识到科技奖励对拔尖人才的认可、创新团队的培育以及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1.2报奖时机把握不准
中国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中英文翻译名称写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项目中英文名称翻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Major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the State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Proj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NSFC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
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Joint Research Fund for Overseas Chinese, Hong Kong and Macao Young Scholar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the Major Research plan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科技部基金项目中英文翻译
国家科技部基金
State Commiss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of China(科委)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是根据多种因素对各大高等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的结果。目前,国内外一些机构和媒体对该专业进行了相应的排名。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机构和媒体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仅供参考):
1. 2021年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学部学科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发布):
- 武汉大学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南京大学
2. 2020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方向):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 剑桥大学(英国)
- 牛津大学(英国)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3.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内专业组织):
- 武汉大学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南京大学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机构和媒体的评价标准、数据来源和权重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评级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此外,评价结果也可能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因此建议根据最新的评级结果进行选择。
此外,学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还与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硬件设施等因素相关,建议考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是老一辈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理工类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是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外文名称: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大”、USTC
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
现任校长:侯建国院士
知名校友:朱清时、王永民、杨元庆、赵忠贤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
主要院系: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管理学院、软件学院等
博士点:98 个
院士:36 人
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
近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是国家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学校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111计划”、“珠峰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九校联盟(C9)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共5个大学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推进创新型安徽建设,现就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徽,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事关安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安徽,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推动力。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承担着科教兴皖
和人才强省的双重使命。高校不仅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而且是我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和核心力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我省整体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速度。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和引领创新型安徽建设、实现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保证。
2、科技创新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增强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的学术水平和科技实力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对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近些年来,我省高校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目
【导语】从阳光⾼考平台了解到,中国科学技术⼤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简章了解到,详细内容如下:
为全⾯贯彻全国教育⼤会精神,深⼊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制度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才选拔培养,根据《关于在部分⾼校开展基础学科招⽣改⾰试点⼯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件,我校2022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改⾰试点(也称“中国科学技术⼤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进⾏专门培养,为国家重⼤战略领域输送后备⼈才。
⼀、招⽣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2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有志于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作的⾼中毕业⽣均可报名。报名考⽣分为以下两类:
第⼀类:⾼考成绩优异的考⽣。
第⼆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须获得以下奖项之⼀:数学、物理、化学、⽣物、信息学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等奖(含)以上。
⼆、招⽣专业及⾼考综合改⾰试点省份选考科⽬要求
2022年我校强基计划招⽣专业包括:数学类(含数学与应⽤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物科学类(含⽣物科学、⽣物技术)、⼒学类(含理论与应⽤⼒学)、核⼯程类(含核⼯程与核技术)。
各专业招⽣科类及选考科⽬要求如下:
三、报名⽅式与选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