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416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课时规范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
(2)国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政权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方针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巩固和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③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④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熟。
(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知识点二外交僵局的突破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在美国阻挠下,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非法占据。
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经过: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第10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2020·江西高三联考)薛君度在《中国外交新论》一书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没有实现彻底的中立和不结盟的资本,因为自立的前提是自强。
”这可以用来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A.外交方针与具体国情不符B.推行“一边倒”政策是势之必然C.急需改变和调整外交政策D.中立更能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析: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不致处于孤立地位,这与作者的观点相一致,故B 项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与具体国情相符的,故A 项错误;实行“一边倒”政策是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符的,故C项错误;成立之初的中国国力贫弱,面对美苏对峙和“冷战”,中立不能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故D项错误。
2.(2021·河北承德模拟)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和平共处”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解析:选D。
“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说明中共主张在废除国民党与西方国家已经签订的条约的基础上与他们重新建立新的平等关系,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特征,故D项正确。
“和平共处”强调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故A项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主张废除中国近代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故C项错误。
3.(2020·四川德阳一模)苏联油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0年)》上图作为中苏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A.是研究中苏建交的第一手资料B.真实还原了签约现场的细节C.用于印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艺术再现了中苏的友好关系解析:选D。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备考指要】1.用对比记忆法从目的、内容、影响等方面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和争取国家利益。
此外,外交政策的制定还受到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的影响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制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2.分阶段把握新中国外交政策内容的变化及原因,是把握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轨迹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考点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指导思想:同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________等项原则的任何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________的外交关系;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③“一边倒”──坚定地站在________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①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________、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
②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___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
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
(2)提出:周恩来于1953年12月在会见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________、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核心考点对点练——练落实知识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1.在学校历史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
下列各项中被广泛认可的答案是(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解析:选D。
从当时的时代来看,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尽管资本主义的弊端不断暴露,矛盾日趋尖锐,但资本主义仍然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背景下无产阶级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
2.(2014·广东佛山联考)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
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选C。
根据所学史实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最早批判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的是空想社会主义。
故选C。
3.(2014·汕头调研)在全球化发展,各国政府面临越来越多难以协调解决难题的今天,《共产党宣言》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主要依据是它( ) 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深层信息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科学性最主要的依据是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选B。
4.(2014·广东茂名联考)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话剧中有以下的一段对话,由此推断出这部话剧反映的历史是( )贝莱:“考虑到国家就是人民,应该由人民管理自己,因此政府所有的公职都应该有一定的期限,定期调换,担任公职的人,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进行选举。
”有人喊:报酬一律!工资平等!A.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美妙设想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运动D.十月革命解析:选C。
第六单元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背景: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国内,面临着政权巩固与经济恢复发展的严峻任务。
(2)方针政策:新中国奉行①________________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成就: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还与苏联结盟,1950年双方签订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点题训练1】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1.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3.中日建交(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⑳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21 ________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的局势,对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点题训练2】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1-4-16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一、选择题1.《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 A.放弃“一边倒”政策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解析】新中国初期外交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未参加不结盟运动,而是其观察国,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是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政策下取得的外交成就,故C项错误;《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8·某某某某模拟)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某某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某某主义人民某某国、德意志某某某某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这表明(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D.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边倒”外交。
材料显示与中国建交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C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开始,A项错误;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B项错误;“一边倒”体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绝不同美、英等西方国家往来,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3.“它是中华人民某某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某某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解析】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正确。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试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2017·江苏单科)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析:阅读材料可知,其中的“上述原则”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国家,如能遵照“上述原则"办事,则有利于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由此判断,“上述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B项符合题意.万隆会议主要是解决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日内瓦会议是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之间签订的互助条约。
答案:B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
9%上升到52。
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解析: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
第4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对外关系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线索1 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推动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11月,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线索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
线索3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使“一国两制”理论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新发展。
线索4 新中国的外交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不断成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10讲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考纲要求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3.俄国十月革命考点一《共产党宣言》与巴黎公社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①经济:随着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③思想: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
④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工人运动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标志: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3)内容①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所取代。
②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
专题课件1-4-16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一、选择题1.《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基于此,新中国在外交上( ) A.放弃“一边倒”政策B.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解析】新中国初期外交实行“一边倒”政策,故A项错误;中国未参加不结盟运动,而是其观察国,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的,是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政策下取得的外交成就,故C项错误;《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通过的,基于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
这表明(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B.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D.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边倒”外交。
材料显示与中国建交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C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开始,A项错误;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B项错误;“一边倒”体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绝不同美、英等西方国家往来,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3.“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解析】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8·贵州贵阳模拟)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D.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解析】“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之后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带有革命斗争色彩,“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是现代平等独立的国家外交的体现,故C项正确。
【答案】 C5.(2018·安徽六校联考)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A.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解析】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7月召开的,会议主要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故A项正确;第26届联合国大会是1971年10月召开的,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是1954年4月召开的,故C项错误;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是1953年12月,故D项错误。
【答案】 A6.(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该会议是( ) A.1949年北平和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解析】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一些亚非国家攻击中国的共产主义,在会议陷入僵局的时刻,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C项正确。
【答案】 C7.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
”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解析】从材料信息“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判断C项正确。
【答案】 C8.1972年,中美两国举行会谈。
尼克松说:“是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来了”,“这种突破不仅将有益于中美两国,而且在今后的岁月中会有益于世界。
我就是为此目的而来的”。
这次会谈的成果直接促进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C.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D.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解析】这次会谈的成果是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与“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推动的结果无关,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促进了中国与日本的邦交正常化,故C项正确;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是在1991年之后,与尼克松访华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9.(2018·山东滨州调研)中国50年代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代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代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代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
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C.与时俱进灵活多变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解析】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说明我国外交与时俱进灵活多变,故选C项。
【答案】 C10.(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86年9月,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专访时指出,“中美关系是看中国和美国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中苏关系是看中国和苏联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这说明我国外交( )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 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解析】中美和中苏关系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说明我国外交并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故A项错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受任何国家支配,故B项错误;中美和中苏关系都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说明我国外交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结盟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C11.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B.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解析】材料中“中俄”“中美”以及中国与欧盟分别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关系的突出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美、中国与欧洲不属于周边国家,D项错误。
【答案】 B12.在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
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
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 )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解析】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关于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D项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8·江苏南京调研)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
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一正义要求?结合所学,指出该要求的结局及其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的主要外交思想。
结合所学,本次会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3)上述材料体现出两位外交家有何共同追求?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得出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第二、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样的态度”得出独立自主,据材料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得出和平共处;第二小问,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了《日内瓦协议》,推动印度支那地区民族独立,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位外交家的共同追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民族独立;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不同结局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答案】 (1)要求:收回中国在山东的主权。
结局:列强拒绝中国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日本。
影响: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2)思想: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成果:达成《日内瓦公约》;推动印度支那地区和平。
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3)追求:捍卫国家利益;维护民族独立。
因素:综合国力;国际地位。
14.(2018·山东滨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